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策兰之争”的来龙去脉——纪念保尔·策兰诞辰100周年

来源 :德国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叶,德意志文学史上发生了一起“戈尔-策兰之争”,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战震动了整个德国文坛和媒体.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事件的探究与论述:其一,策兰与戈尔夫妇各自对他们相识和相处的陈述;其二,策兰翻译戈尔法语诗学受到的批评,以及由此引发的戈尔夫人与策兰之间的冲突;其三,诗人、作家、评论家以及专业杂志和大众媒体在这一事件中的态度与倾向.本文同时指出这场争论中所显露出来的政治正确-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制造,试图从自主立场重构戈尔-策兰之争的来龙去脉,为中文读者提供一个他者的观察立场.
其他文献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由于康德认为纯粹理性单凭自身就是实践的,因此无论是从道德性的起源、意志的规定、道德行为的动机以及道德判断力的活动的角度来看,道德判断都排斥感性的作用,从而也就不存在本真意义上的道德的感性学。但《判断力批判》表明,反思判断力作为判断力本身的深层活动,与其感性条件即先验想象力的自由的合法则性是分不开的。虽然在道德判断中判断力作为规定性的判断力起作用,反思判断力的作用因此被遮蔽了,但道德判断仍然包含了判断力的反思作用,因此道德的判断力之运用需要某些感性条件。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再次提出
人世中恶的存在,尤其是好人受苦可以说是人类生活共同面临的永恒难题。面对这一问题,诗人赫西俄德劝导人们听从正义,遵守法律。但是,智者安提丰在《论真理》中从同样的生存事实出发,从对具体的法庭审判程序和参与其中的人之处境的分析入手,深刻揭露了以赫西俄德为代表的古希腊传统法律和正义的困境。安提丰的攻击激发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法律和正义的反思和重建。
  目的 观察有肝硬化背景的小肝癌与不典型增生结节(DN)超声造影(CEUS)灌注增强特点,探讨CEUS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术前行CEUS检查的65个病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
会议
期刊
2017年2月21日,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南京组织专家召开了由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北大学RAL共同完成的“高等级低合金耐磨钢板NM600”和“大型起重机吊臂用超高强度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MRI导航成像技术在诊断隐匿性肝癌中的价值。方法 临床疑诊为肝恶性肝肿瘤的病例共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4±11岁。所有患者均有原发性
  目的 探索定性ARFI(VTI技术)在肝内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名病人共54个肝内局灶性病变进行VTI检查,根据弹性图的灰度,将病灶的VTI图像分为黑、灰黑
会议
19世纪后期,德国对华政策受其世界政策以及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影响而变化,清政府为因应这一变化开始正式派遣驻德公使.荫昌早年入学京师同文馆德文班,充任随使翻译在德国
摘 要:安全是一个不断演变和生长的历史范畴.生物安全议程受到社会认知和时代需求演变驱动而不断更迭.生物安全治理始于人们对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危机开始进行的有意识的干预
  目的 探讨腹膜淋巴瘤的特征性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4年6月于本科室行超声引导下腹膜活检的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包括6例大网膜淋巴瘤与5例肠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