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说现在什么行业最受宠,甚至能被宠成“风口的猪”,非互联网莫属。不仅是小米、京东、阿里的风光似乎在诉说着互联网就是吹动资本汩汩涌动的那阵风,金融行业也在自发靠贴互联网,用互联网金融来走群众路线。
但是,当我们从微信小编辑的地摊儿甩卖货的“围攻”中走出来后,不难发现这群互联网“大佬”们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们背后的那阵风的力道其实不过是电风扇而已。
逗得群众哇哇叫的互联网热潮就真是一骑绝尘的领袖行业。因为科技固然带来了新奇深刻的社会和市场机遇,但从资本的角度看,目前主流的互联网行业模式,尚不足以站上真正的风口。也就是说,互联网、大数据仍是新风向的源动力,但它们吹动的,不是京东阿里这种模式的电商,而是以资产管理行业为代表的新产业。
人力资本凸显
首先,可以把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分为原料成本、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把A股上市公司年度人工成本占比的中位数提炼出来,看看它们的总体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生产原料和生产设备;但到了2013年第三季度,第三产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因此,以生产原料、生产设备为主导的产业正逐步走弱,而以“人”为核心的时代正逐步来临。
进一步将上市公司对人力资本的依赖度由小到大分成5个等级,“人力密集型5”类企业为每年上市公司里人力最为密集的前20%的企业,其中不乏那些雇用成群码农的科技公司。而“人力密集型1”类企业则最不依赖人力,他们往往是上游自然资源型公司。
下表显示,2001—2013年,“人力密集型5”类企业的人均净利润与“人力密集型1”类企业的人均净利润之间的差距一直在缩小。我们可以看到,“人力密集型5”的自然增长态势是非常明显的,而依赖上游自然资源或者垄断性强的“人力密集型1”在跌宕起伏后就几乎没什么增长了。
再按传统行业划分的角度出发,其中房地产、货币金融服务、其他金融业、批发业,以及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这5个行业均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其中房地产业的占比一直较高,因为房地产业将房屋建设外包给了上游的土木工程建筑业。
并非所有人力密集型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很强,人力成本过高会导致经营杠杆升高,最终使得边际收益较低。
表3列示了部分房地产业在2013年的人均净利润,虽然万科A和保利地产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企业人员较多,降低了企业的人均效率。反观其他一些中小型房地产公司,由于自身拥有核心的公关和营销能力,因此人均效益相对较高。
金融效率更高
依循这个线索,看看备受关注的互联网宠儿们的数据。表4显示,亚马逊最大的成本来自于企业的客服团队,但这可通过外包或计算机程序解决,而京东正在复制这个模式,并且将这个模式继续“进化”,建设自己的物流仓储团队。
最新年报显示,京东的人数已上升至62051人,不难想象,随着人力成本的日益提升,京东的盈利能力将会进一步恶化。反观微软,每年最大的成本是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并且不惜高价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引进企业,这正是其一直保持市场垄断地位的支柱。
现在,结果一目了然。以人力密集型为主导的企业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其中的分化是巨大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力密集型企业才会成为真正的主流。
金融行业是天生的资本和人力密集型行业,其人才和京东、亚马逊的客服和物流人员相比,具有明显的单人价值产出高的特点。而如果你也认为科技、互联网、大数据等是潜力最大的产业,那么就需要认真思考一下,整天想着贷款拿地、砸钱搞物流、去内陆劳务输出大省开厂子招工的房地产或电商部门是否落后太多,因为这种模式无法把科技和人力最高效地结合在一起。
最高效最合理结合在一起的,是资产管理、证券交易等为代表的高能量企业。试想,当计算机程序逐步替代传统金融分析师,逐步替代繁琐的人工盯盘和交易时,一个创造几十亿元收入的企业将不必再动用几万全职职工,这效率岂是电商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