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学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管理水平;教育创新,落脚点在管理创新。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在“以人为本,致全、致高、致远”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牢固树立管理就是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探索“理性+人性”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五结合”的管理新格局,即依法管理与以德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层级管理与合作管理相结合,宏观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力求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信息化。
创新约束机制,实施定位管理
人本管理的制度不是为了“控制”和“惩戒”,而应是对师生员工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学校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支配下,遵循建章立制的“硬”管理与人文关怀的“软”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一种制度文化来感染和激励师生,达到自我教育之目的。
学校全方位地健全了学校的管理制度,使之系列化、层次化、程序化,使学校工作有章、有序、有效运行。学校因事设岗,因岗定责,修订和完善了8大系列128项管理制度和8个方面96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个职能部门、各类工作人员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
创新激励机制,推行动态管理
学校通过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制度激励、文化激励等多方面创新激励机制。如目标激励,学校提出了“办优质精品高中,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激励全体师生发扬“五种精神”;提出了“当德艺双馨的‘五力’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提出了“培养一种精神,发展两种能力,提高三种素质”的学生发展目标等,以此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打感情牌,以情感人,进而激发教师的潜能。树立榜样,使之产生辐射效应,形成千帆竞秀、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打造有效的制度文化,激发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和危机感,激发学生求高致远、奋力争先的上进心。
此外,学校还适当运用物质激励、荣誉激励、成就激励等,将学校的发展需要内化成师生的个人需要,从而促进其在工作、学习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新评价机制,完善目标管理
新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机制,必须要有新的评价方法与之相适应。为了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学校制定了具体的发展性评价目标。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目标包括素质目标、职责目标和绩效目标三个维度。对学生,学校也从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素质、创新发展潜质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在管理实践中,学校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了“五结合”的发展评价体系,即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现状评价与发展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单向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师生自评与互议互评相结合。这一综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与目标管理体系互相关照、互相呼应,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链,使学校管理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激励作用,更能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创新监督机制,实行阳光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尊重、赏识、激励师生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和创新监督机制,更好地推行民主治校、阳光管理。为此,学校通过实行民主决策、保持民主渠道的畅通、坚持议事制度、实施阳光操作、坚持校务公开等多种方法创新监督机制,实行阳光管理。
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目标就是服务人,发展人;管理过程就是对师生员工积极性、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过程。近年来,学校创新管理机制,彰显人文关怀,不仅重视“管”的落实,更注重“理”的作用,将管的强制性与理的调控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管,严而有度;理,依情有节。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不仅提高了管理质效,更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奋发进取而又和谐温馨、充满人情味的工作、学习氛围。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
创新约束机制,实施定位管理
人本管理的制度不是为了“控制”和“惩戒”,而应是对师生员工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学校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支配下,遵循建章立制的“硬”管理与人文关怀的“软”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一种制度文化来感染和激励师生,达到自我教育之目的。
学校全方位地健全了学校的管理制度,使之系列化、层次化、程序化,使学校工作有章、有序、有效运行。学校因事设岗,因岗定责,修订和完善了8大系列128项管理制度和8个方面96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个职能部门、各类工作人员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
创新激励机制,推行动态管理
学校通过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信任激励、制度激励、文化激励等多方面创新激励机制。如目标激励,学校提出了“办优质精品高中,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激励全体师生发扬“五种精神”;提出了“当德艺双馨的‘五力’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提出了“培养一种精神,发展两种能力,提高三种素质”的学生发展目标等,以此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打感情牌,以情感人,进而激发教师的潜能。树立榜样,使之产生辐射效应,形成千帆竞秀、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打造有效的制度文化,激发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和危机感,激发学生求高致远、奋力争先的上进心。
此外,学校还适当运用物质激励、荣誉激励、成就激励等,将学校的发展需要内化成师生的个人需要,从而促进其在工作、学习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新评价机制,完善目标管理
新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机制,必须要有新的评价方法与之相适应。为了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学校制定了具体的发展性评价目标。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目标包括素质目标、职责目标和绩效目标三个维度。对学生,学校也从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素质、创新发展潜质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在管理实践中,学校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了“五结合”的发展评价体系,即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现状评价与发展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单向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师生自评与互议互评相结合。这一综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与目标管理体系互相关照、互相呼应,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链,使学校管理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激励作用,更能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创新监督机制,实行阳光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尊重、赏识、激励师生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和创新监督机制,更好地推行民主治校、阳光管理。为此,学校通过实行民主决策、保持民主渠道的畅通、坚持议事制度、实施阳光操作、坚持校务公开等多种方法创新监督机制,实行阳光管理。
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目标就是服务人,发展人;管理过程就是对师生员工积极性、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过程。近年来,学校创新管理机制,彰显人文关怀,不仅重视“管”的落实,更注重“理”的作用,将管的强制性与理的调控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管,严而有度;理,依情有节。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不仅提高了管理质效,更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奋发进取而又和谐温馨、充满人情味的工作、学习氛围。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