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京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一幅清代吴大澂的画作,因作品保存环境相对较差,出现了纸张脆化、滋生霉斑、破损严重等现象。2018年年初,北京艺术博物馆找到首都博物馆保护科技与传统技艺研究部字画组,对这件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制定的修复标准对这幅作品进行保护性修复,修复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破损程度,制订、实施了多种修复方案,并采用传统的修复技法,将破损严重的画面修复完全。文章记录了整个修复过程,包括拼接、清洗、揭去背纸、重新上背纸、隐补贴条、全色、上墙等步骤,对使用的工具和修复方法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修复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遵循可逆性原则,修复后使其恢复历史原貌,延长此件珍贵文物的寿命。
关键词:清代;破损;保护;修复方法
1 作者介绍
吴大澂(1835—1902),晚清政治家、金石學家、书画家,初名大淳,字止敬,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六年(1867)进士,后历任河南、河北道员,以及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湖南巡抚等职。吴大澂纵横晚清官场30余年,政绩卓著。光绪年间,吴大澂曾赴吉林督办公务,与吉林将军铭安商酌防务事宜,于整军吏、守边、强边方面多有建树。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吴大澂等官员据理力争,终与沙俄达成协议,正式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并添补立界牌,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捍卫了国家的神圣领土。至今仍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和极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当地军民为纪念吴大澂等官员谈判胜利、为国争光而建立的。甲午战争时期,他作为一名文官,敢于在危亡之际请缨出战,与大多数畏缩不前的朝廷大员形成了鲜明对比,后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未能得胜,虽终因兵败被革职回乡,但仍不失为一位尽职、尽责、尽忠的高级官员。除此之外,他还是位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主要作品有《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等。吴大澂书法以篆书最为著名,他少学篆书,中年后又参以古籀文,益精工。此幅作品题跋行楷方正流丽,独树一帜。他兼长刻印,精鉴别,喜收藏,尤能审释古文奇字;又喜好临摹古人作品,在绘画上擅长山水、墨梅。吴大澂当时创作的墨梅颇具异趣,主要得益于他在金石学上的修养,绘制的梅枝刚柔并济,当时潘祖荫等文官均曾专程向他求画梅花。
2 作品概况
2.1 作品内容
北京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吴大澂绘制的梅花图,图绘一株生机盎然的梅树,盛开的梅花洁白无瑕,交错的枝干扶摇向上,表现了梅作为花中君子具有“玉骨哪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的出尘风貌。此图梅花以淡墨勾轮廓,线条工细,梅干以浓淡相间的笔墨晕染而成,烘托出墨气淋漓的效果。特别是独具金石气息的枝干与花瓣巧妙地形成黑与白的对比,令简约的画面不失层次的变化。画面左上方作者题款“壬辰秋月仿倪高士,为云峰贤弟属,吴大澂画”。并钤盖有“吴”朱文篆书印一方、“愙斋”白文篆书印一方(图1)。据考证题记中的干支纪年,可知此件作品为吴大澂57岁时所作,是其晚年的精品力作。
2.2 作品外观
由于年代较远,保存环境相对较差,出现了纸张脆化、滋生霉斑的现象,且画心下部开裂,左边多处缺损,另有多处通体折痕、污渍、水渍布满整张画面。出于保护的需要,北京市艺术博物馆决定邀请首都博物馆的纸质文物修复专业人员对其进行适当的保护与修复(图2)。
3 文物修复过程
3.1 文物信息的保留
在修复前的检查环节中,专业人员注意到作品背面加盖有特殊历史时期的印章一方(图3)。虽然作品背面加盖的印章时代较晚,且与作者无关,但是修复人员本着对古旧书画“最小干预”的原则,同时也为尽可能保留与作品有关的信息,在修复工作中需将其保留妥当,故在修复前要先揭取此章。此章使用化学墨水,遇水很容易掉色,在揭取时难度很大。笔者先用事先准备好的、涂过稀糨糊的水油纸粘于红章之上,此处糨糊一定要稀薄,后用毛笔蘸清水,将水油纸的四周刷湿,盖上湿毛巾让水一点点渗透。几分钟后,用小镊子慢慢地揭取,如感觉不好揭,就再次盖上湿毛巾闷制,直至完全揭取下来。揭取后晾干,晾干后的红章自然就和水油纸完成分离了。
3.2 画面清洗
在作品清洗前,先用毛弹弹去画面污渍,再用小刀刮去画面霉斑、蝇虫粪便等污垢,后用细毛笔蘸清水检查画面是否掉色,如果出现掉色,应在画面掉色处涂上一层胶矾水固色(胶矾水是明胶和明矾的混合水,比例为3∶1)。如不掉色,可用60摄氏度的温水,对画面进行整体淋洗。淋洗后用湿毛巾按压画面将水挤出,反复按压直至挤出的水变清为止。
3.3 揭取背纸及命纸
将清洗好的作品整体翻转,使正面向下,揭取背纸及命纸,此幅作品揭取背纸时很容易。揭取命纸时,由于画面有断裂情况,应采取局部揭取方法。命纸及画心黏合很紧密,在揭的过程中,采用摩和搓的方法一点一点揭取(图4)。
3.4 托芯及补缺
当揭到只剩一层画纸的宣纸时,用排笔上稀糨糊,上浆水时要注意切勿移动破损的画面(图5)。遇到破损处,可拿小毛刷上浆糊,待糨糊刷均匀后,用鬃刷刷上一层新命纸。由于画面有破损及破洞,此处的命纸一定要选用和画心材质及纹理尽量相同的纸,并要提前进行染制,染制选用藤黄、赭石、墨等矿物颜料调和,应由浅至深反复染制,直至比画心略浅即可,切忌深过画心颜色。
晾干后对破洞地方进行隐补,在背面用宣纸将破损处补全,具体方法是先在洞口处上稀糨糊,选用与画心相近材质及纹理的补纸,根据破洞形状提前剪好宣纸,略大于破洞即可,对准纹理粘贴,修补后将多余处刮去即可。
3.5 破损处全色
在修复古字画中,不仅要对破损处进行修补,更重要的是为破损位置补全颜色,使其与周围颜色接近,这就是全色。事先将需要全色的地方刷上胶矾水,此处胶矾水的比例为7∶3。干后将作品挂在墙上绷平,用矿物颜料全色。全色时注意由浅至深原则,切勿因着急导致全色深于画面。
3.6 完成修复
将修复完成的作品从墙上取下来,裁掉多余处,完成此幅作品的修复(图6)。
4 结语
传统书画修复技术在两晋时便有记载,是我国特有的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承技艺。吴大澂梅花图的修复过程经过了清洗、托芯、修补、全色等传统修复工艺,这些步骤既环环相扣又互相穿插,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书画修复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故在此项工作中,修复人员除了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修复工作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地发扬中国书画修复这门传统技艺,才能使一幅幅古代书画作品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清代;破损;保护;修复方法
1 作者介绍
吴大澂(1835—1902),晚清政治家、金石學家、书画家,初名大淳,字止敬,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六年(1867)进士,后历任河南、河北道员,以及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湖南巡抚等职。吴大澂纵横晚清官场30余年,政绩卓著。光绪年间,吴大澂曾赴吉林督办公务,与吉林将军铭安商酌防务事宜,于整军吏、守边、强边方面多有建树。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吴大澂等官员据理力争,终与沙俄达成协议,正式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并添补立界牌,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捍卫了国家的神圣领土。至今仍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和极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当地军民为纪念吴大澂等官员谈判胜利、为国争光而建立的。甲午战争时期,他作为一名文官,敢于在危亡之际请缨出战,与大多数畏缩不前的朝廷大员形成了鲜明对比,后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未能得胜,虽终因兵败被革职回乡,但仍不失为一位尽职、尽责、尽忠的高级官员。除此之外,他还是位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主要作品有《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等。吴大澂书法以篆书最为著名,他少学篆书,中年后又参以古籀文,益精工。此幅作品题跋行楷方正流丽,独树一帜。他兼长刻印,精鉴别,喜收藏,尤能审释古文奇字;又喜好临摹古人作品,在绘画上擅长山水、墨梅。吴大澂当时创作的墨梅颇具异趣,主要得益于他在金石学上的修养,绘制的梅枝刚柔并济,当时潘祖荫等文官均曾专程向他求画梅花。
2 作品概况
2.1 作品内容
北京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吴大澂绘制的梅花图,图绘一株生机盎然的梅树,盛开的梅花洁白无瑕,交错的枝干扶摇向上,表现了梅作为花中君子具有“玉骨哪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的出尘风貌。此图梅花以淡墨勾轮廓,线条工细,梅干以浓淡相间的笔墨晕染而成,烘托出墨气淋漓的效果。特别是独具金石气息的枝干与花瓣巧妙地形成黑与白的对比,令简约的画面不失层次的变化。画面左上方作者题款“壬辰秋月仿倪高士,为云峰贤弟属,吴大澂画”。并钤盖有“吴”朱文篆书印一方、“愙斋”白文篆书印一方(图1)。据考证题记中的干支纪年,可知此件作品为吴大澂57岁时所作,是其晚年的精品力作。
2.2 作品外观
由于年代较远,保存环境相对较差,出现了纸张脆化、滋生霉斑的现象,且画心下部开裂,左边多处缺损,另有多处通体折痕、污渍、水渍布满整张画面。出于保护的需要,北京市艺术博物馆决定邀请首都博物馆的纸质文物修复专业人员对其进行适当的保护与修复(图2)。
3 文物修复过程
3.1 文物信息的保留
在修复前的检查环节中,专业人员注意到作品背面加盖有特殊历史时期的印章一方(图3)。虽然作品背面加盖的印章时代较晚,且与作者无关,但是修复人员本着对古旧书画“最小干预”的原则,同时也为尽可能保留与作品有关的信息,在修复工作中需将其保留妥当,故在修复前要先揭取此章。此章使用化学墨水,遇水很容易掉色,在揭取时难度很大。笔者先用事先准备好的、涂过稀糨糊的水油纸粘于红章之上,此处糨糊一定要稀薄,后用毛笔蘸清水,将水油纸的四周刷湿,盖上湿毛巾让水一点点渗透。几分钟后,用小镊子慢慢地揭取,如感觉不好揭,就再次盖上湿毛巾闷制,直至完全揭取下来。揭取后晾干,晾干后的红章自然就和水油纸完成分离了。
3.2 画面清洗
在作品清洗前,先用毛弹弹去画面污渍,再用小刀刮去画面霉斑、蝇虫粪便等污垢,后用细毛笔蘸清水检查画面是否掉色,如果出现掉色,应在画面掉色处涂上一层胶矾水固色(胶矾水是明胶和明矾的混合水,比例为3∶1)。如不掉色,可用60摄氏度的温水,对画面进行整体淋洗。淋洗后用湿毛巾按压画面将水挤出,反复按压直至挤出的水变清为止。
3.3 揭取背纸及命纸
将清洗好的作品整体翻转,使正面向下,揭取背纸及命纸,此幅作品揭取背纸时很容易。揭取命纸时,由于画面有断裂情况,应采取局部揭取方法。命纸及画心黏合很紧密,在揭的过程中,采用摩和搓的方法一点一点揭取(图4)。
3.4 托芯及补缺
当揭到只剩一层画纸的宣纸时,用排笔上稀糨糊,上浆水时要注意切勿移动破损的画面(图5)。遇到破损处,可拿小毛刷上浆糊,待糨糊刷均匀后,用鬃刷刷上一层新命纸。由于画面有破损及破洞,此处的命纸一定要选用和画心材质及纹理尽量相同的纸,并要提前进行染制,染制选用藤黄、赭石、墨等矿物颜料调和,应由浅至深反复染制,直至比画心略浅即可,切忌深过画心颜色。
晾干后对破洞地方进行隐补,在背面用宣纸将破损处补全,具体方法是先在洞口处上稀糨糊,选用与画心相近材质及纹理的补纸,根据破洞形状提前剪好宣纸,略大于破洞即可,对准纹理粘贴,修补后将多余处刮去即可。
3.5 破损处全色
在修复古字画中,不仅要对破损处进行修补,更重要的是为破损位置补全颜色,使其与周围颜色接近,这就是全色。事先将需要全色的地方刷上胶矾水,此处胶矾水的比例为7∶3。干后将作品挂在墙上绷平,用矿物颜料全色。全色时注意由浅至深原则,切勿因着急导致全色深于画面。
3.6 完成修复
将修复完成的作品从墙上取下来,裁掉多余处,完成此幅作品的修复(图6)。
4 结语
传统书画修复技术在两晋时便有记载,是我国特有的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承技艺。吴大澂梅花图的修复过程经过了清洗、托芯、修补、全色等传统修复工艺,这些步骤既环环相扣又互相穿插,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书画修复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故在此项工作中,修复人员除了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修复工作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地发扬中国书画修复这门传统技艺,才能使一幅幅古代书画作品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