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中的矛盾分析法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moo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化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化学变化中,矛盾无时不在,无所不有。其中,有一个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变化过程中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矛盾分析法是化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文以一些化学现象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规律”关系为例,说明化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密不可分的关系。
  化学变化中,矛盾规律无时不在,无所不有。矛盾规律,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和性质。在复杂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居于主導地位,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居于从属地位,不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发展起辅助性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要注意矛盾地位的相互转化,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一、事物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对立统一在化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以Cl2 分子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例。在这个分子式中,①两个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一个氯原子的原子核对另一个氯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即两个氯原子之间的异性电荷静电吸引力;②两个氯原子的电子和电子之间,核和核之间的排斥力,即两个氯原子之间的同性电荷静电排斥力。当两个氯原子成键,原子间的距离处于平衡距离时,排斥力和吸引力相当,处于稳定状态;当氯原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当氯原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l2 分子中微粒间的作用力告诉我们,吸引和排斥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表现出了物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找关键,抓重点
  在化学变化中,总是存在多种变化同时发生,但只有一种变化居于主导地位,对事物的变化起主导和支配作用,构成事物的主要矛盾,我们在分析化学变化时,主要的就是要抓住事物的这一变化。下面以几个化学反应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1.电解氯化铜溶液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的矛盾分析
  以0.5mol/L氯化铜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为例:电解氯化铜溶液的电极反应式为:阳极 2Cl–―2e–=Cl2↑, 阴极 Cu2++2e–=Cu。电极反应中产生作用的矛盾有: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uCl2+2H2O Cu(OH)2+2HCl,氯离子和铜离子的放电,使氯化铜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平衡向左移,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即溶液的PH值增大;②阳极产生的氯气和水发生反应:Cl2+2H2O HClO+HCl,使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增大,即溶液的PH值减小。在这个反应中,既有使PH值增大的反应,也有使PH值减小的反应,二者存在着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但是溶液酸性越来越强,PH值减小的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居于主导地位,说明了阳极产生的氯气和水发生的反应:Cl2+2H2O HClO+HCl,使溶液的PH值减小的反应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整个反应过程的主要矛盾。
  2.同族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对电子吸引能力的变化分析
  以卤族元素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随氟、氯、溴、碘的顺序变化为例。“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矛盾有: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增加,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②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对电子吸引能力逐渐减弱。这说明了在卤族元素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存在着“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同时又减弱”的对立统一关系。实践得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越来越容易失去电子,证明“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减弱”是“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同时又减弱”这对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存在主次之分,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三、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在事物的矛盾群中,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分析事物的矛盾时,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下面以冰醋酸用水稀释过程中c(H+)的变化为例说明这一问题。冰醋酸中加水即存在: 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随着稀释的展开,越来越多的H+释放出来,H+的物质的量增加,c(H+)增大;当c(H+)增大到一定点时,继续加水,c(H+)减小。第一阶段c(H+)增加是变化过程的主要矛盾;第二阶段c(H+)减少成为了变化中的主要矛盾。整个变化过程中存在c(H+)由增到减的变化,主次矛盾相互移位。这个变化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的,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力避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综上所诉,化学变化中,矛盾规律无所不有,无时不在。我们在分析化学变化是,要抓住变化的主要矛盾。同时,还要注意化学变化中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要做到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只要我们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作为方法论指导,就能够把化学研究引向深入。
  作者简介:
  万立燕(1982—),女,四川泸州人,教师,中教二级,从事中学化学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大型落地式扬声器日益增多,小型扬声器受到欢迎,相反,中级扬声器却议论得较少,这是去年至今年以来的明显特点。最近,各公司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采用新技术的多种产品引人注
ZSQ—1B 型气象图传真机,比 ZSQ—1A 型增加了自动对相电路和方便上纸机构,使该机操作更为简便迅速。但该机自动对相电路设计复杂并采用数字逻辑电路,给检修带来一定困难。
在语文教学中推动学生展开深度阅读,令其以多元化的方式解读文本,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但是这里需要注意深度绝非深不可测,而是深入浅出的含义.换言之,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要紧
期刊
会议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于1972年发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中包含从科学角度出发对世界遗产的评价.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着丰
鱼是脊椎动物,需要用睡觉的方式消除神经系统和肢体的疲劳.但鱼类是没有眼睑的,无论什么时候,它们的眼睛都没办法闭合,甚至在死亡后,它们的眼睛也是睁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