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世界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谁最懂你?”
20年前的标准答案,可能是家人和朋友,但是现在,绝对必须得加上“服务业者”这个选项——我们身边的理财经理、保险销售、保健品推销员,他们好像比你更熟悉你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包括准时准点的生日祝福,他们费尽一切心思向你讨好,想成为你贴心的小棉袄。
張曼是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她说:“做我们这行的,一定要充分了解客户。你不但要知道客户的经济能力,还得掌握他配偶的工作,有无子女,是在上学还是工作,在国内还是国外等情况,这样才能给客户提供最周到的服务。”比如,客户的子女如果在国外,张曼就会推荐投资项目,让客户减轻学费负担;如果客户子女处于适婚年龄,她会建议客户挑选更适合的产品,帮助客户攒婚嫁金。在银行界混迹了13年的张曼,能够牢牢抓住每次与客户“装熟”的机会,逢年过节送上祝福自不必说,每到客户重要纪念日、孩子升学、家里老人生日等,她都会及时奉上贴心礼物,必要时还到场祝贺。至此,“装熟”过程各种要素完备,她与客户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亲,在吗”“宝宝,你看这款衣服怎么样”“哥,您来啦”……不知从何时起,在钢筋水泥大都市架构起的社会里,我们逐渐被表面看似熟悉、实际或许根本不认识对方的新型半熟关系所包围——自称“宝宝”时,是一种娇嗔的语态,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觉你“萌萌哒”;用于称呼对方时,简直比“亲”还要亲——这两个词语,在用来建立良好的对话氛围时,会让人觉得“我们已经很熟了”……有硕士论文就专门探讨过“美女”“帅哥”的使用状况,结果调查显示,它们作为替代“小姐”“先生”的称谓语,在社会上的使用比例高达90%,原因就是“能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
网络大爆炸时代,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断缩短。“亲”“宝宝”——这些淘宝店在网络中对买家的称呼,演变成为网络世界的通用语言,并溢出网络世界,成为现实世界服务行业的标配,满满都是套路。
朋友圈点赞也是装熟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张就是一个无论谁发朋友圈都点赞的人。每当他的朋友老马打开朋友圈时,就会看见老张留下满屏的赞,那些赞看起来是那么不被人待见,并且苍白无力。
社会上还有很多“老张们”,他们认为从人情世故上来讲,虚情假意往往比漠不关心来得有温度,一直点赞也会显示出这段感情的持久性。其实,点赞如此受追捧,是有合情合理原因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看见他人给自己点赞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多巴胺,让人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受到了赞许和鼓励,从而产生愉悦感,即便知道对方极有可能只是出于社交礼仪而点赞,人们也会自动忽略对方的功利性,承认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就这样被拉近了,貌似我跟你、你跟他,就“熟”了。
有人说,不做尴尬事,不将期待寄予他人,用正确方式对待人际关系,是成年人该修习却少有的技能之一。如此看来,搞清楚如何在半熟的社会中自处,如何调节自我在半熟社会中的定位和认知,往往比习得“装熟秘籍”还要重要——
毕竟,三分熟不会变成五分熟,半熟也没必要装全熟。
20年前的标准答案,可能是家人和朋友,但是现在,绝对必须得加上“服务业者”这个选项——我们身边的理财经理、保险销售、保健品推销员,他们好像比你更熟悉你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包括准时准点的生日祝福,他们费尽一切心思向你讨好,想成为你贴心的小棉袄。
張曼是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她说:“做我们这行的,一定要充分了解客户。你不但要知道客户的经济能力,还得掌握他配偶的工作,有无子女,是在上学还是工作,在国内还是国外等情况,这样才能给客户提供最周到的服务。”比如,客户的子女如果在国外,张曼就会推荐投资项目,让客户减轻学费负担;如果客户子女处于适婚年龄,她会建议客户挑选更适合的产品,帮助客户攒婚嫁金。在银行界混迹了13年的张曼,能够牢牢抓住每次与客户“装熟”的机会,逢年过节送上祝福自不必说,每到客户重要纪念日、孩子升学、家里老人生日等,她都会及时奉上贴心礼物,必要时还到场祝贺。至此,“装熟”过程各种要素完备,她与客户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亲,在吗”“宝宝,你看这款衣服怎么样”“哥,您来啦”……不知从何时起,在钢筋水泥大都市架构起的社会里,我们逐渐被表面看似熟悉、实际或许根本不认识对方的新型半熟关系所包围——自称“宝宝”时,是一种娇嗔的语态,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觉你“萌萌哒”;用于称呼对方时,简直比“亲”还要亲——这两个词语,在用来建立良好的对话氛围时,会让人觉得“我们已经很熟了”……有硕士论文就专门探讨过“美女”“帅哥”的使用状况,结果调查显示,它们作为替代“小姐”“先生”的称谓语,在社会上的使用比例高达90%,原因就是“能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
网络大爆炸时代,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断缩短。“亲”“宝宝”——这些淘宝店在网络中对买家的称呼,演变成为网络世界的通用语言,并溢出网络世界,成为现实世界服务行业的标配,满满都是套路。
朋友圈点赞也是装熟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张就是一个无论谁发朋友圈都点赞的人。每当他的朋友老马打开朋友圈时,就会看见老张留下满屏的赞,那些赞看起来是那么不被人待见,并且苍白无力。
社会上还有很多“老张们”,他们认为从人情世故上来讲,虚情假意往往比漠不关心来得有温度,一直点赞也会显示出这段感情的持久性。其实,点赞如此受追捧,是有合情合理原因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看见他人给自己点赞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多巴胺,让人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受到了赞许和鼓励,从而产生愉悦感,即便知道对方极有可能只是出于社交礼仪而点赞,人们也会自动忽略对方的功利性,承认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就这样被拉近了,貌似我跟你、你跟他,就“熟”了。
有人说,不做尴尬事,不将期待寄予他人,用正确方式对待人际关系,是成年人该修习却少有的技能之一。如此看来,搞清楚如何在半熟的社会中自处,如何调节自我在半熟社会中的定位和认知,往往比习得“装熟秘籍”还要重要——
毕竟,三分熟不会变成五分熟,半熟也没必要装全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