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永恒的,爱谁是社会的
性是永恒的,怎么做爱是社会的
婚姻是永恒的,什么时候结是社会的
2000年,当时中国刚从一种类似性禁忌的文化中脱身出来,每个人心底都涌动着一些模糊的欲望,很渴望再谈一次爱情。
还记得2000年的新年前夕,夜里十点在昆仑饭店的旋转餐厅,和几个男女朋友喝着咖啡等待新千年的到来。当时的氛围很热烈,充满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美国来的黛蒂(黑人混血)在和我们讨论关于离婚与婚姻的严肃性问题。她32岁还未结婚,她说“你爱谁是自由的,婚姻却是严肃的。”黛蒂是基督教徒,她认为婚姻是人与耶稣主的契约,“爱谁是人性,婚姻是神性。”朋友吴天问她:”中国没有宗教,婚姻是跟谁的契约呢?”她回答:“跟社会的契约,双方承诺为社会抚养合格的孩子。”她比较激烈地说,婚姻不是要保护爱情,是为了人类的孩子们,美好的婚姻是人类婴儿生长的摇篮。
与黛蒂的想法不同,当时中国刚从一种类似性禁忌的文化中脱身出来,每个人心底都涌动着一些模糊的欲望,很渴望再谈一次爱情。
金钱欲望与性欲望在心理层面是同一种动力。在上世纪末的十年,中国正处在一种被脱敏的环境中,那时的婚姻与爱情有三个特征:
一、同庚结婚,男女相差三岁以内是主流。社会总让同一年龄的人共同度过幼儿期,青春期和成年期(学校设置),所以恋爱与婚姻大多在同年龄中进行。
二、婚前没有性体验,非婚的性被视为非法,婚姻是合法实现性欲的途径。爱情几乎都是指向婚姻的,不指向婚姻的爱被称为“玩弄感情”。结了婚却不知道怎么做爱是那个时代新婚之夜的主旋律。
三、婚前男女没有独立生活经历,而一个美国的孩子,18岁离家,35岁结婚,她/他要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十五年左右,每个人都有成熟的社会关系与独立处理生活的能力,婚姻生活是为了实现情爱。那时的中国结婚仿佛更像是为了生活。
这十年情爱的特征也有四点,婚姻越来越艰难,平均婚龄越来越短。离婚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个人想在短暂的生命中体验几种人生,重新单身是成本最小的。心理学界的男人离婚率可能是最高的,心理学界的女人离婚率又可能是最低的。前者总是能“逃出生天”,后者更善于经营“绩优股”。
婚姻的第二个特征是婚外情。在这十年主体的人都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她们的依恋期充满饥渴(没有吃的喝的),青春期面临中国的经济发展,物欲的刺激与西方文化交融。所以在成年期就饱受内心分裂之苦。一方面社会性开放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传统伦理与道德感对深层自我的约束,两者交织在一起,她们注定得不到婚姻的祝福。
人从一种大我走向小我必定要经历一种类似“涅磐”的过程。
在性行为上女性更有主动索取的意识,传统的传教式般的性已被更多的创造性性行为替代。记得90年代,我参加福特基金资助的性治疗医生培训,看到口交的行为有强烈的恶心感,随着金赛的书,这世纪的中国人似乎已经喜欢上了这样的调情。
这十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伴侣做爱的频率明显少了,人在家的时间也明显短了。想想在过去人唯一不用花钱的快乐就是和配偶做爱,现在人的物质欲望渴求大于对性的渴求。我们的社会太过精彩,每天都有新体验,而做爱多少有些千篇一律的感觉。
这十年中国人的情爱可能是全球最为混乱和最身体的,中国人经历了90年代的脱敏,2000后的狂乱,接下来接力的1985年以后出生的女性们,她们在依恋期被完美的满足(独生子女:爱被满足;物质丰富:物欲被满足),青春期都经历着世纪变革和情爱自由,她们的情爱更为理性,婚恋更为纯朴。她们可能喜欢一种“只取所需”的生活方式,对性与爱并不像老一代的人那样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观念方面:身体是自己的;爱情高于性,婚姻高于爱情;晚婚,或婚姻不等同自我,婚姻只是自我的一部分;自在,不会因为婚姻放弃自己主张的生活。
再过十年我们也许会看到中国人的情爱又回归到纯美,朴实的境地。
摘自《心理月刊》
编辑 赵真
性是永恒的,怎么做爱是社会的
婚姻是永恒的,什么时候结是社会的
2000年,当时中国刚从一种类似性禁忌的文化中脱身出来,每个人心底都涌动着一些模糊的欲望,很渴望再谈一次爱情。
还记得2000年的新年前夕,夜里十点在昆仑饭店的旋转餐厅,和几个男女朋友喝着咖啡等待新千年的到来。当时的氛围很热烈,充满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美国来的黛蒂(黑人混血)在和我们讨论关于离婚与婚姻的严肃性问题。她32岁还未结婚,她说“你爱谁是自由的,婚姻却是严肃的。”黛蒂是基督教徒,她认为婚姻是人与耶稣主的契约,“爱谁是人性,婚姻是神性。”朋友吴天问她:”中国没有宗教,婚姻是跟谁的契约呢?”她回答:“跟社会的契约,双方承诺为社会抚养合格的孩子。”她比较激烈地说,婚姻不是要保护爱情,是为了人类的孩子们,美好的婚姻是人类婴儿生长的摇篮。
与黛蒂的想法不同,当时中国刚从一种类似性禁忌的文化中脱身出来,每个人心底都涌动着一些模糊的欲望,很渴望再谈一次爱情。
金钱欲望与性欲望在心理层面是同一种动力。在上世纪末的十年,中国正处在一种被脱敏的环境中,那时的婚姻与爱情有三个特征:
一、同庚结婚,男女相差三岁以内是主流。社会总让同一年龄的人共同度过幼儿期,青春期和成年期(学校设置),所以恋爱与婚姻大多在同年龄中进行。
二、婚前没有性体验,非婚的性被视为非法,婚姻是合法实现性欲的途径。爱情几乎都是指向婚姻的,不指向婚姻的爱被称为“玩弄感情”。结了婚却不知道怎么做爱是那个时代新婚之夜的主旋律。
三、婚前男女没有独立生活经历,而一个美国的孩子,18岁离家,35岁结婚,她/他要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十五年左右,每个人都有成熟的社会关系与独立处理生活的能力,婚姻生活是为了实现情爱。那时的中国结婚仿佛更像是为了生活。
这十年情爱的特征也有四点,婚姻越来越艰难,平均婚龄越来越短。离婚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个人想在短暂的生命中体验几种人生,重新单身是成本最小的。心理学界的男人离婚率可能是最高的,心理学界的女人离婚率又可能是最低的。前者总是能“逃出生天”,后者更善于经营“绩优股”。
婚姻的第二个特征是婚外情。在这十年主体的人都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她们的依恋期充满饥渴(没有吃的喝的),青春期面临中国的经济发展,物欲的刺激与西方文化交融。所以在成年期就饱受内心分裂之苦。一方面社会性开放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传统伦理与道德感对深层自我的约束,两者交织在一起,她们注定得不到婚姻的祝福。
人从一种大我走向小我必定要经历一种类似“涅磐”的过程。
在性行为上女性更有主动索取的意识,传统的传教式般的性已被更多的创造性性行为替代。记得90年代,我参加福特基金资助的性治疗医生培训,看到口交的行为有强烈的恶心感,随着金赛的书,这世纪的中国人似乎已经喜欢上了这样的调情。
这十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伴侣做爱的频率明显少了,人在家的时间也明显短了。想想在过去人唯一不用花钱的快乐就是和配偶做爱,现在人的物质欲望渴求大于对性的渴求。我们的社会太过精彩,每天都有新体验,而做爱多少有些千篇一律的感觉。
这十年中国人的情爱可能是全球最为混乱和最身体的,中国人经历了90年代的脱敏,2000后的狂乱,接下来接力的1985年以后出生的女性们,她们在依恋期被完美的满足(独生子女:爱被满足;物质丰富:物欲被满足),青春期都经历着世纪变革和情爱自由,她们的情爱更为理性,婚恋更为纯朴。她们可能喜欢一种“只取所需”的生活方式,对性与爱并不像老一代的人那样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观念方面:身体是自己的;爱情高于性,婚姻高于爱情;晚婚,或婚姻不等同自我,婚姻只是自我的一部分;自在,不会因为婚姻放弃自己主张的生活。
再过十年我们也许会看到中国人的情爱又回归到纯美,朴实的境地。
摘自《心理月刊》
编辑 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