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书自笑八韵》与《早起非真健》均为山西博物院收藏题名傅山《行草诗稿册页》中的两首诗作,其中存在如错字等很多背离傅山书法风格的问题。经过与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傅山《五峰山草书碑》拓片、《(早起非真健)五言律诗草书轴》等,进行傅山文字的字形、结字偏旁的对比鉴定,确定全部傅山《行草诗稿册页》及与此相同笔迹,如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篱头筚觱冻琅裆)草书点污绝句诗轴》等另外三幅草书轴,均为后人临仿伪造的产物,并非傅山真迹。
长期被误认为明末清初傅山(1607-1684年)真迹的《题书自笑八韵》,因其大部分内容与著名的目前尚未发现墨书真迹的傅山《五峰山草书碑》内容基本相同,故一直受到社会的推崇。影印图版应该是首见于199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傅山全书》前扉插页之中。特别是在《中国书法》2007年第6期为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而编选的“傅山作品选”中,亦作为傅山书法中的代表作品予以接近原大发表,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题书自笑八韵》最初一般人均误认为是一幅完整的作品,直到2007年《傅山书法全集》出版之后,才突然发现《题书自笑八韵》也只不过是山西博物院收藏的所谓傅山《行草诗稿册页》(纸本,纵29.5厘米,横17.5厘米)一共32页开始的前4页而已,并且我们从中还可以发现此册页稍后的第17页诗作《早起非真健》,目前正好有内容相同和基本相同的两幅傅山真迹《(早起非真健)五言律诗草书轴》存世,我们如果把该两幅傅山真迹草书轴与册页诗作《早起非真健》对比,而把《题书自笑八韵》与傅山《五峰山草书碑》对比,并把册页最后一页中的落款及钤印与傅山真迹中的相同内容进行对比,通过对两者字形是否相似、结字偏旁是否正确等不同特点的对比鉴定,可以明确地辨别《题书自笑八韵》及全部《行草诗稿册页》的真伪。
一、《题书自笑八韵》与傅山《五峰山草书碑》对比
通过册页《题书自笑八韵》(图1)与傅山《五峰山草书碑》(图2)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明显的问题:
1.“檀栾”一词的误用。《题书自笑八韵》为五言排律一首,其简化字释文:“题书自笑八韵:腕原罗鹜拙,腰复坠驴疼。不谓管城重,真如雍父舂。水光才一画,花眼又双膨。断续檀栾构,枒杈艾纳松。三杯忙上顿,一觉不疗邛。回顾奔驰兽,旋骇竹木龙。为怜痂有嗜,只要菜为慵。若作神符镇,差消鬼市峪。郝旧甫持绫子索书,书已自顾,迳似正一家治鬼符一张,不觉失笑,遂有此作。”
傅山《五峰山草书碑》拓片(纵178厘米,横61厘米)来源于《傅山书法》闭,其简化字释文:“腕原罗鹜拙,腰复坠驴疼。不谓中书管,犹如雍父舂。水光财(才)一画,花眼又双膨。断续團栾(團圝)构,材权艾纳松。三杯忙上顿,一觉未疗邛。回顾奔驰兽,旋骇竹木龙。为怜痂有嗜,能苦菜(采)为偏。若作神符镇,差消鬼市峪。老病逃书,真如蒙童之逃学。鉴盘词兄出此绫索书,勉而应之,殆不成字,一笑而已。松侨老人真山。附记。”
该五言排律今译:手腕因原有疾病(腱鞘炎)已像罗网中的野鸭子一样不能自由伸屈了,腰部因为又从驴背摔下来也疼痛难忍。不用说拿毛笔写字了,就好像拿杵舂米一样沉重。墨水快干的时候才写了一画,眼花缭乱忽隐忽现的字迹又全是重影。可能写得如断断续续的大小圆环连接起来一样,也可能写得如长满横七竖八枝权的老松树一样。写完后三杯老酒急忙吃喝上一顿,再睡上一觉也不见得能解除疲劳。醒来后再回头看所写的草书既像山中奔驰的野兽,又像令人惊骇的绵延数里水车引水圆竹筒形成的木龙。爱怜书法家有衷情书法的嗜好,能辛苦采择书法的作用。如果把它作为神符来镇鬼,使用它能灭尽嵱山下鬼市中的恶鬼。
咸丰三年(1853年),刘熏在其重刻的傅山《霜红龛集》中,曾经明确地指出《题书自笑八韵》与《五峰山草书碑》内容的不同:“张刻‘中书管’作‘管城重’,与下句不对(仗)……‘團圝’作‘檀圝’,‘未’作‘不’……俱讹。”我们详细分析其中“俱讹”的“檀栾”一词。在清初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并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出版的《康熙字典》中,其木部“栾”字释义最后记述:“又檀栾,竹貌。枚乘《兔园赋》修竹檀栾。”关于《兔园赋》之“兔园”,实为园名,汉梁孝王所筑。后称“梁苑”,亦称“梁园”。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枚乘(?一前140年),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西汉辞赋家,曾作《梁王兔园赋》。可见“修竹檀栾”一般是指风和日丽之时,园林风光秀美景象而已。
我们再分析《五峰山草书碑》中“團圝”一词。同样是在《康熙字典》中,“團”字主要释义:“徒官切,並音搏。《说文》圆也。……又与园同,见园字注。”“圝”字全部释义:“《唐韵》落官切。《集韵》卢丸切。《正韵》卢官切,并音鸾。《说文》團圝,圆也。《孟效诗》可惜大雅志,意比小團圝。《梵书》大家團圝头,共说无生话。”。“圝”字释义后两段古书例句可证,團圝确实只是“圆也”而已,并无其他特殊的含义,使用范围较窄。
而“團圝”又可写作“團栾”,如在明代中期王宠(1494-1533年)嘉靖壬辰年(1532年)自作行草《七绝二首》其一:“空山夜雨急松涛,斋榻團栾拥絮袍。万顷重湖千叠岭,不知身在五云高。”诗中“團栾”即指睡觉时身体弯曲成圆弧状之意,绝无随意挪换“修竹檀栾”一词之可能。
傅山亦在诗作中多次使用“檀栾”一词,如现存傅山真迹《五言诗册页·西山》:“青紫檀栾中,宛如不可画。春心溯烟人,凄动见之外。美人何时归,至不知所在。西山”其中“檀栾”一词如图3所示。
从上述的众多诗作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白傅山在诗词中使用“團圝”与“檀栾”是有严格界线的,“檀栾”只能用于山水田园风光的描写,而“團圝”只能应用于牵涉到“圆”的语言环境之中,岂能随意替代?可证《题书自笑八韵》非傅山亲笔。
2.不符合傅山书法风格半楷半草的怪字。通过《五峰山草书碑》,我们可以认为傅山在字的笔画书写过程中,大胆娴熟地应用牵丝引带,或上冲下突、或左右逢源、或斜正相宜,已把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东汉时期张芝(?-约192年)倡导的“一笔书”,发挥到了无人可以超越的极致。但在《题书自笑八韵》中,却出现了“腕、原、腰、复、谓、栾、邛、旋、嗜、神、峪”等11个并不符合傅山书法风格的半楷半草的怪字。我们如果和应该写于与《五峰山草书碑》及《题书自笑八韵》同一时期的《傅山草书千字文(册页)》后面跋文“附记”中的相同用字作一比较,即可发现这些怪字只是一些拙劣掺杂临仿多种傅山真迹的产物。如怪字“腕”与“腰”,本来左偏旁“月”已是楷书,而非要反常地把右偏旁“宛”与“要”写成连笔草书。特别是其中的“嗜”字,左偏旁“口”从上面“有”字右下向左牵丝引带已是草书笔法,把右偏旁“老”再连笔写成草书即可,非要奇怪地再把“老”写成楷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因为这只是作伪者在临仿伪造傅山真迹的过程中,因为确实不熟悉傅山楷字、草字结构确切的转换过程而出现的错误之一。在只有80字的一首诗中,竟然出现十余个如此不符合傅山书法风格的怪字,我们难道还有其他理由认为他是傅山书法中的代表作品吗?
3,“枒”“为”两个错字。《题书自笑八韵》第7行倒数第二个字“材”字,第11行倒数第二个字“为”字,为作伪者临仿傅山草书笔画不到位的两个错字。傅山草书“材”字见《五峰山草书碑》,亦见《傅山草书千字文(册页)》后面跋文“附记”第9行第三字。对照之下,“枒”字有两个明显的错误:一是偏旁“牙”右边竖画错误地写于二横画正中间。二是“牙”下撇画错误地以“X”交叉的方式,写于右边并无回锋上挑迹象竖画的中间。此字若单独取出,肯定谁也不认识。
关于错字“为”。傅山草书“为”见《五峰山草书碑》第4行下半段“为怜痂有嗜,能苦菜(采)为慵。”句中。错字“为”主要是没有把草书“为”字最下面的末尾笔画用圆圈或圆点表现出来。此字若和《题书自笑八韵》倒数第3行第一“为”字相比较,也是一个既不像“为”字,又不像“又”字,更不像“可”字,任何字都不像的错字而已。
在现存的傅山真迹《草书裴逸民册页》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傅山隔行书写两遍的“无为之”句中,两个“为”字专门用圆点来表现末尾笔画,如此的“为”字与错字“为”岂非天壤之别?《题书自笑八韵》岂能不伪?
长期被误认为明末清初傅山(1607-1684年)真迹的《题书自笑八韵》,因其大部分内容与著名的目前尚未发现墨书真迹的傅山《五峰山草书碑》内容基本相同,故一直受到社会的推崇。影印图版应该是首见于199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傅山全书》前扉插页之中。特别是在《中国书法》2007年第6期为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而编选的“傅山作品选”中,亦作为傅山书法中的代表作品予以接近原大发表,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题书自笑八韵》最初一般人均误认为是一幅完整的作品,直到2007年《傅山书法全集》出版之后,才突然发现《题书自笑八韵》也只不过是山西博物院收藏的所谓傅山《行草诗稿册页》(纸本,纵29.5厘米,横17.5厘米)一共32页开始的前4页而已,并且我们从中还可以发现此册页稍后的第17页诗作《早起非真健》,目前正好有内容相同和基本相同的两幅傅山真迹《(早起非真健)五言律诗草书轴》存世,我们如果把该两幅傅山真迹草书轴与册页诗作《早起非真健》对比,而把《题书自笑八韵》与傅山《五峰山草书碑》对比,并把册页最后一页中的落款及钤印与傅山真迹中的相同内容进行对比,通过对两者字形是否相似、结字偏旁是否正确等不同特点的对比鉴定,可以明确地辨别《题书自笑八韵》及全部《行草诗稿册页》的真伪。
一、《题书自笑八韵》与傅山《五峰山草书碑》对比
通过册页《题书自笑八韵》(图1)与傅山《五峰山草书碑》(图2)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明显的问题:
1.“檀栾”一词的误用。《题书自笑八韵》为五言排律一首,其简化字释文:“题书自笑八韵:腕原罗鹜拙,腰复坠驴疼。不谓管城重,真如雍父舂。水光才一画,花眼又双膨。断续檀栾构,枒杈艾纳松。三杯忙上顿,一觉不疗邛。回顾奔驰兽,旋骇竹木龙。为怜痂有嗜,只要菜为慵。若作神符镇,差消鬼市峪。郝旧甫持绫子索书,书已自顾,迳似正一家治鬼符一张,不觉失笑,遂有此作。”
傅山《五峰山草书碑》拓片(纵178厘米,横61厘米)来源于《傅山书法》闭,其简化字释文:“腕原罗鹜拙,腰复坠驴疼。不谓中书管,犹如雍父舂。水光财(才)一画,花眼又双膨。断续團栾(團圝)构,材权艾纳松。三杯忙上顿,一觉未疗邛。回顾奔驰兽,旋骇竹木龙。为怜痂有嗜,能苦菜(采)为偏。若作神符镇,差消鬼市峪。老病逃书,真如蒙童之逃学。鉴盘词兄出此绫索书,勉而应之,殆不成字,一笑而已。松侨老人真山。附记。”
该五言排律今译:手腕因原有疾病(腱鞘炎)已像罗网中的野鸭子一样不能自由伸屈了,腰部因为又从驴背摔下来也疼痛难忍。不用说拿毛笔写字了,就好像拿杵舂米一样沉重。墨水快干的时候才写了一画,眼花缭乱忽隐忽现的字迹又全是重影。可能写得如断断续续的大小圆环连接起来一样,也可能写得如长满横七竖八枝权的老松树一样。写完后三杯老酒急忙吃喝上一顿,再睡上一觉也不见得能解除疲劳。醒来后再回头看所写的草书既像山中奔驰的野兽,又像令人惊骇的绵延数里水车引水圆竹筒形成的木龙。爱怜书法家有衷情书法的嗜好,能辛苦采择书法的作用。如果把它作为神符来镇鬼,使用它能灭尽嵱山下鬼市中的恶鬼。
咸丰三年(1853年),刘熏在其重刻的傅山《霜红龛集》中,曾经明确地指出《题书自笑八韵》与《五峰山草书碑》内容的不同:“张刻‘中书管’作‘管城重’,与下句不对(仗)……‘團圝’作‘檀圝’,‘未’作‘不’……俱讹。”我们详细分析其中“俱讹”的“檀栾”一词。在清初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并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出版的《康熙字典》中,其木部“栾”字释义最后记述:“又檀栾,竹貌。枚乘《兔园赋》修竹檀栾。”关于《兔园赋》之“兔园”,实为园名,汉梁孝王所筑。后称“梁苑”,亦称“梁园”。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枚乘(?一前140年),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西汉辞赋家,曾作《梁王兔园赋》。可见“修竹檀栾”一般是指风和日丽之时,园林风光秀美景象而已。
我们再分析《五峰山草书碑》中“團圝”一词。同样是在《康熙字典》中,“團”字主要释义:“徒官切,並音搏。《说文》圆也。……又与园同,见园字注。”“圝”字全部释义:“《唐韵》落官切。《集韵》卢丸切。《正韵》卢官切,并音鸾。《说文》團圝,圆也。《孟效诗》可惜大雅志,意比小團圝。《梵书》大家團圝头,共说无生话。”。“圝”字释义后两段古书例句可证,團圝确实只是“圆也”而已,并无其他特殊的含义,使用范围较窄。
而“團圝”又可写作“團栾”,如在明代中期王宠(1494-1533年)嘉靖壬辰年(1532年)自作行草《七绝二首》其一:“空山夜雨急松涛,斋榻團栾拥絮袍。万顷重湖千叠岭,不知身在五云高。”诗中“團栾”即指睡觉时身体弯曲成圆弧状之意,绝无随意挪换“修竹檀栾”一词之可能。
傅山亦在诗作中多次使用“檀栾”一词,如现存傅山真迹《五言诗册页·西山》:“青紫檀栾中,宛如不可画。春心溯烟人,凄动见之外。美人何时归,至不知所在。西山”其中“檀栾”一词如图3所示。
从上述的众多诗作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白傅山在诗词中使用“團圝”与“檀栾”是有严格界线的,“檀栾”只能用于山水田园风光的描写,而“團圝”只能应用于牵涉到“圆”的语言环境之中,岂能随意替代?可证《题书自笑八韵》非傅山亲笔。
2.不符合傅山书法风格半楷半草的怪字。通过《五峰山草书碑》,我们可以认为傅山在字的笔画书写过程中,大胆娴熟地应用牵丝引带,或上冲下突、或左右逢源、或斜正相宜,已把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东汉时期张芝(?-约192年)倡导的“一笔书”,发挥到了无人可以超越的极致。但在《题书自笑八韵》中,却出现了“腕、原、腰、复、谓、栾、邛、旋、嗜、神、峪”等11个并不符合傅山书法风格的半楷半草的怪字。我们如果和应该写于与《五峰山草书碑》及《题书自笑八韵》同一时期的《傅山草书千字文(册页)》后面跋文“附记”中的相同用字作一比较,即可发现这些怪字只是一些拙劣掺杂临仿多种傅山真迹的产物。如怪字“腕”与“腰”,本来左偏旁“月”已是楷书,而非要反常地把右偏旁“宛”与“要”写成连笔草书。特别是其中的“嗜”字,左偏旁“口”从上面“有”字右下向左牵丝引带已是草书笔法,把右偏旁“老”再连笔写成草书即可,非要奇怪地再把“老”写成楷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因为这只是作伪者在临仿伪造傅山真迹的过程中,因为确实不熟悉傅山楷字、草字结构确切的转换过程而出现的错误之一。在只有80字的一首诗中,竟然出现十余个如此不符合傅山书法风格的怪字,我们难道还有其他理由认为他是傅山书法中的代表作品吗?
3,“枒”“为”两个错字。《题书自笑八韵》第7行倒数第二个字“材”字,第11行倒数第二个字“为”字,为作伪者临仿傅山草书笔画不到位的两个错字。傅山草书“材”字见《五峰山草书碑》,亦见《傅山草书千字文(册页)》后面跋文“附记”第9行第三字。对照之下,“枒”字有两个明显的错误:一是偏旁“牙”右边竖画错误地写于二横画正中间。二是“牙”下撇画错误地以“X”交叉的方式,写于右边并无回锋上挑迹象竖画的中间。此字若单独取出,肯定谁也不认识。
关于错字“为”。傅山草书“为”见《五峰山草书碑》第4行下半段“为怜痂有嗜,能苦菜(采)为慵。”句中。错字“为”主要是没有把草书“为”字最下面的末尾笔画用圆圈或圆点表现出来。此字若和《题书自笑八韵》倒数第3行第一“为”字相比较,也是一个既不像“为”字,又不像“又”字,更不像“可”字,任何字都不像的错字而已。
在现存的傅山真迹《草书裴逸民册页》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傅山隔行书写两遍的“无为之”句中,两个“为”字专门用圆点来表现末尾笔画,如此的“为”字与错字“为”岂非天壤之别?《题书自笑八韵》岂能不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