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藤椒为原料,通过鲜榨、閟制和CO2超临界萃取3种加工工艺制备藤椒油,采用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对比分析藤椒油中麻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3种藤椒油中麻味物质均以羟基-α-山椒素为主(P
【基金项目】
: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9YFN017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藤椒为原料,通过鲜榨、閟制和CO2超临界萃取3种加工工艺制备藤椒油,采用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对比分析藤椒油中麻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3种藤椒油中麻味物质均以羟基-α-山椒素为主(P<0.05),其中CO2超临界萃取藤椒油中羟基-α-山椒素[(605.02±7.940) mg/g]、羟基-β-山椒素[(48.76±0.673) mg/g]及羟基-γ-山椒素[(1.58±0.004) mg/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藤椒油;3种藤椒油中共鉴定出143种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上存在差异,但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均为芳樟醇(17.20%~30.04%)、D-柠檬烯(16.54%~20.95%)为主。麻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使得3种藤椒油感官品质存在区别。该结果为藤椒油质量标准化提供品质数据基础。
其他文献
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为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异花授粉植物,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树良种繁育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扦插是主要繁殖方式。传统茶树扦插育苗周期长,主要问题是生根难,因此,茶树插条不定根发生是扦插育苗成功的首要条件。在现代化设施农业条件下,对影响茶树紫魁短穗扦插的培养方式、生长素、插穗木质化程度及所带叶片数、遮阴和叶面肥条件,开展短穗扦插育苗实验研究。得出结果如下:1
本研究收集了9个省市35份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材料,于同一环境种植,比较不同产地半夏表型特征,分析产量决定因素。将基因组大小与染色体数目相结合,分析不同产地半夏的细胞学特征。同时开发适合半夏种内鉴定的DNA条形码,对35份半夏种质进行分子鉴定。从表型、细胞学和分子鉴定三个方面进行半夏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结合产量因素及品质指标筛选半夏优异种质,以期为半夏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在生产中高温胁迫已成为制约金钗石斛种苗培育的瓶颈问题。因此,寻找缓解高温胁迫的有效途径对解决金钗石斛栽培问题,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p.)能够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对抗逆性有重要的
挥发油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芳香类中药主要药用成分。紫苏挥发油是紫苏叶最主要的功效成份,有着优异的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系统、抗菌消炎、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紫苏叶中单萜化合物类型丰富,根据主要单萜类型不同可将紫苏分为不同的化学型(Chemotype)。单萜化合物主要由单萜合成酶(Monoterpene synthase)催化形成。单萜合成酶是一类大的基因家族,尽管目前已有少量紫苏单萜合
叶缘裂刻是植物对逆境一种较强的适应,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叶缘裂刻多的其叶柄占比高,加工中更有优势;然而,生产上叶用芥菜常受先期抽薹困扰。因此,选育具有裂刻和耐抽薹性状的叶用芥菜资源非常重要。为此,本研究以2个叶用芥菜DH系叶缘全缘‘MN001’和叶缘裂刻‘MU056’为亲本,构建F2、BC1和F4试验群体,通过光合作用和产量测定分析裂刻性状优势;利用F2分
斑鳜(Siniperca schezeri)隶属鳜科Sinipercidae,鳜属Siniperca,在贵州境内长江与珠江2大流域上游的河流水系均有其自然分布,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因无养殖干扰,其种质资源保存完好,但斑鳜野生群体的种质鉴定及遗传研究严重滞后。微卫星标记因其丰富多态性,广泛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能更好揭示物种的遗传结构。为此,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技术,开发斑鳜生长相关的多态微卫星标记,分析
茶籽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的成熟种子。目前,中国有20多个省份生产茶叶,每年潜在茶籽资源有百万吨。茶籽作为茶叶种植的副产品,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茶籽资源严重浪费。目前如何高效利用茶籽资源已成为茶叶研究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胚芽茶是用茶树实生苗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茶叶,其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兴奋神经作用的咖啡碱及茶多酚含量较低
百香果(Passiflora caerulea L.)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近年来百香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病毒病引起的果实品质降低和产量减少,制约着百香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建立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和有效的苗木脱毒体系。本文以贵州省镇宁县、贞丰县、罗甸县和关岭县等主产区的百香果为供试材料,探索病毒鉴定、RT-PCR检测以及脱毒培养体系,建立简便易行的百香果茎尖脱毒培养体系。其结果可为生产
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茶产业迅速发展,茶树种类品种及规模增加,但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一些健康和环境问题。目前,茶树病害防治主要是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易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茶树对病害防御机制和内源相关抗病基因筛选,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云抗10号茶树基因组中筛选出28条几丁质酶基因序列,以黔湄601和梅占为材料进行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