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扬起绿色旗帜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们应创设一个平等、轻松、开放的平台让孩子们尽情发挥,倾情挥洒,使学生的个性飞扬起来,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让学生在轻松中成长,让思想在无形中渗透,让知识在心田里扎根。新课程下我们应扬起“绿色课堂”的旗帜,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耕出一方适宜的土壤,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充盈孩子们参与和智慧的声音,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充满浓浓的绿意。
  【关键词】绿色课堂饱含情感体现互动富有诗意
  【正文】
  一、绿色课堂——饱含情感篇
  《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更加突显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人。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成和人格养成。“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1、尊重、赏识,浇灌学生情
  尊重是教育的基础与前提,离开了尊重就谈不上教育,在尊重的基础上,没有赏识教育就不完美。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欣赏,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尊重、欣赏。尊重与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建立和谐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与赏识教育能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尊重与赏识教育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耐挫力。
  前几天学习语文课《寄给青蛙的信》,在进行仿写书信之前,我把自己写给一年四班小朋友的信读给大家听。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眼睛里噙满了泪花。其中还有最调皮的小怡。我赶紧抓住这个契机,对同学们说:“孩子们,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些感情特别丰富的小明星,他们是小兴、小怡、小彤、小航……尤其是小怡,别看她平时有点调皮,但却是一个重感情有爱心的孩子。老师相信她会有更大的进步,大家信吗?”雷鸣般的掌声想起来了。我看见了小怡久违的真诚的笑脸。
  2、投入、倾注,洋溢教师情
  教师就是一个演员,要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要做个有情人。会歌,会唱,会笑,会赞,会泣……王崧舟说:“谁都知道,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由此可见,语文脱离了感情,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哪怕学习一个词语,我都会赋予感情色彩。比如学习词语“兴高采烈”,我会这样启发学生:孩子们,当你们考试得到优秀的时候,你们的心情就是——(兴高采烈);孩子们,当你们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时候,你们的心情就是——(兴高采烈);孩子们,老师此时要对你们说,这节课,你们的表现好极了:积极发言,声音洪亮,感情丰富,主动合作交流。你们的心情是——(兴高采烈)。给每个词语赋予感性色彩,让词语有了生命力,学生就会在快乐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3、挖掘、探究,把握文本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与精神是合二为一的,同构同生的。文本有短有长,并非处处皆佳景,其中不乏有平淡之处。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最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并选择好一个恰当的观察点,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亮点以及最美的风景予以关注、欣赏、品位、思考。
  在学习26个汉语拼音字母的时候,学生们就会感觉枯燥无味,尤其刚接触大写字母,孩子们很难识记准确。我就对它们说:“26个字母宝宝都是我们最好的伙伴,谁若能准确记住它们,就会得到它们的小奖励噢!”模拟了一个交朋友的情景,孩子们真的动起了小脑筋,研究每个字母的特点。很快的,就和字母成为了好朋友。
  二、绿色课堂——体现互动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互动的语文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生成了一种动态的美。
  1、生本互动
  生本互动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理解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质的。真正的互动,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每次语文课,我都会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然后与作者、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 比如学习《世界多美呀》,我会对孩子们说:“小鸡宝宝们,你们在蛋壳里面看见了什么样的世界?”“从洞眼里,又看到了怎么样的世界?”“你们想怎么做?”一连串的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性的理解课文。
  2、生生互动
  语文教学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彼此对话,相互交流。语文课堂上,我说的最多的词语就是:和学习伙伴交流。和小组讨论。通过伙伴学习、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利用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孩子们在互动中,一起学习词语,一起研读句子,一起交流心得。我们要千方百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师生互动
  新课程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新教育方法的对立,乃是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在课堂中,我经常和学生一起去扮演角色。比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我会让孩子们扮演苍耳,我扮演妈妈,然后进行生动有趣励志的对话。小组合作中,我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思考。
  三、绿色课堂——富有诗意篇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可以不是诗人,但是不可以放弃对诗的追求。我们的课堂,是生命中的一段不可复制的段落。我们理应让孩子们快乐地,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让他们在诗意盎然的生命里收获美丽的思索——这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1、创设绿色环境,营造诗意空间
  新的课标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每节课我都会精心在百度文库或者教育网站上面下载相关课件,然后二次加工,制作成实用型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个信息教育学习环境,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引领学生走入“如诗一般优美的语文课堂”。比如学习《寄给青蛙的信》,我播放着《我爱小青蛙》的背景音乐,对孩子们说:“欢迎大家来到童话王国,我是你们的爱心导游香远益清。希望你们能成功接受童话王国的所有挑战,你们有信心吗?”孩子们在诗一般的情境中走入情境,走进课堂。
  2、顺应学生天性,挖掘诗意潜能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孩子眼里,山啊,水啊,星星月亮啊,都是活的,会跑也会飞,会说也会唱。我们要顺应学生的天性,积极引导,使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让思维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驰骋,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孩子们与动物比赛,与高山对话,与太阳辩论,在这充满童趣、童真的讨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但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对美的认识与发现能力,而且获得了无尽的思想启迪。
  3、拓展课堂空间,勃发诗意生命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学生个体和群体、教师个体和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都是充满活力的。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学了《夜色》,学生们仿照“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写出了自己的乐章,精彩极了。学习了《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学生们自己扮演雪花,又飘落到了许多地方,演绎了更多精彩的故事。
  鼓励学生当小诗人练习说话,是对课文多角度的延伸,也是以补白的形式让学生驰骋想象,加深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
  【结尾】
  新课标——春风又绿江南岸,新课堂——儿童急走追黄蝶,新语文——万紫千红春满园。如果说语文园地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那一个个学生就是一朵朵绽开的花朵。如果大花园里能够经常回响着情感化、互动化、诗意化的绿色乐曲,那么,每天都会弹奏出和谐动听的华彩乐章。在这样精彩的乐章里,花儿必将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2、《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
  3、《名师魅力课堂激趣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1.
  4、《赵谦翔与绿色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练习,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和技能性的特点,所以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作文难写、难改却是很多同学老师共同的感受。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几点探索:  一、“好作文是夸出来的”  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在作文教学中同理可得。经观察,很多学生对写作丧失兴趣主要是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存在无效活动的现实,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课程标准、现代教学理论等角度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作理性思考;并提出历史与社会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策略:注重活动形式,更应注重活动内容;注重活动中学生的“身动”,更应注重活动中学生的“心动”;注重活动中的“面”上控制,更应注重活动中的“点”上指导,以提高课堂活动效益和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理性
“学生”这个词,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因为家家有学生,小到幼儿园的小玩童,大到身心成熟的大学生。学生人数在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几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围绕学生转。每天早、中、晚在路上来去匆匆的大多是学生,节假日外出 旅游的学生人数也不少。从城乡车辆的增多,列车的提速,不难看出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
期刊
当人们跨入21 世纪之际,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时代”已展现在我们面前,科学、技术和数学(STM) 已日益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在军事、政治、医学、生物学以及经济等领域展示了它的无穷威力.数学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而日益成为一种“技术”参与到实际问题中.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才能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求解、分析和
期刊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开放式教学  1 引言  “体育新课程、新标准”已渐入人们视角,被大多数体育教师所接受。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新课标最鲜明的特点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强制执行力。因此,“开放式”教学一词被大多数专家和学者所认可并加以推崇和提倡,而在具体体育教学过程中,则出现各类情形。在授课过程中,常常本末倒置,使“开放性”教学放大到极致。而在
我喜欢蓝色,蓝色是色彩中最冷的色彩。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认为我们需要蓝色的爱,需要蓝色的理智与广阔。而“爱” 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不变的中心,其关爱学生又是班主任工作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是师生沟通的桥梁,而师之道是严格并讲究道理的,但是这严格又讲究方式方法的,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在学习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
期刊
[摘要] 女工工作是机关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发挥好新时期女职工作用是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如何做好新时期机关工会女工工作,不断提高女职工队伍素质,调动好广大女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是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新时期机关工会女工工作   随着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
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中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数学失去了自信心,课堂教学各种方法难以顾及全体学生。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怎样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课题。学生学习数学,教师对学生可以起指导、教导作用,但不能起替代作用。任何数学知识最终是要靠学生自己去理解、实践、应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