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小曼的美貌,让胡适称赞为“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她的才华,让大画家傅抱石评价说“堪称东方才女”。她和诗人徐志摩之间惊世骇俗的恋情更是至今还被大家津津乐道,而她凄凉的人生结局,也时常为世人感慨唏嘘。
北京城的一道风景
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陆小曼无疑就是一个典范,18岁的时候陆小曼就已经名满京华,她年轻漂亮,能诗善画,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又精通英法两国语言,经常参加外交部举办的舞会,为北洋政府接待外宾担任翻译。她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北京,兼有南方女子的温柔婉约和北方姑娘的热情大方,在外事活动中,其聪明机智的翻译让人称赞。
上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各种西方式的礼仪社交方式开始传入中国。人们常把活跃于上流社会交际圈中的女子称为“交际明星”或“交际花”,这个称谓既有艳羡之意,又有一丝轻佻。陆小曼当时算是北京最著名的“交际花”,更由于她父亲陆定是北洋政府的高官,显赫的家世背景使得她成为社交场合最耀眼的明星,当时畅销的时尚刊物如《良友画报》、《北洋画报》、《上海画报》也常在封面上刊登陆小曼的靓照。她爽郎的笑靥和曼妙的舞姿,使得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时有人说:“假如这天舞池中没有她的倩影,几乎阖座为之不快,中外男宾固然为之倾倒,就是中外女宾,好像看到她也目眩神迷,欲与一言为快。”对此,就连一向稳重的胡适教授也情不自禁地评论道:“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1922年的一次舞会上,小曼的父母把一位英俊的青年军官介绍给自己的女儿,他叫王赓,1895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又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还是第一名走进美国西点军校接受教育的中国人。在父亲陆定看来,这位前途无量的优秀青年军官理应成为自己的女婿,而情窦初开的陆小曼与王赓也都互相满意,于是1个月后他们就正式举行了婚礼,这一年陆小曼19岁。
与徐志摩的恋爱婚姻
当新婚的激情渐渐消退,陆小曼也渐渐由于王赓对她的约束而产生了不满。但两人的感情也还过得去,王赓经常会带上爱玩的陆小曼与朋友一起出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陆小曼认识了丈夫的好友徐志摩。3年后王赓调到外地任职,独居北京的陆小曼更加空虚无聊,深爱妻子的王赓便委托徐志摩就近帮忙照顾陆小曼,谁知徐志摩与陆小曼意趣相投,对文艺诗歌有着共同的爱好,于是渐生情愫。徐志摩诗人性格里的浪漫和对小曼一味的迁就迎合,使两人愈陷愈深,直到双方都无法自拔。1926年,在画家刘海粟的劝解下,依然深爱小曼的王赓同意与她离婚,并且大度地祝福徐志摩与陆小曼今后能够幸福。然而事后,陆小曼却发现自己已经怀上了王赓的骨肉,为了顺利离婚,她毅然去做了流产手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手术导致了陆小曼今后再也无法生育。
1926年10月3日,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北海公园举行婚礼,这年陆小曼24岁,徐志摩31岁。虽然在传统道德上,徐、陆二人的婚外情本应受到舆论的谴责,但在当时的反封建背景下,两人的结合又被一些新派青年当做反抗封建家庭的模范。婚后,他们迁居上海。
挥霍无度与志摩之死
浪漫过后,陆小曼性格中奢侈挥霍的一面也渐渐暴露出来。她一贯养尊处优,好讲排场,还非常贪玩,不但家中雇了许多佣人,还要到戏院捧戏子,逛赌场,沉迷于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夜生活中,在上海的社交圈中也很快出名。更不堪的是,陆小曼还染上了大烟瘾,徐志摩虽然痛心,但却无力约束自己的妻子。为了应付陆小曼的开销,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3所大学兼职授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如此依然不能满足陆小曼的无度挥霍,以至债台高筑。
陆小曼愈加挥霍,徐志摩只好愈加勤俭。作为堂堂大学教授,徐志摩时常穷到穿着破旧的西装外出授课,而陆小曼却只知索取,不知体恤,脾气也愈加蛮横起来。据徐志摩的好友郁达夫回忆说:“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随着眼镜碎掉的还有徐志摩的心,那次争吵后徐志摩负气离家,几天后,也就是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省钱,搭乘一架免费但安全性较差的邮政货运飞机去北京,结果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凄凉的人生结局
当噩耗传回家中,陆小曼这才如梦初醒。她遣散了家中的佣人,从此不再外出交际,并终身素服。由于徐志摩的很多朋友认为他的死和陆小曼的挥霍蛮横有关,之后都不愿再与陆小曼往来。处理完徐志摩的后事,陆小曼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整理徐志摩的著作上,先后编辑出版了《眉轩琐语》、《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志摩全集》等书。
徐志摩去世后,失去依靠的陆小曼曾与有妇之夫翁瑞午长期同居,翁去世后陆小曼开始独居。解放后,陆小曼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总算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因病在上海去世,一代名媛孤独地走完了她63年的人生。她临终前唯一的遗愿就是想死后与丈夫徐志摩合葬,但却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实现这个愿望。由于她一生没有子女,她的骨灰因无人认领而被丢弃,若干年后,侄子才为她立了一座空冢作为纪念。
北京城的一道风景
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陆小曼无疑就是一个典范,18岁的时候陆小曼就已经名满京华,她年轻漂亮,能诗善画,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又精通英法两国语言,经常参加外交部举办的舞会,为北洋政府接待外宾担任翻译。她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北京,兼有南方女子的温柔婉约和北方姑娘的热情大方,在外事活动中,其聪明机智的翻译让人称赞。
上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各种西方式的礼仪社交方式开始传入中国。人们常把活跃于上流社会交际圈中的女子称为“交际明星”或“交际花”,这个称谓既有艳羡之意,又有一丝轻佻。陆小曼当时算是北京最著名的“交际花”,更由于她父亲陆定是北洋政府的高官,显赫的家世背景使得她成为社交场合最耀眼的明星,当时畅销的时尚刊物如《良友画报》、《北洋画报》、《上海画报》也常在封面上刊登陆小曼的靓照。她爽郎的笑靥和曼妙的舞姿,使得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时有人说:“假如这天舞池中没有她的倩影,几乎阖座为之不快,中外男宾固然为之倾倒,就是中外女宾,好像看到她也目眩神迷,欲与一言为快。”对此,就连一向稳重的胡适教授也情不自禁地评论道:“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1922年的一次舞会上,小曼的父母把一位英俊的青年军官介绍给自己的女儿,他叫王赓,1895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又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还是第一名走进美国西点军校接受教育的中国人。在父亲陆定看来,这位前途无量的优秀青年军官理应成为自己的女婿,而情窦初开的陆小曼与王赓也都互相满意,于是1个月后他们就正式举行了婚礼,这一年陆小曼19岁。
与徐志摩的恋爱婚姻
当新婚的激情渐渐消退,陆小曼也渐渐由于王赓对她的约束而产生了不满。但两人的感情也还过得去,王赓经常会带上爱玩的陆小曼与朋友一起出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陆小曼认识了丈夫的好友徐志摩。3年后王赓调到外地任职,独居北京的陆小曼更加空虚无聊,深爱妻子的王赓便委托徐志摩就近帮忙照顾陆小曼,谁知徐志摩与陆小曼意趣相投,对文艺诗歌有着共同的爱好,于是渐生情愫。徐志摩诗人性格里的浪漫和对小曼一味的迁就迎合,使两人愈陷愈深,直到双方都无法自拔。1926年,在画家刘海粟的劝解下,依然深爱小曼的王赓同意与她离婚,并且大度地祝福徐志摩与陆小曼今后能够幸福。然而事后,陆小曼却发现自己已经怀上了王赓的骨肉,为了顺利离婚,她毅然去做了流产手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手术导致了陆小曼今后再也无法生育。
1926年10月3日,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北海公园举行婚礼,这年陆小曼24岁,徐志摩31岁。虽然在传统道德上,徐、陆二人的婚外情本应受到舆论的谴责,但在当时的反封建背景下,两人的结合又被一些新派青年当做反抗封建家庭的模范。婚后,他们迁居上海。
挥霍无度与志摩之死
浪漫过后,陆小曼性格中奢侈挥霍的一面也渐渐暴露出来。她一贯养尊处优,好讲排场,还非常贪玩,不但家中雇了许多佣人,还要到戏院捧戏子,逛赌场,沉迷于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夜生活中,在上海的社交圈中也很快出名。更不堪的是,陆小曼还染上了大烟瘾,徐志摩虽然痛心,但却无力约束自己的妻子。为了应付陆小曼的开销,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3所大学兼职授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如此依然不能满足陆小曼的无度挥霍,以至债台高筑。
陆小曼愈加挥霍,徐志摩只好愈加勤俭。作为堂堂大学教授,徐志摩时常穷到穿着破旧的西装外出授课,而陆小曼却只知索取,不知体恤,脾气也愈加蛮横起来。据徐志摩的好友郁达夫回忆说:“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随着眼镜碎掉的还有徐志摩的心,那次争吵后徐志摩负气离家,几天后,也就是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省钱,搭乘一架免费但安全性较差的邮政货运飞机去北京,结果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凄凉的人生结局
当噩耗传回家中,陆小曼这才如梦初醒。她遣散了家中的佣人,从此不再外出交际,并终身素服。由于徐志摩的很多朋友认为他的死和陆小曼的挥霍蛮横有关,之后都不愿再与陆小曼往来。处理完徐志摩的后事,陆小曼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整理徐志摩的著作上,先后编辑出版了《眉轩琐语》、《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志摩全集》等书。
徐志摩去世后,失去依靠的陆小曼曾与有妇之夫翁瑞午长期同居,翁去世后陆小曼开始独居。解放后,陆小曼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总算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因病在上海去世,一代名媛孤独地走完了她63年的人生。她临终前唯一的遗愿就是想死后与丈夫徐志摩合葬,但却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实现这个愿望。由于她一生没有子女,她的骨灰因无人认领而被丢弃,若干年后,侄子才为她立了一座空冢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