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对比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业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后,提出在新形势下,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如何促进两者的融合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传统出版;新兴出版;融合;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2015年4月,财政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再次联合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转型升级为基础,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业态的融合发展。新兴出版是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出版方式,通过将出版物以网络、光盘等形式投放市场的出版方式,主要利用新兴化技术,将图文、音像等信息以新兴形式储存在信息库,经选择、编辑、加工后,根据市场需要发布传播。新兴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方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广大读者青睐这一文件的出台,让出版业将“互联网+出版”作为推进重点,把内容从广义和狭义上作了进一步的延伸。随着媒介的变化,出版人对于图书内容的界定也要随之改变。除了纸质载体外,要研发多媒体互动的阅读,如视频、动漫等,这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图书才会吸引读者。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业特点
(一)传统出版特点
传统出版是指通过传统印刷技术的纸质出版,它的物质媒介为纸张,传统出版需要将内容物化在物质媒介上,有明确的物质形态,具有实物可保存性。传统出版业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有较为严格的征稿、编辑、排版与印刷程序与规范,采编队伍人员相对稳定,专业素质高,发行、传播的渠道规范。尽管现在各种媒介产物飞速发展,但大多数人仍然有阅读纸质出版物的习惯,因为,其文字和图像通过编排设计让读者产生美感,从抽象文字中引发无限的想象空间,而且无需其他设备,便于携带,可随时取阅。
(二)新兴出版特点
新兴出版信息更新快、传播面广,没有印刷、装订等过程,发布了同时也就是发行了,以互联网为平台,接通网络即可随时随地浏览,无纸化出版,省去出样、印刷、装订和传运等环节,流程较为简捷,出版速度快。新兴出版其内容来源很广泛,现有新闻监管下的发布通道、内容的限制,新兴出版可以通过多渠道、非常规获得海量信息来源。
二、两种出版方式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出版出版流程复杂,有很严格的出版流程,选题策划、选择作品、审查稿件、编辑加工,流程比较复杂。传统出版的时间长,传播流通速度慢。传统出版要承担稿费、编排费、校对费、印刷费、纸张费和发行费等等,投入的成本比较高。纸质出版物往往容易造成库存积压,而且据统计目前库存积压是有增无减,造成不小的浪费,这既与选题策划有关,也与市场预测、推广有关,也涉及传统的刚性起印量。传统出版以纸张为载体,相对介质单一。
新兴出版的载体有电脑、电子阅读器、手机、MP4等等,载体形式丰富,因此,产品形态也具有多样化特征,阅读方式也有无线下载、在线阅读、移动设备内置等多样化模式。新兴出版较之传统出版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因此,还存在产业链尚不完善、版权机制尚不健全和技术上有制约。许多出版单位各自为战地开发产品,仅依靠自身资源,技术单一,由于赢利模式不清,内容资源无法实现升值,产业链难以延伸。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平台的新兴出版,虽有利于内容的广泛传播,但由于行业标准建设的缺陷,在著作权的保护方面尚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因此,为盗版侵权活动带来可乘之机,不利于打击盗版活动。
三、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业态融合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要转变思路,加强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传统出版业的生产方式是线性的,产业内部的要素也是线性地分布在产业链上。编辑、印刷、发行,不是循环的闭环,而是产业要素单一方向的流动。但是互联网发展以后,打破了这个线性,用户(阅读者)借助网络技术可能成为一次生产活动的主动发起者。在建立新的出版价值观,即作者、读者、网络公司、出版单位等多方共赢的出版价值观的基础上,重视读者的价值,努力使读者成为受益最多的一方。坚持以读者为本的出版模式,积极整合资源,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产业价值链整合。
(二)加强与其他内容的融合
从内容产品形态的发展趋势看,出版业与其他内容产业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在的物理介质是出版業、音乐业、电影业所依赖的底层载体,但恰恰是因为这些载体的存在,只能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载体流动,带动内容流动,如果内容要跨界,会受到载体的束缚。当新的信息技术出现后,出版业、音乐业、电影业的核心内容被抽象出来,回归到《著作权法》文字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电影作品等“作品”的概念上,不再受限于载体,在互联网环境下成为可以交融的元素。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技术将改变人类社会。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人脑在发生变化,人与外界信息的互动方式在发生变化,人体内部相关信息接收、分析、转化、消化、再生产、产出、传递、交流的器官也发生着变化。
(三)创新融合后的产业运作模式
要积极借助新兴出版的交互性和多媒体性,为内容发布者和接受者架构桥梁。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必须通过产业融合,建立新的产业运作方式,弥补由传统出版带来的,如出版商、经销商、作者、读者之间沟通的障碍等不足。出版活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传统出版经营模式单一、传播速度慢而面窄、受地域等因素影响大,而新兴出版的出版模式多样化、传播速度快而面广、且不受地域等因素影响,正好弥补传统出版业的先天不足。因此,传统出版的内容资源优势借助新兴出版的多媒体平台,通过产业融合,建立新兴的产业运作模式,将使新闻出版业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我国目前堪称是世界的新闻出版大国,但我们还远不是新闻出版强国,我们必须探索新模式,转变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业态融合发展,将两者的优势有效互补,积极创新新兴出版技术,培育产业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李雪.浅析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协调发展[J].中国报业.2011(12)
[2]杨晓晨.传统出版机构新兴出版发展策略分析[J].职业时空.2011(05)
[3]侯波.我国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之路:绿色出版[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关键词:传统出版;新兴出版;融合;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2015年4月,财政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再次联合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转型升级为基础,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业态的融合发展。新兴出版是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出版方式,通过将出版物以网络、光盘等形式投放市场的出版方式,主要利用新兴化技术,将图文、音像等信息以新兴形式储存在信息库,经选择、编辑、加工后,根据市场需要发布传播。新兴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方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广大读者青睐这一文件的出台,让出版业将“互联网+出版”作为推进重点,把内容从广义和狭义上作了进一步的延伸。随着媒介的变化,出版人对于图书内容的界定也要随之改变。除了纸质载体外,要研发多媒体互动的阅读,如视频、动漫等,这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图书才会吸引读者。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业特点
(一)传统出版特点
传统出版是指通过传统印刷技术的纸质出版,它的物质媒介为纸张,传统出版需要将内容物化在物质媒介上,有明确的物质形态,具有实物可保存性。传统出版业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有较为严格的征稿、编辑、排版与印刷程序与规范,采编队伍人员相对稳定,专业素质高,发行、传播的渠道规范。尽管现在各种媒介产物飞速发展,但大多数人仍然有阅读纸质出版物的习惯,因为,其文字和图像通过编排设计让读者产生美感,从抽象文字中引发无限的想象空间,而且无需其他设备,便于携带,可随时取阅。
(二)新兴出版特点
新兴出版信息更新快、传播面广,没有印刷、装订等过程,发布了同时也就是发行了,以互联网为平台,接通网络即可随时随地浏览,无纸化出版,省去出样、印刷、装订和传运等环节,流程较为简捷,出版速度快。新兴出版其内容来源很广泛,现有新闻监管下的发布通道、内容的限制,新兴出版可以通过多渠道、非常规获得海量信息来源。
二、两种出版方式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出版出版流程复杂,有很严格的出版流程,选题策划、选择作品、审查稿件、编辑加工,流程比较复杂。传统出版的时间长,传播流通速度慢。传统出版要承担稿费、编排费、校对费、印刷费、纸张费和发行费等等,投入的成本比较高。纸质出版物往往容易造成库存积压,而且据统计目前库存积压是有增无减,造成不小的浪费,这既与选题策划有关,也与市场预测、推广有关,也涉及传统的刚性起印量。传统出版以纸张为载体,相对介质单一。
新兴出版的载体有电脑、电子阅读器、手机、MP4等等,载体形式丰富,因此,产品形态也具有多样化特征,阅读方式也有无线下载、在线阅读、移动设备内置等多样化模式。新兴出版较之传统出版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因此,还存在产业链尚不完善、版权机制尚不健全和技术上有制约。许多出版单位各自为战地开发产品,仅依靠自身资源,技术单一,由于赢利模式不清,内容资源无法实现升值,产业链难以延伸。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平台的新兴出版,虽有利于内容的广泛传播,但由于行业标准建设的缺陷,在著作权的保护方面尚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因此,为盗版侵权活动带来可乘之机,不利于打击盗版活动。
三、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业态融合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要转变思路,加强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传统出版业的生产方式是线性的,产业内部的要素也是线性地分布在产业链上。编辑、印刷、发行,不是循环的闭环,而是产业要素单一方向的流动。但是互联网发展以后,打破了这个线性,用户(阅读者)借助网络技术可能成为一次生产活动的主动发起者。在建立新的出版价值观,即作者、读者、网络公司、出版单位等多方共赢的出版价值观的基础上,重视读者的价值,努力使读者成为受益最多的一方。坚持以读者为本的出版模式,积极整合资源,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产业价值链整合。
(二)加强与其他内容的融合
从内容产品形态的发展趋势看,出版业与其他内容产业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在的物理介质是出版業、音乐业、电影业所依赖的底层载体,但恰恰是因为这些载体的存在,只能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载体流动,带动内容流动,如果内容要跨界,会受到载体的束缚。当新的信息技术出现后,出版业、音乐业、电影业的核心内容被抽象出来,回归到《著作权法》文字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电影作品等“作品”的概念上,不再受限于载体,在互联网环境下成为可以交融的元素。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技术将改变人类社会。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人脑在发生变化,人与外界信息的互动方式在发生变化,人体内部相关信息接收、分析、转化、消化、再生产、产出、传递、交流的器官也发生着变化。
(三)创新融合后的产业运作模式
要积极借助新兴出版的交互性和多媒体性,为内容发布者和接受者架构桥梁。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必须通过产业融合,建立新的产业运作方式,弥补由传统出版带来的,如出版商、经销商、作者、读者之间沟通的障碍等不足。出版活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传统出版经营模式单一、传播速度慢而面窄、受地域等因素影响大,而新兴出版的出版模式多样化、传播速度快而面广、且不受地域等因素影响,正好弥补传统出版业的先天不足。因此,传统出版的内容资源优势借助新兴出版的多媒体平台,通过产业融合,建立新兴的产业运作模式,将使新闻出版业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我国目前堪称是世界的新闻出版大国,但我们还远不是新闻出版强国,我们必须探索新模式,转变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业态融合发展,将两者的优势有效互补,积极创新新兴出版技术,培育产业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李雪.浅析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协调发展[J].中国报业.2011(12)
[2]杨晓晨.传统出版机构新兴出版发展策略分析[J].职业时空.2011(05)
[3]侯波.我国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之路:绿色出版[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