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篇章为单位的语篇分析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篇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高考阅读的分值。基于语篇分析和阅读理解理论,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语篇分析法的含义、以及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语篇分析理论; 教学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难点。学生要在很紧的时间内,阅读包含相当数量单词的文章,要对其情节发展、逻辑结构、思想内容有个清晰明确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回答相应问题。在阅读教学中,传统阅读课习惯于以句子为单位,以语法为教学重点,在用大量时间逐字逐句串讲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处理语法结构、难词难句。而语篇分析法不仅重视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功能,同时还注重文章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因此能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全面分析、理解和获得信息的能力。本文基于语篇分析和阅读理解理论,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语篇分析法的含义、以及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一、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弊端分析
英语阅读教学至今仍是一个沉重且无奈的话题。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中总结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能发展也不均衡。
在阅读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尝试将阅读文章翻译成中文来帮助阅读,很少利用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文章,也不能根据文章标题或图片来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预测,不会根据相关线索来判断文章体裁。在阅读时,有的学生会根据上下文对生词进行推测,但有的学生根本不去或很少去关注代词的指代对象.不注意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有的学生在阅读后不能根据各段的主题句来总结全文的主题,而大部分学生在课下很少或是几乎不阅读英语课外书籍。
2、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有的教师在阅读课堂上主要以语言点的讲解为主,依然沿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即把课文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某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然后举例说明,再通过大量无情境的枯燥的练习达到巩固语言知识的目的。而有的教师刚好相反,并没有完全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而是在阅读课上千篇一律的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读前放几张幻灯片,读中让学生做几道阅读理解题,读后让学生讨论一下(实际上,这部分往往已经被省略了)。这样由于教学方法过于老套与形式化,学生普遍感到阅读无趣,因此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二、语篇分析理论的含义
语篇教学法是在语篇教学过程中,学生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意图,从其结构层次及内容上理解,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达到全面而深人的理解。语篇理论的研究是建立在一篇或者一个段落文章整体的角度来进行的,文章的机构框架掌握好了才会真正掌握整篇文章的意义。语篇理论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文章正确的理解线索和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语篇理论运用的恰当还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英文写作思维。
三、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语篇分析理论下的阅读教学不是只停留在对英语孤立词句的分析上, 而是从语篇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结合语言运用的环境来理解和掌握语篇。在讲授语言形式上的知识点后,分析作者利用衔接等手段创造语篇连贯的方法, 并结合文章的语言向学生传授与英语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和其他各种知识。在课堂上,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参与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认知过程, 训练他们的参与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语言的实用能力, 要求教师精讲多练,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来运用所学知识互相交流。具体实施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阅读前
1、关注社会,丰富文章文化背景知识 ,
阅读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而读者自身相关背景知识的缺乏将会导致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的意图。教师除了在课后引导学生通过多阅读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外;在阅读课上,教师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发掘课文的背景。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就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提问与讨论、列表、图文演示或图解关键词等方式来激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NSEFC Book1 Unit1 Friendship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实际列举出自己的一些好朋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为什么会交这些朋友以及这份友谊带给自己的影响等等。
2.预测文章主要内容 ,
文章标题往往是是整篇文章主题的高度浓缩,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标题、图片或首位句等来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NSEFC Book 4 Unit 5 Theme Parks 的阅读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这个文章标题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让学生猜测它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二)阅读中
1、抓住文章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结构
不同类型的篇章有它们自己约定俗成的结构,只有读者具备这些篇章知识才能进行有效阅读(胡春洞, 戴忠信,1998)。所以,在学生对文章进行略读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得传授一些体裁或是篇章模式的知识。例如:当在讲授NSEFC Book 7 Unit 3的Old Tom the Killer Whale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体裁进行预测;然后,教师可以借用语文学科知识和学生一起讨论在同样标题下不同体裁的文章结构特点。
主题句是语篇各个段落的核心,段落一般都是围绕某句中心句层层展开,但是不同体裁的文章,主题句呈现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抓住文章大意。记叙文应该抓住5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发生原因;说明文或是议论文只要抓住文章的首尾段就能抓住文章大意。当然有些文章段落的主题句是在文中不能直接找到,那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上下文一起归纳了。段落主题句明了之后,文章结构就差不多呈现出来了。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排序或是填表的活动,就这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体裁结构、主题句的位置和文章组织结构进行总结。在讲授NSEFC Book 7 Unit 3的Old Tom the Killer Whale的时候,教师对教材作了这样的处理:由于这篇故事是紧扣虎鲸而展开,所以在确定了体裁和文章主旨大意之后,教师让学生略读整篇文章之后根据故事情节重新排列以下事件顺序: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语篇分析理论; 教学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难点。学生要在很紧的时间内,阅读包含相当数量单词的文章,要对其情节发展、逻辑结构、思想内容有个清晰明确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回答相应问题。在阅读教学中,传统阅读课习惯于以句子为单位,以语法为教学重点,在用大量时间逐字逐句串讲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处理语法结构、难词难句。而语篇分析法不仅重视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功能,同时还注重文章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因此能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全面分析、理解和获得信息的能力。本文基于语篇分析和阅读理解理论,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语篇分析法的含义、以及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一、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弊端分析
英语阅读教学至今仍是一个沉重且无奈的话题。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中总结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能发展也不均衡。
在阅读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尝试将阅读文章翻译成中文来帮助阅读,很少利用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文章,也不能根据文章标题或图片来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预测,不会根据相关线索来判断文章体裁。在阅读时,有的学生会根据上下文对生词进行推测,但有的学生根本不去或很少去关注代词的指代对象.不注意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有的学生在阅读后不能根据各段的主题句来总结全文的主题,而大部分学生在课下很少或是几乎不阅读英语课外书籍。
2、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有的教师在阅读课堂上主要以语言点的讲解为主,依然沿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即把课文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某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然后举例说明,再通过大量无情境的枯燥的练习达到巩固语言知识的目的。而有的教师刚好相反,并没有完全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而是在阅读课上千篇一律的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读前放几张幻灯片,读中让学生做几道阅读理解题,读后让学生讨论一下(实际上,这部分往往已经被省略了)。这样由于教学方法过于老套与形式化,学生普遍感到阅读无趣,因此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二、语篇分析理论的含义
语篇教学法是在语篇教学过程中,学生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意图,从其结构层次及内容上理解,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达到全面而深人的理解。语篇理论的研究是建立在一篇或者一个段落文章整体的角度来进行的,文章的机构框架掌握好了才会真正掌握整篇文章的意义。语篇理论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文章正确的理解线索和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语篇理论运用的恰当还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英文写作思维。
三、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语篇分析理论下的阅读教学不是只停留在对英语孤立词句的分析上, 而是从语篇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结合语言运用的环境来理解和掌握语篇。在讲授语言形式上的知识点后,分析作者利用衔接等手段创造语篇连贯的方法, 并结合文章的语言向学生传授与英语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和其他各种知识。在课堂上,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参与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认知过程, 训练他们的参与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语言的实用能力, 要求教师精讲多练,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来运用所学知识互相交流。具体实施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阅读前
1、关注社会,丰富文章文化背景知识 ,
阅读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而读者自身相关背景知识的缺乏将会导致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的意图。教师除了在课后引导学生通过多阅读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外;在阅读课上,教师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发掘课文的背景。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就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提问与讨论、列表、图文演示或图解关键词等方式来激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NSEFC Book1 Unit1 Friendship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实际列举出自己的一些好朋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为什么会交这些朋友以及这份友谊带给自己的影响等等。
2.预测文章主要内容 ,
文章标题往往是是整篇文章主题的高度浓缩,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标题、图片或首位句等来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NSEFC Book 4 Unit 5 Theme Parks 的阅读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这个文章标题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让学生猜测它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二)阅读中
1、抓住文章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结构
不同类型的篇章有它们自己约定俗成的结构,只有读者具备这些篇章知识才能进行有效阅读(胡春洞, 戴忠信,1998)。所以,在学生对文章进行略读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得传授一些体裁或是篇章模式的知识。例如:当在讲授NSEFC Book 7 Unit 3的Old Tom the Killer Whale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体裁进行预测;然后,教师可以借用语文学科知识和学生一起讨论在同样标题下不同体裁的文章结构特点。
主题句是语篇各个段落的核心,段落一般都是围绕某句中心句层层展开,但是不同体裁的文章,主题句呈现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抓住文章大意。记叙文应该抓住5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发生原因;说明文或是议论文只要抓住文章的首尾段就能抓住文章大意。当然有些文章段落的主题句是在文中不能直接找到,那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上下文一起归纳了。段落主题句明了之后,文章结构就差不多呈现出来了。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排序或是填表的活动,就这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体裁结构、主题句的位置和文章组织结构进行总结。在讲授NSEFC Book 7 Unit 3的Old Tom the Killer Whale的时候,教师对教材作了这样的处理:由于这篇故事是紧扣虎鲸而展开,所以在确定了体裁和文章主旨大意之后,教师让学生略读整篇文章之后根据故事情节重新排列以下事件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