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统一与民族分裂交织,由于南北方各种力量之间的消长变化,特别是居于中原正统地位的汉族地主阶级,由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种种原因,特别是思想文化的原因,导致自身腐朽没落,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发展形成巨大反差。面对动乱与分裂,中原汉族和南方地主阶级显得无能为力,最终完成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由北方少数民族来承担,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关键词】汉族地主阶级;腐朽;北方少数民族;壮大;国家统一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曾经几度分合。宋朝以前,结束纷乱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均是中原汉族,宋朝以后,实现国家统一局面的重任则是北方少数民族承担,这大异于中国数千年以中原汉族为核心的历史格局,为什么呢?
一、汉族地主阶级日趋腐朽,无力完成国家统一
唐朝盛世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也越过了顶峰,开始走向了另一个趋势,作为中国封建势力的核心代表,汉族地主阶级也步入没落,其腐朽性日益暴露,再也无力承担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
汉族地主阶级的精神文化日益颓废,政治哲学日益腐朽。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作为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曾经活力彰显,为社会的变革进步,为统治秩序的稳定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融入到了儒家思想中)大显垂暮之气,宋明两朝,儒家思想日趋空洞消极,法家思想则变得滞钝保守,使得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经周敦颐、二程和朱熹发展为理学,经陆九渊、王守仁发展为心学,高度形而上学化,严重脱离实际。王守仁强调“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孟氏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一言以蔽之。故博学者,学此者也;审问者,问此者也;慎思者,思此者也;明辩者,辩此者也;笃行者,行此者也。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这种观念以个人内心的探求来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抛却现实,拙守内心,成为士大夫们的普遍心态。这实际上是汉族地主阶级无力及不敢正视日益变化的社会现实而采取的一种逃避做法。
宋明时期,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社会民众思想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市民文化兴起,但封建士大夫们却无视这些变化或不敢敞开胸怀去接受这些变化,而是固守祖宗法度,沉迷于腐朽经典甚至超脱现实,制造出一大堆空虚的概念,培训出一大批迂腐的卫道士来治理国家,使宋明两朝仅有的一点生气也被淹没于腐朽之中。
在腐朽哲学和保守思想的指導下,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行为也日益消极软弱。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宋明两朝是汉族地主阶级政治上最懦弱的两朝,对内,两朝统治阶级都极力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表面看来中央朝廷似乎强大有力,实是外强中干,皇权的高度强化正是由于统治者无力驾驭国势,无法应付社会变化而不得已的措施;对外,两朝统治者的软弱无以复加,宋朝屈膝于辽、西夏、金,每年不惜付出大量银两丝绢以求平安,明朝面对北元势力的威胁,不得不加修万里长城,企图凭借一巨大石墙阻抗蒙古铁骑,汉唐扫北的辉煌气概成为故事。
精神腐朽、行动软弱的同时,汉族统治阶级的统治力量也日益涣散。唐朝政权瓦解之后,中原统治阶级曾想努力重建统一帝国,再现大国辉煌,无奈北方少数民族力量强大,而中原大地又纷争不休,各路豪雄把唐朝的一点余威挥霍殆尽,难得周世宗励精图治,积聚了一定的力量,却又在北宋的积贫积弱中耗去了。所以中原王朝兴兵北伐,非但无功,反而屡遭打击。在明朝时,虽然明太祖、明成祖雄才大略,驱逐元兵,重树国威,然而后继者无能,以至于国力日衰,外不能战,内不能安,最后满清崛起,破关夺城,江山易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汉族地主阶级从精神文化到政治哲学,从政治行为到政治心理,都被腐朽的黑雾笼罩。这样的政治集团,连自身的命运都把握不了,更谈不上担当起国家统一这样的历史重任了。
二、北方少数民族力量壮大且日益成熟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发展和竞争中,有的少数民族日益强大,成为北方的力量中心,如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正是这些少数民族,一方面冲击南方汉族地主阶级政权,一方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在历史的发展和碰撞中,其征服力量、政治思想、统治心理都日趋成熟,最终由他们担负起了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
很早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就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匈奴、突厥、回纥等,但那时由于南方汉族地主阶级政权力量强大,他们只能居于中国封建政治舞台的边缘,中心位置则长期由汉族地主阶级把持。自唐朝灭亡以后,汉族地主阶级走向腐朽,北方少数民族则渐变走强,最终走到了中国历史政治舞台的中心。在少数民族走强的过程中,征战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在征战中强大,在征战中成熟,也是在征战中从汉族地主阶级手中接过了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
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不断地流动,去寻找并争夺水草丰美的场所。《蒙古秘史》有这样的记录:“星天旋转,诸国争战,连上床铺睡觉的功夫也没有,互相抢夺、掳掠。世界翻转,诸国攻伐,连进被窝睡觉的功夫也没有,互相争夺、杀伐。没有思考余暇,只有尽力行事。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不仅仅是蒙古族,其他的北方少数民族大都如此。这种社会状况,造就了他们强悍的民族性格和非凡的征战能力。这些马背上的民族纵横驰奔,长期与中原政权对抗。
北方少数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长期征战和多次立国,为日后的大统一积聚了力量,积累了经验。南北朝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通过征战,多次统一或统治北方,如前秦、北魏、辽、金等。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广用汉法汉制,大胆任用汉人,在政治上日益成熟,文化上不断进步,他们在北方的统治经验也为后来的蒙古(元)、后金(满清)所借鉴,促进了蒙古(元)、后金(满清)的发展壮大。而南北之间的战争,不但强化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使其获得了对南方军队的作战经验,也使北方政权更深入地了解了南方政权的实力,了解到汉族地主阶级腐朽软弱的本质。所以蒙古(元)军队能长驱南下统一中国,后金(满清)则利用明朝内部矛盾让其自毁长城,然后取山海关,入主北京,鼎定天下。南北对抗中,北方民族强烈的征服欲和非凡的征战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腐朽的汉族主阶级无论是实力还是心理上都无法抗拒其冲击,因此,文天祥只能望“洋”兴叹,史可法最终血洒扬州。 此外,在北方民族走强的过程中,地缘优势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北方(黄河中下游)长期以来就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经济上,北方很早就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唐政权瓦解之后,北方地区虽多经战乱,经济遭到破坏,但北方经济基础较好,一旦局势稳定,经济便能迅速恢复发展;政治上北方长期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活动中心,强大的政权多建于北方,加上北方文化遗产丰厚,社会心理普遍认为中国的“王气”在北方,谁获得北方的控制权,谁就有机会获得中国的统治权。
三、中原及南方民众心理发生变化,传统的“夷狄”观逐渐淡化
长期以来,汉族地主阶级和中原民众对四周少数民族常常以“夷、狄、蛮、戎”相称,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夷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唐政权瓦解之后,由于汉族地主阶级自身的腐朽无能,消极堕落,中原及南方广大民众越来越认识到,指望汉族地主阶级来恢复大帝国的雄威是不可能的。两宋统治者懦弱无能,明朝政治日益腐朽,使民众深感失望,所以对两宋和明朝的滅亡,民众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终发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慨叹。
而在南北较量中,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实行一系列安民抚民政策,一方面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一方面大兴汉法汉制,任用汉人,极力收揽汉人民心,冲淡中原及南方民众心中传统的“夷狄”观念。特别是明朝中后期,中国周边出现了西方殖民者的身影,16世纪初,葡萄牙人来到了中国南部沿海,此后,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陆续来到东南亚开展殖民活动。对于这些与中国人肤色、语言迥异的西方人,我国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广大民众称之为“番人”或“洋夷”,这些西方人的到来,更大程度上冲淡了南方人的传统“夷狄观”。
南北统治者的政治表现反差巨大,使广大民众一方面对汉族地主阶级失望,一方面逐渐认同不断汉化和日益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于是,老百姓面对大元帝国和满清帝国,尽管开始有些不情愿,但最终选择了接受与服从。
四、结语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由于汉族地主阶级日益腐朽没落,他们不能承担起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而长期与之对抗的北方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在竞争较量中不断壮大、成熟,并逐渐被中原及南方广大民众所接受,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国家统一大业由北方的蒙古和满清来完成,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参考文献:
[1]达木丁苏隆编译,谢再善,译.蒙古秘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5:249-250.
【关键词】汉族地主阶级;腐朽;北方少数民族;壮大;国家统一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曾经几度分合。宋朝以前,结束纷乱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均是中原汉族,宋朝以后,实现国家统一局面的重任则是北方少数民族承担,这大异于中国数千年以中原汉族为核心的历史格局,为什么呢?
一、汉族地主阶级日趋腐朽,无力完成国家统一
唐朝盛世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也越过了顶峰,开始走向了另一个趋势,作为中国封建势力的核心代表,汉族地主阶级也步入没落,其腐朽性日益暴露,再也无力承担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
汉族地主阶级的精神文化日益颓废,政治哲学日益腐朽。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作为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曾经活力彰显,为社会的变革进步,为统治秩序的稳定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融入到了儒家思想中)大显垂暮之气,宋明两朝,儒家思想日趋空洞消极,法家思想则变得滞钝保守,使得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经周敦颐、二程和朱熹发展为理学,经陆九渊、王守仁发展为心学,高度形而上学化,严重脱离实际。王守仁强调“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孟氏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一言以蔽之。故博学者,学此者也;审问者,问此者也;慎思者,思此者也;明辩者,辩此者也;笃行者,行此者也。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这种观念以个人内心的探求来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抛却现实,拙守内心,成为士大夫们的普遍心态。这实际上是汉族地主阶级无力及不敢正视日益变化的社会现实而采取的一种逃避做法。
宋明时期,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社会民众思想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市民文化兴起,但封建士大夫们却无视这些变化或不敢敞开胸怀去接受这些变化,而是固守祖宗法度,沉迷于腐朽经典甚至超脱现实,制造出一大堆空虚的概念,培训出一大批迂腐的卫道士来治理国家,使宋明两朝仅有的一点生气也被淹没于腐朽之中。
在腐朽哲学和保守思想的指導下,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行为也日益消极软弱。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宋明两朝是汉族地主阶级政治上最懦弱的两朝,对内,两朝统治阶级都极力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表面看来中央朝廷似乎强大有力,实是外强中干,皇权的高度强化正是由于统治者无力驾驭国势,无法应付社会变化而不得已的措施;对外,两朝统治者的软弱无以复加,宋朝屈膝于辽、西夏、金,每年不惜付出大量银两丝绢以求平安,明朝面对北元势力的威胁,不得不加修万里长城,企图凭借一巨大石墙阻抗蒙古铁骑,汉唐扫北的辉煌气概成为故事。
精神腐朽、行动软弱的同时,汉族统治阶级的统治力量也日益涣散。唐朝政权瓦解之后,中原统治阶级曾想努力重建统一帝国,再现大国辉煌,无奈北方少数民族力量强大,而中原大地又纷争不休,各路豪雄把唐朝的一点余威挥霍殆尽,难得周世宗励精图治,积聚了一定的力量,却又在北宋的积贫积弱中耗去了。所以中原王朝兴兵北伐,非但无功,反而屡遭打击。在明朝时,虽然明太祖、明成祖雄才大略,驱逐元兵,重树国威,然而后继者无能,以至于国力日衰,外不能战,内不能安,最后满清崛起,破关夺城,江山易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汉族地主阶级从精神文化到政治哲学,从政治行为到政治心理,都被腐朽的黑雾笼罩。这样的政治集团,连自身的命运都把握不了,更谈不上担当起国家统一这样的历史重任了。
二、北方少数民族力量壮大且日益成熟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发展和竞争中,有的少数民族日益强大,成为北方的力量中心,如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正是这些少数民族,一方面冲击南方汉族地主阶级政权,一方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在历史的发展和碰撞中,其征服力量、政治思想、统治心理都日趋成熟,最终由他们担负起了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
很早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就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匈奴、突厥、回纥等,但那时由于南方汉族地主阶级政权力量强大,他们只能居于中国封建政治舞台的边缘,中心位置则长期由汉族地主阶级把持。自唐朝灭亡以后,汉族地主阶级走向腐朽,北方少数民族则渐变走强,最终走到了中国历史政治舞台的中心。在少数民族走强的过程中,征战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在征战中强大,在征战中成熟,也是在征战中从汉族地主阶级手中接过了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
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不断地流动,去寻找并争夺水草丰美的场所。《蒙古秘史》有这样的记录:“星天旋转,诸国争战,连上床铺睡觉的功夫也没有,互相抢夺、掳掠。世界翻转,诸国攻伐,连进被窝睡觉的功夫也没有,互相争夺、杀伐。没有思考余暇,只有尽力行事。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不仅仅是蒙古族,其他的北方少数民族大都如此。这种社会状况,造就了他们强悍的民族性格和非凡的征战能力。这些马背上的民族纵横驰奔,长期与中原政权对抗。
北方少数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长期征战和多次立国,为日后的大统一积聚了力量,积累了经验。南北朝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通过征战,多次统一或统治北方,如前秦、北魏、辽、金等。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广用汉法汉制,大胆任用汉人,在政治上日益成熟,文化上不断进步,他们在北方的统治经验也为后来的蒙古(元)、后金(满清)所借鉴,促进了蒙古(元)、后金(满清)的发展壮大。而南北之间的战争,不但强化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使其获得了对南方军队的作战经验,也使北方政权更深入地了解了南方政权的实力,了解到汉族地主阶级腐朽软弱的本质。所以蒙古(元)军队能长驱南下统一中国,后金(满清)则利用明朝内部矛盾让其自毁长城,然后取山海关,入主北京,鼎定天下。南北对抗中,北方民族强烈的征服欲和非凡的征战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腐朽的汉族主阶级无论是实力还是心理上都无法抗拒其冲击,因此,文天祥只能望“洋”兴叹,史可法最终血洒扬州。 此外,在北方民族走强的过程中,地缘优势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北方(黄河中下游)长期以来就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经济上,北方很早就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唐政权瓦解之后,北方地区虽多经战乱,经济遭到破坏,但北方经济基础较好,一旦局势稳定,经济便能迅速恢复发展;政治上北方长期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活动中心,强大的政权多建于北方,加上北方文化遗产丰厚,社会心理普遍认为中国的“王气”在北方,谁获得北方的控制权,谁就有机会获得中国的统治权。
三、中原及南方民众心理发生变化,传统的“夷狄”观逐渐淡化
长期以来,汉族地主阶级和中原民众对四周少数民族常常以“夷、狄、蛮、戎”相称,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夷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唐政权瓦解之后,由于汉族地主阶级自身的腐朽无能,消极堕落,中原及南方广大民众越来越认识到,指望汉族地主阶级来恢复大帝国的雄威是不可能的。两宋统治者懦弱无能,明朝政治日益腐朽,使民众深感失望,所以对两宋和明朝的滅亡,民众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终发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慨叹。
而在南北较量中,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实行一系列安民抚民政策,一方面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一方面大兴汉法汉制,任用汉人,极力收揽汉人民心,冲淡中原及南方民众心中传统的“夷狄”观念。特别是明朝中后期,中国周边出现了西方殖民者的身影,16世纪初,葡萄牙人来到了中国南部沿海,此后,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陆续来到东南亚开展殖民活动。对于这些与中国人肤色、语言迥异的西方人,我国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广大民众称之为“番人”或“洋夷”,这些西方人的到来,更大程度上冲淡了南方人的传统“夷狄观”。
南北统治者的政治表现反差巨大,使广大民众一方面对汉族地主阶级失望,一方面逐渐认同不断汉化和日益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于是,老百姓面对大元帝国和满清帝国,尽管开始有些不情愿,但最终选择了接受与服从。
四、结语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由于汉族地主阶级日益腐朽没落,他们不能承担起国家统一的历史重任,而长期与之对抗的北方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在竞争较量中不断壮大、成熟,并逐渐被中原及南方广大民众所接受,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国家统一大业由北方的蒙古和满清来完成,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参考文献:
[1]达木丁苏隆编译,谢再善,译.蒙古秘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5: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