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乡土困境意识的书写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当代乡土困境意识的书写,存在于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之间。民众徘徊于传统文明与现代都市的对立中,在城市乡村二元对立中。乡土中的人们陷入精神疾苦,渴望寻求理解和反思。
  关键词:当代;乡土;困境意识
  作者简介:张婷(1993-),女,辽宁大连人,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一、困境意识的书写反思
  困境的书写一直是文学家们热衷的描述,无论是古希腊悲剧的崇高壮烈感,还是现代生活中痛苦迷茫。从远古到现今,困境与痛苦的存在对于文学记录历史也是有价值的。法国哲学家加缪认为苦难与快乐是并存的,苦难带来伤痛,却也给文学与历史提供了记录,时刻警醒人们反思。在中国,乡土生活中的困境也普遍存在,在现实困境和精神困境中,它可以被看作“人存在着的本质困境和永无止境的痛苦遭遇”。贾平凹在《我是农民》中写道:“人生的苦难是永远和生命相关的……真正的苦难在乡下,真正的快乐在困难中。”[1]苦难作为人类存在需要面对的问题,往往以悲剧的形式贯穿生活。而文学透过苦难与困境,反思生命存在的价值,进行灵魂的洗礼与救赎。
  二、乡土中无法遁逃的生存困境
  八十年代以来,在乡土叙事或乡土题材的小说中,往往呈现出一种困境意识的描写,广阔的乡村中弥漫着人们生存的彷徨痛苦感。痛苦感和失落感成为作家所描述的主要关注点。
  方方笔下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中主人公涂自强作为在山村长大考上大学的孩子,渴望在大城市谋求一席之地。然而,残酷的现实和不幸的生活最终摧毁了他的梦想。他将母亲接到武汉照顾,由于母亲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谋生又历尽艰辛,涂自强积劳成疾,最终落寞离世。城乡对立在主人公身上呈现出鲜明的表现,他饱尝灵与肉的生存艰辛与痛苦。从乡村进城谋生的人民往往处于这种环境,即“他们只能在杂乱的建筑工地、极其危险的矿井、条件恶劣的工厂,靠出卖原始的体力来换取生存所必须的货币”[2]。作为大学生的涂自强依旧没有摆脱乡土村落的身份,在城市中四处碰壁。这是涂自强的悲伤,也是万千处于城乡夹缝中的人们的生存困境。
  城与乡的对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文明兴起,要求破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因素。作家书写个人困境的同时,也在书写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如果说,新时期的城市题材文学写作充满着“公共化与现代化”[3],那么乡土叙事就是反思现代化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包括新兴工业与传统农业的对立,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的冲突。这些都导致了乡土题材的小说中民众的生存困境,在城市中迷失自我、失去方向。
  三、乡土叙事中生存困境的价值
  八十年代以来,乡土叙事中的困境描写包括生存的艰辛、精神的疾苦等多重方面。生存困境建立在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文明的冲突中,人们找寻不到生存空间,金钱的缺失和身体的饥荒等多种困境制约着乡土中人们的生活。作家把创作目光投入乡土叙事中的生存困境,旨在描写农民或乡村中的人生活的艰辛,反思理想与生活的落差,以及人们痛苦荒凉的心境。而九十年代以来,在城市中打工的村民,離开乡土的守护,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迷失自我,独自悲伤。邓一光笔下的《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中明确写出新式农民闯武汉后的失落,城市“是我们这种乡下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主人,永远也不允许进入,永远找不到位置放下自己的脚”。[4]他们在城市与乡土中徘徊,生活艰辛与迷茫。他们不甘心在乡村度过一生,又在城市中碌碌无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中,体现出个体存在的尴尬。
  生存困境的描写,是作家对于人性的审视与反思。生活的痛苦源于时代环境与城乡二元对立,而真正的困境在于精神的麻木与无知。生存困境的深度表现为精神疾苦,与直面死亡时的悲哀与绝望不同,生存困境使乡村中的人们陷入迷茫的挣扎,他们在乡村中希望找到更好的生活,又在城市中夹缝生存,自身陷入矛盾的困境中,同时陷入生存的痛苦。作家书写乡土中的生存困境,旨在进行灵魂的救赎。乡土叙事中的生存困境的价值,在反思人性的基础上,在深度中思考审视传统文化的封建性,以及乡村中的人与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人性,反思精神疾苦,带来自我救赎。
  注释:
  [1]贾平凹.我是农民.大家.1998.第六期.
  [2]谷显明.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新时期乡土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80.
  [3]张鸿声.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述.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30.
  [4]谷显明.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新时期乡土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91.
其他文献
如果要对《现实一种》的审美形态进行分类,悲剧和荒诞皆可,甚至可以说,它是一部“荒诞的悲剧”,但我这里将认定它为荒诞,有以下几点原因:①从创作者上看,余华作为“先锋文学
期刊
该文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战略重组探局改革的总体布署,面对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客观要求,围绕研究院的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目前经营战略、发展目标,运用SWOT分析办
《野草》最能代表鲁迅的思想与灵魂。其中《希望》一文则体现了鲁迅矛盾且深刻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本文试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而联系鲁迅思想,探寻《希望》一文中所体现的
摘 要:在当代文学思潮中,女性作家在以崭新的面貌迅速崛起,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数量质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这也是中国女性写作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学识有限,阅读较浅,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男权文化传统的解构、私人欲望身体的写作这三个部分对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思潮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女性文学;思潮;八九十年代  作者简介:王彤(1995.11-),女,河北大学
玉石沟铬铁矿床产于北祁连蛇绿岩型超镁铁岩中,可分为产于堆积超镁铁岩中的堆积铬铁矿床和产于地幔橄榄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床两种类型。堆积铬铁矿床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调控住房金融的必要性.论文的第二章从研究几个典型国家的住房金融入手,对各种政府调控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国应借鉴的经验.
摘 要:俗语与人类的地方文化密切相关,既是人类对劳动生活状态的反映,也是对客观事物的所有总结。在小说《白鹿原》中,作者陈忠实不仅从表层的字词造句的角度来选择方言词汇,而且从深层的角度来营造方言氛围,运用方言俗语文化的思维来布局谋篇。  关键词:《白鹿原》;方言;俗语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本课题通过对陈忠实的
郑金安等.永安砾岩体孔隙度的测并评价方法.测井技术,1994,18(3):212~218永安油田砾岩体是一套特殊储集层。本文探讨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这种岩性复杂的特殊储集层孔隙度的方法。 Zheng Jin’a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情感化设计逐渐成为产品设计领域的重点。情感化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情感的获取,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多变性,如何测量情感成为情感化设计的重点也是
摘 要:王小波属于全才类型,作品多且以写作为生。观其生平与人生轨迹可以察看到一个艺术家、作家、哲学家的独立人格与独创风格。经过个人阅读与对相关王小波的研究成果的吸收、借鉴;以下从感受较深、更能触动人性的部分归纳出“人文理性”主题,对王小波的散文、小说,以及作品中的观念、主人公等呈现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内涵做出具体说明。  关键词:王小波;作品;人文理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