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反射—李华当代艺术中的巴洛克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智者曾说:“没有共同目标的人,有可能同道而行;有共同目标的人,亦有可能不相为谋。”尽管年纪轻轻,李华已走过很长的一段艺术道路,对阐释与变形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
  早在幼年,李华的出众才华就为独具慧眼的老师们所注意。这位1980年出生于重庆的艺术家在获得资助后,决心打破常规,逃离奔波于小城市与乡间的既定生活轨迹——她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小村庄,于2001年至2005年来到四川美术学院学习。早期在上海、北京、香港、澳门等地参与画展的经历,为这位上进的青年争取到了一系列深造机会,其中包括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柏林艺术大学,以及2011-2012学年的维也纳美术学院Erwin Bohatsch大师班。即使在李华离开柏林的艺术高校之后,曾为其讲课的Daniel Richter仍将她视为少数几个出类拔萃的学生之一,与其保持着密切往来,并在艺术问题方面给予关照。
  反射与映射是李华作品的中心主题。那些乍看之下几乎对称的图案,通常都是对存在的陌生化的、多层次的反射。拥有中国古典书法艺术功底的她,将这种来自故乡的传统与她对新环境的印象糅合在一起。她的生活也令反射的形状和色彩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她在巴黎,尤其是柏林的旧作较为单一,过去三年来,艺术家在她的常住地维也纳创作出了更有力、更强大,色彩更为丰富,对比更为强烈的作品系列。人们几乎可以用巴洛克风格来定义她那切实做到层次丰富的绘画作品。
  李华带领观者踏上横跨欧亚大陆的旅程,在她曾探索过的世界中畅游。这位细腻的艺术家带着活力与投入、好奇与激情,阐释着这个世界。她拒绝一切陈规,同时也拒绝来自艺术史和学院派的各种原则。她所遵从的是先锋派意义上的“将艺术视作生活的一部分”。
  李华是如何一步步蜕变的呢?我们可以从早期的脆弱构图中追溯到这一蜕变的根基,她进而又用一种晦暗的史诗式作品颠覆了自我,最后,近来的这一新阶段代表一种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笔法的萌发。挣脱了前人影响的束缚,才能对事物的本质有全新的认识。在定居维也纳的漫游者李华看来,本质即人与生命本身的一次激烈辩论。在她幅面越来越大、风格越来越大胆的油画中,她不仅反映恐惧、愤怒,同时也有欢乐,以及沉睡与苏醒,笑着、爱着与活着。一个与永恒对立的瞬间,因她多层次、笔触分明、结构有力的作品,变得昭然若揭。尽管中国与奥地利在乍看之下如此不同,可这两个文化大国实则如此相似,如此紧密相联:无论是历史学上的可比性,例如两国皆有的帝国过往,同样迂回曲折的历史进程,还是着眼当代,他们都有着各种关联。热情好客,文化自觉,追求对自身过往、文化身份、传统的明确认识,以及对风俗与民族精神的传承维护——这些都是两国人民共有的。除此之外,当然还有植根于日常之中的好奇、发展、创造、研究,以及随之而来的开明眼光及求索精神。李华的作品中有的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成熟,因为我们还可以看到——尽管是极其抽象的——巴洛克式的华美,多样化的新艺术风格,克里姆特式的东方图案,以及维也纳分离派等散发出的金色光辉。这是被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思想与情境。
  作为先驱者的艺术家李华不只是以客观视角,对全球发展和国家转型做了形变,从中我们还可一一辨别一个社会或强或弱的组成部分。她描绘的,是对建立在传承与旧事物之上的新生事物的好奇与移情,是对这些事物进行的拷问与探究。绘画艺术的非凡之处,正是在于不用一词一句,便可传达情绪与思想、肉体与灵魂。
  艺术家传递的,不仅是想象,不仅是对现实的摹写,更有能够触动我们的感受。她的作品要求人们把呈现出的画面当作镜像,当作反射——它们通常经过多重折射,以哈哈镜般的破碎映像示人。李华的有些画作就像是一面镜子被打碎再拼凑起来那样,以一幅极其印象主义的、人为的马赛克,表达了纯客观的全新视角。在这思想的风暴中,清风在月影下吹起涟漪,接着又慢慢消逝在海岸上粉身碎骨的浪花中。这便是永恒。
其他文献
雪乃自然生成之物,这些年来,地球变暖,雪在南方成了稀罕物,天有不测,想不到在岭南,冰雪也会成灾。然而,在大家的眼中雪依然是美好的,象征高洁、清澈,但谁也不敢小觑其累积而又无痕的力量。文人更是与雪结缘,在计白当黑的宣纸上,红泥雪爪蝇头小楷夺人眼球,看惯了张牙舞爪的大字行草,在程万青撰写的切规中矩营营有余的小楷书法面前,一时间有了“雪盲”的眼晕,架上眼镜,擎起放大镜,巡视良久,心中竟慢慢地生出一缕静怡
期刊
“上海雕塑计划展”是上海油画雕塑院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打造上海雕塑艺术研究、交流与发展的学术品牌项目。以“计划”的名义,体现国家专业学术研究机构的长远规划和艺术追求;呈现对雕塑艺术发展的文化理想;展现有志于推动雕塑事业发展的史学观。  以“生活维度”为主题的“首届上海雕塑计划展”,旨在以学术研究的方式从微观学的方面探讨扩张领域的当下雕塑及其观念和媒介变化,并引伸出与日常经验相关的判断、想象、僭越
期刊
卡尔·法贝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珠宝艺术大师,曾被指定为亚历山大三世的皇室供应商,连续多年为沙皇家族创作一颗颗由各种宝石、黄金、白银和钢铁等金属制成的复活节彩蛋。  “宝光璀璨——法贝热珠宝艺术展”的200余件/组展品以法贝热珠宝公司的艺术品为核心、辅以同时代其他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著名珠宝公司的作品,囊括大量帝国皇室成员的礼服、首饰、餐具及摆设品,力求向观众展示俄罗斯帝国末期的珠宝工艺
期刊
认识陈燮君的人,都会感到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有着真性情的画家,对于艺术有着发自内心的真情挚爱。多年来,他始终处于一种超大工作量的持续不间断的创作状态,被朋友们誉为“美术界的劳动模范”、“艺术创作的拚命三郎”。面对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人们在惊叹之余又会感到这对陈燮君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正如吴冠中所说:“艺术作品的价值寓于真情实感。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固然须具备才华、功力、经历、素养等等诸多因素,但
期刊
今年三月,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12套广场舞,对全国广场舞进行了“标准化”限定。该举动收效可谓差强人意,不少跳“国标”广场舞的舞蹈者感到“国标”舞蹈既困难又单调,网络媒体对此亦怨声载道,议论纷纷。此事令人联想至当前上海市民文化节中的情形:各个群众舞蹈队伍为了参加各类市民舞蹈比赛而奉专业舞蹈为圭臬,将统一规范为最高的目标。群众舞蹈队的领舞人为了追求比赛成绩,硬性地限制舞蹈队排演的曲目,长期重复排练同一支
期刊
陈履生是位在台上即兴主持、用词连贯到位、典雅又不失生动、风度翩翩的江南才子。不久前他在上海美术馆开展的“务本:陈履生笔墨”,以及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光影造化:陈履生建筑摄影展”,显示了他作为艺术家的深厚功力。从画家,到评论家,再到博物馆管理者,是他分身有术吗?  在话题开始之前,有必要对我的访谈对象做个轮廓勾勒。  面前的陈履生,头发灰白,面庞清癯,略显疲惫,不似那个在台上即兴主持、用词连贯到位
期刊
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物质基础之上的精神活动。现代社会精细化的分工和人们的个性不同,产生了林林总总的被奉为精神乐园中的使者。然而,这种状态被劳申伯格等人的“让艺术从艺术家的宫殿里解放出来”的口号打破了,于是波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文化气象。  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人们都可以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广泛开展,正成为这种理论的实践
期刊
遵循“上海之春”力推新人新作的办节宗旨,每年一度的群文新人新作展评活动都是一次基层文化单位文艺作品创作的大汇演。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文化研究的工作者,在观看了由17个区县、8家系统单位申报的57个(其中2个作品弃权)音乐类作品之后,笔者欣喜地感到群众文化的音乐创作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蒸蒸日上,主要体现在作品形式、作品内容、创作角度和舞台表现等方面。  首先,作品形式丰富多样。音乐专场作品共分为器乐和声乐两
期刊
采访光启剧社缘起于静安区市民文化节重点板块——现代戏剧谷的引荐。在我们先前对静安文化局的采访中,屡次提到静安区目前的主要精力之一就是全面培养民间剧社与业余剧社,并肯定了目前所获得的成绩。而现代戏剧谷便是这样的一个平台。光启剧社于第一届市民文化节便积极参与,推出的话剧《苍月丹魂》获得该年话剧大赛的“最佳编导”、“最佳男演员”、“优秀团队”三项大奖。可以说,上海市民文化节正是因了这些个体单元的积极的、
期刊
1922年7月20日的《中日美术》第1卷第3号和同年9月17日至22日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在很接近的时间相继刊登了刘海粟撰文的《上海美专十年回顾》。这所与中华民国同时诞生的学校,在十年的办学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的精神内核,并在刘海粟的阐述中被精炼地提取:“因为学校的教学本来是活的,是要依着时代的发展而改进的,决不可以依着死章程去办事,美术学校的性质,更与其他学校的情形不同。况且美专之在中国,要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