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所谓预习,是指对一节课或一个阶段课堂上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经过预习,可以让学生自己运用心力认真读书,自己学习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提出问题,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读书习惯。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也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预习是训练阅读的最重要的阶段。”《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或高效的课前预习呢?
一、读课文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读课文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三是带着课后问题或预习提示通读全文。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文章告诉我们的内容;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二、完成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
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前都有。提示预习的具体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三、使用工具书,查相关的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忘记的字词
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四、查阅或收集与本篇文章有关的内容
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时,学生课前收集林海音的生平,《城南旧事》全文大概内容,这样对学习本课大有帮助,并且将教材作为了范本。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面将越来越广。在这一点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时间。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课题出示后,问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学生会抢着交流林海音了家境、经历、主要作品……这比教师介绍更有效,参与介绍的学生更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主动积累。
五、勤动笔
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課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在对课文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思考一下,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及时记录下来。预习时还需要多用心分析,找出疑问,可以记在预习笔记上,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带着疑问听讲,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七、及时检查预习情况
有布置就要及时检查、督促、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不断的促进优等生预习的更扎实,监督指导学困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说,预习应当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当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一、读课文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读课文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三是带着课后问题或预习提示通读全文。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文章告诉我们的内容;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二、完成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
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前都有。提示预习的具体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三、使用工具书,查相关的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忘记的字词
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四、查阅或收集与本篇文章有关的内容
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时,学生课前收集林海音的生平,《城南旧事》全文大概内容,这样对学习本课大有帮助,并且将教材作为了范本。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面将越来越广。在这一点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时间。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课题出示后,问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学生会抢着交流林海音了家境、经历、主要作品……这比教师介绍更有效,参与介绍的学生更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主动积累。
五、勤动笔
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課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在对课文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思考一下,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及时记录下来。预习时还需要多用心分析,找出疑问,可以记在预习笔记上,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带着疑问听讲,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七、及时检查预习情况
有布置就要及时检查、督促、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不断的促进优等生预习的更扎实,监督指导学困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来说,预习应当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当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