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方法:随机选取的我院的16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患者,其中2012年3月1日—201年9月1日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 2012年9月1日—2013年6月1日期间的81例患者为试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有效率(87.65%)优于对照组(44.44%),试验组的死亡率(1.23%)低于对照组(18.52%),试验组的脱管率(1.23%)优于对照组(33.33%),试验组的肺部并发症率(11.11%)优于对照组(44.44%),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儿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气管畸形;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临床统计提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分为别7%和23.3%[1]。目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主要的临床辅助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为配合治疗,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2012年3月1日—2013年6月1日期间我院的16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患者,并对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的我院的16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患者,其中2012年3月1日—2012年9月1日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9月1日—2013年6月1日期间的81例患者为试验组,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男58例,女23例;试验组中,男54例,女27例;年龄出生21天~1.6岁;两组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要求如下:(1) 为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患者;(2)患者知情后同意且配合完成随访者;(3)上报我院医学伦理会后获得批准。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充分掌握患儿病史,完成术前检查,动态监测患儿的心电监护、四肢末梢血循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患儿的营养状况,保证热卡的摄人以供机体的需要。及时将表现异常者报告给医生;于术前3h起,禁水和禁食以避免术中误吸的发生。试验组中,为明确气管畸形的情况,于术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应注意选取合适的气管导管,有助于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减少术后气管并发症)。
1.2.2术中配合
术中,由1名护士配合医生负责患儿的体位固定和气管插管,同时,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的变化状态,对于表现异常者应考虑与主治医生及时沟通;由1名护士配合医生完成纤维支气管镜侧口推药和急救,为保持患儿安静则根据医嘱向患儿推住0.2~0.3mg/kg咪唑安定[2-3]。
1.2.3术后护理
1.2.3.1基础护理
确保患儿术后平卧至少2h,禁水、食2h,2h后食温热食物,床旁备吸引器;密切监测患儿的SpO2以及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浅度,对于表现异常者应考虑与主治医生及时沟通。
1.2.3.2并发症护理:
(1)防气管管道脱出:根据医嘱,持续微量2-3μg/(kg·min) 咪达唑仑以缓解患儿的不适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同时行心脏手术当天,应掌握吸痰时机,迅速、轻柔的完成吸痰操作,减少因反复吸痰而引发的剧烈呛咳,并将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秒内;注意在吸痰时操作同时,应将1ml咪达唑仑注射液快速泵入,从而将气管导管脱出风险值控制到最小;对于肺部布满湿啰音或痰液排出困难、痰液堆积或极度烦躁者,可考虑进行扣背、改变体位、配合雾化等操作以配合完成吸痰[4-5]。(2)肺部并发症:当呼吸机撤离后,辅助呼吸改为无创通气后,应立刻将床头抬高15~30°,并每隔2h进行一次体位更换;使用时注意:妥善固定无创呼吸机管道,观察无创通气是否有效,包括无创呼吸机的流量,胸廓起伏幅度,听诊呼吸音。根据医嘱,每日指导患儿行一次肺部理疗,并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6]。
1.3临床评价指标[7]
本次研究中,临床指标主要分为两方面:(1)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者为有效,死亡者记为死亡;(2)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肺部并发症和脱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所用的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l8.0软件,计数资料均以(%) 表示,组间比较选用卡方比较;计量资料均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提示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结果
据统计,试验组的护理有效率(87.65%)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44.44%),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死亡率(1.23%)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18.52%),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护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的护理结果 例,(%)]
2.2两组的不良事件
试验组的脱管率(1.23%)优于对照组的脱管率(33.33%),试验组的肺部并发症率(11.11%)优于对照组的肺部并发症率(44.4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事件见表2。
表2 两组的不良事件 [例,(%)]
3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因心脏增大或血管畸形可导致气道受压软化狭窄,合并营养不良导致喉、气管软化的患儿的缺氧耐受力低,需全程借助呼吸机,且转病情变化快速,复杂,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即围绕本症患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开展[8]。
本次研究中,并发症的重点护理为本次研究的特色内容。由于本症患儿普遍存在肺炎史,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气道分泌物普遍较多;术后,患儿的气道分泌物易附着在网状结构的气管管道上且不易清理,因此,普遍需加强术后肺部护理。临床观察得,刺激性呛咳或剧烈咳嗽均可引发管道移位或脱出,因此,为避免患儿出现躁动、刺激性呛咳或剧烈咳嗽等症状,可考虑采取适度镇静,以将SpO2控制在85%内。本次研究中,试验组的护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降低,且脱管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体现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遗憾的是,本次研究的研究指标和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有待进一步更新、改进。
综上所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敢于效果显著,改善患儿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桂娇,蒋慧,农彬,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31-33.
[2] 高虹,叶钜亨,张智伟,等.小儿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6):446-449.
[3] 卫红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学创新,2013,8(35):62-64.
[4] 库德热提·艾比布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评价[J].东南国防医药,2014,12(3):304-305.
[5] 侯彩荣,胡梅英,张政,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J].江西医药,2011,46(7):681-683.
[6] 李芬.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1 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22-23.
[7] 朱彬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94-95.
[8] 殷秀,董建英,许煊,等.7例气管支架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51-553.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气管畸形;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临床统计提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分为别7%和23.3%[1]。目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主要的临床辅助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为配合治疗,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2012年3月1日—2013年6月1日期间我院的16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患者,并对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的我院的16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患者,其中2012年3月1日—2012年9月1日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9月1日—2013年6月1日期间的81例患者为试验组,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男58例,女23例;试验组中,男54例,女27例;年龄出生21天~1.6岁;两组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要求如下:(1) 为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患者;(2)患者知情后同意且配合完成随访者;(3)上报我院医学伦理会后获得批准。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充分掌握患儿病史,完成术前检查,动态监测患儿的心电监护、四肢末梢血循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患儿的营养状况,保证热卡的摄人以供机体的需要。及时将表现异常者报告给医生;于术前3h起,禁水和禁食以避免术中误吸的发生。试验组中,为明确气管畸形的情况,于术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应注意选取合适的气管导管,有助于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减少术后气管并发症)。
1.2.2术中配合
术中,由1名护士配合医生负责患儿的体位固定和气管插管,同时,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的变化状态,对于表现异常者应考虑与主治医生及时沟通;由1名护士配合医生完成纤维支气管镜侧口推药和急救,为保持患儿安静则根据医嘱向患儿推住0.2~0.3mg/kg咪唑安定[2-3]。
1.2.3术后护理
1.2.3.1基础护理
确保患儿术后平卧至少2h,禁水、食2h,2h后食温热食物,床旁备吸引器;密切监测患儿的SpO2以及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浅度,对于表现异常者应考虑与主治医生及时沟通。
1.2.3.2并发症护理:
(1)防气管管道脱出:根据医嘱,持续微量2-3μg/(kg·min) 咪达唑仑以缓解患儿的不适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同时行心脏手术当天,应掌握吸痰时机,迅速、轻柔的完成吸痰操作,减少因反复吸痰而引发的剧烈呛咳,并将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秒内;注意在吸痰时操作同时,应将1ml咪达唑仑注射液快速泵入,从而将气管导管脱出风险值控制到最小;对于肺部布满湿啰音或痰液排出困难、痰液堆积或极度烦躁者,可考虑进行扣背、改变体位、配合雾化等操作以配合完成吸痰[4-5]。(2)肺部并发症:当呼吸机撤离后,辅助呼吸改为无创通气后,应立刻将床头抬高15~30°,并每隔2h进行一次体位更换;使用时注意:妥善固定无创呼吸机管道,观察无创通气是否有效,包括无创呼吸机的流量,胸廓起伏幅度,听诊呼吸音。根据医嘱,每日指导患儿行一次肺部理疗,并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6]。
1.3临床评价指标[7]
本次研究中,临床指标主要分为两方面:(1)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者为有效,死亡者记为死亡;(2)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肺部并发症和脱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所用的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l8.0软件,计数资料均以(%) 表示,组间比较选用卡方比较;计量资料均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提示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结果
据统计,试验组的护理有效率(87.65%)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44.44%),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死亡率(1.23%)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18.52%),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护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的护理结果 例,(%)]
2.2两组的不良事件
试验组的脱管率(1.23%)优于对照组的脱管率(33.33%),试验组的肺部并发症率(11.11%)优于对照组的肺部并发症率(44.4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事件见表2。
表2 两组的不良事件 [例,(%)]
3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因心脏增大或血管畸形可导致气道受压软化狭窄,合并营养不良导致喉、气管软化的患儿的缺氧耐受力低,需全程借助呼吸机,且转病情变化快速,复杂,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即围绕本症患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开展[8]。
本次研究中,并发症的重点护理为本次研究的特色内容。由于本症患儿普遍存在肺炎史,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气道分泌物普遍较多;术后,患儿的气道分泌物易附着在网状结构的气管管道上且不易清理,因此,普遍需加强术后肺部护理。临床观察得,刺激性呛咳或剧烈咳嗽均可引发管道移位或脱出,因此,为避免患儿出现躁动、刺激性呛咳或剧烈咳嗽等症状,可考虑采取适度镇静,以将SpO2控制在85%内。本次研究中,试验组的护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降低,且脱管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体现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遗憾的是,本次研究的研究指标和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有待进一步更新、改进。
综上所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敢于效果显著,改善患儿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桂娇,蒋慧,农彬,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31-33.
[2] 高虹,叶钜亨,张智伟,等.小儿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6):446-449.
[3] 卫红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学创新,2013,8(35):62-64.
[4] 库德热提·艾比布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评价[J].东南国防医药,2014,12(3):304-305.
[5] 侯彩荣,胡梅英,张政,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J].江西医药,2011,46(7):681-683.
[6] 李芬.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1 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22-23.
[7] 朱彬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94-95.
[8] 殷秀,董建英,许煊,等.7例气管支架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5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