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e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教育处于兒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它是一项奠基工程,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必须首先从儿童抓起小学教育如何改革已成为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颁布施行,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小学基础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
  一、素质教育将成为小学教育的改革重点和趋势
  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要制定具体的德育目标、工作内容和实施方式注重教育的艺术。小学德育需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需要教育者有一定的教育艺术,单靠强压硬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学培训。教师要深入学习儿童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研究小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律,阅读有关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感化学生的心灵,并及时进行总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必须加强德育管理。现代小学德育管理的任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前提下,加强和改善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二、素质教育应该在观念和意识上实施创新
  现代教育思想主张学生应该自主、愉快地学习,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其兴趣与活力的学习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有观念和意识的创新。创新是一种主体价值,创新教育是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个性健全发展的引导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生活接轨整合的教育,是与社会生活确立起新型相互依存和促进关系的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是灵魂,制度是保障,技术是手段,创新教本和课程是核心。总之,依据学生兴趣进行引导的自发创新就是教育创新的根本,创新的目的要依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的兴趣,优化学生的创新结构,从基础教育出发,寓研于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客体,以探索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乐于探求、发现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养成一种善于追根寻源的习惯,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要从根本上克服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保证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健康的进行,使之更好的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依法治教,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坚持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改革的基本方针向创新教育的改变,着眼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并进一步培养大批跨世纪优秀人才。
  三、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想改变人们对于读书决定命运的观念,把人们从传统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转变思维方式,改变思维定势,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动力之源,也不是能够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在某种意义上要比改造自然难得多。传统的思想已在国人心中生根发芽,要想改变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要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还需要很长时间。而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是离不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发达的国家教育一定发达;教育落后的国家经济一定落后”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现在,在我国很多地方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造成的。其次是传统观念和思想的束缚,很多人高度重视读书,甚至将读书视为唯一出路。而近年来社会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希望借读书改变生活的思想已是非常普遍。因此,很多人对于素质教育持抵触情绪,他们反对减轻学生的负担,认为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而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普遍性又返过来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障碍。
  因此要想在小学推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或者说要想彻底改变小学教育的现状,需要有经济与社会的高度发展,而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所有教职员工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的把小学的素质教育搞出成效,才能使小学教育高质量地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比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的人是由和谐的校园孕育出来的。所以,创建和谐校园至關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和谐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道出了读和写的本质。也就是说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教师把这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有效的提高,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实效性。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处处留心,抓住一切契机,去落实好读与写的结合。  首先,注重精读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9课《生命生命》,课后就有相应的练习“
期刊
熟手教师是指完全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充分掌握教学活动,能娴熟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熟手教师正处在教学的定型时期,我们把在幼儿园工作5~8年的幼儿教师称为熟手教师。  熟手教师处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能够利用已有的有利条件,就有可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一关键因素,就会停滞不前,永远停留在熟练工匠阶段,有的甚至进入高原期,出现职业中的倒退。因此,幼儿园要关注熟手教师的成长,并为其创造
期刊
一、关注生命——让队员们感到期望的力量  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的潜力只利用了10%,人类学家米德认为仅仅用了6%,学者奥托认为只有4%。他们都说明了一点: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每个人能做的,比他现在已经做的和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的要多得多。处在早期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而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他们的期望和对待,尤其是少先队辅导员这个“重要他人”的期望。因此,辅导员要把期望的目
期刊
根据《课程计划》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课也包括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在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所以,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挖掘有关环保的内容,找好切合点,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有机地将环保教育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之中。  一、针对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教师应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1.低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
期刊
一、用心爱孩子,让他们有家的温暖  想让孩子喜欢来上学,就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所以我们在教室的布置上下了很多的功夫,柔和的色调,孩子喜欢的动画主题装饰可以让他们尽快地平静下来。但这些都是外在的,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亲切的。对每一个孩子我都会用微笑去面对,亲切地与他交流,抱抱他,摸摸他的头,亲自把他领到座位上。从一开始就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喜欢他的,让他感觉到亲近。亲其师而信其道,与学生
期刊
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自己平时作文教学的做法,谈几点关于作文教学的看法。主要采取:一放,二创,三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 、放  放就是适当放宽题材,放宽要求,让学生放手写,指导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使学生无拘无束高度自由,思维活跃,并且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会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放,我们一般都采用日记和周记的
期刊
当今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是集主动性、创新性、独特性于一身的人才。而要想让他们具备这样的高素质,教师就要充分相信学生会在教师的鼓励与指导下,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只有信任才能为他们打造出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在实践领域中,我对这一点更是深有感触。下面举2个案例来加以说明。  案例一:  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我拿着第十册数学书,对学生说:“你们信吗?这册书老师不讲,你们都能学会。”学生睁大眼
期刊
小学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如何能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班主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谈一谈本人的一点拙见。  一、让幸福感充满心胸  班主任每天创造着育人的艺术技巧,面对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如果没有幸福感就无法爱孩子,亦无法将工作开展好,更不会发现及运用教育艺术。  二、关爱、尊重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
期刊
一、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的另一个重要基地。培养学生责任教育不能靠说教,要通过集体活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有事可做,做事有责任心,从而形成人人为集体的良好班风,使学生逐步养成责任行为习惯。作为老师可以从小事做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比如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中来,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机会,让班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负。我们在全校开展“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