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
师:请同学们读描写课文中“迎客松”的句子。
生:(齐读)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读错了,把“郁郁苍苍”读成了“郁郁葱葱”,那么,我们来分辨一下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吧!先请你反复品读。
生:郁郁苍苍、郁郁葱葱……
师:一个是“苍苍”,一个是“葱葱”。
生:我觉得“苍苍”含有“苍老”的意思,而“葱葱”,是说在颜色上有点像葱的绿色。
师:对。“苍”即青色,青色中带有点苍老的感觉!而“葱”为青绿色,是一种比较鲜嫩的颜色!那么,用哪个词来形容“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好呢?
生:(齐)郁郁苍苍!
师:下面老师就来出示两幅图,一幅是郁郁苍苍的松树,一幅是郁郁葱葱的竹林,同学们来直观地分辨一下。(师出示两幅图)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迎客松要用“郁郁苍苍”吗?
生:因为它的年龄很大了。
生:因为它饱经风霜。
生:因为它生命力顽强,虽然饱经风霜,但依然挺立着。
生:我发现这段话里还有一个词——青翠!刚才说郁郁苍苍,现在又说青翠,有点矛盾了。
师:是的,郁郁苍苍和青翠好像是矛盾了,但仔细想想,是否矛盾呢?
生:我觉得不矛盾。整棵松看起来郁郁苍苍,但一丛枝干是翠绿的,说明枝干是新长出来的,老树发新枝,更说明了迎客松的生命力是顽强的。
师:你说得很好,通过对这个词语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迎客松的顽强生命力,也学习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让我们一齐来读——
生:郁郁苍苍!
【案例反思】
我始终觉得,对课文的学习,应该紧紧抓住文本,有贾岛那样的“推敲”精神。如果放弃文本,或者对文本浅尝辄止,而一味地拓展,会使课堂教学显得华而不实。《黄山奇松》的教学也是这样,对“迎客松”的学习,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深究”下去,钻得越深,发现越多,最终挖掘到汩汩的清泉。“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的辨析以及“郁郁苍苍”和“青翠”的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教师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并不能代表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即使老师再“深入”,课堂上也要“浅出”,要以一种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逐步引导他们学会一起探究,最终使他们的思维训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教师在和学生的互动中,也得到了提高,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适时地利用学生在朗读中发生的错误“郁郁葱葱”来进行过渡和对比,这样的方式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郁郁苍苍”这个词语的精妙所在。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教者还出示了图片,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直观印象。这样的教学还不够,还要把“郁郁苍苍”和“饱经风霜”结合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虽然“饱经风霜”,但还是“郁郁苍苍”,这样就更能让学生理解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
我觉得亮点还在于:学生在和老师一起探究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找疑点,提问题,他们自主找出了“青翠”这个词语,并把它和“郁郁苍苍”放在一起看似矛盾?这样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是对“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两个词语辨析的非常有益的补充。所以,这个教学案例是很成功的,既让学生学会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会学了。
我们进行体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去体验,去推敲词语,感受词语所包含的意韵,那才能真正的体验。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小学)
师:请同学们读描写课文中“迎客松”的句子。
生:(齐读)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读错了,把“郁郁苍苍”读成了“郁郁葱葱”,那么,我们来分辨一下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吧!先请你反复品读。
生:郁郁苍苍、郁郁葱葱……
师:一个是“苍苍”,一个是“葱葱”。
生:我觉得“苍苍”含有“苍老”的意思,而“葱葱”,是说在颜色上有点像葱的绿色。
师:对。“苍”即青色,青色中带有点苍老的感觉!而“葱”为青绿色,是一种比较鲜嫩的颜色!那么,用哪个词来形容“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好呢?
生:(齐)郁郁苍苍!
师:下面老师就来出示两幅图,一幅是郁郁苍苍的松树,一幅是郁郁葱葱的竹林,同学们来直观地分辨一下。(师出示两幅图)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迎客松要用“郁郁苍苍”吗?
生:因为它的年龄很大了。
生:因为它饱经风霜。
生:因为它生命力顽强,虽然饱经风霜,但依然挺立着。
生:我发现这段话里还有一个词——青翠!刚才说郁郁苍苍,现在又说青翠,有点矛盾了。
师:是的,郁郁苍苍和青翠好像是矛盾了,但仔细想想,是否矛盾呢?
生:我觉得不矛盾。整棵松看起来郁郁苍苍,但一丛枝干是翠绿的,说明枝干是新长出来的,老树发新枝,更说明了迎客松的生命力是顽强的。
师:你说得很好,通过对这个词语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迎客松的顽强生命力,也学习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让我们一齐来读——
生:郁郁苍苍!
【案例反思】
我始终觉得,对课文的学习,应该紧紧抓住文本,有贾岛那样的“推敲”精神。如果放弃文本,或者对文本浅尝辄止,而一味地拓展,会使课堂教学显得华而不实。《黄山奇松》的教学也是这样,对“迎客松”的学习,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深究”下去,钻得越深,发现越多,最终挖掘到汩汩的清泉。“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的辨析以及“郁郁苍苍”和“青翠”的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教师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并不能代表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即使老师再“深入”,课堂上也要“浅出”,要以一种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逐步引导他们学会一起探究,最终使他们的思维训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教师在和学生的互动中,也得到了提高,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适时地利用学生在朗读中发生的错误“郁郁葱葱”来进行过渡和对比,这样的方式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郁郁苍苍”这个词语的精妙所在。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教者还出示了图片,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直观印象。这样的教学还不够,还要把“郁郁苍苍”和“饱经风霜”结合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虽然“饱经风霜”,但还是“郁郁苍苍”,这样就更能让学生理解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
我觉得亮点还在于:学生在和老师一起探究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找疑点,提问题,他们自主找出了“青翠”这个词语,并把它和“郁郁苍苍”放在一起看似矛盾?这样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是对“郁郁苍苍”和“郁郁葱葱”两个词语辨析的非常有益的补充。所以,这个教学案例是很成功的,既让学生学会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会学了。
我们进行体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去体验,去推敲词语,感受词语所包含的意韵,那才能真正的体验。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