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心理语言学家Bever(贝弗)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花园路径句这一概念以来[1],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他们分别从句法、语用、认知等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探析了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功用。如,操凤玲(2011)以构式语法框架为理论指导,对花园路径句的三种类型花园路径效应的产生及其消解进行了分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