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 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l例头晕,对照组有2例腹痛、腹泻症状发生。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图分类号】R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53-0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过去6个月内至少3个月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西方国家人群中患病率为l5%~25%,年发病率为0.8%。临床常常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常收到良好效果[1]。笔者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选择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门诊就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2009年内科消化诊断指南》的中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42.3岁;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平43.5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阿米替林10mg,一日三次。对照组单纯给予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完全消失,观察4周后无复发;②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停药一周内复发;③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该组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0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一例女性病人的泌乳反应,没有出现腹部痉挛、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倦怠、嗜睡、头晕等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腹痛、腹泻症状发生。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欧美的流行病学高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19%-41%,我国某市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病菌专科门诊患者的50%,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 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主要是以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为表现,但经过检查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综合征。医学上将这类患者从广义上统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naldyspesia,简称FD)[3]。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病程经年累月,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需要重视的是,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才能建立功能性疾病的诊断[4]。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是对症,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并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予以适量镇静药。其次是对症予以药物治疗,抑制胃酸分泌药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促胃肠动力药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能性有效。通常患者治疗后症状可以好转,但饮食不注意或休息不好就容易复发[5]。
多潘立酮是一种具有抗呕吐作用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大脑。因此几乎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选择性阻断多巴胺2(DA2)受体,主要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由于DA2受体也同样是胃肠道的主要受体,因此DA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多巴胺介导的胃平滑肌松弛。在胃肠道中,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作为一种促动力药,能增加消化道的动力,抑制恶心、呕吐。阿米替林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相似于丙米嗪,可使抑郁症患者情绪提高,对思缓慢、行为迟缓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能有所改善。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如阿米替林治疗[5]。
研究结果表明,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上腹胀痛、早饱、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组痊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5.09,P<0.05)。由于多潘立酮的不良反应有泌乳现象,成年女病人在使用中应定期查血清泌乳素,如发生泌乳现象应及时停药。总之,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家露,樊代明.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00
[2] 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异常[J].中华消化杂志,2010,22(5):44-45
[3] 郭建强,谷成明.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9,40(1):58-61
[4] 许树梧,刘绍责.基本药物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3
[5] 高波,卫学红.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易致泌乳反应[J].首都医药,2008,7(3):27
作者单位:615500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图分类号】R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53-0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过去6个月内至少3个月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西方国家人群中患病率为l5%~25%,年发病率为0.8%。临床常常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常收到良好效果[1]。笔者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选择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门诊就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2009年内科消化诊断指南》的中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42.3岁;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平43.5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阿米替林10mg,一日三次。对照组单纯给予多潘立酮lOmg,一日三次,饭前20~30min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完全消失,观察4周后无复发;②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停药一周内复发;③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该组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X2检验,P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0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一例女性病人的泌乳反应,没有出现腹部痉挛、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倦怠、嗜睡、头晕等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腹痛、腹泻症状发生。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欧美的流行病学高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19%-41%,我国某市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病菌专科门诊患者的50%,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 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主要是以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为表现,但经过检查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综合征。医学上将这类患者从广义上统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naldyspesia,简称FD)[3]。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病程经年累月,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需要重视的是,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才能建立功能性疾病的诊断[4]。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是对症,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并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予以适量镇静药。其次是对症予以药物治疗,抑制胃酸分泌药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促胃肠动力药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能性有效。通常患者治疗后症状可以好转,但饮食不注意或休息不好就容易复发[5]。
多潘立酮是一种具有抗呕吐作用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大脑。因此几乎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选择性阻断多巴胺2(DA2)受体,主要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由于DA2受体也同样是胃肠道的主要受体,因此DA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多巴胺介导的胃平滑肌松弛。在胃肠道中,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作为一种促动力药,能增加消化道的动力,抑制恶心、呕吐。阿米替林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相似于丙米嗪,可使抑郁症患者情绪提高,对思缓慢、行为迟缓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能有所改善。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如阿米替林治疗[5]。
研究结果表明,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上腹胀痛、早饱、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组痊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5.09,P<0.05)。由于多潘立酮的不良反应有泌乳现象,成年女病人在使用中应定期查血清泌乳素,如发生泌乳现象应及时停药。总之,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家露,樊代明.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00
[2] 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异常[J].中华消化杂志,2010,22(5):44-45
[3] 郭建强,谷成明.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9,40(1):58-61
[4] 许树梧,刘绍责.基本药物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3
[5] 高波,卫学红.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易致泌乳反应[J].首都医药,2008,7(3):27
作者单位:615500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