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卧龙,接触股市20余年。1995年开始给《股市动态分析》投稿,1996年入职深圳新兰德,1998年转职大鹏证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爱自由转做个人投资者至今。
美国股市1966年至1981年毫无进展,股神巴菲特认为主要原因是利率持续上升;韩国股市1989年至2005年亦是只见震荡,不见上升,但卻未见高通胀、高利率。然而,仔细观察发现,1966年至1981年美国人均GDP从4146美金升至13993美金,1989年至2005年韩国人均GDP自5736美金升至18639美金,都处于所谓“中等收入水平范围”——当然,不同时期的美金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但却实现了历史的重复,这是一个国家蜕变成富裕国家的必经之路。经济转型,此乃股市长期横向震荡的其中原因之一。
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是美国第40任总统,1980年击败卡特当选。里根推行的经济政策为供应经济学(与当前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有相似之地)。里根首道命令是停止联邦政府对油价的控制,恢复国内在石油生产及勘探上的市场动力。为解决高通胀,里根支持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大幅加息达成减缩货币供应量目标的计划。佛利民描述当时里根了解到“若要成功遏制通胀,金融管制及短暂的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里根利用紧缩货币供应配合全面减税来刺激商业投资。美国经济在1981年至1982年的急剧衰退后,开始新一轮经济扩张,而股市亦同一时间冲破长期盘整区间,进入新一轮大牛市。
韩国1967年至1986年近20年时间发展重化工工业。期间先后重点扶植化工、电子、钢铁、机械、造船、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1987年之后,韩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跌,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逐渐升高。2000年,韩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为4.9%、37.7%、57.3%。1998年出现亚洲金融危机,当时韩国家庭负债占GDP比率为60%左右,与当前中国情况相似。股市出现暴跌,后大幅反弹又遇上科网股泡沫爆破,再度暴跌,辗转几次到2005年才真正出现突破。韩国基本上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目前人均GDP达到3万美金水平。
美国及韩国股市走势反映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还有一点亦非常重要,之所以出现一段长时间的股市震荡期,与此前一段长期的、大幅上升的牛市有关。韩国股市自1985年至1989年,时长4年的汉城奥运大牛市升幅接近7倍!1942年至1966年,美国股市经历了长达22年、升幅10倍的大牛市!两个大牛市都严重透支了未来。所有因素加起来,出现长期横盘震荡的走势,绝不是偶然。
同样地,我们以沪深300指数来看看中国股市为何出现12年前出现的最高点至今无法突破。首先,笔者认为,沪深300指数未能完全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因为诸如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移动,甚至如联想、华润集团等公司都在境外上市。不过,笔者未能将这些公司市值走势与沪深300指数融合在一起分析,暂时以沪深300指数来分析。
沪深300指数2007年10月最高5891点,2015年6月最高5380点,2018年1月最高4403点,今年4月最高4126点。高点真是一次比一次低。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695美金(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是4560美金(2010年11月初有一个次高点),2015年升至8069美金。今年估计汇率下跌情况下仍然是1万美金附近水平。假设沪深300指数在中国人均GDP达到15000美金左右时出现向上重大突破,则至少需要再等待7年(前提是中国人均GDP维持平均增长6%)。
2015年6月,小型股指数、B股指数虽然出现远远抛离2007年底和2008年初高点的行情高位,但之后暴跌,依然无法摆脱长期震荡的局面。
几年前笔者在文章中已经指出,以中国的经济体量,实现转型起码20年时间,以2007年开始计算,粗略估计都要2027年前后。而上述计算则是在2026年前后可能重演美国韩国股市的走势,两者相吻合。另外,不要忘记,在8月10日拙作《新股发行是牛市最大敌人》一文中的分析,中国股市供应量太大,对指数的牛市构成重大威胁。
全国政协委员、前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近日一个论坛上发言,肖钢对中国的“牛市情结”进行剖析,指出长期以来A股“牛短熊长”的多方面原因。包括上市公司质量总体不佳、A股投资功能比较薄弱、市场缺乏做空力量、政策目标频繁转变、中小市值股票估值长期偏高等,亦有监管者部门行政干预过多、政策“宽多严空”等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是因为:
(1)股票供应大于需求,每逢股市长期下跌之后出现行情,投资者个个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害怕以后牛市不会再出现,一直炒到市梦率;
(2)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投资价值,但又不会退市,每轮牛市结束这些股票炒完,自然进入长期下跌境地;
(3)政策制定者经常左摇右摆,2014年说金融创新,2015年就强力驱赶杠杆资金离场。
以往审核制、核准制下中国股市新股发行尚且如过江之鲫,注册制新股发行会减少?不可能!因此,除非大量不合格老股退市,比如每年有几十只或更多。否则,大牛市更难到来。
美国股市1966年至1981年毫无进展,股神巴菲特认为主要原因是利率持续上升;韩国股市1989年至2005年亦是只见震荡,不见上升,但卻未见高通胀、高利率。然而,仔细观察发现,1966年至1981年美国人均GDP从4146美金升至13993美金,1989年至2005年韩国人均GDP自5736美金升至18639美金,都处于所谓“中等收入水平范围”——当然,不同时期的美金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但却实现了历史的重复,这是一个国家蜕变成富裕国家的必经之路。经济转型,此乃股市长期横向震荡的其中原因之一。
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是美国第40任总统,1980年击败卡特当选。里根推行的经济政策为供应经济学(与当前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有相似之地)。里根首道命令是停止联邦政府对油价的控制,恢复国内在石油生产及勘探上的市场动力。为解决高通胀,里根支持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大幅加息达成减缩货币供应量目标的计划。佛利民描述当时里根了解到“若要成功遏制通胀,金融管制及短暂的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里根利用紧缩货币供应配合全面减税来刺激商业投资。美国经济在1981年至1982年的急剧衰退后,开始新一轮经济扩张,而股市亦同一时间冲破长期盘整区间,进入新一轮大牛市。
韩国1967年至1986年近20年时间发展重化工工业。期间先后重点扶植化工、电子、钢铁、机械、造船、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1987年之后,韩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跌,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逐渐升高。2000年,韩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为4.9%、37.7%、57.3%。1998年出现亚洲金融危机,当时韩国家庭负债占GDP比率为60%左右,与当前中国情况相似。股市出现暴跌,后大幅反弹又遇上科网股泡沫爆破,再度暴跌,辗转几次到2005年才真正出现突破。韩国基本上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目前人均GDP达到3万美金水平。
美国及韩国股市走势反映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还有一点亦非常重要,之所以出现一段长时间的股市震荡期,与此前一段长期的、大幅上升的牛市有关。韩国股市自1985年至1989年,时长4年的汉城奥运大牛市升幅接近7倍!1942年至1966年,美国股市经历了长达22年、升幅10倍的大牛市!两个大牛市都严重透支了未来。所有因素加起来,出现长期横盘震荡的走势,绝不是偶然。
同样地,我们以沪深300指数来看看中国股市为何出现12年前出现的最高点至今无法突破。首先,笔者认为,沪深300指数未能完全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因为诸如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移动,甚至如联想、华润集团等公司都在境外上市。不过,笔者未能将这些公司市值走势与沪深300指数融合在一起分析,暂时以沪深300指数来分析。
沪深300指数2007年10月最高5891点,2015年6月最高5380点,2018年1月最高4403点,今年4月最高4126点。高点真是一次比一次低。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695美金(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是4560美金(2010年11月初有一个次高点),2015年升至8069美金。今年估计汇率下跌情况下仍然是1万美金附近水平。假设沪深300指数在中国人均GDP达到15000美金左右时出现向上重大突破,则至少需要再等待7年(前提是中国人均GDP维持平均增长6%)。
2015年6月,小型股指数、B股指数虽然出现远远抛离2007年底和2008年初高点的行情高位,但之后暴跌,依然无法摆脱长期震荡的局面。
几年前笔者在文章中已经指出,以中国的经济体量,实现转型起码20年时间,以2007年开始计算,粗略估计都要2027年前后。而上述计算则是在2026年前后可能重演美国韩国股市的走势,两者相吻合。另外,不要忘记,在8月10日拙作《新股发行是牛市最大敌人》一文中的分析,中国股市供应量太大,对指数的牛市构成重大威胁。
全国政协委员、前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近日一个论坛上发言,肖钢对中国的“牛市情结”进行剖析,指出长期以来A股“牛短熊长”的多方面原因。包括上市公司质量总体不佳、A股投资功能比较薄弱、市场缺乏做空力量、政策目标频繁转变、中小市值股票估值长期偏高等,亦有监管者部门行政干预过多、政策“宽多严空”等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是因为:
(1)股票供应大于需求,每逢股市长期下跌之后出现行情,投资者个个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害怕以后牛市不会再出现,一直炒到市梦率;
(2)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投资价值,但又不会退市,每轮牛市结束这些股票炒完,自然进入长期下跌境地;
(3)政策制定者经常左摇右摆,2014年说金融创新,2015年就强力驱赶杠杆资金离场。
以往审核制、核准制下中国股市新股发行尚且如过江之鲫,注册制新股发行会减少?不可能!因此,除非大量不合格老股退市,比如每年有几十只或更多。否则,大牛市更难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