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产业角度出发,预计制造升级、信息经济、现代服务业或将成为“十三五”产业规划三大关键主线。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将成为该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考虑到“十三五”规划将涉及诸多方面,如何在其出台前夕寻找线索?
“十三五”规划作为本届政府执政以来的第一份规划,同时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本届政府对其重视程度非比寻常。而且当前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正迫在眉睫,“十三五”规划如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中实现有效突破,将成市场关注的关键点。
我们重点从产业角度出发,综合各方信息,预计制造升级、信息经济、现代服务业或将成为“十三五”产业规划三大关键主线。
首先,以“智造”为核心,铸就制造强国。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实施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发展纲领,同样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中国制造2025”战略则明确以“智造”为关键核心,在高端制造和工业4.0的推进上,目前德美两强已率先展开布局,德国以高端制造业带动生产端变革,美国则以信息产业带动制造端变革。相对而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上存在先天不足,对外技术依存度仍高达40%,但在信息化过程中,目前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已初具与国际巨头的抗衡能力。因此,未来打造制造强国中国仍需两条腿走路:自动化跟上3.0,信息化弯道超车。
预计“十三五”期间,从“工业制造”到“工业智造”迈进过程中,十大方向将率先推进,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从目前推行的政策支持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领域的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正处政策催化窗口期,其他方向尚需等待政策催化。
其次,信息经济助力,是新经济形态领航者。实际上,2015年以来,信息经济相关领域的相关政策已开始不断发力。随着全球信息经济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断深入,加快发展信息经济已成为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未来有望成为新经济的领航者之一。
信息经济新动力将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新基础设施(云+网+端)、新生产要素(信息(数据))、新分工网络(实时网络协同)。
在信息经济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有望先行,对应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物流、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将率先受益;而随着新兴信息经济的加速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渗透融合,如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汽车等)有望持续受益。
最后,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
随着经济转型压力的增大,发展现代服务业一直是近几届“五年规划”的核心要务。从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看,经济转型压力相对“十二五”有过之而无不及,预计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仍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助力经济转型的核心方向。
其中,中产崛起+人口周期,将促使消费服务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截至2015年,中国中产阶级以上家庭占比约为77.8%(麦肯锡数据)。与此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加速攀升,人口老龄化和代际更替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人的后市场相关需求快速爆发。参考日本的历史经验,随着收入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居民消费由实物转向服务,食品消费占比由1970年的29.0%下降至1989年的19.6%,而医疗、交通、教育、娱乐占比由37.9%攀升至44.3%。
作者为海通证券
首席策略分析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将成为该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考虑到“十三五”规划将涉及诸多方面,如何在其出台前夕寻找线索?
“十三五”规划作为本届政府执政以来的第一份规划,同时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本届政府对其重视程度非比寻常。而且当前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正迫在眉睫,“十三五”规划如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中实现有效突破,将成市场关注的关键点。
我们重点从产业角度出发,综合各方信息,预计制造升级、信息经济、现代服务业或将成为“十三五”产业规划三大关键主线。
首先,以“智造”为核心,铸就制造强国。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实施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发展纲领,同样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中国制造2025”战略则明确以“智造”为关键核心,在高端制造和工业4.0的推进上,目前德美两强已率先展开布局,德国以高端制造业带动生产端变革,美国则以信息产业带动制造端变革。相对而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上存在先天不足,对外技术依存度仍高达40%,但在信息化过程中,目前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已初具与国际巨头的抗衡能力。因此,未来打造制造强国中国仍需两条腿走路:自动化跟上3.0,信息化弯道超车。
预计“十三五”期间,从“工业制造”到“工业智造”迈进过程中,十大方向将率先推进,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从目前推行的政策支持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领域的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正处政策催化窗口期,其他方向尚需等待政策催化。
其次,信息经济助力,是新经济形态领航者。实际上,2015年以来,信息经济相关领域的相关政策已开始不断发力。随着全球信息经济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断深入,加快发展信息经济已成为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未来有望成为新经济的领航者之一。
信息经济新动力将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新基础设施(云+网+端)、新生产要素(信息(数据))、新分工网络(实时网络协同)。
在信息经济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有望先行,对应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物流、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将率先受益;而随着新兴信息经济的加速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渗透融合,如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汽车等)有望持续受益。
最后,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
随着经济转型压力的增大,发展现代服务业一直是近几届“五年规划”的核心要务。从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看,经济转型压力相对“十二五”有过之而无不及,预计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仍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助力经济转型的核心方向。
其中,中产崛起+人口周期,将促使消费服务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截至2015年,中国中产阶级以上家庭占比约为77.8%(麦肯锡数据)。与此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加速攀升,人口老龄化和代际更替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人的后市场相关需求快速爆发。参考日本的历史经验,随着收入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居民消费由实物转向服务,食品消费占比由1970年的29.0%下降至1989年的19.6%,而医疗、交通、教育、娱乐占比由37.9%攀升至44.3%。
作者为海通证券
首席策略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