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中,90%以上的大学生都是共青团员,团员意识直接影响到学校共青团工作,影响到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社会转型使得高校大学生的团员意识有所削弱,趋于淡薄。据此,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分析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的现状和特征,并研究与之对应的实践办法。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 团员意识 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57-02
伴随社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日趋繁荣,新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近年来,高校中许多团员青年思想意识淡薄,组织观念不强,自我要求不高,使得高校基层团组织不能起到很好得思想引领作用。因此,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提高团员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广大青年和团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保持团的先进性、指引高校共青团员成长成才、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团员意识的重要性
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新时期的团员意识主要包括:(1)政治意识,是共青团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是团员政治觉悟的集中体现;(2)组织意识,是共青团员独特的政治身份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团的先进性的一种体现;(3)模范意识,是高于一般青年社会行为的具体体现,是作为共青团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其中,政治意识是核心,组织意识是基础,模范意识是关键。
201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关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依靠”。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高校青年作为最具活力和希望的中坚力量之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此,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共青团员的责任意识状况,对引领和指导今后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5份,回收率为98.7%,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5%。同时,深度访谈30名团员代表,并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审核、分析。结果如下:
三、团员意识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得出,广大团员青年具有强烈的进取愿望。但是,也普遍存在团员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淡化、对组织的归属感差、抵触灌输教育等现象。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分析主要原因为以下四个方面:
1.高校基层团支部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甚至软弱涣散。
高等学校团支部的主要作用是团结、组织和教育大学生,其基本职责在于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宣传、执行党和团组织的指示和决议,对团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并健全全团的组织生活以及推优入党等多项工作。高效团组织自身建设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校团工作的建设。
目前,有的团组织尤其是班级团支部自身建设不完善,存在着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一些团支部不开展活动、不过团支部生活、以班费代缴团费、放弃在“推优”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团支部书记工作不负责等,导致基层团组织出现“影响力小,凝聚力弱,战斗力差”的局面,毫无号召力、威信可言,在广大团员心目中只有班的概念,没有团支部的概念,团员只想到自己是班级成员,没意识到自己是团支部成员。
“打铁还须自身硬”高校团组织只有加强其自身建设,使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校团员意识教育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巩固团组织在广大团员心目中的权威性。否则,团员意识教育工作将成为空口号或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团员教育的效果。
2.部分团干部思想认识模糊,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作风不实。
高校团干部是高等学校团的工作骨干,是团组织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团的干部不仅负有协助高校团工作的责任,同时他们也应是广大团员和青年的表率,模范地履行团员的各项义务。
但是,部分团干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团干部自身缺乏理论学习,未能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团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投机取巧,脱离团员和青年,工作能力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还有一些团干部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并没有成为团员和青年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和勤俭节约的表率,没办法起到带头作用。
高校团干部既为上传下达的宣传教育者,又是团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如果不及时解决高校团干部存在的这些问题,将导致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等各项工作组织不得力,难以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时,务必将影响到高校团组织工作的长期稳步发展。
3.部分团员青年的团员意识淡薄,言行举止与团员先进性相悖。
团员是当前青少年等先进认识形态方面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同时,也是当代国与党的复兴和壮大的主要后备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广大高校团员思想积极向上,学习勤奋刻苦,学生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许多优秀共青团员成为学习刻苦的模范、学生工作能力强的模范,自强不息的模范和知识创新的模范。
但是,在高校共青团员中也有一些不良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自身思想认识模糊,是非辨别不清,理想信念动摇,甚至有退团的想法;对团组织生活缺乏热情,参与各级团的活动不积极;以“以人为本”为借口,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保护,不敢与校园内的错误行为作斗争;缴纳团费时不主动,不积极,不履行团员义务;言行举止与高校共青团员身份不符,如学习不认真,举止不文雅,违反校规校纪等。 4.基层团组织引导力不足,开展活动缺乏创新。
在团的各项工作中,基层组织处在一个核心和基础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更好地把青年吸引和团结在团组织周围,是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主要任务。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高校团员意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团支部缺乏引导力和创新性。主要表现为个别团支部未能很好地按照相关指示组织开展工作,只是简单的传达信息和摊派任务,导致团支部活力不足,团支部成员认同感不强;开展的部分活动内容缺乏新颖,不符合新时代要求,形式过于单一和守旧,脱离了广大团员和青年的实际需求;工作观念固化,没能及时与广大团员青年打成一片,未能提前深入了解广大学生的实时所需、实时所想、实时所愿。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更多负面的市场环境,要做好共青团工作,就必须不断的创新,按照“学习型、服务型和育人型”的目标来建设团组织,大力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引导力。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层团组织自身建设。
高校基层团组织自身建设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共青团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和完善其自身建设:第一,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同级党支部和上级团委的支持,选拔优秀的青年团员负责团的工作,保证团组织的机构设置完善和人员配备齐全。第二,密切联系广大团员学生,将团的活动和团费收缴等团的工作趋于透明化,自觉接受同级党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监督,及时反馈信息并不断加强完善团建工作。第三,高校基层团组织多关心团员青年,努力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各支部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2.进一步加强团干部教育。
不论教师团干部还是学生团干部,都是站在团员意识教育工作的最前沿,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乎团员意识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团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史国史教育,使团干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二,加强党性作风教育。引导团干部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第三,强化团的业务能力培训。帮助广大团干部掌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掌握团的基本业务知识,提高团的岗位履职能力。第四,适度安排知识教育。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工作必需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技能的教育培训。
3.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是由团的基本任务决定的,对新时期团的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包括从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三个方面的知识教育。当前,高校开展团员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有:第一,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占领团的思想阵地,结合重大的节庆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主动向团组织靠拢,在实践中学习、检验和历练自己;第二,增强团员的组织意识,维护团的团结统一,促进团的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健全团组织和团员的学习制度,熟悉团史、团情、团歌,了解团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团组织的纪律等团的基础知识,使广大团员青年自觉形成对团组织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第三,增强团员的模范意识,充分体现高校团员的先进作用。通过强化团组织在五四评优、入党推优中作用等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方面,积极引导形成一种比拼赶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弘扬正能量,充分表现团员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
4.加强活动的创新性、分类性、自主性,提高吸引力。
新形式下,开展当代大学生的团员意识教育,要注重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做到既形式新颖,学生们喜闻乐见,又要起到良好的思想引领教育的效果。
通过展开创新性、自主性、分类性的活动,提高吸引力,增强关注度。以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和方式将团员意识教育的内容传输给他们,平时多深入到广大团员和青年的生活中去,努力做到全面的了解团员青年的想法,团员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团组织就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例如,探索一套积极有效的网上沟通方式,通过建立专职团干博客、开通校园手机报、QQ 群传递信息,指导各团支部围绕自身特色开展网上家园建设、开展班级网页风采比赛,设计推出网络留言板、网上投票等新形式收集学生建议,方便团组织与学生的互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他们的教育引导。还可以通过创设平台,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尤其还要突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传统项目,如学科竞赛、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挑战杯”、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五四”评优等。
参考文献:
[1]陈倩龄. 高校团组织增强90后大学生团员意识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9,(10):130-131.
[2]张姗姗许芳. 基于群众路线视角下的“90 后”大学生团员意识教育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3]舒艳张超.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高校团员意识教育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高扬文. 试论高校团组织辐射力和引导力的加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9).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 团员意识 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57-02
伴随社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日趋繁荣,新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近年来,高校中许多团员青年思想意识淡薄,组织观念不强,自我要求不高,使得高校基层团组织不能起到很好得思想引领作用。因此,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提高团员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广大青年和团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保持团的先进性、指引高校共青团员成长成才、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团员意识的重要性
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新时期的团员意识主要包括:(1)政治意识,是共青团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是团员政治觉悟的集中体现;(2)组织意识,是共青团员独特的政治身份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团的先进性的一种体现;(3)模范意识,是高于一般青年社会行为的具体体现,是作为共青团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其中,政治意识是核心,组织意识是基础,模范意识是关键。
201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关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依靠”。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高校青年作为最具活力和希望的中坚力量之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因此,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共青团员的责任意识状况,对引领和指导今后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5份,回收率为98.7%,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5%。同时,深度访谈30名团员代表,并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审核、分析。结果如下:
三、团员意识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得出,广大团员青年具有强烈的进取愿望。但是,也普遍存在团员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淡化、对组织的归属感差、抵触灌输教育等现象。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分析主要原因为以下四个方面:
1.高校基层团支部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甚至软弱涣散。
高等学校团支部的主要作用是团结、组织和教育大学生,其基本职责在于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宣传、执行党和团组织的指示和决议,对团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并健全全团的组织生活以及推优入党等多项工作。高效团组织自身建设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校团工作的建设。
目前,有的团组织尤其是班级团支部自身建设不完善,存在着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一些团支部不开展活动、不过团支部生活、以班费代缴团费、放弃在“推优”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团支部书记工作不负责等,导致基层团组织出现“影响力小,凝聚力弱,战斗力差”的局面,毫无号召力、威信可言,在广大团员心目中只有班的概念,没有团支部的概念,团员只想到自己是班级成员,没意识到自己是团支部成员。
“打铁还须自身硬”高校团组织只有加强其自身建设,使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校团员意识教育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巩固团组织在广大团员心目中的权威性。否则,团员意识教育工作将成为空口号或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团员教育的效果。
2.部分团干部思想认识模糊,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作风不实。
高校团干部是高等学校团的工作骨干,是团组织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团的干部不仅负有协助高校团工作的责任,同时他们也应是广大团员和青年的表率,模范地履行团员的各项义务。
但是,部分团干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团干部自身缺乏理论学习,未能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团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投机取巧,脱离团员和青年,工作能力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还有一些团干部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并没有成为团员和青年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和勤俭节约的表率,没办法起到带头作用。
高校团干部既为上传下达的宣传教育者,又是团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如果不及时解决高校团干部存在的这些问题,将导致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等各项工作组织不得力,难以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时,务必将影响到高校团组织工作的长期稳步发展。
3.部分团员青年的团员意识淡薄,言行举止与团员先进性相悖。
团员是当前青少年等先进认识形态方面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同时,也是当代国与党的复兴和壮大的主要后备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广大高校团员思想积极向上,学习勤奋刻苦,学生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许多优秀共青团员成为学习刻苦的模范、学生工作能力强的模范,自强不息的模范和知识创新的模范。
但是,在高校共青团员中也有一些不良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自身思想认识模糊,是非辨别不清,理想信念动摇,甚至有退团的想法;对团组织生活缺乏热情,参与各级团的活动不积极;以“以人为本”为借口,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保护,不敢与校园内的错误行为作斗争;缴纳团费时不主动,不积极,不履行团员义务;言行举止与高校共青团员身份不符,如学习不认真,举止不文雅,违反校规校纪等。 4.基层团组织引导力不足,开展活动缺乏创新。
在团的各项工作中,基层组织处在一个核心和基础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更好地把青年吸引和团结在团组织周围,是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主要任务。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高校团员意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团支部缺乏引导力和创新性。主要表现为个别团支部未能很好地按照相关指示组织开展工作,只是简单的传达信息和摊派任务,导致团支部活力不足,团支部成员认同感不强;开展的部分活动内容缺乏新颖,不符合新时代要求,形式过于单一和守旧,脱离了广大团员和青年的实际需求;工作观念固化,没能及时与广大团员青年打成一片,未能提前深入了解广大学生的实时所需、实时所想、实时所愿。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更多负面的市场环境,要做好共青团工作,就必须不断的创新,按照“学习型、服务型和育人型”的目标来建设团组织,大力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引导力。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层团组织自身建设。
高校基层团组织自身建设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共青团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基层团组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和完善其自身建设:第一,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同级党支部和上级团委的支持,选拔优秀的青年团员负责团的工作,保证团组织的机构设置完善和人员配备齐全。第二,密切联系广大团员学生,将团的活动和团费收缴等团的工作趋于透明化,自觉接受同级党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监督,及时反馈信息并不断加强完善团建工作。第三,高校基层团组织多关心团员青年,努力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各支部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2.进一步加强团干部教育。
不论教师团干部还是学生团干部,都是站在团员意识教育工作的最前沿,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乎团员意识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团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史国史教育,使团干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二,加强党性作风教育。引导团干部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第三,强化团的业务能力培训。帮助广大团干部掌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掌握团的基本业务知识,提高团的岗位履职能力。第四,适度安排知识教育。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工作必需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技能的教育培训。
3.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是由团的基本任务决定的,对新时期团的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包括从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三个方面的知识教育。当前,高校开展团员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有:第一,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占领团的思想阵地,结合重大的节庆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主动向团组织靠拢,在实践中学习、检验和历练自己;第二,增强团员的组织意识,维护团的团结统一,促进团的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健全团组织和团员的学习制度,熟悉团史、团情、团歌,了解团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团组织的纪律等团的基础知识,使广大团员青年自觉形成对团组织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第三,增强团员的模范意识,充分体现高校团员的先进作用。通过强化团组织在五四评优、入党推优中作用等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方面,积极引导形成一种比拼赶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弘扬正能量,充分表现团员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
4.加强活动的创新性、分类性、自主性,提高吸引力。
新形式下,开展当代大学生的团员意识教育,要注重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做到既形式新颖,学生们喜闻乐见,又要起到良好的思想引领教育的效果。
通过展开创新性、自主性、分类性的活动,提高吸引力,增强关注度。以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和方式将团员意识教育的内容传输给他们,平时多深入到广大团员和青年的生活中去,努力做到全面的了解团员青年的想法,团员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团组织就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例如,探索一套积极有效的网上沟通方式,通过建立专职团干博客、开通校园手机报、QQ 群传递信息,指导各团支部围绕自身特色开展网上家园建设、开展班级网页风采比赛,设计推出网络留言板、网上投票等新形式收集学生建议,方便团组织与学生的互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他们的教育引导。还可以通过创设平台,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尤其还要突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传统项目,如学科竞赛、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挑战杯”、职业规划大赛、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五四”评优等。
参考文献:
[1]陈倩龄. 高校团组织增强90后大学生团员意识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9,(10):130-131.
[2]张姗姗许芳. 基于群众路线视角下的“90 后”大学生团员意识教育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3]舒艳张超.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高校团员意识教育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高扬文. 试论高校团组织辐射力和引导力的加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