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期“争鸣”答疑专家简介 沈祥和教授,广西教育学院语言研究室主任,广西教育学院语委副主任,中国修辞学会理事,广西出版局出版物语言文字规范仲裁委员会委员。 科研方向为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是语言教学、修辞学、语言文字规范研究。出版的论著、教材有《中学语文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教程》、《形式逻辑基础教程》、《语言学教程》等。 对于“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认定不是病句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争鸣”答疑专家简介
沈祥和教授,广西教育学院语言研究室主任,广西教育学院语委副主任,中国修辞学会理事,广西出版局出版物语言文字规范仲裁委员会委员。
科研方向为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是语言教学、修辞学、语言文字规范研究。出版的论著、教材有《中学语文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教程》、《形式逻辑基础教程》、《语言学教程》等。
对于“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认定不是病句的一方认为:这种说法符合语言习惯,属于修辞上舛互辞格的运用,不能全用逻辑来解释。认定是病句的一方认为:这种说法和舛互辞格是有本质区别的,违背了逻辑上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双方的共同点是都认可有舛互这种辞格,分歧在:(1)这种说法是否属于舛互;(2)这种说法是否违反形式逻辑的矛盾律。
汉语修辞格中,的确有一种叫做“舛互”的辞格,定义是: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全部肯定,是为了强调、突出部分的否定:反之亦然。如,“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大伯“跟爸爸哪儿都像”(全部肯定)。是为了强调大伯的“鼻子”不像爸爸(部分否定)。舛互手法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就有了,像“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杜甫《石壕吏》)、“万峰无不下伏,惟独莲花与抗耳”(徐霞客《游黄山记》)、“宝宝和众人都起身让座,独凤姐不理”(曹雪匠《红楼梦》)。现代汉语中用得也不少,像“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嘴快”、“什么花都不长,就长这种染指甲的花”、“他什么都不要。但要一点权——提意见的权”。①
利用反义语句并列,形成鲜明的映衬对比,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是语言运用(修辞)的一种常用技巧。舛互正是这个范畴内的一种手法。要注意的是,舛互的全部肯定或否定中的“全部”一般是虚指任指,用“什么”“谁”“哪儿”之类代词或模糊词语,或再加上“都”“也”“就是”等副词相照应,而不用数目上范围上过于明确的说法,如“他家五个人全都去看电影了,只他一个人留在家里”。姑且不说前后句内容是否矛盾,仅从效果看,说得太死,太具体,就像是在陈述一种情况,起不到前后映衬对比、突出强调的修辞作用。大家讨论的这个句子,有点这个味道,实在了些,因而有的老师读起来感觉是病句。如改为“这次作业全班都交了,就陈华一个人还没有交。”情况会好些。
修辞学研究语言表达效果,逻辑学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语言是思维的表现者,是外壳,两门学科关系十分紧密。可以说,逻辑学是修辞学的基础,修辞不合逻辑,是难以站得住脚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只要得到大众的认可而流传开来,那应该是符合逻辑的,像“晒太阳”、“救火车”、“打扫卫生”等,表面看来不合逻辑,实际都能在逻辑上得到解释。舛互也一样,从字面看,是AI或EO命题的同时为真,违反了矛盾律,实际上,它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全部”,并非真正的全部,是将后面否定或肯定的部分排除在外之后的“全部”,出于修辞表达效果的需要。用了貌似全部一类的词语。有人认为为了满足修辞上的需要,可以不讲逻辑、违反逻辑,这是对两门学科之间关系的一种误解。
附:①见王德春主编《修辞学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和黄民裕《辞格汇编》(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2版)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写话”中提出要让孩子“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次写话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写作空间,让他们沉浸于观察与发现的乐趣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题目:《____________真有意思》 给弟弟洗澡真有意思, 今天,我看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这件事就是奶奶给刚出生一个月的弟弟洗澡。 先把弟弟的衣服脱下来,然后用水拍拍胸口,他会感到害怕,一会儿就好了,也就可以将他放入水中给他洗了,他慢慢地感到舒服。抱出水面先擦上爽身粉,再在屁股茶(擦)上麻油,这样就洗好了。 给弟弟洗澡真有意思。 评价: 提供习作的学生叫林宁。我知道林宁同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5年第四期刊登了安徽桐城市大关镇小关小学杨旭老师的《精彩的“m6”“mé”i之争》一文。文中谈到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学生对于“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一句中的“没”字的读音有争议,一方认为读“mò”,一方认为读“méi”。老师本想提醒,但因双方都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理由,老师宣布: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所以今天老师就不规定“标准答案”了,你们可以用
“我不禁惊叫起来:‘啊,这么多鱼!’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得到延伸拓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都开始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阅读的环节在不断得以加强。 笔者近日听到一位教师上《莫高窟》,只花二十几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莫
[前不久,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在杭州举行。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作家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窦老师以诗人的气质和激情,引领学生徜徉于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有挥洒自如的洒脱,有纵横驰骋、汪洋恣肆的大气。课堂上,窦老师始终以热烈而深沉的情感震撼着孩子们以及听课者的心灵,他们共同经历了一次难以忘怀的生命体验的旅程。下面是笔者整理的部分教学过程,以资共享,所感仅供参考。]
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介母“广和韵母“an”,再和声母组成音节时,如:bion、jian等,学生很难将这些音节的音发准。比如bian,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教参的教学建议,bian应分解成b-i-an,用“声短介快韵母响”的三拼法拼读。可是,当学生用三拼法拼读这些音时,要么将“bian”读成了“ban”,要么将“jian”读成了“jiang”,发音很难一次到位。
语文考试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语文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淡化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语文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当前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依托文本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去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要旨。一节课下来,学生活动是丰富了,但却完全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书没读,字没
编者按:又到一年的盘点时间,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师正加入到“争鸣”这个大家庭来了。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不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同样需要不断地、积极地培养内在的探索意识、科研精神。因此,本刊一直不遗余力地为广大教师提供宽松的平台,营造争鸣的氛围。许多话题引起了众多教师的热烈反响。也许我们的争鸣不一定有泾渭分明的结果,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得不
最近,笔者拜读了宝应县实验小学杨一杏老师发表在贵刊(2005.7—8期)上的一篇文章《给“小鹰”一点自信》,对杨老师的观点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杨老师认为老鹰是教育的失败者,它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将小鹰的自信心一点一点地消磨掉。尤其在小鹰飞行本领一次超过一次的情况下,因为老鹰的否定,小鹰完全没有了自信。恰恰相反,笔者认为老鹰是一位教育的智者,他通过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引领小鹰搏击长空、自强不息,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