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国文化的传播是发展自身及融入世界文化及价值的必由之路。论文首先明晰了中国文化传播目的及主体的定位,进而明确了我们要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姿态让中华文化走的慢些,但要走的远些,长久些的文化传播态度。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播;策略;文学作品;翻译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以更成熟的观念,更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的中国在更深的思想层面上认识到了必须大胆而积极地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性,开始不断的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特别是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层面,“走出去”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学习西方,学习他们的科学,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科学,文化,比如有“世纪的智者”之称的罗素,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虽然他的人文学说并非尽善尽美,但确实从侧面反映了西方国家人民一些有益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生活智慧是人类心智的一种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的中国人的思想正从封闭走向开放,对人生社会问题的主体思考中,表现出了可贵的探求精神,在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道路上,有必要分享全人类的知识菁华,借以开拓思路,培养理智,启迪思想,愉悦生活,感受思想的芬芳,良知的温馨。
一种文化一旦有了以自身为基础的支点,有了以自身天然禀赋为基础的意愿,那就要不可避免的与其他文化发生关系,而其他文化可以予其以各样的刺激和推动,但不能束缚它,不能把任何不合时宜的戒律规范强加于它,所以文化之间讲求通融而不是束缚和剥夺,因为在这个紧密联系的世界文化网中束缚别人就是在束缚其自身与被束缚者共有的东西,要想自己的文化得到认同,必须也要承认其他文化的存在与价值。
一种文化如果不与其他文化保持交流,就必然导致自身的衰亡。因此,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西方也表现出了想要了解中国的欲求,包括研习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模式,中国的外交策略等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具特色的优良汉文化,而后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大力开办,更是吸引了大量的西方人来学习汉语,研读中国文学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2012年中国著名小说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西方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高潮。
我们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西方读者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原生态,活生生的中国文化,而原生态,活生生的文化便体现在完整的作品翻译中。因此真正以文化传播为目的的文学作品翻译,就要不做任何删减,替换的把作品呈现给读者,不要刻意的在乎“接受度”“畅销度”。正如瓦尔特·本雅明在他的《译者的任务》中所说的:“诗不是为读者而赋,画不是为观者而绘,交响乐也不是为听众而谱。”也就是说作品与读者之间是存有一种缘分的,理解不理解是缘分,接受不接受也是缘分,欣赏不欣赏还是缘分,而且好的东西一定不是可以被太多人认可和接受的。因此作品的精髓要由读者自己来品读,排除读者之间的层次差别不谈,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如果译者主观的以自己的方式将原作进行解读,那么他呈现给读者的只能是二手或N手的材料,读者的想象和领悟空间在无形之中被剥夺了,也根本不可能完全的领会文学作品中蕴藏的文化,而且长远看来也完全不能够达到然别人了解自己的目的,不过是无条理的篡改自己,迎合别人而已,另外如果译者理解力不够超常,语言不够精湛,很有可能毁掉了文学作品,得到的也只能是销售数据和利润。我们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和文化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中西方文化心理与叙述模式差异”这道“隐形门槛”,但是跨过了,也就失去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所以译者作为文化传播的能动性载体应该而且有责任明确民族接受外来文化、文学的规律问题:即文化传播需要一个接受过程,我们应该在最初的时候就树立起我们自己文化的典范,摆明我们的文化姿态,特别是当翻译手段技巧不能够在保全全意的前提下传播我们的文化时,我们的态度就是,手段技巧可以退而求其次,但是原作的完整性是我们唯一要保持的,胜过畅销度,胜过接受度,胜过一切。我们不要忘了,中国读者从读林纾的《块肉余生述》到读今天的《大卫·科波菲尔》乃至“狄更斯全集”,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然而西方国家的读者对于东方,包括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真正兴趣却是最近几十年才刚刚开始的,因此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中国文化是真的热情,接受度只是一个数字,我们要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姿态让中华文化走的慢些,但要走的远些,长久些。
【参考文献】
[1]相德宝.自媒体时代 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2]瓦尔特·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译.三联书店,2008.
[3]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M].张景华,白立平,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lluminations, ed. Hannah Arendt, Schocken Books, New York, 1988.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播;策略;文学作品;翻译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以更成熟的观念,更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的中国在更深的思想层面上认识到了必须大胆而积极地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性,开始不断的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特别是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层面,“走出去”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学习西方,学习他们的科学,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科学,文化,比如有“世纪的智者”之称的罗素,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虽然他的人文学说并非尽善尽美,但确实从侧面反映了西方国家人民一些有益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生活智慧是人类心智的一种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的中国人的思想正从封闭走向开放,对人生社会问题的主体思考中,表现出了可贵的探求精神,在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道路上,有必要分享全人类的知识菁华,借以开拓思路,培养理智,启迪思想,愉悦生活,感受思想的芬芳,良知的温馨。
一种文化一旦有了以自身为基础的支点,有了以自身天然禀赋为基础的意愿,那就要不可避免的与其他文化发生关系,而其他文化可以予其以各样的刺激和推动,但不能束缚它,不能把任何不合时宜的戒律规范强加于它,所以文化之间讲求通融而不是束缚和剥夺,因为在这个紧密联系的世界文化网中束缚别人就是在束缚其自身与被束缚者共有的东西,要想自己的文化得到认同,必须也要承认其他文化的存在与价值。
一种文化如果不与其他文化保持交流,就必然导致自身的衰亡。因此,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西方也表现出了想要了解中国的欲求,包括研习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模式,中国的外交策略等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具特色的优良汉文化,而后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大力开办,更是吸引了大量的西方人来学习汉语,研读中国文学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2012年中国著名小说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西方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高潮。
我们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西方读者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原生态,活生生的中国文化,而原生态,活生生的文化便体现在完整的作品翻译中。因此真正以文化传播为目的的文学作品翻译,就要不做任何删减,替换的把作品呈现给读者,不要刻意的在乎“接受度”“畅销度”。正如瓦尔特·本雅明在他的《译者的任务》中所说的:“诗不是为读者而赋,画不是为观者而绘,交响乐也不是为听众而谱。”也就是说作品与读者之间是存有一种缘分的,理解不理解是缘分,接受不接受也是缘分,欣赏不欣赏还是缘分,而且好的东西一定不是可以被太多人认可和接受的。因此作品的精髓要由读者自己来品读,排除读者之间的层次差别不谈,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如果译者主观的以自己的方式将原作进行解读,那么他呈现给读者的只能是二手或N手的材料,读者的想象和领悟空间在无形之中被剥夺了,也根本不可能完全的领会文学作品中蕴藏的文化,而且长远看来也完全不能够达到然别人了解自己的目的,不过是无条理的篡改自己,迎合别人而已,另外如果译者理解力不够超常,语言不够精湛,很有可能毁掉了文学作品,得到的也只能是销售数据和利润。我们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和文化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中西方文化心理与叙述模式差异”这道“隐形门槛”,但是跨过了,也就失去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所以译者作为文化传播的能动性载体应该而且有责任明确民族接受外来文化、文学的规律问题:即文化传播需要一个接受过程,我们应该在最初的时候就树立起我们自己文化的典范,摆明我们的文化姿态,特别是当翻译手段技巧不能够在保全全意的前提下传播我们的文化时,我们的态度就是,手段技巧可以退而求其次,但是原作的完整性是我们唯一要保持的,胜过畅销度,胜过接受度,胜过一切。我们不要忘了,中国读者从读林纾的《块肉余生述》到读今天的《大卫·科波菲尔》乃至“狄更斯全集”,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然而西方国家的读者对于东方,包括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真正兴趣却是最近几十年才刚刚开始的,因此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中国文化是真的热情,接受度只是一个数字,我们要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姿态让中华文化走的慢些,但要走的远些,长久些。
【参考文献】
[1]相德宝.自媒体时代 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2]瓦尔特·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译.三联书店,2008.
[3]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M].张景华,白立平,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lluminations, ed. Hannah Arendt, Schocken Books, New York,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