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语文首先要体现它的学科特点,既要立足工具,又要弘扬人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读为本,感悟积累;抓住关键,“咀嚼”语言;拓展训练,学会运用,才能真正地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强调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习语文首先要能凸现它的学科特点,既要立足工具,也要弘扬人文。而在当今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语文”性质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对于教学方向的把握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倾向性问题,即“得意而忘言”。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文章的写法技巧等方面不够重视,过分地强调人文,致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不到全面提高。
一、以读为本,感悟积累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读”是语文最基本的实践方式。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只有通过品读实践,才能透过语言文字,读懂文本内涵,感悟文本意境,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熏陶,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如苏教版六年级课文《三亚落日》描写了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的景象。教师可通过欣赏、品读,激发学生对三亚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配乐朗读以及“我当小导游”等形式将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三亚情境中去,在读中想象优美的画面,在读中感悟其中的意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语文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学生能慢慢品味出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学生的语感才能逐步得到提升,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二、抓住关键,“咀嚼”语言
中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而充满意味,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一个个抽象的语言文字,去反复“咀嚼”,领悟其背后丰富的内涵。如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内涵,还可以在引导学生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苏教版六年级课文《姥姥的剪纸》中有这样一句话:“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一起推敲推敲“拴”这个字。首先让学生查“拴”的本义,即“比喻缠住而不能自由行动”,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表面上看,这里拴住的是孩子的调皮和对自然的向往。但相反的姥姥的形象就成了一个束缚孩子玩耍天性、不讨孩子喜欢的人。引导学生仔细琢磨,其实是姥姥的剪纸深深地吸引了“我”,姥姥用剪纸为“我”营造了一个丰富的艺术世界,为“我”打开了剪纸的艺术之门,从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姥姥对“我”的关爱和体贴,以及与“我”之间那浓浓的亲情。如此,我们能看出一个“拴”字,它的内涵之丰富,运用是多巧妙。
三、拓展训练,学会运用
语文学习中读和写缺一不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诵读名篇固然是积累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要想让学生丰富的积累得到切实的内化,还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语言因素,寻找文本中可以引发学生想象、思辨、表达的训练点,启发学生思维,进行动笔训练。比如四年级课文《第一次抱母亲》,可利用文本中的插图,让学生结合课文结尾的情节,补充一段心理描写;《第一朵杏花》中“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醒)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引导学生品味这个句子的妙用,同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实实在在的拓展训练,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提升了语文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训练语言,引导学生切实地品味、积累、运用语言,才能让学生得“意”得“言”,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晴 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强调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习语文首先要能凸现它的学科特点,既要立足工具,也要弘扬人文。而在当今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语文”性质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对于教学方向的把握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倾向性问题,即“得意而忘言”。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文章的写法技巧等方面不够重视,过分地强调人文,致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不到全面提高。
一、以读为本,感悟积累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读”是语文最基本的实践方式。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只有通过品读实践,才能透过语言文字,读懂文本内涵,感悟文本意境,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熏陶,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如苏教版六年级课文《三亚落日》描写了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的景象。教师可通过欣赏、品读,激发学生对三亚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配乐朗读以及“我当小导游”等形式将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三亚情境中去,在读中想象优美的画面,在读中感悟其中的意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语文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学生能慢慢品味出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学生的语感才能逐步得到提升,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二、抓住关键,“咀嚼”语言
中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而充满意味,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一个个抽象的语言文字,去反复“咀嚼”,领悟其背后丰富的内涵。如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内涵,还可以在引导学生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苏教版六年级课文《姥姥的剪纸》中有这样一句话:“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一起推敲推敲“拴”这个字。首先让学生查“拴”的本义,即“比喻缠住而不能自由行动”,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表面上看,这里拴住的是孩子的调皮和对自然的向往。但相反的姥姥的形象就成了一个束缚孩子玩耍天性、不讨孩子喜欢的人。引导学生仔细琢磨,其实是姥姥的剪纸深深地吸引了“我”,姥姥用剪纸为“我”营造了一个丰富的艺术世界,为“我”打开了剪纸的艺术之门,从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姥姥对“我”的关爱和体贴,以及与“我”之间那浓浓的亲情。如此,我们能看出一个“拴”字,它的内涵之丰富,运用是多巧妙。
三、拓展训练,学会运用
语文学习中读和写缺一不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诵读名篇固然是积累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要想让学生丰富的积累得到切实的内化,还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语言因素,寻找文本中可以引发学生想象、思辨、表达的训练点,启发学生思维,进行动笔训练。比如四年级课文《第一次抱母亲》,可利用文本中的插图,让学生结合课文结尾的情节,补充一段心理描写;《第一朵杏花》中“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醒)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引导学生品味这个句子的妙用,同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实实在在的拓展训练,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提升了语文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训练语言,引导学生切实地品味、积累、运用语言,才能让学生得“意”得“言”,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