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三思想品德课的总复习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中考命题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等目标的基础上,日益呈现出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面对这些变化和发展,在初三思想品德课的复习阶段,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初三思想政治教师都需要思索和解决的问题。在此,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贯彻《课程标准》,落实“基本要求”
  初三思想品德课的复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整个复习课教学中,要紧扣大纲,真正贯彻《课程标准》,落实其“基本要求”,这是上好复习课的出发点。《课程标准》中的“基本要求”部分,覆盖了全部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学所应达到的能力、程度的具体规定。鉴于《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价、考核命题的依据,教师能否吃透《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能否在复习过程中全面落实“基本要求”,将直接关系中考复习指导的成败,关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能否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如每年的中考题,出的一般都是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很少有偏题、怪题,但有个别老师总是喜欢钻牛角尖,在偏题、怪题上做文章,结果既达不到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在中考上也得不到较好的成绩。
  二、立足课本知识,方法灵活多样
  不管中考题目多么灵活、开放,最终还是“理在书中”。而且,中考不回避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考了还可以再考。这就启示我们,复习必须立足课本,重点放在用好、用活书本上。要针对新教材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学会对知识结构的自我构建,学会对相似或相近等易混知识进行区别和联系的梳理。如法律知识方面的复习,对公民与人民、名誉权与荣誉权、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等的区别和联系,可通过知识抢答、游戏接龙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兴趣,并可利用书本图表、阅读材料进行质疑、拓展,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根据中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考查特点,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落实,决不是纯知识的机械记忆或简单累积,而是重视对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运用分析。因此,教师要善于将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开发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话题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如讲爱国主义精神时,可结合芦山大地震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重建家园、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来讲解,增强讲解的时事性和针对性。
  三、注重精“讲”多“练”,引导融会贯通
  复习课不是新授课,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重复教材,而应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深化和升华,通过复习使学生在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上产生一个飞跃。
  精讲是必须的,话在精而不在多。如有的老师很喜欢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这些在平时是很好的习惯,但在复习的时候如果过多应用,就会使学生思维涣散、记不住重点了。比如在讲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时候,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让学生记住几个重点,如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如何坚持改革开放及自力更生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等,这样学生就能一下抓住重点。
  复习课不仅要精讲,更重要的是多练。复习课不能只让学生张耳听、用眼看,更重要的是动脑想、动口答、动笔写,否则难以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所以,复习课应该让学生在练中巩固、理解知识,在练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否认“阅历多、见识广”,让学生多做训练题,见识更多的各地中考题,有助于学生积累考试经验。但是,学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一要精选习题。二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多练。三要在复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审题的思路,答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加强解题技巧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近年来,思想品德考试题中相应地提高了能力考查的层次,因此教师在复习中,一方面要狠抓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技巧的方法训练。解题应审清题意,抓住关键,找到突破口,明确重点,突破难点,理论结合实际,行文做到准确简洁、层次段落分明、逻辑结构严谨。如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教师可指导学生灵活应用排误法、择优法、排除法、逆推法等;简答题要求简述要点;论述题较难,要仔细研究材料,并通过实例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论述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训练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理解题意,善于挖掘隐性观点,使材料和观点有机结合,完整地解答问题。
  同时,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关注社会热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上是我从事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总之,只要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采取有效的复习措施,就能在中考冲刺阶段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获得好成绩。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
期刊
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是语文课堂高效的有效途径。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文化素质不高,计算机基础普遍偏低,对计算机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大学和普通高中的扩招,职业中专的门坎在降低,造成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  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如今,计算机已经作为一门学科深入到教学中。就我国初中计算机教学现
期刊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外,还应担负起品德教育的任务。车尔尼罗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首先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文化、品德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性功能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注重数学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
期刊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愈来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下手 。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
期刊
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搞好学校体育,对提高民族素质、改善人民的健康、形成健美的体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以下是本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几点做法:  一、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
期刊
1.近年来,社会及家庭对孩子的健康都高度重视和关注,但由于文化课的学习压力,其效果并不理想。我国许多学校正处在发展中,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上课时间得不到保障,致使学生压力过大,学生思想过于偏激。自身的体重、肺活量、耐力、体力等都不达标。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不断在增加。学生的视力还在下降,对课外体育的兴趣也不是很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只有个别男生在打篮球,大多只是轻微的活动,例如:几个人在打乒乓球
期刊
现代,社会文明是高度发展,但在人们的脑海里,仍然存在体育教学就是如何组织学生蹦蹦跳跳。甚至一部分体育教师本人,也认为体育课就是传授体育知识及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体育的实质: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呢?  一、体育教师的精神风貌是加强体育教学中精神文明教育的先决条件  体育教师本身,要具有崇高的理想、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平时加强自我修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