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影音技术的发明普及,影像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做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以影像来记录和保存民间传统文化也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趋势。西双版纳慢轮制陶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首批工艺之一,其在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下获得了更好的传播和发扬。本文试图结合笔者在田野观察中的影像实践与田野笔记,以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为对象,尝试探讨如何以影像的田野方法使民间工艺得以长久保存。
关键词:傣族慢轮制陶;影像民族志;传承保护
1 傣族慢轮制陶的起源
傣族属百越族群,又被称为“泰族”,其制陶史长达四千余年。傣陶至今还保留新石器晚期陶器的制陶特点,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们并称其为“傣族慢轮制陶”。傣陶的制陶以泥土砂石为原料,与公元前4040-2240年的新石器中期时代的大汶口陶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知慢轮制陶也是中原文化在西双版纳的一个漫长延续。
2 傣族慢轮制陶的特点与价值
笔者访问的西双版纳景洪县大勐龙镇曼飞龙村中,家家户户都可看到形状各异的陶器,多用来载物、储食、取水,或是充当摆设与赕佛礼器等。傣陶的实用性远大于装饰和审美性,所以实用器皿和宗教供奉是傣族人延续制陶术的两大原因。除世俗性外,傣陶还有就地取材、家庭合作的生产方式等特点。傣陶初期多为妇女相传,笔者调查的曼飞龙村中,也有一部分男性开始以制陶为业。
从慢轮制陶流传至西双版纳,由于地域、环境等因素,每个村寨的制作工具与方法也各不相同。在曼飞龙村中,艺人们制陶多是改进后的慢轮或快轮。曼飞龙村中传统手法制作的的慢轮是用厚质木料的圆形底座,中间凿一孔,插入竹子与一头削尖的圆形木棒,再插入地面即可。但是由于时代变化与制作繁琐等原因,传统慢轮渐被改进后的慢轮甚至快轮机器取代。陶器是傣族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从诞生起就伴随着世俗性,随着手工被机械、工业化逐渐替代的今天,手工的慢与温情在如出一辙的工业品中更彰显其意义。
3 拍摄慢轮制陶的过程
3.1准备工作
曼飞龙村位于景洪市西南地区,依山而建,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傣族古村寨。村中有种类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如贝叶文化、无字文化、慢轮制陶技艺等。笔者在18年1月2日到达曼飞龙村,经过一天的走访,与慢轮制陶艺人们交流与接触后得知,慢轮制陶传承人玉南恩是曼飞龙村中较有代表性的制陶艺人,从20世纪70年代,以她为主的制陶小组就形成建立,虽期间由于农村体制变化、制陶难维持家用等因素,许多艺人逐渐放弃手艺寻求其他谋生手段,但玉南恩等九位妇女却在夹缝中坚持,现今她们的生活都因国家政策的扶持,生活越变越好,村中原先丢弃制陶的人家也纷纷效仿开始经营手作坊。所以我们最终决定选择玉南恩为主要记录对象。
3.2拍摄过程
3.2.1.制陶初始
1月3日清晨9点,玉南恩开始进行制陶准备,我们也着手拍摄,包括用“碓”舂土、掺沙和泥的一系列镜头。笔者充当采访,向传承人提问制陶的详情,包括舂泥时的禁忌、对泥土的要求、制作时间等等,均由传承人一边工作一边口述,这样可以既不打扰他们日常的生产又能丰富影像信息,拍摄者无论何时都应谨记在拍摄时最小程度地干扰被摄者的生活和工作。
3.2.2.固定访问
期间我们得以有机会访问段其儒老师,他曾在西双版纳州文化馆担任二十多年的馆长,多年来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研究。在罗列好问题后,他接受了我们一个半小时的固定专访。之后我们亦针对玉南恩进行了一个固定访问拍摄,除了拍摄了段老师与玉阿姨两位的固定式访谈,其余访客或居民都是随机访问拍摄。
3.2.3.平地堆烧的重现
平地堆烧是最原始的烧制陶罐的方法,早期烧制法是在田边地角选一块平地,把陶罐放在支架上,在架子下放稻草和干牛粪点燃并烘烤,用稀泥糊一层外壳。由于现代工业的推进,用作燃料的牛粪很是难得,加上产量不大、烧陶颜色不均等原因,烧陶方法步步更进。如今全村基本采用砖窑。但玉南恩告诉我们可在烧窑当天重演这个即将消失的制法。
烧陶需晴天,9号晚开始放晴。10号一早点火。共装了两个砖窑,他们等砖窑的火点完,留了一小块地来进行平地堆烧。准备好稀泥、稻草等燃料,就开始了堆陶坯,捂稻草、糊泥、留气口与点火的过程。共经历二十多个小时,第二天待火完全熄灭,冷却的陶罐出窑,整个工艺过程的拍摄也结束了。
4 民间工艺影像的拍摄建议
镜头作为一种再现现实的工具,拥有高于人眼和文字的精确捕捉力。虽摄像机是一个记录仪器,但毕竟其所看还是摄像者所看,无法完全摆脱摄像者自身的文化局限和偏見。所以在拍摄记录前,研究者一定要对当地的文化提前进行一个长时间段的观察记录。在融入到地方环境并有了一定的传统知识之后,做到不干预拍摄对象的社会生活后再拿起摄影机,也许可以使影片资料的价值得到提升。摄像机作为自己观察的延伸,不仅需拍摄者具备充分的知识背景,也要注重其镜头语言的使用。
不能忽略的是将成片要作为礼物一样回馈给被摄者们,也可以在拍摄前与被摄者共同协商成片效果,分享观看摄制的镜头,让他们提出感受,并根据他们的要求进行修改。如蒂莫西·阿什帕特西·阿什在其《在民族学研究中使用影片》中写到:“视听记录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观察,但不能摆脱制作者自身和文化的偏见。”所以分享影像并交换主客体体验也是我们得到他者真实反馈的方式之一,经过这样的流程,才可能真正呈现出反映被摄者生活与世界观的影像资料,丰富文化内涵并实现真实性。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路危《文明与野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关键词:傣族慢轮制陶;影像民族志;传承保护
1 傣族慢轮制陶的起源
傣族属百越族群,又被称为“泰族”,其制陶史长达四千余年。傣陶至今还保留新石器晚期陶器的制陶特点,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们并称其为“傣族慢轮制陶”。傣陶的制陶以泥土砂石为原料,与公元前4040-2240年的新石器中期时代的大汶口陶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知慢轮制陶也是中原文化在西双版纳的一个漫长延续。
2 傣族慢轮制陶的特点与价值
笔者访问的西双版纳景洪县大勐龙镇曼飞龙村中,家家户户都可看到形状各异的陶器,多用来载物、储食、取水,或是充当摆设与赕佛礼器等。傣陶的实用性远大于装饰和审美性,所以实用器皿和宗教供奉是傣族人延续制陶术的两大原因。除世俗性外,傣陶还有就地取材、家庭合作的生产方式等特点。傣陶初期多为妇女相传,笔者调查的曼飞龙村中,也有一部分男性开始以制陶为业。
从慢轮制陶流传至西双版纳,由于地域、环境等因素,每个村寨的制作工具与方法也各不相同。在曼飞龙村中,艺人们制陶多是改进后的慢轮或快轮。曼飞龙村中传统手法制作的的慢轮是用厚质木料的圆形底座,中间凿一孔,插入竹子与一头削尖的圆形木棒,再插入地面即可。但是由于时代变化与制作繁琐等原因,传统慢轮渐被改进后的慢轮甚至快轮机器取代。陶器是傣族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从诞生起就伴随着世俗性,随着手工被机械、工业化逐渐替代的今天,手工的慢与温情在如出一辙的工业品中更彰显其意义。
3 拍摄慢轮制陶的过程
3.1准备工作
曼飞龙村位于景洪市西南地区,依山而建,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傣族古村寨。村中有种类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如贝叶文化、无字文化、慢轮制陶技艺等。笔者在18年1月2日到达曼飞龙村,经过一天的走访,与慢轮制陶艺人们交流与接触后得知,慢轮制陶传承人玉南恩是曼飞龙村中较有代表性的制陶艺人,从20世纪70年代,以她为主的制陶小组就形成建立,虽期间由于农村体制变化、制陶难维持家用等因素,许多艺人逐渐放弃手艺寻求其他谋生手段,但玉南恩等九位妇女却在夹缝中坚持,现今她们的生活都因国家政策的扶持,生活越变越好,村中原先丢弃制陶的人家也纷纷效仿开始经营手作坊。所以我们最终决定选择玉南恩为主要记录对象。
3.2拍摄过程
3.2.1.制陶初始
1月3日清晨9点,玉南恩开始进行制陶准备,我们也着手拍摄,包括用“碓”舂土、掺沙和泥的一系列镜头。笔者充当采访,向传承人提问制陶的详情,包括舂泥时的禁忌、对泥土的要求、制作时间等等,均由传承人一边工作一边口述,这样可以既不打扰他们日常的生产又能丰富影像信息,拍摄者无论何时都应谨记在拍摄时最小程度地干扰被摄者的生活和工作。
3.2.2.固定访问
期间我们得以有机会访问段其儒老师,他曾在西双版纳州文化馆担任二十多年的馆长,多年来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研究。在罗列好问题后,他接受了我们一个半小时的固定专访。之后我们亦针对玉南恩进行了一个固定访问拍摄,除了拍摄了段老师与玉阿姨两位的固定式访谈,其余访客或居民都是随机访问拍摄。
3.2.3.平地堆烧的重现
平地堆烧是最原始的烧制陶罐的方法,早期烧制法是在田边地角选一块平地,把陶罐放在支架上,在架子下放稻草和干牛粪点燃并烘烤,用稀泥糊一层外壳。由于现代工业的推进,用作燃料的牛粪很是难得,加上产量不大、烧陶颜色不均等原因,烧陶方法步步更进。如今全村基本采用砖窑。但玉南恩告诉我们可在烧窑当天重演这个即将消失的制法。
烧陶需晴天,9号晚开始放晴。10号一早点火。共装了两个砖窑,他们等砖窑的火点完,留了一小块地来进行平地堆烧。准备好稀泥、稻草等燃料,就开始了堆陶坯,捂稻草、糊泥、留气口与点火的过程。共经历二十多个小时,第二天待火完全熄灭,冷却的陶罐出窑,整个工艺过程的拍摄也结束了。
4 民间工艺影像的拍摄建议
镜头作为一种再现现实的工具,拥有高于人眼和文字的精确捕捉力。虽摄像机是一个记录仪器,但毕竟其所看还是摄像者所看,无法完全摆脱摄像者自身的文化局限和偏見。所以在拍摄记录前,研究者一定要对当地的文化提前进行一个长时间段的观察记录。在融入到地方环境并有了一定的传统知识之后,做到不干预拍摄对象的社会生活后再拿起摄影机,也许可以使影片资料的价值得到提升。摄像机作为自己观察的延伸,不仅需拍摄者具备充分的知识背景,也要注重其镜头语言的使用。
不能忽略的是将成片要作为礼物一样回馈给被摄者们,也可以在拍摄前与被摄者共同协商成片效果,分享观看摄制的镜头,让他们提出感受,并根据他们的要求进行修改。如蒂莫西·阿什帕特西·阿什在其《在民族学研究中使用影片》中写到:“视听记录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观察,但不能摆脱制作者自身和文化的偏见。”所以分享影像并交换主客体体验也是我们得到他者真实反馈的方式之一,经过这样的流程,才可能真正呈现出反映被摄者生活与世界观的影像资料,丰富文化内涵并实现真实性。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路危《文明与野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