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参考英国Z/Yen公司编制的全球最权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研究报告,概述了全球金融中心的格局演变与现状特点,结合中国金融中心整体发展阶段,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GFCI 国际金融中心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标指数。本文主要参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研究报告,因数据可获得性和可比性,均以3月份分布的报告为参考,从国际金融中心格局演变与国际金融中心特点两个方面阐述国际金融中心现状,并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程,总结了对我国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格局演变
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形势波动中逐渐好转,金融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国际金融中心集聚各种金融市场与机构,是国际上各种金融资源融通、集散和交易的主要场所,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近几年全球金融中心格局有以下变化:首先,国际金融中心数量大幅增加。从金融中心数量来看,在国际金融中心指数调查中,首期,即2007年3月份仅包含46个金融中心,到2016年4月份已经增加到86个。较2007年,增长了86.96%。从全球分布来看,9年间新增加的金融中心不再主要分布在传统经济金融强国和地区美国和欧洲,而是分布在包括“金砖四国”以及新兴经济体的更多国家地区内,诸如圣保罗、大连、吉隆坡、迪拜、曼谷等。上述金融中心数量与区位的变化表明伴随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金融中心的数量随之增长。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范围内转移也愈加频繁,这从侧面说明,金融中心在新兴国家方兴未艾,在全球的分布更加分散。其次,虽然金融中心竞争力整体有所提升,但是欧洲的金融中心的地位与实力降低了。新兴经济体实力加强,开始挑战传统经济强国的地位,全球前三十位的金融中心变化情况十分剧烈,整体竞争力保持稳定提升。具体而言,老牌传统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香新、新加坡,地位稳定;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中心如深圳、上海、迪拜和卡塔尔,地位提升很快;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金融中心排名整体降低了,比如里斯本、阿姆斯特丹、米兰、马德里的排名已经比大多数其他国际金融中心落后,且差距并没有减小势头。最后,从专业市场的角度来看,老牌全球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香港特区和新加坡)排名领先,优势也十分明显。从六类专业市场(银行业、资产管理、保险业、专业服务、政府与监管、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来看,排名前两位的是伦敦与纽约,排名顺序不分伯仲。在政府监管、专业服务、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方面,香港特区总体而言排名第三。而在资产管理和保险业中,新加坡和香港特区的排名是一样的。综合上述分析这四个金融中心的优势部分明显要好于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中心。此外,近几年涌现一批新兴金融中心,表现突出,引人注目。以首尔、上海、大连为例,虽然它们是新兴金融中心,但是国际金融竞争力已经有了大幅提升,首尔近几年都进入了前十,2016年排名略有下降12名,上海2012年挤入前十,大连2015年首次进入榜单,2016年已经跃至31名。不过传统老牌金融中心具有的市场规模以及可靠金融监管制度是长期积累而来的优势,新兴金融中心很难一蹴而就实现,所以传统金融中心仍然占统治地位。根据报告,伦敦、纽约80%的数据指标都比世界其他金融中心有绝对优势。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特点
参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2014年-2016年的报告,把近五年全球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情况整理如下表:
从表1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近三年排名前十位的金融中心中,大部分城市始终榜上有名,特别是香港特区、新加坡、纽约和伦敦,一直都位列表格的前四位。表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旦形成,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容易被撼动。而其中同一城市每年排名有升有降,表明竞争的激烈与实力的相当。按照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的观点,金融中心可以按照联系性(知名度,与其他金融中心的联系)、多元性(业务的广度,丰富性)、专业性(业务的质量与深度)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上表中的城市,大多数都处于全球经济的核心地域,三个维度都有明显优势,引领全球经济。一般而言,上述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各金融中心都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比如纽约,伦敦,香港特区,上海等均为港口城市。其次,所有这些金融中心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管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根据经济与金融的相互作用,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金融的发展,这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所在。第三,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大量金融机构聚集城市内部,金融机构围绕城市的发展逐步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进一步,上述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以及货币化水平都很高。有些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形成还有政府大力推动支持的因素,比如北京、法兰克福、迪拜。
表1 全球前10名金融中心城市排名
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从世界范围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来看,受政府发展政策以及市场规模扩大的影响,金融中心才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壮大。因此金融中心的形成建立和长远发展,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的内生作用,引导金融按照市场规律发展,促进金融的创新,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金融中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政府在遵循市場规律前提下,依赖于宏观调控政策,制定政策法规,保护各类市场微观经济体,为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因此应当政府和市场两者共同促进金融中心持续发展。
1.增强经济实力,夯实金融中心发展的基础。所有国际金融中心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管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经济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金融的发展,这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内在动力,是决定金融中心形成的核心力量,这种经济决定金融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强有力的促进金融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内生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进程,对金融的需求有所不同,这样各个全球金融中心发展的水平,规模等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夯实产业支撑,包括商业服务、城市的基础设施等。 2.发挥政府作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在金融中心形成的初期阶段,除了经济金融市场本身的积累发展,政府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金融业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快国有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为各方参与主体营造一个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强化地方金融立法权;三是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金融监管手段,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促进金融业持续发展。
3.推动金融资源空间集聚,增强金融中心的吸引力。世界各地金融中心的发展体现了金融中心在地理上的聚集。通过金融中心的聚集,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由于规模效应,降低交易费用,使得市场机制能更发挥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同时降低政府监管的负载,提升国内金融中心对金融单位的吸引能力。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成长,包括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银行市场、保险市场,还包括国内这些市场的总量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或者是相对GDP的比率以及主要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上市公司增长速度等。
4.提高风险意识,注重风险管理。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洲又爆发欧债危机,整个欧洲地区经济发展一度乏力。根据世界经合组织报告,2014年经济增长率仅0.8%,失业率却高达15%左右。受经济所拖累,整个欧洲金融中心排名大幅下降。因此,在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随着金融规模的扩大,金融要素流动加快,金融创新速度增加,必然伴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积累。我们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特别要关注以下三类风险:一是金融产品供给所带来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二是金融行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难得风险。三是在法律允许框架之外的非法活动所导致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Kindleberger C P.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J]. 1973.
[2]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Index [R]. Z/Yen,2007.03-2016.03.
[3] 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06:42-48
[4]梁穎.金融产业集聚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6a,8:96-100.
[5]丁任重.对我国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新探索[J].经济学家,2014,03:101-102.
[6]黄奇帆.重庆市黄奇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N/OL].新浪财经,2015-02-12.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50212/115221538277.shtml
作者简介:冯月(1988.12-),汉族,女,四川邻水人。贵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开发研究;赵路(1989.7 -), 汉族, 女 ,河南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理论与实务。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建设路径研究-重庆、成都、西安的比较研究》(编号:2016ZC043)资助.
关键词:GFCI 国际金融中心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标指数。本文主要参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研究报告,因数据可获得性和可比性,均以3月份分布的报告为参考,从国际金融中心格局演变与国际金融中心特点两个方面阐述国际金融中心现状,并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程,总结了对我国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格局演变
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形势波动中逐渐好转,金融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国际金融中心集聚各种金融市场与机构,是国际上各种金融资源融通、集散和交易的主要场所,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近几年全球金融中心格局有以下变化:首先,国际金融中心数量大幅增加。从金融中心数量来看,在国际金融中心指数调查中,首期,即2007年3月份仅包含46个金融中心,到2016年4月份已经增加到86个。较2007年,增长了86.96%。从全球分布来看,9年间新增加的金融中心不再主要分布在传统经济金融强国和地区美国和欧洲,而是分布在包括“金砖四国”以及新兴经济体的更多国家地区内,诸如圣保罗、大连、吉隆坡、迪拜、曼谷等。上述金融中心数量与区位的变化表明伴随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金融中心的数量随之增长。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范围内转移也愈加频繁,这从侧面说明,金融中心在新兴国家方兴未艾,在全球的分布更加分散。其次,虽然金融中心竞争力整体有所提升,但是欧洲的金融中心的地位与实力降低了。新兴经济体实力加强,开始挑战传统经济强国的地位,全球前三十位的金融中心变化情况十分剧烈,整体竞争力保持稳定提升。具体而言,老牌传统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香新、新加坡,地位稳定;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中心如深圳、上海、迪拜和卡塔尔,地位提升很快;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金融中心排名整体降低了,比如里斯本、阿姆斯特丹、米兰、马德里的排名已经比大多数其他国际金融中心落后,且差距并没有减小势头。最后,从专业市场的角度来看,老牌全球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香港特区和新加坡)排名领先,优势也十分明显。从六类专业市场(银行业、资产管理、保险业、专业服务、政府与监管、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来看,排名前两位的是伦敦与纽约,排名顺序不分伯仲。在政府监管、专业服务、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方面,香港特区总体而言排名第三。而在资产管理和保险业中,新加坡和香港特区的排名是一样的。综合上述分析这四个金融中心的优势部分明显要好于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中心。此外,近几年涌现一批新兴金融中心,表现突出,引人注目。以首尔、上海、大连为例,虽然它们是新兴金融中心,但是国际金融竞争力已经有了大幅提升,首尔近几年都进入了前十,2016年排名略有下降12名,上海2012年挤入前十,大连2015年首次进入榜单,2016年已经跃至31名。不过传统老牌金融中心具有的市场规模以及可靠金融监管制度是长期积累而来的优势,新兴金融中心很难一蹴而就实现,所以传统金融中心仍然占统治地位。根据报告,伦敦、纽约80%的数据指标都比世界其他金融中心有绝对优势。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特点
参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2014年-2016年的报告,把近五年全球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情况整理如下表:
从表1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近三年排名前十位的金融中心中,大部分城市始终榜上有名,特别是香港特区、新加坡、纽约和伦敦,一直都位列表格的前四位。表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旦形成,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容易被撼动。而其中同一城市每年排名有升有降,表明竞争的激烈与实力的相当。按照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的观点,金融中心可以按照联系性(知名度,与其他金融中心的联系)、多元性(业务的广度,丰富性)、专业性(业务的质量与深度)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上表中的城市,大多数都处于全球经济的核心地域,三个维度都有明显优势,引领全球经济。一般而言,上述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各金融中心都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比如纽约,伦敦,香港特区,上海等均为港口城市。其次,所有这些金融中心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管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根据经济与金融的相互作用,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金融的发展,这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所在。第三,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大量金融机构聚集城市内部,金融机构围绕城市的发展逐步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进一步,上述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以及货币化水平都很高。有些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形成还有政府大力推动支持的因素,比如北京、法兰克福、迪拜。
表1 全球前10名金融中心城市排名
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从世界范围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来看,受政府发展政策以及市场规模扩大的影响,金融中心才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壮大。因此金融中心的形成建立和长远发展,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的内生作用,引导金融按照市场规律发展,促进金融的创新,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金融中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政府在遵循市場规律前提下,依赖于宏观调控政策,制定政策法规,保护各类市场微观经济体,为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因此应当政府和市场两者共同促进金融中心持续发展。
1.增强经济实力,夯实金融中心发展的基础。所有国际金融中心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管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经济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金融的发展,这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内在动力,是决定金融中心形成的核心力量,这种经济决定金融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强有力的促进金融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内生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进程,对金融的需求有所不同,这样各个全球金融中心发展的水平,规模等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夯实产业支撑,包括商业服务、城市的基础设施等。 2.发挥政府作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在金融中心形成的初期阶段,除了经济金融市场本身的积累发展,政府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金融业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快国有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为各方参与主体营造一个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强化地方金融立法权;三是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金融监管手段,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促进金融业持续发展。
3.推动金融资源空间集聚,增强金融中心的吸引力。世界各地金融中心的发展体现了金融中心在地理上的聚集。通过金融中心的聚集,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由于规模效应,降低交易费用,使得市场机制能更发挥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同时降低政府监管的负载,提升国内金融中心对金融单位的吸引能力。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成长,包括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银行市场、保险市场,还包括国内这些市场的总量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或者是相对GDP的比率以及主要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上市公司增长速度等。
4.提高风险意识,注重风险管理。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洲又爆发欧债危机,整个欧洲地区经济发展一度乏力。根据世界经合组织报告,2014年经济增长率仅0.8%,失业率却高达15%左右。受经济所拖累,整个欧洲金融中心排名大幅下降。因此,在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随着金融规模的扩大,金融要素流动加快,金融创新速度增加,必然伴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积累。我们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中国金融中心建设特别要关注以下三类风险:一是金融产品供给所带来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二是金融行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难得风险。三是在法律允许框架之外的非法活动所导致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Kindleberger C P.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J]. 1973.
[2]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Index [R]. Z/Yen,2007.03-2016.03.
[3] 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06:42-48
[4]梁穎.金融产业集聚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6a,8:96-100.
[5]丁任重.对我国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新探索[J].经济学家,2014,03:101-102.
[6]黄奇帆.重庆市黄奇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N/OL].新浪财经,2015-02-12.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50212/115221538277.shtml
作者简介:冯月(1988.12-),汉族,女,四川邻水人。贵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开发研究;赵路(1989.7 -), 汉族, 女 ,河南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理论与实务。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建设路径研究-重庆、成都、西安的比较研究》(编号:2016ZC04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