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学的“百科全书”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19860525a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蔡景龙教授主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荟元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刘伟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李世荣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高建华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王德昌教授副主编,中国工程院张涤生院士和王正国院士作序、盛志勇院士题词,国内50余位专家做顾问的《现代瘢痕学》第2版已于2008年10月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阅后,我认为该书内容全面、新颖、细致、实用,图文并茂,堪称是瘢痕学巨著和百科全书,在此我热烈祝贺这一巨著的出版发行,并很高兴向广大同道读者介绍和推荐此书。
  
  1第二版较第一版有了显著的提高
  第一版《现代瘢痕治疗学》于1998年1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共36章67万字,彩色照片图70余幅,线条图200余幅,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由40余个单位的60名作者共同编写而成。虽然是我国本研究领域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填补了我国在瘢痕研究和治疗方面的空白,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该书并不能充分体现瘢痕学现代快速发展的研究成果。《现代瘢痕学》(第2版)共分62章,字数达到218万余字,各类图片900余帧,分基础研究、临床总论和临床各论三部分,较第一版有了显著的提高。
  主要特色为:①新:在初版基础上充实了新内容,尤其是有关瘢痕基础研究的分子生物学进展、最新的治疗主张和临床资料图片;②全:编著者阵容庞大,博采众长,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堪称是有关瘢痕形成、创伤愈合及其防治的“百科全书”;③细:基础部分要点突出、重点分明,临床部分对于有明显疗效的治疗方法,编者不惜笔墨细述其操作要点、细节和技巧,对个别新技术、新手段也不回避其缺点和不足;④实用:可满足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科研的实际需要,适用于外科系统医务人员,尤其是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烧伤外科、皮肤科、五官科、手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外科、普外科及妇产科等专科医师参考,同时也适合医学生、研究生及瘢痕病患者阅读。
  
  2选题紧密结合临床需要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各式各样的组织损伤,皮肤真皮层发生损伤或其他部位发生较深的损伤时,愈合过程中均会伴有瘢痕形成。瘢痕乃伤口愈合的必然产物,没有瘢痕形成即没有愈合。因此,适度的瘢痕形成是一种生理性和自卫性的表现,而过度增生则属病理性改变。
  瘢痕在临床上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它们在质和量方面受不同的因素影响而呈现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如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病理学瘢痕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两者在病理表现、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增生性瘢痕通过手术等方法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而瘢痕疙瘩至今仍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瘢痕常对患者的形象和局部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和负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美容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对治好病理性瘢痕的社会需求也更为强烈。
  然而,病理性瘢痕的发生机制至今还不很清楚,因此在治疗上难以取得突破。目前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方法虽然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加压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医用硅凝胶贴敷、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物理康复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但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
  《现代瘢痕学》紧密结合临床工作和研究需要,系统全面的介绍了瘢痕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将能促进瘢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提升,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3内容全面、新颖实用
  《现代瘢痕学》分基础研究、临床总论和临床各论三部分撰写,内容全面、细致、新颖实用。
  基础研究部分详细论述了皮肤的胚胎发生、基本结构和功能,皮肤创伤修复概论,胎儿皮肤创伤的无瘢痕修复,表皮(干)细胞、皮肤附件和创伤修复,细胞凋亡与创伤修复,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与创伤愈合,烧伤及其创面修复,瘢痕病理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及免疫学研究,细胞因子、生命元素、自由基、NO、P物质及性激素与瘢痕形成,表皮培养、复合培养皮肤及皮肤组织工程学研究,瘢痕的基因学、分子治疗和瘢痕模型实验研究等内容,为瘢痕这个一直困扰着所有外科医师,特别是整形外科医师的临床难题,揭示了许多息息相关的科学研究新进展。
  临床总论部分详细论述了瘢痕的病因学,临床分类和诊断,手术治疗和抗生素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显微外科技术,真皮替代物与复合皮临床应用,加压、药物、放射、激光、冷冻、物理康复、中医药及心理治疗,硅凝胶和医用粘合剂应用,麻醉选择,护理,预防,瘢痕的国际化认识和防治动态疗法等内容,较全面的介绍了瘢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新进展。
  临床各论部分详细论述了头皮、眉、眼、耳、鼻、唇周、颊部、颌颈胸部、躯干、四肢、会阴瘢痕,喉、气管、食管、剖宫产后子宫及泌尿道瘢痕,硬脊膜外瘢痕粘连与肌腱粘连、腹腔及其脏器间的瘢痕粘连、瘢痕疙瘩、瘢痕恶变、痤疮瘢痕及瘢痕整形美容常用产品,紧密结合典型病例治疗照片,以深化各个部位和各种类型瘢痕的治疗认识,图文并茂,增加了实用性,有助于瘢痕防治水平的提高。
  
  4作者阵容强大,集体智慧结晶
  该书有国内开展瘢痕研究的50余个单位的90多位理论知识渊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著名专家学者作为编委,有50余个单位80多名作者参编此书,有近30个单位50多名专家担任顾问,经过数年编著而成。中国工程院张涤生院士、王正国院士为本书作序和盛志勇院士为本书题词,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阵容如此强大可谓是我国瘢痕研究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了现代瘢痕研究及治疗的水平,并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无疑这些科研及临床成果的汇集,将给瘢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最全面和最新颖的参考资料,为我国瘢痕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做出巨大的贡献。
  
  5重视瘢痕研究,争取更大进展
  该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瘢痕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的百万字以上的专著,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瘢痕研究的重视和成就,介绍了瘢痕的基础研究,尤其是发生机制方面较多的新的认识和临床防治方面的新进展。但是值得提出的是,对瘢痕的研究,包括它的发生机制和防治问题,迄今仍然是困扰着我们的一个基本课题,它是一个连结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十分复杂难解,仍需有众多专家学者为这个课题投入毕生精力,进行有计划的长期探索研究,争取取得更大的突破,直到从根本上解决瘢痕形成和有效治疗课题。
  因此,对该书的出版发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预祝瘢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更大进展!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于西安)
其他文献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离,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社交,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我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肿胀麻醉技术下小切口皮下搔刮大汗腺治疗腋臭65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双侧腋窝有不同程度的异味,其中男性168例,女性489例,年龄15~38岁。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CEREC3 CAD/CAM系统制作各类修复体,并对其近期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选取58 名患者,按照CEREC3 CAD/CAM系统标准程序,制作各类全瓷修复体86个,其中使用MarkⅡ瓷块57个、ProCAD瓷块29个。修复体使用树脂粘结材料粘结完成。修复后1年复诊,由两位医师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87.2%的修复体各项检查标准都达到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的美观满意率和疗效。方法:160颗需要进行修复的前牙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颗,分别采用Z 350纳米复合树脂和Z250复合树脂修复,修复完成时及修复1年后进行患者和医生对修复体的美观满意率调查,并进行修复效果的成功率检查。结果:修复完成时两组的医、患美观满意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修复1年后Z350纳米复合树脂组的修复成功率和医、患美观满意率均
期刊
多汗症是由于汗腺功能亢进而引起的出汗。局部性的多汗常为自发性和特发性,有遗传倾向。多见于面部、腋部、手掌或足底,其它部位可见。严重者可干扰其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属于胆碱能性神经纤维。A 型肉毒毒素能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1]。因此,从1998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使用肉毒毒素治疗局部原发性多汗症[2-5]。现将我科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 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合成和表达的影响。 方法:通过MTT法检测TGF-β1干预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选择UVA照射剂量为15J/cm2, 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剂量即TGF-β1小剂量组(UVA+TGF-β1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大鼠预构皮瓣模型,探讨基因治疗技术产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预构皮瓣血管新生和皮瓣存活的可能性,为临床上寻找加速预构皮瓣成熟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0只SD大鼠每只腹部两侧各构建一个预构皮瓣,共构建40个皮瓣,每只大鼠两侧皮瓣按随机原则进行不同的处理,分别归于实验组或对照组,每组各20个皮瓣。于大鼠腹部两侧各标记3cm×2cm矩形预构区,短边平行于腹股沟韧带,自尾侧短边中点
期刊
临床上眼睑内翻、倒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异物感、畏光、流泪等较痛苦的症状,严重者可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丧失。2005年11月~2008年7月,我们在52例(56眼)上睑局部倒睫的手术治疗中,灵活运用“Z”形皮瓣,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52例(56眼)上睑局部倒睫患者,其中单眼48例(48眼),双眼4例(8眼),年龄47~81岁,均伴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1064nm联合532/1064nm混合波长治疗颧部褐青色痣(Naevus Fuscocaendeus Zygomaticus,NFZ)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1064nm联合532/1064nm混合波长治疗NFZ 158例,每次治疗间歇期为3~6月,平均治疗4次。结果:3例治疗2次,86例治疗3~4次,61例治疗超过4次,8例中途放弃治疗。最后一次治疗后6~
期刊
对于欧美人群,其审美传统大部分为偏好古铜色皮肤,所以美白并无多发市场份量。而黄色人种现在流行的是美白的观念,尽力使自己的皮肤向欧美白人靠拢。面临如此巨大的市场,诸多的护肤品公司都在争相开发美白产品,并各自推出美白理念。本部分针对目前常见的某些系列美白护肤产品,根据其门户网站上搜索到的成分,进行相应的归纳整理,部分内容可能不完整,特别是相应物质含量无法具体明确,例如加入美白植物萃取物是目前化妆品界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Ascher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整形外科治疗。方法:对收治的16例Ascher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病人愈合良好,随访11例病人,术后3~5年无复发。结论:对于上睑水肿松垂、肿物结节,重唇畸形,影响美观且出现功能障碍者,应考虑Ascher综合征的诊断并以整形手术治疗。  [关键词]上睑;双唇;Ascher综合征;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