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北州祁连山小学 青海 海晏 8122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本人以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1. 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1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 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3. 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
  4. 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主题图中有很多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小兔要盖一间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小猪抬木头,小兔抱砖头,其中蕴含了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苹果比胡萝卜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来帮忙?(2)4只小兔抱了几块砖头?(3)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小兔和砖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忙?(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济宁市嘉祥县黄垓中学 山东 嘉祥 272400)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因学生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发言,完不成作业,缺少学习主动性,具有逆反心理等现象而头疼。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由于教师只注重了教学生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造成的。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们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因为情感是学生行为的动力,积极的情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正动力;消极的情感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起
期刊
(大名县张铁集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政治这门课,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分数较少,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学生方面形成了死记硬
期刊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水西沟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阅读是语文课堂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精神养料的重要途径。诚然,只有读好课本才能学习好,读书是学习的代名词,是获取信息,学习世界先进科技的博大窗口,是陶冶情操,造就品格、发展智慧、培养人才的远大精神能源,是学习语文的发源地。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四者之间的
期刊
(三门峡市外国语小学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 要】其实,英语考试并不可怕,在中国,英语教学已经有很大改革,注重听说实用能力的新一代教学方法已在中国学校里率先开始推广,这将彻底改变中国学生见不到英语、学了英语而无处可用的状况。让我们跟上这一大好形势,重新认识英语,用科学的方法学好英语,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用英语为我们的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用你的英语告诉外国人,世界上最好的语言在中国
期刊
提高数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如何向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要质量,提高效率呢?  1. 讲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情景,设计恰当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寻求正确的结论。每一节新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节课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牢记课程标准,认真钻
期刊
(临城县南程村小学 河北 临城 054300)  2013年7月,我校语文课题组申报了《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被审定批准正式立项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入研究,克服重重困难,一直以课题研究的预期设计方案和目标进行研究,并不断的总结经验,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课题研究措施的策略,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训练,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课题研究的问
期刊
(化隆县德加中心学校 青海 化隆 810900)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是笔者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题研究中获得肤浅的体会。  1.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
期刊
(巴州红旗技工学校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
期刊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上,更多地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点对点的交流,它生成性强,往往稍纵即逝,很多名家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通过它来照顾学生间的差异,展示个人的教学风格,彰显语文教学的个性魅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1. 增加自信,洋溢人文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心灵。  关注差异首先要尊重差异,要
期刊
(大名县北峰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关于英语写作教学,新课程标准规定:“让学生表述与表达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培养规范的写作习惯。”因此,近年来的中考考试命题一直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测试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分析近几年的英语中考试卷,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写作部分失分严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