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振动台地震模拟试验,以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二层简化模型结构在不同橡胶颗粒含量下的隔震性能,研究了橡胶粒含量对减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颗粒含量的增加,结构各层的最大加速度呈减小趋势;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小于50%时,45%的橡胶颗粒体积含量配比为最优。
关键词:减震;滑移隔震;振动台试验
中图分类号:TU35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098(2015)01-0016-03
基础滑移隔震是指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使结构在发生地震时相对于基础作整体的水平滑动,通过相对滑动和摩擦耗能,有效的限制了能量向上部传递和向下部反馈,减小了建筑物的地震反应。
砂具有价格低廉、 取材广泛的特点, 是目前国内经常采用的一种滑移隔震材料。 近年来, 砂垫层隔震法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文献[1]通过砂垫层隔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证实随着砂垫层密实度的增加,减振效果有所减小。输入El-Centro波时,砂垫层厚度增加,减振效果增强;输入正弦波时,厚度对减振效果影响不大。文献[2]也在振动台试验研究中发现,单一粒径的隔震效果相对连续级配的要好,无论何种粒径,随着厚度的增加,减振率有所增加。但采用砂垫层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并不能消除,只是减小或不放大,仍对建筑物产生影响,且砂垫层没有复位功能,地震后残余位移量较大。
由于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与纯砂垫层相比,橡胶粒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改良砂垫层的隔震性能,使隔震垫层在地震时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橡胶粒的弹性变形能力强,外力移除时能恢复变形。在此基础上,文献[3]提出将橡胶粒作为一种隔震材料,并对橡胶颗粒-砂混合物的动剪切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橡胶颗粒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降低橡胶颗粒-砂混合物的动剪模量。文献[4]通过振动台试验对砂与橡胶粒隔震层的隔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粒径大的石英砂,其混合垫层隔震效果较好。本文作者通过振动台试验,对在不同橡胶颗粒含量下的混合垫层的隔振减震性能进行研究,为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的实际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1振动台试验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研究对象为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 其中砂为普通石英砂, 粒径为6 mm; 橡胶颗粒是通过各种废旧橡胶原料加工生产而来, 粒径为2~4 mm。砂和橡胶粒按照一定的体积进行混合,材料体积用量筒测量。
隔震垫层底座采用砂箱模拟。砂箱共两个,尺寸均为700 mm×200 mm×150 mm,由2 mm厚的钢板轧制而成,砂箱底部预留孔径为15 mm的螺孔,用螺栓与振动台进行连接,将砂箱固定在振动台上。
试验所用简化模型以农村自建的二层单跨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原型,结构层数为2层,层高为02 m,楼板平面尺寸03m×02m,高宽比为2。假设结构各层平面刚度无限大,用5 mm厚的钢板代替结构各层的楼板,不考虑梁的设置,用螺栓半刚性连接。结构底层用两块不相连的钢板代替,尺寸均为02m×01m。
12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主要有振动台、加速度传感器和动态数据采集仪。振动台为杭州邦威仪器厂的ES-E20单自由度电动伺服振动台,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试验使用北京波普公司的BZ1110压电式传感器,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表1振动台主要技术参数
台面尺寸/m最大载荷重量/kg工作频率/Hz最大激振力/kN最大加速度/g振幅/mm
0.8×0.62000.01~50170.4100
表2压电式传感器主要参数
灵敏度/(pC·ms2)频响/kHz质量/g谐振频率/kHz测量精度/%特性
500.2~1.55353 3单向测振
动态数据采集仪为北京波普公司的WS-5923型综合数据采集仪,将采集到的各通道试验数据传输到所连接的计算机内,提供加速度波形图。
试验时在结构各层中央位置分别放置加速度传感器,测定经过砂与橡胶粒混合隔震垫层后的加速度时程。振动台试验准备情况如图1所示。
(a)试验模型 (b)试验装置
图1振动台试验准备
13试验方案
试验中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厚度为6 mm,具体试验加载工况:在橡胶颗粒含量分别为0%、30%、35%、40%、45%、50% 条件下,输入正弦波过滤将垫层振密,然后输入EI-Centro波进行加载试验。输入EI-Centro波最大加速度为220 gal,持续时间为20 s,积分后的最大位移满足振动台最大位移的要求。试验系统经反复调试后,正式进行振动台试验。
2试验结果及分析
本次试验是不同橡胶粒含量条件下的振动台试验,将采集到的试验数据进行过滤,提取最大加速度值作分析对象,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情况如图2所示。
橡胶颗粒含量/%
1.二层楼板加速度反应;2.底层楼板加速度反应;3.一层楼板加速度反应
图2结构各层楼板加速度反应
从图2中可以看出,砂与橡胶粒混合垫层相比,纯砂垫层的结构最大加速度反应值要小,说明橡胶颗粒的掺入可以有效地增加结构的减震隔震效果。随着垫层中橡胶颗粒体积含量的增大,结构各层的最大加速度反应值均逐渐减小,减震效果较为明显。
对结构一层楼板的减震率进行分析,其在不同橡胶粒含量下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减震率公式:减震率= S0-S1S0×100%,其中S0 为纯砂垫层的输出加速度,S1 为砂与橡胶粒混合隔震垫层的输出加速度。
橡胶颗粒含量/%
图3不同橡胶颗粒含量下的减震率
由图3可知,结构减震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从40%增加到45%时,结构减震率上升较快,结构的隔震效果增加明显。当橡胶颗粒含量从45%增加到50%,结构减震率呈现反向下降趋势,表明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小于50%时,45%的橡胶颗粒体积含量配比为最优,混合垫层的隔震效果最佳。
3结论
1) 砂与橡胶粒混合隔震垫层能够减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
2) 随着混合垫层中橡胶颗粒体积含量的增加,结构各层的最大加速度值呈减小趋势,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的隔震效果逐渐增大。
3) 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从0%增加到45%时,结构减震率逐渐增大,当橡胶颗粒含量从45%增加到50%时,结构减震率呈现反向下降趋势,表明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小于50%时,45%的橡胶颗粒体积含量配比为最优,砂与橡胶粒混合垫层的隔震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窦远明,刘晓立,赵少伟,等.砂垫层隔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26(1):125-128.
[2]赵少伟,窦明远,郭蓉,等.基础下砂垫层隔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34(3):92-97.
[3]尚守平,岁小溪,周志锦,等.橡胶颗粒-砂混合物剪切模量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31(2):377-381.
[4]施建波,王晴晴,王梦圆,等.砂与橡胶粒隔震垫层的地震响应研究[J].建筑结构,2014,44(6):90-92.
(责任编辑:何学华,吴晓红)
关键词:减震;滑移隔震;振动台试验
中图分类号:TU35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098(2015)01-0016-03
基础滑移隔震是指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使结构在发生地震时相对于基础作整体的水平滑动,通过相对滑动和摩擦耗能,有效的限制了能量向上部传递和向下部反馈,减小了建筑物的地震反应。
砂具有价格低廉、 取材广泛的特点, 是目前国内经常采用的一种滑移隔震材料。 近年来, 砂垫层隔震法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文献[1]通过砂垫层隔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证实随着砂垫层密实度的增加,减振效果有所减小。输入El-Centro波时,砂垫层厚度增加,减振效果增强;输入正弦波时,厚度对减振效果影响不大。文献[2]也在振动台试验研究中发现,单一粒径的隔震效果相对连续级配的要好,无论何种粒径,随着厚度的增加,减振率有所增加。但采用砂垫层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并不能消除,只是减小或不放大,仍对建筑物产生影响,且砂垫层没有复位功能,地震后残余位移量较大。
由于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与纯砂垫层相比,橡胶粒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改良砂垫层的隔震性能,使隔震垫层在地震时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橡胶粒的弹性变形能力强,外力移除时能恢复变形。在此基础上,文献[3]提出将橡胶粒作为一种隔震材料,并对橡胶颗粒-砂混合物的动剪切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橡胶颗粒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降低橡胶颗粒-砂混合物的动剪模量。文献[4]通过振动台试验对砂与橡胶粒隔震层的隔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粒径大的石英砂,其混合垫层隔震效果较好。本文作者通过振动台试验,对在不同橡胶颗粒含量下的混合垫层的隔振减震性能进行研究,为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的实际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1振动台试验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研究对象为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 其中砂为普通石英砂, 粒径为6 mm; 橡胶颗粒是通过各种废旧橡胶原料加工生产而来, 粒径为2~4 mm。砂和橡胶粒按照一定的体积进行混合,材料体积用量筒测量。
隔震垫层底座采用砂箱模拟。砂箱共两个,尺寸均为700 mm×200 mm×150 mm,由2 mm厚的钢板轧制而成,砂箱底部预留孔径为15 mm的螺孔,用螺栓与振动台进行连接,将砂箱固定在振动台上。
试验所用简化模型以农村自建的二层单跨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原型,结构层数为2层,层高为02 m,楼板平面尺寸03m×02m,高宽比为2。假设结构各层平面刚度无限大,用5 mm厚的钢板代替结构各层的楼板,不考虑梁的设置,用螺栓半刚性连接。结构底层用两块不相连的钢板代替,尺寸均为02m×01m。
12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主要有振动台、加速度传感器和动态数据采集仪。振动台为杭州邦威仪器厂的ES-E20单自由度电动伺服振动台,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试验使用北京波普公司的BZ1110压电式传感器,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表1振动台主要技术参数
台面尺寸/m最大载荷重量/kg工作频率/Hz最大激振力/kN最大加速度/g振幅/mm
0.8×0.62000.01~50170.4100
表2压电式传感器主要参数
灵敏度/(pC·ms2)频响/kHz质量/g谐振频率/kHz测量精度/%特性
500.2~1.55353 3单向测振
动态数据采集仪为北京波普公司的WS-5923型综合数据采集仪,将采集到的各通道试验数据传输到所连接的计算机内,提供加速度波形图。
试验时在结构各层中央位置分别放置加速度传感器,测定经过砂与橡胶粒混合隔震垫层后的加速度时程。振动台试验准备情况如图1所示。
(a)试验模型 (b)试验装置
图1振动台试验准备
13试验方案
试验中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厚度为6 mm,具体试验加载工况:在橡胶颗粒含量分别为0%、30%、35%、40%、45%、50% 条件下,输入正弦波过滤将垫层振密,然后输入EI-Centro波进行加载试验。输入EI-Centro波最大加速度为220 gal,持续时间为20 s,积分后的最大位移满足振动台最大位移的要求。试验系统经反复调试后,正式进行振动台试验。
2试验结果及分析
本次试验是不同橡胶粒含量条件下的振动台试验,将采集到的试验数据进行过滤,提取最大加速度值作分析对象,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情况如图2所示。
橡胶颗粒含量/%
1.二层楼板加速度反应;2.底层楼板加速度反应;3.一层楼板加速度反应
图2结构各层楼板加速度反应
从图2中可以看出,砂与橡胶粒混合垫层相比,纯砂垫层的结构最大加速度反应值要小,说明橡胶颗粒的掺入可以有效地增加结构的减震隔震效果。随着垫层中橡胶颗粒体积含量的增大,结构各层的最大加速度反应值均逐渐减小,减震效果较为明显。
对结构一层楼板的减震率进行分析,其在不同橡胶粒含量下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减震率公式:减震率= S0-S1S0×100%,其中S0 为纯砂垫层的输出加速度,S1 为砂与橡胶粒混合隔震垫层的输出加速度。
橡胶颗粒含量/%
图3不同橡胶颗粒含量下的减震率
由图3可知,结构减震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从40%增加到45%时,结构减震率上升较快,结构的隔震效果增加明显。当橡胶颗粒含量从45%增加到50%,结构减震率呈现反向下降趋势,表明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小于50%时,45%的橡胶颗粒体积含量配比为最优,混合垫层的隔震效果最佳。
3结论
1) 砂与橡胶粒混合隔震垫层能够减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
2) 随着混合垫层中橡胶颗粒体积含量的增加,结构各层的最大加速度值呈减小趋势,砂与橡胶颗粒混合垫层的隔震效果逐渐增大。
3) 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从0%增加到45%时,结构减震率逐渐增大,当橡胶颗粒含量从45%增加到50%时,结构减震率呈现反向下降趋势,表明当橡胶颗粒体积含量小于50%时,45%的橡胶颗粒体积含量配比为最优,砂与橡胶粒混合垫层的隔震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窦远明,刘晓立,赵少伟,等.砂垫层隔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26(1):125-128.
[2]赵少伟,窦明远,郭蓉,等.基础下砂垫层隔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34(3):92-97.
[3]尚守平,岁小溪,周志锦,等.橡胶颗粒-砂混合物剪切模量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31(2):377-381.
[4]施建波,王晴晴,王梦圆,等.砂与橡胶粒隔震垫层的地震响应研究[J].建筑结构,2014,44(6):90-92.
(责任编辑:何学华,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