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所谓美丽的地方,也许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想去第二次的念头,但也有些地方,因为它的神奇与魅力,却让人流连忘返,总有常去常新之感!阿勒泰小东沟,就是这样一个被“鸟人”视为圣地而又百去不厌的地方。
周末,受朋友之托,我与摄友活佛大哥陪同两位内地鸟友前往小东沟,拍摄目标拟定为:岩雷、小嘴鸻、高原岩鹨等,当然,如果能拍上其他特色鸟更好!
阿勒泰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和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使其成为新疆鸟类资源的富集区之一。在“阿勒泰地区拍鸟第一人”张国强先生编著的《阿勒泰野鸟》一书中共收录了当地342种鸟类,大约为我国鸟类的五分之一。我国许多鸟类仅在这个地区才有记录,如:岩雷鸟、西方松鸡、阿尔泰雪鸡等。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爱好者不远千里、万里来到阿勒泰观鸟、拍鸟。
下午4点出发,一个半小时后我们乘车顺利到达拍摄点山下,带上装备徒步登山近一个小时才真正到达目的地。
即使到了拍摄点,拍摄目标也不会如约出现,经验告诉我,如果能在一小时内找到或发现目标就算是很幸运了。运气差的时候,空手而归也不为奇!
时间宝贵,我们4人迅速“一”字排开,在目标可能出现的区域内开始探宝似的仔细搜索,不经意间,时间过得很快,眼看着太阳由强变弱,又西下泛红,可高原上的神奇宝贝儿始终不肯露出芳容。焦急、失望与无奈的表情已悄悄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坚定信心,绝不能空手而归让远道而来的鸟友失望!我边想边加快了脚步,同时不停地扫描着周围的每一块岩石,因为此时岩雷鸟的羽色与周围花岗岩的颜色几乎一样,如果它不移动,即使站在你面前也可能不被发现。
就在眼睛酸涩,已出现视疲劳症状时,不远处似乎站了个小活物,一动不动。当它出现在我的镜头里时,才确定是一只雄性的小嘴鸻正在恭候我们的到来。小嘴鸻是小东沟的夏候鸟,栖息地和繁殖期与岩雷鸟基本一致,但我近几年一直没能拍上它的雌鸟。雌鸟羽色比雄鸟更鲜艳,幼鸟也是第一次邂逅,如此看来,雌鸟在育幼期更易发现和接近。所以,此次小嘴鸻对我来说又是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我赶紧示意附近的鸟友,同时蹲下身子慢慢向它靠近,并仔细观察着周围。在一块岩石的阴影下,一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最终被我发现,同时它也发现了我,迅速向坡上方向跑去。就在我起身欲追时,又有几只大大小小的小嘴鸻东跑西窜出来,共三只成鸟和三只幼鸟。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群高原上的小主人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主动摆出各种姿势。我们时而趴着时而跪下,在它们面前忘我地投入到拍摄状态中,顺光、逆光、侧逆光,站姿、跪姿、卧姿全部上!
不知谁喊了一向:“差不多了吧!抓紧时间再去找找雷鸟吧。”这时大家才像从痴迷沉醉中醒来似的,调整状态,随即投入到雷鸟的寻觅中。也许是心情好的原因吧,每个人的脚步都显得轻盈飞快,而且都是信心十足的样子。
走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听到活佛大哥的喊声,紧接着就看到一只雷鸟“嘎嘎”地叫着从他身边飞出来。根据它的叫声,我和活佛大哥判定,是柳雷鸟出现了!于是大家迅速向它飞出的位置靠近,发现一只羽翼已丰的当年幼鸟正卧在石头旁的草丛里,几只镜头不约而同地对向它,快门声随即响起。这时旁边又忽忽啦啦地飞出三只,把全神贯注拍摄的我们都吓了一跳。原来与我们无意中相遇的是柳雷鸟的五口之家。真是有心拍岩(岩雷鸟)岩无影,无意拍柳(柳雷鸟)柳成群!虽然拍摄时间很短,但每个人都记录了无与伦比的美丽瞬间。
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这次的拍摄对我们观察柳雷繁殖与栖息地的变化又提供了新的资料。从近几年我们在小东沟对柳雷鸟的观察与记录发现,柳雷鸟的繁殖地较岩雷鸟海拔低,但随着幼鸟的出巢与长成后,它的栖息地将会迁至岩雷鸟的活动区域;与岩雷鸟相比,它相对胆子小、更惧怕人类,往往在发现它的同时已经大声鸣叫着飞走,所以在非繁殖期较难拍到柳雷鸟。
当一轮明月挂在小东沟湛蓝的天空上时,我们鸣金收兵。十点半安全返回,市区已是灯火阑珊。七个半小时的行程,近一个小时的拍摄过程,虽然过程艰辛劳累,但结果却令人开心满意。
自2012年开始拍鸟观鸟以来,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这个兴趣爱好中,一年四季,无论严冬酷暑,只要走出去总有收获与发现。在不断提高自身拍摄水平与观鸟识鸟的能力的同时,我也见证和经历了这支队伍的成长与壮大。随着参与人员的不断增多,有关爱鸟护鸟的宣传与工作力度也随之加大,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也明显提高。每年政府都要组织开展“爱鸟周”活动,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与积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边的这些美丽精灵,成为爱鸟护鸟的志愿者,使生活在这片蓝天下的精灵们得到了家人般的呵护。
神奇美丽的小东沟,一个令“鸟人”永远神往的地方!!
周末,受朋友之托,我与摄友活佛大哥陪同两位内地鸟友前往小东沟,拍摄目标拟定为:岩雷、小嘴鸻、高原岩鹨等,当然,如果能拍上其他特色鸟更好!
阿勒泰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和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使其成为新疆鸟类资源的富集区之一。在“阿勒泰地区拍鸟第一人”张国强先生编著的《阿勒泰野鸟》一书中共收录了当地342种鸟类,大约为我国鸟类的五分之一。我国许多鸟类仅在这个地区才有记录,如:岩雷鸟、西方松鸡、阿尔泰雪鸡等。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爱好者不远千里、万里来到阿勒泰观鸟、拍鸟。
下午4点出发,一个半小时后我们乘车顺利到达拍摄点山下,带上装备徒步登山近一个小时才真正到达目的地。
即使到了拍摄点,拍摄目标也不会如约出现,经验告诉我,如果能在一小时内找到或发现目标就算是很幸运了。运气差的时候,空手而归也不为奇!
时间宝贵,我们4人迅速“一”字排开,在目标可能出现的区域内开始探宝似的仔细搜索,不经意间,时间过得很快,眼看着太阳由强变弱,又西下泛红,可高原上的神奇宝贝儿始终不肯露出芳容。焦急、失望与无奈的表情已悄悄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坚定信心,绝不能空手而归让远道而来的鸟友失望!我边想边加快了脚步,同时不停地扫描着周围的每一块岩石,因为此时岩雷鸟的羽色与周围花岗岩的颜色几乎一样,如果它不移动,即使站在你面前也可能不被发现。
就在眼睛酸涩,已出现视疲劳症状时,不远处似乎站了个小活物,一动不动。当它出现在我的镜头里时,才确定是一只雄性的小嘴鸻正在恭候我们的到来。小嘴鸻是小东沟的夏候鸟,栖息地和繁殖期与岩雷鸟基本一致,但我近几年一直没能拍上它的雌鸟。雌鸟羽色比雄鸟更鲜艳,幼鸟也是第一次邂逅,如此看来,雌鸟在育幼期更易发现和接近。所以,此次小嘴鸻对我来说又是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我赶紧示意附近的鸟友,同时蹲下身子慢慢向它靠近,并仔细观察着周围。在一块岩石的阴影下,一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最终被我发现,同时它也发现了我,迅速向坡上方向跑去。就在我起身欲追时,又有几只大大小小的小嘴鸻东跑西窜出来,共三只成鸟和三只幼鸟。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群高原上的小主人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主动摆出各种姿势。我们时而趴着时而跪下,在它们面前忘我地投入到拍摄状态中,顺光、逆光、侧逆光,站姿、跪姿、卧姿全部上!
不知谁喊了一向:“差不多了吧!抓紧时间再去找找雷鸟吧。”这时大家才像从痴迷沉醉中醒来似的,调整状态,随即投入到雷鸟的寻觅中。也许是心情好的原因吧,每个人的脚步都显得轻盈飞快,而且都是信心十足的样子。
走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听到活佛大哥的喊声,紧接着就看到一只雷鸟“嘎嘎”地叫着从他身边飞出来。根据它的叫声,我和活佛大哥判定,是柳雷鸟出现了!于是大家迅速向它飞出的位置靠近,发现一只羽翼已丰的当年幼鸟正卧在石头旁的草丛里,几只镜头不约而同地对向它,快门声随即响起。这时旁边又忽忽啦啦地飞出三只,把全神贯注拍摄的我们都吓了一跳。原来与我们无意中相遇的是柳雷鸟的五口之家。真是有心拍岩(岩雷鸟)岩无影,无意拍柳(柳雷鸟)柳成群!虽然拍摄时间很短,但每个人都记录了无与伦比的美丽瞬间。
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这次的拍摄对我们观察柳雷繁殖与栖息地的变化又提供了新的资料。从近几年我们在小东沟对柳雷鸟的观察与记录发现,柳雷鸟的繁殖地较岩雷鸟海拔低,但随着幼鸟的出巢与长成后,它的栖息地将会迁至岩雷鸟的活动区域;与岩雷鸟相比,它相对胆子小、更惧怕人类,往往在发现它的同时已经大声鸣叫着飞走,所以在非繁殖期较难拍到柳雷鸟。
当一轮明月挂在小东沟湛蓝的天空上时,我们鸣金收兵。十点半安全返回,市区已是灯火阑珊。七个半小时的行程,近一个小时的拍摄过程,虽然过程艰辛劳累,但结果却令人开心满意。
自2012年开始拍鸟观鸟以来,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这个兴趣爱好中,一年四季,无论严冬酷暑,只要走出去总有收获与发现。在不断提高自身拍摄水平与观鸟识鸟的能力的同时,我也见证和经历了这支队伍的成长与壮大。随着参与人员的不断增多,有关爱鸟护鸟的宣传与工作力度也随之加大,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也明显提高。每年政府都要组织开展“爱鸟周”活动,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与积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边的这些美丽精灵,成为爱鸟护鸟的志愿者,使生活在这片蓝天下的精灵们得到了家人般的呵护。
神奇美丽的小东沟,一个令“鸟人”永远神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