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从运动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小学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如何对中小学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培养的原因以及培养的期望效果。相比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培养的成效不易被发掘,但是更加稳固且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运动员的气质。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建设能够对他们整个运动生涯起到深远的影响,身为基层启蒙教练的我们应重视对于队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建设;动机;气质;性格;注意
一、为什么要对中小学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處于12—16岁的时候,是可塑性最强,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型,独立意识增强,认知改变的阶段。因此这是一个对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心理素质最好的时机。而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和多项对青少年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的研究表明,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而中小学排球比赛中,平均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并不大,技术能力的水平也都比较接近,因此心理状态的博弈是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
二、中小学运动员心理状态分析
现阶段青少年运动员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普遍具有怕苦、怕累、自我意识过强等品性。而对于运动训练来说,每个项目的训练都是艰苦的,训练的本身就是不断挖掘人体的潜能,挑战自身的极限,因此运动员必须具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每个项目的训练都会伴随着伤痛,尤其少年运动员在伤病时不自觉就产生后退、放弃的念头,即使是简单的身体疲乏和不适,也往往会情绪低沉,以致训练出现惰性。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要提出一个概念——动机。
动机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行动的原因,也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行动的直接动力。因而对于运动员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我们先要分析他们最直接的心理需求,是为了满足个人荣誉感,还是认为排球是个消遣的娱乐活动,又或是排球是改变人生的敲门砖。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原因因人而异。只有对一个运动员的心理需求分析完整,才能明确在日后的心理建设中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明星运动员往往都有大将之风,每个优秀的运动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每个运动员都是具有特殊性的个体,哪怕模板相同,每个个体之间总是有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最直观的就表现在——气质。
而身为运动员,除了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要想能够有良好的发挥,有一关键因素少不了——对比赛的专注度。而且在赛场上,能越快进入专注状态的越能抢占先机。在这里我引用心理学上注意的概念。首先,注意就是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而在于排球运动对于运动员本身是有意注意,即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
综上,中小学年龄段的运动员,一切虽处于萌芽期,但是一切都开始成长,心理特征由稚嫩趋向成熟。性格和气质尚未完全生成,注意力尚需培养。因而中小学年龄段是心理建设的最好阶段,心理建设的结果将影响且长期影响运动员自身的综合发展。
三、中小学排球运动员心理建设目标
因为心理素质的培养因人而异,对象不同,特征不同,起点也不同。因此对运动员心理建设的目标、效果及衡量标准应该根据每个个体自身的属性来制定。
鉴于心理建设的效果多半只能由教练员和队员自身主观判断,因此,建议教练员在平时对抗性训练时以及比赛时,给队员们做技术统计。以此来衡量队员们的心理素质训练是否有成效。我认为心理素质的训练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运动员参加排球训练的动机;培养运动员的兴趣和归属感;改进运动员自身气质;分析运动员性格优劣并给予建设性意见;提升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并培养运动员能够具有以下的能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临危不惧的应变能力;强大的好胜心与自信心;良好调整自我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胜负观。胜不骄败不馁,尊重队友,尊重对手。
四、如何具体实施心理素质训练
我将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初学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一)初学阶段:中小学排球运动员均是新选进球队的。端正入队动机,教育放首位,要使每位新队员明确训练的目的,摆正个人与教练和球队的关系,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作风培养。
(二)中期阶段:中小学排球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均有一定的水平,对教练员的训练意图和手段方法能够理解,这一时期应将心理素质训练的重点从意志品质、作风培养方面转移到能力培养上。要在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同时,传授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培养少年排球运动员从小养成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稳定的情绪,因为中期阶段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虽有提高,但不稳定,训练环境或对抗条件稍有变化就可能影响技、战术的发挥。并着重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在训练中的专注程度。
(三)后期阶段: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战术的能力均较为熟练,运动员之间的配合较为默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比赛经验。在此阶段教练员除了注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还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定出指标,逐步加大难度,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开局比分落后或领先;决胜局阶段比分落后或领先;对手水平的强弱,裁判员的错、漏判;关键时刻的发球、扣球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以此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以上是制定训练计划的大致框架,具体的训练内容各个教练员可以以自身队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例如,可以在每次训练的时候可以增设对抗性的内容,如计分发球训练。通过球速,落点位置来进行评分,在队内进行排名,根据排名来进行奖惩。同时教练员对队员要有清醒的认识,如胆汁质的队员适合打边攻手,多血质的队员适合打二传手,黏液质的队员适合当团队稳定军心的那个人,抑郁质的队员需要团队的带动。根据每人的特点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高的成效。
五、结语
中小学排球运动员可以说是我国排球事业的未来支柱。面对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保持初心是我们培育这些“璞玉”的必要方式。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光造福于运动员的排球技术,还会在日后的漫漫人生路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体魄和高超的技术是一个优秀运动员的衡量标准,优秀的意志品质和上佳的心理素质则是成为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必要条件。
作者简介:
李莘芸,1987.8月,女,上海人,本科,排球初级教练员,青少年运动方向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建设;动机;气质;性格;注意
一、为什么要对中小学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處于12—16岁的时候,是可塑性最强,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型,独立意识增强,认知改变的阶段。因此这是一个对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心理素质最好的时机。而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和多项对青少年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的研究表明,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而中小学排球比赛中,平均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并不大,技术能力的水平也都比较接近,因此心理状态的博弈是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
二、中小学运动员心理状态分析
现阶段青少年运动员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普遍具有怕苦、怕累、自我意识过强等品性。而对于运动训练来说,每个项目的训练都是艰苦的,训练的本身就是不断挖掘人体的潜能,挑战自身的极限,因此运动员必须具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每个项目的训练都会伴随着伤痛,尤其少年运动员在伤病时不自觉就产生后退、放弃的念头,即使是简单的身体疲乏和不适,也往往会情绪低沉,以致训练出现惰性。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要提出一个概念——动机。
动机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行动的原因,也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行动的直接动力。因而对于运动员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我们先要分析他们最直接的心理需求,是为了满足个人荣誉感,还是认为排球是个消遣的娱乐活动,又或是排球是改变人生的敲门砖。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原因因人而异。只有对一个运动员的心理需求分析完整,才能明确在日后的心理建设中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在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明星运动员往往都有大将之风,每个优秀的运动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每个运动员都是具有特殊性的个体,哪怕模板相同,每个个体之间总是有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最直观的就表现在——气质。
而身为运动员,除了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要想能够有良好的发挥,有一关键因素少不了——对比赛的专注度。而且在赛场上,能越快进入专注状态的越能抢占先机。在这里我引用心理学上注意的概念。首先,注意就是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而在于排球运动对于运动员本身是有意注意,即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
综上,中小学年龄段的运动员,一切虽处于萌芽期,但是一切都开始成长,心理特征由稚嫩趋向成熟。性格和气质尚未完全生成,注意力尚需培养。因而中小学年龄段是心理建设的最好阶段,心理建设的结果将影响且长期影响运动员自身的综合发展。
三、中小学排球运动员心理建设目标
因为心理素质的培养因人而异,对象不同,特征不同,起点也不同。因此对运动员心理建设的目标、效果及衡量标准应该根据每个个体自身的属性来制定。
鉴于心理建设的效果多半只能由教练员和队员自身主观判断,因此,建议教练员在平时对抗性训练时以及比赛时,给队员们做技术统计。以此来衡量队员们的心理素质训练是否有成效。我认为心理素质的训练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运动员参加排球训练的动机;培养运动员的兴趣和归属感;改进运动员自身气质;分析运动员性格优劣并给予建设性意见;提升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并培养运动员能够具有以下的能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临危不惧的应变能力;强大的好胜心与自信心;良好调整自我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胜负观。胜不骄败不馁,尊重队友,尊重对手。
四、如何具体实施心理素质训练
我将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初学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一)初学阶段:中小学排球运动员均是新选进球队的。端正入队动机,教育放首位,要使每位新队员明确训练的目的,摆正个人与教练和球队的关系,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作风培养。
(二)中期阶段:中小学排球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均有一定的水平,对教练员的训练意图和手段方法能够理解,这一时期应将心理素质训练的重点从意志品质、作风培养方面转移到能力培养上。要在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同时,传授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培养少年排球运动员从小养成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稳定的情绪,因为中期阶段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虽有提高,但不稳定,训练环境或对抗条件稍有变化就可能影响技、战术的发挥。并着重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在训练中的专注程度。
(三)后期阶段: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战术的能力均较为熟练,运动员之间的配合较为默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比赛经验。在此阶段教练员除了注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还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定出指标,逐步加大难度,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开局比分落后或领先;决胜局阶段比分落后或领先;对手水平的强弱,裁判员的错、漏判;关键时刻的发球、扣球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以此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以上是制定训练计划的大致框架,具体的训练内容各个教练员可以以自身队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例如,可以在每次训练的时候可以增设对抗性的内容,如计分发球训练。通过球速,落点位置来进行评分,在队内进行排名,根据排名来进行奖惩。同时教练员对队员要有清醒的认识,如胆汁质的队员适合打边攻手,多血质的队员适合打二传手,黏液质的队员适合当团队稳定军心的那个人,抑郁质的队员需要团队的带动。根据每人的特点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高的成效。
五、结语
中小学排球运动员可以说是我国排球事业的未来支柱。面对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保持初心是我们培育这些“璞玉”的必要方式。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光造福于运动员的排球技术,还会在日后的漫漫人生路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体魄和高超的技术是一个优秀运动员的衡量标准,优秀的意志品质和上佳的心理素质则是成为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必要条件。
作者简介:
李莘芸,1987.8月,女,上海人,本科,排球初级教练员,青少年运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