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纂的,一经问世,就受到了许多语文教师的关注,文质兼具的选文、匠心独具的编排,使其成为教师教授语文知识的有力武器。在实际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教师应当认真地研读部编教材,从而建构高效课堂。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高效
将语文课程的教材进行统编,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为了落实这一期望,教育部组织出版了部编版的语文教材。随着这一版本的教材在学校中投入使用以来,如何更好地开发教材中的资源,充分地体现部编版教材的价值,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许多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时,教师应当主动地对教材中的知识安排和文本类型等进行分析,做到具体内容具体设计,从而制订好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便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用好“资料袋”,做好常识补充
文学常识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然而以往的语文教材中很少安排有关文学常识的材料,并且教师讲解了课本内容后,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向学生讲述文学常识,以至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不到稳定提升。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资料袋”的板块,在这一板块中根据课文内容编纂了相关文学常识,能够使学生在进行生字认读、课文解析的同时,获得相关文学常识,提升文学素养。因此,在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用好“资料袋”,帮助学生获取常识内容。
以《景阳冈》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就可以将本节课后的“资料袋”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加深对《水浒传》的印象。在本节课开始,教师可以使用视频为学生介绍“资料袋”中的内容,让学生基于动态、直观的视频资料,认识到《水浒传》的主要内容以及武松的整体形象。此外,形象化的视频以及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介绍,可以让学生迅速将目光放在课堂上,调动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阅读的兴趣。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阅读“资料袋”上的内容,促使学生通过“资料袋”来认识“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等水浒英雄的形象,了解这一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资料袋”上的内容出发,利用现代网络检索功能,搜集到更多与“水浒”有关的文学常识。
不难看出,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资料袋”能够成为学生获取文学常识、发展文学素养的有效路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用好“资料袋”,能够优化导入环节,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挖掘出更多的文学常识内容,不断地提高文学素养。
二、重视口语交际,发展应用能力
语文学科说到底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不单单是识文断字,更重要的是将语言文字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输入”外,还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出”。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口语交际”这一板块,其存在价值就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发展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口语交际”板块,主动地组织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同时,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转述”这一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情境,锻炼学生的转述能力。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有谁能回答一下,老师昨天留下了一个什么任务呢?”的问题,引导学生无意识地进行转述。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教师为学生介绍“转述”的话题,让学生体验什么是“转述”。随后,教师为学生介绍转述的方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转述的流程。之后,教师为学生出示如下案例:“明天下午班级中要举办树叶贴画的比赛,需要带胶水、彩笔、剪刀和树叶等材料,但是班里的小明同学请假了,请你将老师的要求转述给小明。”针对上述内容,教师先请学生自由读题,厘清案例要求中一共涉及几个角色。紧接着,教师请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使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小明和转述者,探索出转述的技巧。
可见,“口语交际”板块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这一板块的存在彰显了语文学科的应用价值。在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时,教师应当从口语交际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境模拟,从而逐渐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把握单元节奏,展开相应活动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成长,学生逐渐开始接触写作。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习作”的园地,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此外,每个单元“習作”板块中所安排的写作话题,与本单元教学的文章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把握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节奏,让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顺势对本单元的其他文章进行回顾,促使学生在加深文章印象中获得写作的灵感,找到写作的思路,逐步实现“习作”板块的高效实施。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等民间故事,而在本单元中安排的习作主题是“缩写故事”,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写作方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故事进行缩减,教师可以引出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对这些课文中的故事进行总结。在学生总结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你们总结的故事与原来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的问题。当学生回答出“总结出的故事要比原来的故事短”的答案后,教师顺势为学生介绍“总结”就是对故事进行缩写的一种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故事进行缩写,促使学生从本单元的其他文本出发,逐步找到习作练习的道路。
显而易见,教师把握整个单元的文本节奏,组织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进行习作练习,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找到习作的思路,并对单元阅读文章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回顾,使学生在找到缩写技巧的同时,逐步形成整体知识框架,提升写作水平。
四、注重课外延伸,强化阅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阅读链接”这一板块,使学生除了学习教材上的文章之外,也可以对名著片段进行阅读,从而从课上延伸到课外,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学生的阅读量作出了要求,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之余,适当地阅读课外书,提升自主阅读的素养。所以,教师应当主动地利用“阅读链接”板块,引导学生从“阅读链接”出发,点燃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激情,使学生逐步接触课外书。 例如,《草船借箭》这一课改编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讲述了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调用几艘草船最终获得十万支箭的故事。在本节课的授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将目光转移到“阅读链接”板塊,让学生按照“阅读链接”中的文字找到文章中对应的部分,了解罗贯中对于“草船借箭”这部分的描写。通过对原著进行阅读,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古代小说与现代白话文之间的区别。基于此,教师向学生介绍在原著中除了“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外,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激发学生在课下对原著进行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看出,“阅读链接”的板块不仅能够补充阅读的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生成对课外读物进行赏析的动力,从而在课下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促进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
五、抓住综合性学习,发展综合素养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以前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此外,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在机械地学习中,学生会产生疲倦感,从而降低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紧抓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以“综合性学习”板块的要求为主题,为学生安排合作学习、自主编创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汲取养分,逐步促进合作能力、文学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组织学生开展“轻叩诗歌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以往的表现,分析出班级中哪些学生的诗歌鉴赏素养和编创素养较高,哪些学生的鉴赏素养和编创素养一般等,并以此为依据,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编纂小诗集,并为小诗集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设计相应的封面和目录等,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成果。随后,教师可以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择几首诗来进行朗诵,让学生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自然的手势,表现出诗歌的情感。
可见,“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让学生系统地对某一个主题的知识进行学习,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高相应的素质。此外,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也可以突破以往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保持积极性。
总而言之,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出版,对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实际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主动地分析语文教材的特色,发挥教材的价值,让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徐炼,文世全.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6):43-44.
吕竹影.当好学生阅读的“营养师”——小学语文“教材研读”例谈[J].学周刊,2011(11):18-19.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高效
将语文课程的教材进行统编,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为了落实这一期望,教育部组织出版了部编版的语文教材。随着这一版本的教材在学校中投入使用以来,如何更好地开发教材中的资源,充分地体现部编版教材的价值,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许多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时,教师应当主动地对教材中的知识安排和文本类型等进行分析,做到具体内容具体设计,从而制订好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便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用好“资料袋”,做好常识补充
文学常识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然而以往的语文教材中很少安排有关文学常识的材料,并且教师讲解了课本内容后,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向学生讲述文学常识,以至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不到稳定提升。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资料袋”的板块,在这一板块中根据课文内容编纂了相关文学常识,能够使学生在进行生字认读、课文解析的同时,获得相关文学常识,提升文学素养。因此,在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用好“资料袋”,帮助学生获取常识内容。
以《景阳冈》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就可以将本节课后的“资料袋”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加深对《水浒传》的印象。在本节课开始,教师可以使用视频为学生介绍“资料袋”中的内容,让学生基于动态、直观的视频资料,认识到《水浒传》的主要内容以及武松的整体形象。此外,形象化的视频以及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介绍,可以让学生迅速将目光放在课堂上,调动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阅读的兴趣。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阅读“资料袋”上的内容,促使学生通过“资料袋”来认识“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等水浒英雄的形象,了解这一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资料袋”上的内容出发,利用现代网络检索功能,搜集到更多与“水浒”有关的文学常识。
不难看出,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资料袋”能够成为学生获取文学常识、发展文学素养的有效路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用好“资料袋”,能够优化导入环节,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挖掘出更多的文学常识内容,不断地提高文学素养。
二、重视口语交际,发展应用能力
语文学科说到底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不单单是识文断字,更重要的是将语言文字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输入”外,还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出”。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口语交际”这一板块,其存在价值就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发展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口语交际”板块,主动地组织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同时,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转述”这一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情境,锻炼学生的转述能力。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有谁能回答一下,老师昨天留下了一个什么任务呢?”的问题,引导学生无意识地进行转述。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教师为学生介绍“转述”的话题,让学生体验什么是“转述”。随后,教师为学生介绍转述的方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转述的流程。之后,教师为学生出示如下案例:“明天下午班级中要举办树叶贴画的比赛,需要带胶水、彩笔、剪刀和树叶等材料,但是班里的小明同学请假了,请你将老师的要求转述给小明。”针对上述内容,教师先请学生自由读题,厘清案例要求中一共涉及几个角色。紧接着,教师请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使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小明和转述者,探索出转述的技巧。
可见,“口语交际”板块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这一板块的存在彰显了语文学科的应用价值。在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时,教师应当从口语交际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境模拟,从而逐渐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把握单元节奏,展开相应活动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成长,学生逐渐开始接触写作。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习作”的园地,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此外,每个单元“習作”板块中所安排的写作话题,与本单元教学的文章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把握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节奏,让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顺势对本单元的其他文章进行回顾,促使学生在加深文章印象中获得写作的灵感,找到写作的思路,逐步实现“习作”板块的高效实施。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等民间故事,而在本单元中安排的习作主题是“缩写故事”,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写作方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故事进行缩减,教师可以引出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对这些课文中的故事进行总结。在学生总结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你们总结的故事与原来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的问题。当学生回答出“总结出的故事要比原来的故事短”的答案后,教师顺势为学生介绍“总结”就是对故事进行缩写的一种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故事进行缩写,促使学生从本单元的其他文本出发,逐步找到习作练习的道路。
显而易见,教师把握整个单元的文本节奏,组织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进行习作练习,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找到习作的思路,并对单元阅读文章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回顾,使学生在找到缩写技巧的同时,逐步形成整体知识框架,提升写作水平。
四、注重课外延伸,强化阅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阅读链接”这一板块,使学生除了学习教材上的文章之外,也可以对名著片段进行阅读,从而从课上延伸到课外,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学生的阅读量作出了要求,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之余,适当地阅读课外书,提升自主阅读的素养。所以,教师应当主动地利用“阅读链接”板块,引导学生从“阅读链接”出发,点燃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激情,使学生逐步接触课外书。 例如,《草船借箭》这一课改编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讲述了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调用几艘草船最终获得十万支箭的故事。在本节课的授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将目光转移到“阅读链接”板塊,让学生按照“阅读链接”中的文字找到文章中对应的部分,了解罗贯中对于“草船借箭”这部分的描写。通过对原著进行阅读,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古代小说与现代白话文之间的区别。基于此,教师向学生介绍在原著中除了“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外,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激发学生在课下对原著进行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看出,“阅读链接”的板块不仅能够补充阅读的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生成对课外读物进行赏析的动力,从而在课下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促进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
五、抓住综合性学习,发展综合素养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以前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此外,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在机械地学习中,学生会产生疲倦感,从而降低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紧抓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以“综合性学习”板块的要求为主题,为学生安排合作学习、自主编创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汲取养分,逐步促进合作能力、文学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组织学生开展“轻叩诗歌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以往的表现,分析出班级中哪些学生的诗歌鉴赏素养和编创素养较高,哪些学生的鉴赏素养和编创素养一般等,并以此为依据,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编纂小诗集,并为小诗集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设计相应的封面和目录等,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成果。随后,教师可以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择几首诗来进行朗诵,让学生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自然的手势,表现出诗歌的情感。
可见,“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让学生系统地对某一个主题的知识进行学习,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高相应的素质。此外,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也可以突破以往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保持积极性。
总而言之,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出版,对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实际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主动地分析语文教材的特色,发挥教材的价值,让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徐炼,文世全.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6):43-44.
吕竹影.当好学生阅读的“营养师”——小学语文“教材研读”例谈[J].学周刊,2011(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