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内容摘要: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能引导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并且要抓住契机,及时发问。《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一位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老师,应该像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一样,注意研究提问的艺术,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都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抓住契机,指点迷津。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记得我求学时,常遇到被老师提问回答不出的窘境,现在回想一下也不尽是我知识没掌握,有些问题确实有点空泛,让人摸不着脑。初为人师的我,在课堂提问这一方面颇为有心,在写教案时再三推敲,却也难免犯类似的错误。有一次,我在总结李白的《将进酒》的艺术特色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李白的作品和我们过去学的杜甫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特色?他们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怎样?”当我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同学们目瞪口呆,一脸茫然不知措措的神色,进而学生兴味索然,点名让几名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也是无言以对,最后只好我自己回答。这一课堂从头到尾只有我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只是充当着“看客”的角色。最后我反复思索,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提的问题太深奥
了,这一系列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作答的,这简直就是大学生研究的课题。虽然我课上也完成了提问的形式,但只是在学生陪衬下显示了我的“高明”,相反,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热烈,然而这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認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我曾听一位老教师在讲授《项链》这篇文章时,他在结束课堂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此问一出本来兴高采烈的同学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生怕老师提问到自己,课堂一下子陷入了沉默。这时,这位才师不慌不忙、面带微笑而对这种情况,这位教师并不急于自我展现,而让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这一问题。据此这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板书:
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那么哪一项是马克思一生中对无产阶级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呢?这位教师又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钥匙?恩格斯对马克思所做的各项工作的评价是否完全一样?从恩格斯的哪些用语中看出哪一项是正确答案?经过学生一阵自由而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贡献。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导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和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世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教师对精心设计的提问要积极评价,发挥“衡"的作用。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堂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的复习。提问的效果则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对回答者的每一句话,教师、学生都是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
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要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其次要评价“好不好",通常教师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当“对事不对人”。有些教师在评议时往往会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并爱与其他学生作比较,这样有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在课堂上,教师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表扬为主,鼓励求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必须科学地掌握课堂提问的度、量、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回答也是一门艺术。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就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加以分析抓住契机,指点迷津,交给学生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决不能简单地把正确答案一说了之,更不能对学生加以批评和嘲讽。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课堂提问 抓住契机 指点迷津激发思维 恍然大悟 锻炼能力激活思维气氛热烈 引人入胜鼓励督促培养
内容摘要: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能引导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并且要抓住契机,及时发问。《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一位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老师,应该像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一样,注意研究提问的艺术,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都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抓住契机,指点迷津。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记得我求学时,常遇到被老师提问回答不出的窘境,现在回想一下也不尽是我知识没掌握,有些问题确实有点空泛,让人摸不着脑。初为人师的我,在课堂提问这一方面颇为有心,在写教案时再三推敲,却也难免犯类似的错误。有一次,我在总结李白的《将进酒》的艺术特色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李白的作品和我们过去学的杜甫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特色?他们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怎样?”当我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同学们目瞪口呆,一脸茫然不知措措的神色,进而学生兴味索然,点名让几名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也是无言以对,最后只好我自己回答。这一课堂从头到尾只有我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只是充当着“看客”的角色。最后我反复思索,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提的问题太深奥
了,这一系列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作答的,这简直就是大学生研究的课题。虽然我课上也完成了提问的形式,但只是在学生陪衬下显示了我的“高明”,相反,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热烈,然而这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認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我曾听一位老教师在讲授《项链》这篇文章时,他在结束课堂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此问一出本来兴高采烈的同学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生怕老师提问到自己,课堂一下子陷入了沉默。这时,这位才师不慌不忙、面带微笑而对这种情况,这位教师并不急于自我展现,而让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这一问题。据此这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板书:
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那么哪一项是马克思一生中对无产阶级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呢?这位教师又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钥匙?恩格斯对马克思所做的各项工作的评价是否完全一样?从恩格斯的哪些用语中看出哪一项是正确答案?经过学生一阵自由而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贡献。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导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和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世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教师对精心设计的提问要积极评价,发挥“衡"的作用。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堂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的复习。提问的效果则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对回答者的每一句话,教师、学生都是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
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要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其次要评价“好不好",通常教师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当“对事不对人”。有些教师在评议时往往会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并爱与其他学生作比较,这样有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在课堂上,教师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表扬为主,鼓励求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必须科学地掌握课堂提问的度、量、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回答也是一门艺术。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就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加以分析抓住契机,指点迷津,交给学生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决不能简单地把正确答案一说了之,更不能对学生加以批评和嘲讽。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课堂提问 抓住契机 指点迷津激发思维 恍然大悟 锻炼能力激活思维气氛热烈 引人入胜鼓励督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