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逸线”与“柔软线”之间的《青春咖啡馆》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63951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巴黎,孔岱咖啡馆,一个被咖啡馆里的客人不知什么缘故叫成“露姬”的女子,一本伴随她出现在咖啡馆里,不知道她有没有读过,或许仅仅作为符号而存在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这就是《青春咖啡馆》的全部。它像一块巨型磁铁一样,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荡不羁”,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从不考虑未来,享受着文学和艺术的庇护。
  没有人知道,露姬为什么会出现在孔岱咖啡馆里,在所有的局外人看来,她像一个美好的意外。同样,也没有人知道,露姬为什么会从孔岱咖啡馆消失,纵使它不再能够记录一个属于“漂移的”青春的时代。
  她于某天来到孔岱咖啡馆,谁都不认识她,谁又都想认识她。于是乎,一个矿业学校的学生向她请教人生问题,一个四十来岁的侦探想知道她是不是其委托人离家出走的妻子(还真是),还有一个棕色头发的帅小伙与她出双入对,并且哀叹最后失去了她。而露姬本人,则作为第四个叙述者讲述了短暂的人生经历。
  八卦的人们最后终于发现,这位神秘动人的女郎原来谁也不是,既不是电影明星也不是富家小姐,甚至连达官贵人的情妇都算不上,他们眼里对她美好生命的揣测纷纷化为泡沫。
  事实上,露姬只是个可怜的姑娘,一个有家不回的流浪汉,名副其实的都市浪荡儿。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觉得女儿就是当年自己的翻版,对她的生活完全不抱希望。她厌倦家庭生活所以逃离母亲奔向丈夫,厌倦了丈夫又奔向情人,厌倦了情人又奔向孔岱咖啡馆,最后奔无所奔,毅然跳窗自杀了。
  青春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我们还有盼望奇迹发生的热切:就好像露姬,她一一尝试过来:正常界限里的咖啡馆、书籍、婚姻,正常界限之外的毒品、神秘学,但是,最悲哀的恰恰也在于这里,她竟然没有成功,一次也没有成功。
  小说第三十九页作者引用了一个词“逃逸线”。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千座高原》,把人生的轨迹分成了三种类型,坚硬线,柔软线和逃逸线。简而言之,就是循规蹈矩,边缘游走,和脱离正轨。而书中的露姬就是那位游走在逃逸线上的女子,她也曾试图修复异于常人的生活轨道,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一种纠结于内的惶恐,注定了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就像理想主义的美好总要在现实中幻灭,而这一种不可妥协的拧巴特别是在青春涌动时彰显着无穷的威力,不是被吞噬于飘忽无所定的深渊,就是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游荡于熙攘的人群之中。
  除了回归所谓的“坚硬线”,生命竟然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即便是在同一个空间下,即便也在出走,也对毒品有同样的依赖,即便同为某一种“神秘学”的门徒,同为孔岱咖啡馆的客人,同样在进行“漂移”的实验,也依然孤独。
  青春的孤独带有不可挽回的意味,露姬的情人罗兰就很明白这一点,他说,“我确信我们都是同一类人,彼此声气相通,因为我们经常有心灵感应。我们都是处在同一个波长上。同年同月出生。然而,必须承认我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呢?是只能够属于各自、没有办法互赠的孤独吗?
  当然,露姬和罗兰一样,她不是莫迪亚诺诠释的哲学家,她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和预估,她只是如同一个稚拙的孩子,试一次,失败一次,然后再试一次,再失败一次,直到将手边的可能性全部失败完。
  那是因为我们还年轻吧,我们依旧能够希望自己被偶然带走,因为我们对逃出“坚硬线”心存幻想。我们说服自己,偶然的因素有很多,即便不是“上坡的街道”,“洒满阳光的人行道”,也还有一场倾盆大雨,甚或是一场爱情。连婚姻都是我们在年轻时逃往别处的一个可能性。
  除了爱情,露姬的婚姻也很特别。这是一场“坚硬线”之外的婚姻,与现在年轻人透彻而明确的拜金和仔细的掂量平衡相距甚远。她的丈夫很清楚这点,在对情报工作人员解释他们的婚姻时,他说,“我们试着建立关系”……只是,这终究没有阻挡住露姬在几年的婚姻生活之后,认定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当然也说不清楚她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对她而言,认清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重要。露姬的尝试是彻底的,因为她把“坚硬线”内的爱情和婚姻都变成了“坚硬线”之外的偶然因素,她亲手堵上了自己回到“坚硬线”之内的可能性。
  露姬的故事,是在我们回望自己的青春时,才会感到悲伤的,哪怕不用德波这一句“在真实生活之旅的中途,我们被一缕绵长的愁绪包围,在挥霍青春的咖啡馆里,愁绪从那么多戏谑的和伤感的话语中流露出来”来开头。即便不需要借助所谓的“漂移理论”或是“逃逸线”、“柔软线”。
  露姬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并不是一个激烈的女子,她“穿着讲究”,“很羞涩”,“动作慢条斯理,很是优雅,嘴角挂着一丝几乎察觉不出来的微笑”——我相信这才是莫迪亚诺的高明之处。她不是在60年代走上街头,高喊“必须绝对现代”的大学生,也并没有高调地沉溺于毒品,用来购买遮挡世界的幻觉。她唯一抵抗“坚硬线”的方式就是逃跑,而她唯一抵挡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手中的青春。
  这让我们相信,或许半个世纪前的青春是浪漫的。她一点点地在与这个世界的抵抗中流失了唯一紧紧攥在手里的青春,她是因为这个自杀的吗?她应该知道,既然是一场青春和存在真枪实刀的肉搏,如果没有了武器,就没有了一切。
  我们做不到,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在莫迪亚诺的诱惑下,站在“坚硬线”之内,回望我们位于“逃逸线”和“柔软线”之间的青春。
其他文献
在注意力缺货和信息碎片化的营销4.0时代,品牌需要为消费者创造“哎哟不错哦时刻(Wow Moment)”。如果硬是要从刚刚结束的纽约广告周找亮点,那可能就是体验营销了。面临营销
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1.visit v.拜访;访问I visited my grandmother.(P54)我看望了我的祖母。They are visiting the factory.他们正在参观工厂。[解析]visit用作及
我们总是作为教师的角色去为学生上课,如果我们作为母亲的角色给学生上课就会完全不一样。尤其对于数学课堂,学生们一贯有些惧怕的数学课,更应该带着母亲的爱与学生共同走进
爱太多了爸爸:“孩子,爸爸处罚你是因为爸爸爱你!”儿子:“这我知道,但我不应该得到这么多的爱。” Love too much dad: “Children, Dad punishes you because Daddy loves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的中美合作非常有名,诸如中美合作所、陈纳德的飞虎队等等。其实在此之前,中苏、中英之间都曾尝试进行军事、情报方面的合作,共同抗击日本。特别是中英合作期间,还成立了存在仅8个月的“中国突击队”。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因为利益分歧,致使合作在未深入展开之前就走向反目。本文披露这段中英双方都不愿提及且鲜有人知的合作,意在一方面纪念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让世人知晓国与国之间
史晓风曾是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的秘书,自1954年10月起,他一直在叶圣陶身边工作。1966年“文革”一开始,叶圣陶就因年事已高的理由,被免去副部长职务,工作另行安排。  1967年9月21日,73岁的叶圣陶由幼孙叶永和陪同到街上浴池洗澡,突然发病,长孙叶三午立即打电话向史晓风求助。已被打成“黑帮爪牙”的史晓风硬着头皮去找还没有“靠边站”的副部长刘皑风,希望他向周总理报告,很快就得到了“全力抢救”的
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口进入带城市中,给城市建筑带来一定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开始谋求在建筑上有发展的空间,进而出现了许
在2006年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以动物为在载体的试题,活泼生动、富有童趣.现采撷几例加以浅析,供大家欣赏. In the 2006 examination paper, there were some animal-based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总结出用人的三个原则:精编、優待、二八原则。  精编  所谓精编,就是要尽可能压缩编制,动态压缩编制,永远让编制处于不够用的饥渴状态。能用五个人做的事,绝对不用六个人。我们希望两个人做三个人的事儿,拿三个人的钱。绝大多数时候,公司的成功和人数恰恰是成反比的。  用人应以精编为第一要旨,坚决反对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只有让编制永远处于人手不够的饥渴之中,才能激发人员的激情和斗志
根据信息实时反映、过程实时控制、信息实时监督的目标,笔者在财务业务数据治理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将财务业务数据治理的前提——员工培训和沟通、财务业务数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