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落分形同构研究的村镇人居空间设计r——以楚雄地区彝族传统聚落为例

来源 :南方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shh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聚落及民居凝结着在地居民的经验智慧,是在地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彝族民居中的火塘、厦子等典型空间的功能属性逐渐湮灭,其精神属性也无从归属,加剧传统地区建筑特色的日渐消退.将分形同构应用于楚雄彝族聚落空间定性分析,通过探究实例中空间形式在不同尺度和层级上的相似性,以及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不同层级间存在的相似特征,进而归纳出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的高度一致性,并总结出基于这种分形同构的楚雄地区彝族聚落空间秩序定性分析方法,选取李方村重新构建承载集体记忆的各层级人居空间,探索分形同构视角下营造新型民居及聚落的可能性,为现代地域建筑特色的探索创作提供更多思考方式.
其他文献
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孕育出位于城郊街镇的产业集群,它们既是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造成所在地区的建成环境“半城半乡”、人居环境品质下降的关键成因,这类地区的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通常有一定难度.以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地区为例,通过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花商、社区居民等的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揭示出产业集群与周边社区之间“经济融合、社会隔离”的互动机制及成因,进而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规划干预使其“产业—社区”关系可持续发展,对于城郊地区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具备可进入的绿色空间、游乐场地是儿童友好城市衡量中的核心指标,也是城市公园提供的必要服务之一.聚焦对城市公园需求度和使用率较高的学龄前儿童,尝试建构综合考虑城市公园品质和可达性的分析及评估方法.选取联合国儿童友好城市——西班牙巴塞罗那为案例,基于实地调研、开源地图、官方统计数据等,使用儿童友好的公园品质指数(QUINPY)和空间句法可达性模型开展综合评价,并结合学龄前儿童人口密度分布,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基于不同的需求和现状,选取改善城市交通步行环境、合理增加结构性设施或者鼓励分时段及立体化拓展空间使
以健康生活导向视角追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基于各自不同历史背景、医学模式、公共空间类别及健康生活实现方式,将其归纳为3个重要阶段:神圣敬畏的“公共园林”启蒙期、改善公共健康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期、开启多元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熟期;由此揭示健康生活导向下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呈现从“单一维度”到“多维融合”、从“消极被动补给”到“积极主动引导”、从“公共”到“共享”的3个发展转变趋势.旨在推动我国以人民健康幸福生活为导向的公园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新时代对社区规划的顶层设计指引,也是国外社区规划的魅力所在.国内的社区规划长期聚焦于对物质空间的刻画,但随着政府和公众对居住环境品质关注度的提升,社区规划正逐步转型,但转型程度尚有待探索.以广州市早期及新建成的保障房社区为例,从居住环境品质的角度对规划实施成效及公众参与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显示,保障房社区规划的制度设计与技术标准均有提升,规划编制与实施也更多地吸纳公众的意见.为社区规划的转型与社区共同缔造提供参考.
基于院内感染(NI)对综合医院带来的新挑战,分析NI在综合医院的发生机制,明确空间环境的风险因子,提出其布局设计的优化策略和路径,旨在帮助设计师通过空间环境干预应对NI挑战,降低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交叉文献阅读明确了其NI发生过程及途径,空间环境影响NI的方式,构建了NI-空间环境机制框架;其次利用专家访谈方法等,分析了综合医院的NI风险影响因子,并进行风险度和优化度分析,将其归纳为功能布置、设施与材料、物理环境三个层面,最后从应对NI风险的角度提出了阻隔感染链条、遏制感染源和控
研究采用培养组学首次从清香型小曲白酒绿衣观音土曲和酒醅中分离出9株红曲霉,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7株紫色红曲霉和2株红色红曲霉.进一步通过耐受性实验发现,该批红曲霉最适pH值为4~5,最低可耐受pH值为3,最高可耐受乙醇浓度为25%vol,以及最适温度为30~35℃.同时,对9株红曲霉制成的红曲米糖化酶活、蛋白酶活和酯化力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红曲T4蛋白酶活最高,红曲M2糖化酶活最高,红曲T2的酯化力最高.本研究阐明了清香型小曲白酒生产中红曲霉种类及发酵特性信息,为下步红曲霉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建立了液液萃取和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的检测方法,该法在5~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R2=0.99994,在5μg/kg、25μg/kg、100μg/kg 3个水平上的加标回收率为为91.3%~105.4%,RSD为0.33%~1.90%.实际样品的测试表明,白酒基酒和市售白酒样品中EC均有检出,分别为3.01~544.74μg/kg,2.82~192.67μg/kg,市售白酒的EC平均含量为52.79μg/kg,远低于白
为进一步探究海南岛海岸聚落景观的适应性特征,选取东西海岸85个聚落样本,基于审美适应性理论,从地理、气候、材料三个方面对其自然适应性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发现两岸聚落景观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了对地理条件的适应,在中、微观层面上气候条件则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揭示海南岛两岸聚落景观的自然适应性分异,为海岸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工业水岸转型实践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基于对上海、广州近年若干更新案例的观察,城市共享的日常空间营造已成为具共识性的更新方向.鳒鱼洲工业遗存在珠三角地区滨水工业遗存中具有典型性,其更新既面对融入城市、激发活力的共性问题,也面临文化个性的建构问题.以案例考察、项目特征解读为基础,通过对项目设计的条分缕析,归纳出以城市性重构为基础,地方性塑造点睛的园区日常空间营造方法,提出通过“疏、补、活、变”策略实现城市性,结合地方传统审美、气候友好设计塑造地方性的整体更新实践路径;对项目落地及初步使用情况加以反思,指出具体实
中国近代大学校园规划多以轴线统筹校园整体布局和空间形态,其中岭南大学是美国布扎式规划在中国校园建设中运用的典范,以南北轴线空间最为突出.但在近年的校园更新中,如何诠释和展示校园轴线空间的多元价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档案研究、社会情境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社会变迁的视角,研究轴线空间的演变及其文化建构的特征和动因,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岭南大学校园轴线空间的形式、功能和特征,探讨近代以来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社会价值取向变迁.发现岭南大学校园轴线空间通过节点营造赋予轴线使用、体验和象征意义.影响轴线空间文化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