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色彩与对象的构建——塞尚绘画艺术风格研究

来源 :长沙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塞尚是19世纪末期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也是现代绘画的开创者.他在静物画、人物画和风景画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在画面的结构表现、色彩表达和对象构建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观念,实现了画面的和谐与平衡,形成了新的艺术视觉理念与风格.在画面空间的塑造上,与印象派不同,塞尚以轻松的笔触与近乎平面化的色块营造了画面的二维半空间;在色彩语言的表达上,塞尚常借助多种色彩及色彩之间的对比,以及色彩与结构的结合来赋予画面以新的视觉语言;在绘画对象的构建上,重视主观意识与主观感受的表达,凭借高超想象力,传达出独特而深刻的内心追求与自我认知.这些对于后期的立体派、野兽派、表现主义乃至20世纪现代绘画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塞尚绘画风格及其作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变与不变,是近年来西南少数民族乃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开发与利用中均面临的首要矛盾。本文通过对多个民族长期的实地调研、分析后认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则兴,不变则亡!当下,如何处理好传统音乐与旅游开发间的相互关系,似已成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中的难点、热点。本文将结合、穿插相关案例展开论述。
通过文本分析,探讨电影《白云之下》草原文化空间的碎片化表达:现代化进程使内蒙古草原丧失了原生性的生存意义与文化价值,草原原生态生存环境的破坏使草原上的蒙古人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与焦虑。视听符号建构出的草原空间作为离开草原迁徙进入城市的蒙古人抹不去的历史记忆,仍然试图满足着现代人对蒙古族乌托邦式的地域空间、历史文化和民族身份想象,无根的草原文化视听空间却已无力整合现实生存与历史记忆,成为漂浮的能指。
时务学堂事件是近代湖南士林的第一次大规模意识形态论争与分化,在近代湖湘文化“巨变”的时代语境下,双方因文明判断的标准、经世致用的范围和舆论斗争的手段呈现出差异。同时,双方也针锋相对,但“未脱旧形”,双方共守修身型、实用型和斗争型的文化立场。因此,近代湖湘文化转型是一场“未完成的巨变”,它尚“道德”而非“私欲”,强“功利”而弱“学理”、崇“革命”而轻“包容”。当代湖南要在正确处理“本来”“外来”与“未来”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话语,完成近代湖湘文化转型“未完成的巨变”的历史任务,
《诸艺比较》中,莱奥纳多·达·芬奇将绘画与科学、诗歌、音乐、雕塑一一进行比较,不仅在学术层面确立了绘画学的概念,同时还发现了各类艺术的知识通约性,并聚焦感觉经验这一视角将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类艺术汇集一体。这是基于两个历史条件:一是此时各门艺术都出现了学术化的风尚,诸门艺术的原理性知识特性得以显现,追逐一种沉思的形而上的哲学思潮开始渗透到艺术的生产和批评领域,艺术的理论化发展成必然;二是自由七艺与机械艺术之边界受到质疑,艺术作为与科学相比肩的一类知识,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莱奥纳
2012年公映的日本电影《听说桐岛要退部》改编自朝井辽的同名小说.作为导演兼编剧,吉田大八大胆地将小说的六个章节改编为青春群像戏.在叙事结构方面颠覆单一叙事,采用线性叙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但农业生产题材的剧作却比较少见,这与该题材自身的局限有关.京剧《龙江颂》则十分值得注意,它是典型的农业生产题材,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提供给我
文化扶贫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当下国家高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战略,尤其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为契机,云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作为提升贫困人群文化自信、能力自信的一种有效路径,通过人才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三种较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的实践模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衔接,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扶贫中独具特色的社会历史底蕴、文化经济价值和积极功效,从而呈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名单,在迈向世界教育强国的一流学科建设语境下,“戏剧与影视学”如何在学科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教研改革、质量保障等方面统筹发展、不断创新,开创一条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在若干宏大的教育学问题范畴中,选择“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学研究作为切入点,既是教学实践过程的总结,又是一次深入学科肌理的探索。而对导演专业“剧作”与“表演”课程联动教学体系探究,将是对国内拥有“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下属导演专业并开设相关戏剧影视
诗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蕴含了所有艺术形式最本质的特性。“诗意”原本是一个文学概念,即将人的精神生命倾注于客观对象而获得的审美意味,这也正是所有艺术形式追求的最高境界。影像在发明之初,只是简单地复制现实,之后逐渐变成了一种语言,影像在成为叙述故事和传达思想的语言过程中,电影艺术家和理论家们对影像的“诗意”表达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实践。形成了诸多“诗化”影像理论学说,也出现了一大批电影诗人和“诗电影”作品。在纪录电影《桑洼》创作过程中,笔者融合自己长年对影像“诗意”表达的思考,通过诗意的影像表达来再现陕北黄河
梅兰芳在民国初年推出的红楼戏《黛玉葬花》《千金一笑》和《俊袭人》以其新颖的装扮、精美的布景、精湛的表演和大力的宣传而名噪一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三出红楼戏最终却未能成为梅兰芳的经典剧目。究其原因,梅氏红楼戏的过度商业化、对原著理解的偏颇、过于重视外部表现形式以及作品戏剧性的缺失等问题使得红楼戏的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