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任何学习行为的产生都受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与有明确的目标相结合的动机支配,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是学习是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
【关键词】 课堂;教学;研究
Classroom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research
Chen Dejun
【Abstract】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is the process whic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act, any study behavior’s production receives the learner own to need with to have the motive control which the explicit goal unifie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is participation positively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premise. Looking from the philosophy viewpoint, in teaches with study this to the contradiction, studies is the contradictory principal aspect, this is because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the study condition are study whether to succeed the internal cause, the teacher provides the teaching instruction is only one kind of external factor, what is true the decision function is student’s internal cause.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Research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任何学习行为的产生都受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与有明确的目标相结合的动机支配,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是学习是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要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选择的一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均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实施,努力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让学生逐步由被动的接受走向主动的学习,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授之以渔远比授之以鱼更为重要,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有效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
1 引起兴趣、激发动机策略
没有动机的学习不叫学习,也不可能有效的学习。课堂上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首先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能否进行高效而持久的学习,关键看其是否具备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机,这是直接推进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与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强烈的动机常常使学生对学习目标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的通过引导学生需求、激发兴趣、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活动内容、促进积极思维、逐步体验成功等手段去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并获得发展。
要实现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坚持自我学习的动机,意愿和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问题情景的设置,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进取意识。学生的进取意识来自于人的天然探索本能和求知欲望,更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理想,人生追求及社会责任感,没有这些需要作基础,学生就不会把学习作为己任,这正是育人与教书之核心所在,因此,进行理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动力关键。课堂上形成人人主动学习,乐于钻研的良好氛围,由被动等待教师的牵引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因此,有效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密切关注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
2 设疑促思、激励参与策略
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机会,想方设法地创造气氛与情境,使学生能够投入的参与学习。只靠教师课堂上的教,而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学到的知识是不扎实的,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在于思考,思维总是在面临问题时产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教材内容的讲解者,还应该成为问题的“制造者”,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索取知识,教师所要做的是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抛出有思维价值的疑问,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参与思维,引导探究,促成问题的解决。并随时注意学生中好奇心的萌芽,保护他们的探究欲望,问题的设计与思维过程紧密联系,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突破口。教师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眼,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查询,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思维始于疑问,问题的提出应来源于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并依从于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所提问题应是对学生有意义的,一方面具有可接受性,即学生愿意解决这种问题,并且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问题应面对所有学生,也要充分考虑到个别差异,既面向全体,又有所针对。另一方面问题应具有挑战性,即没有直接解决的方法,不能按现成的程序或常规套路去解决,必须思考,探究,寻找处理方法。这类问题具有发散性,探讨性,发展性特点,容易组织讨论,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往往更容易引起多数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有的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素质低,头脑不灵活,对教师的提问启而不发,责怪学生不配合,难以落实教学目标。其实这种尴尬状况的出现,往往说明“问题”本身存在问题,即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超越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由此可见,教师能否精心设问,影响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和思维的深度,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教学时段提问的目的应有所不同,初始的问题在于诱发思维,集中注意力,不必追求“难”“怪”,而在于“顺”“快”,以利于导出新课;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水到渠成的解决重难点;教学结束时可提出带有总结或延伸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创新。
3 明确任务、先学后教策略
目标意识和达标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上课之始就要明确目标,目标是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起点和方向,明确任务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措施,它具有技能特性,又带有框架特点。有效教学所关注的不只是学生是否从课堂上或书本中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教学首先应明确告诉学生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生只有知道了本堂课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当然,所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理的,学习的内容和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中采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读书习惯和探索精神,按照教学任务要求,每节课完成的学习任务必须具体,最后达到的效果也必须具体,落到实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视屏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教师要有意识地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自己的层次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先学”让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那种成功的感觉将激发起更强烈的学习愿望。所谓“后教”,就是教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带倾向性的疑难问题,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学习障碍,诊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只作补充更正,给予鼓励性评定。尽可能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主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总体要求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老师从过去“满堂灌”的主讲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功夫到位”,作好更充分的准备。
4 当堂训练、快速反馈策略
当堂训练是检测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以后,学生通过读书、学习、讨论,教师结合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对其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测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相应的作业练习〔时间20分钟左右〕,及时反馈,检查学生自学达标的情况,进行严格训练,逐步形成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有效教学就是促使教师努力去实现:课上只有让学生紧张有序地学习,才能高效低耗地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实施与操作举例:
(1)数学新课,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目标和内容,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熟悉公式或定理,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或学案)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巩固,练习作业,完成学习目标。
(2)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师可先出示1-2道作文命题,让学生选择,独自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审题立意的想法(说作文),教师只作很少必要的点拨、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很快解决作文中的主要倾向性问题,而且还能起到活跃思维,打开思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纠正学生审题不准和怕写作文的思想,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
(3)各科的新课或复习课,教师均可以按照单元目标要求,先让学生看书,梳理知识,质疑问难;再让学生综合练习,力求达到本单元的学习和训练要求;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错误,调整解题思路,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反馈,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抓住典型范例精心点评,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讲思路,讲方法,再针对重点内容当堂强化训练,使学习走向纵深,促进知识的迁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5 及时指点、激励评价策略
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面对智力不同、性格各异、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千差万别的众多学生,有效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教师除了密切关注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心理特征外,还必须充分研究每个学生的认知差异和行为习惯,以增强对课堂的调控性,适时地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指点和评价,把握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加以引导和鞭策,充分关注每个学生认知结构及认知发展状况,灵活处理学习情景中的特殊情况,以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安排学生自学时,教师在督促、指导学生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的同时,可及时表扬速度快,学习效果好的学生,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予鼓励,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课堂上教师的及时激励与指点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强烈的动机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目标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促进学习进展,提高学习效率。
科学合理的实施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每一位教师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的探索、总结和提高。
【关键词】 课堂;教学;研究
Classroom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research
Chen Dejun
【Abstract】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is the process whic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act, any study behavior’s production receives the learner own to need with to have the motive control which the explicit goal unifie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is participation positively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premise. Looking from the philosophy viewpoint, in teaches with study this to the contradiction, studies is the contradictory principal aspect, this is because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the study condition are study whether to succeed the internal cause, the teacher provides the teaching instruction is only one kind of external factor, what is true the decision function is student’s internal cause.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Research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任何学习行为的产生都受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与有明确的目标相结合的动机支配,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是学习是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要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选择的一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均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实施,努力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让学生逐步由被动的接受走向主动的学习,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授之以渔远比授之以鱼更为重要,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有效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
1 引起兴趣、激发动机策略
没有动机的学习不叫学习,也不可能有效的学习。课堂上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首先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能否进行高效而持久的学习,关键看其是否具备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机,这是直接推进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与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强烈的动机常常使学生对学习目标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的通过引导学生需求、激发兴趣、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活动内容、促进积极思维、逐步体验成功等手段去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并获得发展。
要实现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坚持自我学习的动机,意愿和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问题情景的设置,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进取意识。学生的进取意识来自于人的天然探索本能和求知欲望,更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理想,人生追求及社会责任感,没有这些需要作基础,学生就不会把学习作为己任,这正是育人与教书之核心所在,因此,进行理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动力关键。课堂上形成人人主动学习,乐于钻研的良好氛围,由被动等待教师的牵引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因此,有效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密切关注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
2 设疑促思、激励参与策略
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机会,想方设法地创造气氛与情境,使学生能够投入的参与学习。只靠教师课堂上的教,而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学到的知识是不扎实的,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在于思考,思维总是在面临问题时产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教材内容的讲解者,还应该成为问题的“制造者”,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索取知识,教师所要做的是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抛出有思维价值的疑问,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参与思维,引导探究,促成问题的解决。并随时注意学生中好奇心的萌芽,保护他们的探究欲望,问题的设计与思维过程紧密联系,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突破口。教师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眼,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查询,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思维始于疑问,问题的提出应来源于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并依从于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所提问题应是对学生有意义的,一方面具有可接受性,即学生愿意解决这种问题,并且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问题应面对所有学生,也要充分考虑到个别差异,既面向全体,又有所针对。另一方面问题应具有挑战性,即没有直接解决的方法,不能按现成的程序或常规套路去解决,必须思考,探究,寻找处理方法。这类问题具有发散性,探讨性,发展性特点,容易组织讨论,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往往更容易引起多数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有的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素质低,头脑不灵活,对教师的提问启而不发,责怪学生不配合,难以落实教学目标。其实这种尴尬状况的出现,往往说明“问题”本身存在问题,即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超越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由此可见,教师能否精心设问,影响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和思维的深度,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教学时段提问的目的应有所不同,初始的问题在于诱发思维,集中注意力,不必追求“难”“怪”,而在于“顺”“快”,以利于导出新课;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水到渠成的解决重难点;教学结束时可提出带有总结或延伸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创新。
3 明确任务、先学后教策略
目标意识和达标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上课之始就要明确目标,目标是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起点和方向,明确任务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措施,它具有技能特性,又带有框架特点。有效教学所关注的不只是学生是否从课堂上或书本中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教学首先应明确告诉学生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生只有知道了本堂课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当然,所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理的,学习的内容和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动力。
课堂教学中采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读书习惯和探索精神,按照教学任务要求,每节课完成的学习任务必须具体,最后达到的效果也必须具体,落到实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视屏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教师要有意识地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自己的层次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先学”让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那种成功的感觉将激发起更强烈的学习愿望。所谓“后教”,就是教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带倾向性的疑难问题,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学习障碍,诊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只作补充更正,给予鼓励性评定。尽可能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主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总体要求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老师从过去“满堂灌”的主讲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功夫到位”,作好更充分的准备。
4 当堂训练、快速反馈策略
当堂训练是检测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以后,学生通过读书、学习、讨论,教师结合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对其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测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相应的作业练习〔时间20分钟左右〕,及时反馈,检查学生自学达标的情况,进行严格训练,逐步形成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有效教学就是促使教师努力去实现:课上只有让学生紧张有序地学习,才能高效低耗地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实施与操作举例:
(1)数学新课,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目标和内容,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熟悉公式或定理,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或学案)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巩固,练习作业,完成学习目标。
(2)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师可先出示1-2道作文命题,让学生选择,独自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审题立意的想法(说作文),教师只作很少必要的点拨、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很快解决作文中的主要倾向性问题,而且还能起到活跃思维,打开思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纠正学生审题不准和怕写作文的思想,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
(3)各科的新课或复习课,教师均可以按照单元目标要求,先让学生看书,梳理知识,质疑问难;再让学生综合练习,力求达到本单元的学习和训练要求;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错误,调整解题思路,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反馈,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抓住典型范例精心点评,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讲思路,讲方法,再针对重点内容当堂强化训练,使学习走向纵深,促进知识的迁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5 及时指点、激励评价策略
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面对智力不同、性格各异、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千差万别的众多学生,有效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教师除了密切关注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心理特征外,还必须充分研究每个学生的认知差异和行为习惯,以增强对课堂的调控性,适时地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指点和评价,把握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加以引导和鞭策,充分关注每个学生认知结构及认知发展状况,灵活处理学习情景中的特殊情况,以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安排学生自学时,教师在督促、指导学生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的同时,可及时表扬速度快,学习效果好的学生,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予鼓励,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课堂上教师的及时激励与指点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强烈的动机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目标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促进学习进展,提高学习效率。
科学合理的实施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每一位教师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的探索、总结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