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正处于一个高水平、均衡、以人为本的全新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也愈加广泛和成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由于“移动互联网生态”正在迅速成长,为未来提供的教育应用提供更多遐想的空间。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做阐述、列举和探析。
关键词:信息教育 移动互联网 发展 应用 微博
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提供了更快速的移动上网的带宽,更主要是全新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以3G、4G、WiFi代表的移动接入的中间通路;以应用超市、电子书刊等云服务为特征的服务云端。
1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
第一,移动互联网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就是移动浏览技术。利用移动终端的WAP能力,移动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的信息。第二,通过移动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对媒体对象进行的远程下载技术即为移动下载技术。第三,能够有效地展示互联网精确服务基本能力的体现就是获得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一组定位技术活动移动台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即为无线定位业务。第四,在移动互联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依然是短信、手机MSN以及手机QQ等时讯类,这些满足了用户即时交流的需求。第五,基于移动网络搜索技术的总称即为移动搜索。
2 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优势
教育培训移动互联网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①随着时代的进步,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走进每家每户,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截至2012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约达11.04亿户,其中3G用户数约2.2亿户。超11亿的手机终端用户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教育培训最大的发展基础和条件。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学习软件已经趋于成熟,“教育”类移动应用已经成为继“游戏”类应用的第二大应用,教育类移动应用数量众多,市场规模大。③G通信技术的出现,使无线接入带宽大大增加,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送与下载、视频通话等。与此同时,Wi-Fi作为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ad、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也正在被迅速应用和普及之中。这也给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带来了方便。④远程教育培训的学员主要为已工作人群,该部分人群生活节奏较快,整段时间已经变得有限,更多的是零碎时间,而教育培训课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可以使学员更好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课程,同时增加产品粘性。
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几种教育应用
3.1 即时通信 第一,家校互动系统是通过短信以及互联网等形式,由学校组织搭建的,方便家长与教师之间围绕孩子问题进行实时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一个平台。 第二,根据需要,通过飞信、QQ等即时工具建立群组,使得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之间能够实现及时沟通。第三,通过设立专家咨询服务,通过短信、彩信、互联网形式,教师、家长和学生能够及时咨询专家,答疑解惑。
3.2 通用路线 基于MM、校讯通等渠道,在服务端整合教育行业应用、“微课件”等;如:
“互动电子书”:类似电子杂志,图文+音视频+基于内容的评论;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阅读。
“互动练习册”:把现在的教辅书变成App,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做题,并自动、半自动判卷,记录个人学习记录。
“口语家教”:把电脑上已经成熟的人机交互训练口语的软件,搬到手机、平板电脑上,实现随身的口语训练(注:不是复读机,而是带有人机对话,语音识别的学习系统。)
类似的应用会很多,移动可以整合、扶持一批这些内容制作商,然后利用自己渠道提供给用户。
3.3 教育行业专业服务路线 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教育专业服务系统,不是简单利用MM、校讯通的销售渠道,而是为教育行业各种应用,提供一个“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与“3.2通用路线”的差异在于,从更高层面看待教育行业的应用。就拿上面提到“互动练习册”举个例子来说明差异。
不再是简单地提供一本本独立的“互动练习册”,而是关注学生所使用所有电子书、练习册之上的统一的学习管理,如:电子笔记本、错题本、学习轨迹等等。
上面所提“通用路线”方案的各种应用,都是在“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内容,但本方案侧重这个“容器”的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育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3.4 微博 ①微博增进了学校与家长间的交流、沟通、互动。②通过微博这个学习交流平台,不但可以实现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之间的随时交流,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③微博为锁定各种兴趣群提供了便利。④微博还可以用来管理班级。班主任通过创建微博,可以实现发布班级通知、班级投票以及添加班级通讯录建立班级信息档案等功能。⑤微博便于学校信息的发布。如:图书馆则可以发布新书信息、借阅提示以及图书检阅等服务;就业部门则可以发布就业信息以及就业指导等信息。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通过搭建移动办公系统,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办公和接收邮件,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永海.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9(2):16-21.
[2]王志勤,林辉,杜莹.3G演进型技术标准化进程[J].中兴通讯技术,2006(2).
[3]李国峰.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J].改革先声,2001年06期.
关键词:信息教育 移动互联网 发展 应用 微博
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提供了更快速的移动上网的带宽,更主要是全新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以3G、4G、WiFi代表的移动接入的中间通路;以应用超市、电子书刊等云服务为特征的服务云端。
1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
第一,移动互联网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就是移动浏览技术。利用移动终端的WAP能力,移动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的信息。第二,通过移动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对媒体对象进行的远程下载技术即为移动下载技术。第三,能够有效地展示互联网精确服务基本能力的体现就是获得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一组定位技术活动移动台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即为无线定位业务。第四,在移动互联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依然是短信、手机MSN以及手机QQ等时讯类,这些满足了用户即时交流的需求。第五,基于移动网络搜索技术的总称即为移动搜索。
2 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优势
教育培训移动互联网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①随着时代的进步,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走进每家每户,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截至2012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约达11.04亿户,其中3G用户数约2.2亿户。超11亿的手机终端用户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教育培训最大的发展基础和条件。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学习软件已经趋于成熟,“教育”类移动应用已经成为继“游戏”类应用的第二大应用,教育类移动应用数量众多,市场规模大。③G通信技术的出现,使无线接入带宽大大增加,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送与下载、视频通话等。与此同时,Wi-Fi作为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ad、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也正在被迅速应用和普及之中。这也给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带来了方便。④远程教育培训的学员主要为已工作人群,该部分人群生活节奏较快,整段时间已经变得有限,更多的是零碎时间,而教育培训课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可以使学员更好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课程,同时增加产品粘性。
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几种教育应用
3.1 即时通信 第一,家校互动系统是通过短信以及互联网等形式,由学校组织搭建的,方便家长与教师之间围绕孩子问题进行实时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一个平台。 第二,根据需要,通过飞信、QQ等即时工具建立群组,使得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之间能够实现及时沟通。第三,通过设立专家咨询服务,通过短信、彩信、互联网形式,教师、家长和学生能够及时咨询专家,答疑解惑。
3.2 通用路线 基于MM、校讯通等渠道,在服务端整合教育行业应用、“微课件”等;如:
“互动电子书”:类似电子杂志,图文+音视频+基于内容的评论;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阅读。
“互动练习册”:把现在的教辅书变成App,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做题,并自动、半自动判卷,记录个人学习记录。
“口语家教”:把电脑上已经成熟的人机交互训练口语的软件,搬到手机、平板电脑上,实现随身的口语训练(注:不是复读机,而是带有人机对话,语音识别的学习系统。)
类似的应用会很多,移动可以整合、扶持一批这些内容制作商,然后利用自己渠道提供给用户。
3.3 教育行业专业服务路线 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教育专业服务系统,不是简单利用MM、校讯通的销售渠道,而是为教育行业各种应用,提供一个“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与“3.2通用路线”的差异在于,从更高层面看待教育行业的应用。就拿上面提到“互动练习册”举个例子来说明差异。
不再是简单地提供一本本独立的“互动练习册”,而是关注学生所使用所有电子书、练习册之上的统一的学习管理,如:电子笔记本、错题本、学习轨迹等等。
上面所提“通用路线”方案的各种应用,都是在“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内容,但本方案侧重这个“容器”的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育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3.4 微博 ①微博增进了学校与家长间的交流、沟通、互动。②通过微博这个学习交流平台,不但可以实现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之间的随时交流,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③微博为锁定各种兴趣群提供了便利。④微博还可以用来管理班级。班主任通过创建微博,可以实现发布班级通知、班级投票以及添加班级通讯录建立班级信息档案等功能。⑤微博便于学校信息的发布。如:图书馆则可以发布新书信息、借阅提示以及图书检阅等服务;就业部门则可以发布就业信息以及就业指导等信息。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通过搭建移动办公系统,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办公和接收邮件,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永海.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9(2):16-21.
[2]王志勤,林辉,杜莹.3G演进型技术标准化进程[J].中兴通讯技术,2006(2).
[3]李国峰.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J].改革先声,200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