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洱海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汉代已名载史册。洱海风光,四时变幻,多姿多彩。清晨,薄雾轻笼,远岫含烟,烟波无际,湖泛微涟,葱茏的苍山下泛着晶莹的湖水,湖中水草清晰可见,水面上零星渔舟张网。远处黛色的苍山,威严肃穆,直插天庭,连绵起伏,宛如一条巨龙静静地偃卧湖边,一幅恬静雅致的风景画悄然跃入眼帘。待东方日出,洱海揭开面纱,露出秀美的面容,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在阳光下闪着七彩光辉,像一枚幽蓝的水晶,深邃而宁静;旭日初升,朝阳四射,金波粼粼,白帆点点,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碧绿的锦缎之上,熠熠生辉;夕阳西下,暮霭四合,余霞错绮,湖面流光溢彩,像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云山之间,鸥雁翔集,似银线穿梭于湖面,与晚霞夕照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远看碧波万顷,归舟泊岸,渔歌唱晚,湖岸村落绿树环绕,岸柳依依,炊烟缭绕。渐渐地,点点渔火闪烁在洱海之滨,朦胧的夜色,柔美的星光,是那么地宁静迷人。
洱海的水透明度很高,湖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每当皓月当空,水静风轻,月影波光,轻涛拍岸,月亮倒映于湖中,人们便可欣赏到富有诗情画意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的“洱海月”景观。明代诗人冯时可《滇西记略》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如果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泛舟洱海或在望海楼上观景赏月,你会感觉高原洁净夜空中的那轮圆月,格外的大、格外的亮、格外的圆,景色奇美,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银摇金,地涌银涛,水光接天,万顷茫然,一轮明月在海中随波飘荡;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月亮仿佛是刚从洱海中浴出。这水天相映的夜景,能使人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洱海月为什么如此明亮?科学的结论是:一是洱海水质特别纯净,透明度相当高,其反光极强;二是洱海海面尘埃较少,空气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苍山洱海默契配合,美不胜收,银苍玉洱,浑然天成,显现一种细腻、秀柔之美。特别是新月如钩之时,在苍山雪的映衬下,更是动人心魄。此时,一丝沁凉油然而生,顿时心清目明,海阔天空。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和谐地统一在一幅硕大无比的画面之中,令人对大自然的美妙布局叹为观止……
而我认识的洱海月,一说是因为这个湖泊两头尖、中间宽,略弯曲的形状看上去如天上的月牙儿一般;二说是在中秋月圆之夜,白族的青年男女在洱海上泛舟对歌赏月,在明月下用歌声赢得恋人的心。但不论哪种解释都是透着一种隐隐约约的美。可惜,我没有机会在洱海泛舟,而只能期待一个新月的晚上,坐在洱海南岸的洱海公园,观海、听涛,面对那一湖的墨蓝,满天的星星,满湖的星光灿烂。
夕阳将落,我们一群人走在洱海边的柳林中,深蓝的海水和翠绿的山色,把旅尘洗濯得干干净净。当地的朋友告诉我,沿花岗石砌起的石级登上团山,山顶上建有飞檐出角的望海楼,其上悬有我国著名画家吴作人先生书写的“玉洱银苍”的匾额。望海楼串连着一列画栋长廊,在林木葱葱的团山顶部,构成一组古色古香的民族形式建筑。在望海楼上,漫步长廊,凭栏远眺,浩瀚的洱海尽收眼底。实际面积仅为250多平方公里的洱海,显出了海的气势,使人想起郭沫若“洱海真如海”的诗句。深蓝的海面,幽蓝的天空,水天一色,海面灰帆点点,拖轮幢幢,十分壮观,令人心驰神荡。如果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苍山洱海进行一番静观默察,环绕团山顶部的望海路,到东、南、西、北各个凉亭朝不同方向眺望,山海之间,古塔、楼台、寺宇、城池依稀可见,使人恍若回到中世纪的妙香古国。沿着石径在山间转来转去,这里幽森、恬静,与洱海相映,给人以山清水秀之感。东看凤山迤逦起伏,西望苍山十九峰如屏矗立,积雪耀眼,有名的大理三塔轮廓清晰可见。此时,天幕已落,苍山黑黝黝地留下了它深沉的身影,像昔日秦人南征停下的队列般默然,为月伫立千古……
洱海上的风力很大,幽暗的月光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墨蓝的洱海水面波涛涟涟,缺乏一定光度的新月把自己的青辉泼洒向洱海,银鳞四溢;在这静谧而幽深的望海楼和观海长廊上,但见夜幕上一弯新月衔于苍山。眼前,百里洱海在幽暗中奔来眼底,下关风吹拂起衣襟,在这样的时刻,你会感觉到自己竟静若处子,心里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与超脱。我站在情人湖的玉带桥上,遐想着有关洱海的美丽传说。
洱海的新月之夜,伟岸而又深邃、博大而又浩瀚。不知怎地,那蜀身毒道上的沧桑往事不由地又跃上了心头,望着这弯新月,遥想古蜀身毒道之上,也是这弯新月,照着远行的商队,清脆的马铃声响遍苍山洱海之间,如今,千百年前的繁华已经全部浓缩进了洱海上空这弯新月之中了。而我们今夜就是在这古蜀身毒道旁,正在与古时的商旅共享着同一弯新月呀。也许这就是隐匿于山水之间的那历史的帷幕吧,于不经意间总是会把它悄悄地撩起。而当你感觉到它的时候,那是无法躲避开的。
或许是造世主赋予大理格外的恩典,将山奇水秀融合为一,造就出银苍玉洱的惊世奇观,并赠以其雪峰之峻拔、瀚湖之浩淼、云海之奇幻,大理四绝的风花雪月,在这里也可以尽显其妙。巍峨耸立的苍山,旖旎秀丽的洱海,如高大威武的阿鹏,娇美婀娜的金花,刚柔并济于水天一色中,拨动起沉在心底那根浪漫的琴弦……
(旅游之窗主持杨泽文)
洱海的水透明度很高,湖面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每当皓月当空,水静风轻,月影波光,轻涛拍岸,月亮倒映于湖中,人们便可欣赏到富有诗情画意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的“洱海月”景观。明代诗人冯时可《滇西记略》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如果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泛舟洱海或在望海楼上观景赏月,你会感觉高原洁净夜空中的那轮圆月,格外的大、格外的亮、格外的圆,景色奇美,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银摇金,地涌银涛,水光接天,万顷茫然,一轮明月在海中随波飘荡;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月亮仿佛是刚从洱海中浴出。这水天相映的夜景,能使人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洱海月为什么如此明亮?科学的结论是:一是洱海水质特别纯净,透明度相当高,其反光极强;二是洱海海面尘埃较少,空气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苍山洱海默契配合,美不胜收,银苍玉洱,浑然天成,显现一种细腻、秀柔之美。特别是新月如钩之时,在苍山雪的映衬下,更是动人心魄。此时,一丝沁凉油然而生,顿时心清目明,海阔天空。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和谐地统一在一幅硕大无比的画面之中,令人对大自然的美妙布局叹为观止……
而我认识的洱海月,一说是因为这个湖泊两头尖、中间宽,略弯曲的形状看上去如天上的月牙儿一般;二说是在中秋月圆之夜,白族的青年男女在洱海上泛舟对歌赏月,在明月下用歌声赢得恋人的心。但不论哪种解释都是透着一种隐隐约约的美。可惜,我没有机会在洱海泛舟,而只能期待一个新月的晚上,坐在洱海南岸的洱海公园,观海、听涛,面对那一湖的墨蓝,满天的星星,满湖的星光灿烂。
夕阳将落,我们一群人走在洱海边的柳林中,深蓝的海水和翠绿的山色,把旅尘洗濯得干干净净。当地的朋友告诉我,沿花岗石砌起的石级登上团山,山顶上建有飞檐出角的望海楼,其上悬有我国著名画家吴作人先生书写的“玉洱银苍”的匾额。望海楼串连着一列画栋长廊,在林木葱葱的团山顶部,构成一组古色古香的民族形式建筑。在望海楼上,漫步长廊,凭栏远眺,浩瀚的洱海尽收眼底。实际面积仅为250多平方公里的洱海,显出了海的气势,使人想起郭沫若“洱海真如海”的诗句。深蓝的海面,幽蓝的天空,水天一色,海面灰帆点点,拖轮幢幢,十分壮观,令人心驰神荡。如果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苍山洱海进行一番静观默察,环绕团山顶部的望海路,到东、南、西、北各个凉亭朝不同方向眺望,山海之间,古塔、楼台、寺宇、城池依稀可见,使人恍若回到中世纪的妙香古国。沿着石径在山间转来转去,这里幽森、恬静,与洱海相映,给人以山清水秀之感。东看凤山迤逦起伏,西望苍山十九峰如屏矗立,积雪耀眼,有名的大理三塔轮廓清晰可见。此时,天幕已落,苍山黑黝黝地留下了它深沉的身影,像昔日秦人南征停下的队列般默然,为月伫立千古……
洱海上的风力很大,幽暗的月光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墨蓝的洱海水面波涛涟涟,缺乏一定光度的新月把自己的青辉泼洒向洱海,银鳞四溢;在这静谧而幽深的望海楼和观海长廊上,但见夜幕上一弯新月衔于苍山。眼前,百里洱海在幽暗中奔来眼底,下关风吹拂起衣襟,在这样的时刻,你会感觉到自己竟静若处子,心里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与超脱。我站在情人湖的玉带桥上,遐想着有关洱海的美丽传说。
洱海的新月之夜,伟岸而又深邃、博大而又浩瀚。不知怎地,那蜀身毒道上的沧桑往事不由地又跃上了心头,望着这弯新月,遥想古蜀身毒道之上,也是这弯新月,照着远行的商队,清脆的马铃声响遍苍山洱海之间,如今,千百年前的繁华已经全部浓缩进了洱海上空这弯新月之中了。而我们今夜就是在这古蜀身毒道旁,正在与古时的商旅共享着同一弯新月呀。也许这就是隐匿于山水之间的那历史的帷幕吧,于不经意间总是会把它悄悄地撩起。而当你感觉到它的时候,那是无法躲避开的。
或许是造世主赋予大理格外的恩典,将山奇水秀融合为一,造就出银苍玉洱的惊世奇观,并赠以其雪峰之峻拔、瀚湖之浩淼、云海之奇幻,大理四绝的风花雪月,在这里也可以尽显其妙。巍峨耸立的苍山,旖旎秀丽的洱海,如高大威武的阿鹏,娇美婀娜的金花,刚柔并济于水天一色中,拨动起沉在心底那根浪漫的琴弦……
(旅游之窗主持杨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