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单车、互联网体育……这些年倒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一点不少,相对于觥筹交错中的成功案例,失败者的教训更容易让人警醒。无人货架,一个仅仅一年时间就从巅峰跌落到存亡边缘挣扎的风口,兴衰之间又有何感?
盛极而衰的无人货架
时间退回到3年以前,无人货架在2015年左右还低调地处于试水期,少数几个创业者尝试着将货架放到企业并贴上二维码,纯靠自觉的购买模式被不少人认为低端、没未来。然而,2017年初开始,无人货架突然蹿红起来,资本的疯狂涌入使得无人货架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2017年无人货架行业白皮书》统计,截至2017年底,数十家无人货架创业企业的累计融资额超过30亿元。
除众多初创企业抢着过来淘金外,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开始以各种投资进入,而苏宁、顺丰等传统企业也撸起袖子进驻无人货架领域准备大干一场,谁能想到一片欣欣向荣的无人货架行业会在2018年急转直下呢?
年初,成都的无人货架“GOGO小超”被曝停运,且该项目下的多名员工均处于工资停发状态。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意味着这家仅运营了4个月的无人货架项目倒闭。10月底,深圳小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闪科技”)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债权人须在12月20日前向小闪科技相矣管理人员申报债权,这是今年以来有公开报道的第五家出事的无人货架创业企业。
相继倒下的无人货架企业让人们感到了透心的凉,而一个行业的衰退,受影响的显然不会仅仅是中小规模的创业者,整个无人货架市场实际上到2018年底,就已经面临让人窒息的生死劫了。
风口项目的生死劫
捧得越高,摔得越疼。据相关媒体统计,无人货架市场在半年内涌入了超过50家创业公司,接近50亿人民币的风险投资。论规模和速度,已经超越了当年的共享单车。正如同潮水涌入越快退得也越狠一样,无人货架在2018年后就出现快速衰退迹象,不仅仅是末端阵营的小玩家接连推出市场,即使头部玩家,似乎也在挣扎求存。
2018年1月开始,风云突变,猩便利紧急战略性收紧、领蛙被便利蜂收购、七只考拉裁员九成的消息就一个接一个曝了出来。狂飙了半年的无人货架行业突然之间就进入到了中小玩家寻找买由、大面积裁员的阶段,从今年6月开始,已再无无人货架的融资消息传出,最后一次融资定格在6月份的猩便利成功站队阿里,获蚂蚁金服战略投资,其他老股东悉数跟投。
除了负面新闻缠身、资本遇冷外,消费市场的转变对于无人货架的影响也非常大。疯狂扩张后不久,便利蜂便传出要逐步撤离三四线城市的消息,原因无非是终端消费市场接受度太低,可这一来一回的折腾,大把资金恐怕就直接扔水里了。
从资本创业者到消费者,整个无人货架产业渐渐从宠儿沦落到无人喝彩的尴尬境地。
无人喝彩的无人货架
“这个领域的初创公司我们肯定不会投了”一一敏感的资本对于无人货架行业态度的变化恐怕是最早感受到产业寒冬的一群人,或不及避之不及的严重,但整个资本对于无人货架领域企业的冷眼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每日优鲜的饮料太贵了,还不如超市外卖,来拼单的有木有”——绝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方便放弃价格的,当无人货架上面的商品相对超市出现50%涨幅的时候,消费者显然会站在便宜的一方,而且在多家无人货架竞争的过程中,消费忠诚度几乎为零,无人货架企业倒下或者成长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毫无关系,所谓的便利性始终摆脱不了价格导向,尤其是员工明白无人货架向公司缴纳点位费后,产品售价一旦高于超市,反而会心生厌恶。
“我明白这个行业需要精耕细作,但2017年整体的疯狂推着我狂奔”——心理非常明白无人货架市场2017年非正常“疯狂”的创业者毫无办法,想要继续存活下去只能跟随大潮蒙眼狂奔,累却毫无快乐,2018年的雪崩反而讓一些创业者感到安心。
资本裹挟下的扩张苦果
反思无人货架从风口快速跌落的过程,资本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从2016年底到2017年初,整个资本市场对于无人货架产业就表现得相当亢奋,天使轮就能拿到数百万额度的投资,而A轮拿到千万级的无人货架创业企业比比皆是,无论是融资规模还是融资频率,无人货架都不输起跑时期的共享单车领域。
每日优鲜、猩便利、果小姜、零售e家、番茄便利、七只考拉等在2017年绝对是创投界疯狂追捧的明星,2017年6月才成立的猩便利在天使轮就拿到了1亿元投资,11月初又获得红杉等机构的3.8亿A轮投资;同样,成立才半年的果小美也接连拿到了近5亿元的投资。而较早进入无人货架领域,基础相对较好的每日优鲜更是光环加身,2014年12月,每日优鲜获光信资本、元璟资本50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从2015年开始获得腾讯连续投资,加上浙商创投、联想创投、启明创投、韩国KTB等明星资本的追捧,令无数初创企业羡慕。
逐利的资本需要无人货架企业快速成长才能吸引到后来者或顺利脱身,唯有点位数量、成交额等数据才能让资本安心并持续投入,不管无人货架企业有没有做好相应的人员、物流体系准备工作,在资本的压力下,急速扩张成为无人货架企业在2017年的主旋律。
烧钱抢夺点位,再用点位数据和成交额找资本要钱,拿到更多钱以后再进行下一轮点位扩张。从—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从100人以上的企业规模到不足50人的初创企业,疯狂的点位扩张成为一场竞速游戏,跑到精疲力竭也得继续下去,唯有如此才能给资方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先入资本也才有机会把棒交给下一位。
或许无人货架领域哪一家先拿到30万左右点位数量就真的会占据绝对优势,但疯狂扩张下有多少点位是盲目的、无效的?在资本的裹挟和对资本的期盼下,很多时候明明知道是错的,也只能错下去。
果小美
2017年6月成立
2018年4月被曝融资失败、连夜裁员,4月27日果小美发布声明称网传不实 便利购
2017年年中成立
2018年4月28日被曝正在經历一轮大裁员,其中运营、销售、市场是重灾区
猩便利
2017年6月成立
2018年2月被曝大范围大裁员,除北京等重要城市留下一些运维人员外,其他城市就地解散
便利蜂
2016年12月成立
2018年3月被曝大规模撤站
祸起萧墙之内
零售本身涉及产品品类较多,属于需要精细化运营的行业,但无人货架创业企业却一直努力用互联网轻运营的思维去管理整个商业模式,商业上的供需错位令整个无人货架领域内部存在不少问题。
资本压力下,急速扩张的无人货架很快就面临管理、维护人员缺失的问题,日常货物的上架已属不易,更别提根据不同企业员工偏好调整产品类别了,这些精细化运营上的缺失为日后无人货架的崩溃埋下了隐患,而且来自公司内部的盗损令不少无人货架企业措手不及,不少无人货架企业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货架盗损可能是补货人员在路上“吃”掉的。除经济上的损失外,盗损的发生往往还会伴随着无人货架企业同设点企业的矛盾,冤枉与被冤枉的过程中,双方企业、消费者、员工在情感上的伤害恐怕是最大的。
而最严重的是随着业务加速,连找这样的众包运力都跟不上了。因为各种运营环节掉了链子,导致各家货架公司出现补货补不上,有些企业冒险上了生鲜、代餐、水果,更是大大加剧了复杂性。成本高到离谱,只好用钱来买时间,希望吆喝声音大了,后面能够有资金进来续命,进而提高基础服务能力。
毫无规则的江湖
不患贫而患不公——无人货架市场在公平性方面却令不少创业者心焦,在点位争夺战中,进驻一家50-100人的公司会_以每台货架300元提成给销售,进驻100人以上的公司则为每台货架500元,而一般100人以上的公司需放置3台以上货架,这意味着BD人员进驻一家100人以上的公司至少能拿到1500元提成,除了BD会拿走大笔资金外,学聪明了的企业在众多无人货架企业的追捧下也学会了待价而沽,进场费、销售提成等也在无形中抬高了无人货架运营费用。
在无人货架巅峰时期,统一企业同一时间被多家无人货架企业设点是非常普遍的事儿,可随着点位竞争进入白热化,同行偷盗事件开始出现,一些竞争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破坏对方冰柜、货架的恶劣事件。
为追求点位不择手段令整个无人货架市场变得毫无规则,混乱的市场想要生存已经不易,又谈何成长。
不赚钱必死的商业逻辑
随着无人货架市场热潮的褪去,不赚钱必死成为不少人对无人货架倒下的认知,然而,在资本疯狂涌入无人货架领域以前,部分团队实际上是盈利的。一家早期的无人货架创始人给媒体算了自己2017年上半年的账:30%左右的毛利,12%的配送成本、6%的货损、10%的综合运营成本,运营好的话还是有几个点的净利润,后续还可以增加高毛利品类。
这笔账能成立需要两个条件:足够的订单密度(而非网点密度)、跟企业签销售兜底合同。前者用来保证配送成本能压低,后者用来保证货损率的可控。
实际上,精细化运营是能让无人货架企业实现盈利的,这样的盈利模型也是后期资本疯狂涌入的重要原因,不过在疯狂的扩张过程中,KPI、数据的重要性渐渐压倒了成本风控。在市场整体向好,空闲资本较多的时候,数据和故事的确能让不赚钱却看上去很有未来的商业模式运行下去,可一旦市场收紧,“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资本显然会快速抛弃这类只赚数据不赚钱的投资项目,从而在悬崖边再推无人货架一把。
捞一把就走的投机者
资本在无人货架的兴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逐利和贪婪本就是资本的天性,被裹挟着前进的无人货架创业者难道就真的是善良、弱势的—方吗?
巅峰时期近百家无人货架创业企业中,不少创业者从一开始的商业模式设计和企业运营就冲着数据去的,赚资本市场的钱显然比赚终端市场的钱来得快,将企业盘子做大、数据做漂亮_以后打包卖掉是这类投资者最实惠的赚钱模式。
这类从一开始就存心赚资本市场钱的创业者,为追求漂亮的数据和报告,往往会铺设大量无效点位,在整体运营过程中也不会真的精耕细作,大量耗费整个无人货架领域资源的同时,资本和消费者都会受到不小的伤害。
刚需决定存在价值
“爬得越高,摔得越痛”——在资本的”捧杀”中,无人货架市场快速坍塌,倒闭,虽然兴衰转折快得令人惊愕,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整个无人货架领域的存在价值。
在一线二线城市中,快节奏的工作的确会令不少白领人群对无人货架的便捷产生刚需,节省上下楼等待电梯的时间,体现着无人货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力价值。
终端消费市场的刚需注定无人货架存在必要性,而且无人货架在京东、苏宁甚至顺丰一类巨头的生态布局中,同样扮演者终端闭合的角色。这样的大趋势下,即使当下无人货架产业洗牌残酷一但长远来看,其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规范化推动行业发展
快速透支潜力让无人货架产业快速进入洗牌期,虽然其发展趋势存在必然性,但不断倒下的创业企业还是暴露出不少行业本身的问题。
除内部运营从物流、盗损到数据采集分析等环节需要下沉后静下心改良外,与无人货架的兴起同步,食品安全防护已经引发监管关注。以上海为例,为适应上海市各类无人新业态的业务发展,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专门组织专家评审会,对多种现制现售类自助售货机展开风险评估,同时正加速制定《自动售卖即食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苏州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则建设了全国首套无人零售(自动售货机部分)信息化监管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
规范化的市场不仅能为消费者健康提供保障,更能为整个无人货架产业设定门槛,从而避开投机者和盲从者对整个行业潜力的伤害。
黑科技加身的无人零售
无人货架仅仅是新零售的尝试,科技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始终该落实到技术上,融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后,无人货架的货架本身可拥有人脸识别、重力感应、智能库存管理和智能广告牌等多种“黑科技”,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强化科技与无人货架应用的融合。
而更进一步,以Amazon Go、阿里巴巴淘咖啡为代表的无人零售超市不仅可以看做是无人货架的“进化版”,更是黑科技的聚集地,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先进科技加持下,无人货架才能真正实现精耕细作。
写在最后:数据决定存亡
零售原本就是需要重度运营的行业,无论是销售产品从进货到物流、库存的管理,还是采集、分析终端市场消费者偏好,科技企业的进入的确能从大数据上为零售这一传统商业领域提供帮助,从规模、资本的比拼到数据技术的对决,无人货架未来想要再次成长,必然从竞速的赛道转移到技术的舞台。
盛极而衰的无人货架
时间退回到3年以前,无人货架在2015年左右还低调地处于试水期,少数几个创业者尝试着将货架放到企业并贴上二维码,纯靠自觉的购买模式被不少人认为低端、没未来。然而,2017年初开始,无人货架突然蹿红起来,资本的疯狂涌入使得无人货架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2017年无人货架行业白皮书》统计,截至2017年底,数十家无人货架创业企业的累计融资额超过30亿元。
除众多初创企业抢着过来淘金外,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开始以各种投资进入,而苏宁、顺丰等传统企业也撸起袖子进驻无人货架领域准备大干一场,谁能想到一片欣欣向荣的无人货架行业会在2018年急转直下呢?
年初,成都的无人货架“GOGO小超”被曝停运,且该项目下的多名员工均处于工资停发状态。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意味着这家仅运营了4个月的无人货架项目倒闭。10月底,深圳小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闪科技”)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公司债权人须在12月20日前向小闪科技相矣管理人员申报债权,这是今年以来有公开报道的第五家出事的无人货架创业企业。
相继倒下的无人货架企业让人们感到了透心的凉,而一个行业的衰退,受影响的显然不会仅仅是中小规模的创业者,整个无人货架市场实际上到2018年底,就已经面临让人窒息的生死劫了。
风口项目的生死劫
捧得越高,摔得越疼。据相关媒体统计,无人货架市场在半年内涌入了超过50家创业公司,接近50亿人民币的风险投资。论规模和速度,已经超越了当年的共享单车。正如同潮水涌入越快退得也越狠一样,无人货架在2018年后就出现快速衰退迹象,不仅仅是末端阵营的小玩家接连推出市场,即使头部玩家,似乎也在挣扎求存。
2018年1月开始,风云突变,猩便利紧急战略性收紧、领蛙被便利蜂收购、七只考拉裁员九成的消息就一个接一个曝了出来。狂飙了半年的无人货架行业突然之间就进入到了中小玩家寻找买由、大面积裁员的阶段,从今年6月开始,已再无无人货架的融资消息传出,最后一次融资定格在6月份的猩便利成功站队阿里,获蚂蚁金服战略投资,其他老股东悉数跟投。
除了负面新闻缠身、资本遇冷外,消费市场的转变对于无人货架的影响也非常大。疯狂扩张后不久,便利蜂便传出要逐步撤离三四线城市的消息,原因无非是终端消费市场接受度太低,可这一来一回的折腾,大把资金恐怕就直接扔水里了。
从资本创业者到消费者,整个无人货架产业渐渐从宠儿沦落到无人喝彩的尴尬境地。
无人喝彩的无人货架
“这个领域的初创公司我们肯定不会投了”一一敏感的资本对于无人货架行业态度的变化恐怕是最早感受到产业寒冬的一群人,或不及避之不及的严重,但整个资本对于无人货架领域企业的冷眼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每日优鲜的饮料太贵了,还不如超市外卖,来拼单的有木有”——绝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方便放弃价格的,当无人货架上面的商品相对超市出现50%涨幅的时候,消费者显然会站在便宜的一方,而且在多家无人货架竞争的过程中,消费忠诚度几乎为零,无人货架企业倒下或者成长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毫无关系,所谓的便利性始终摆脱不了价格导向,尤其是员工明白无人货架向公司缴纳点位费后,产品售价一旦高于超市,反而会心生厌恶。
“我明白这个行业需要精耕细作,但2017年整体的疯狂推着我狂奔”——心理非常明白无人货架市场2017年非正常“疯狂”的创业者毫无办法,想要继续存活下去只能跟随大潮蒙眼狂奔,累却毫无快乐,2018年的雪崩反而讓一些创业者感到安心。
资本裹挟下的扩张苦果
反思无人货架从风口快速跌落的过程,资本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从2016年底到2017年初,整个资本市场对于无人货架产业就表现得相当亢奋,天使轮就能拿到数百万额度的投资,而A轮拿到千万级的无人货架创业企业比比皆是,无论是融资规模还是融资频率,无人货架都不输起跑时期的共享单车领域。
每日优鲜、猩便利、果小姜、零售e家、番茄便利、七只考拉等在2017年绝对是创投界疯狂追捧的明星,2017年6月才成立的猩便利在天使轮就拿到了1亿元投资,11月初又获得红杉等机构的3.8亿A轮投资;同样,成立才半年的果小美也接连拿到了近5亿元的投资。而较早进入无人货架领域,基础相对较好的每日优鲜更是光环加身,2014年12月,每日优鲜获光信资本、元璟资本50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从2015年开始获得腾讯连续投资,加上浙商创投、联想创投、启明创投、韩国KTB等明星资本的追捧,令无数初创企业羡慕。
逐利的资本需要无人货架企业快速成长才能吸引到后来者或顺利脱身,唯有点位数量、成交额等数据才能让资本安心并持续投入,不管无人货架企业有没有做好相应的人员、物流体系准备工作,在资本的压力下,急速扩张成为无人货架企业在2017年的主旋律。
烧钱抢夺点位,再用点位数据和成交额找资本要钱,拿到更多钱以后再进行下一轮点位扩张。从—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从100人以上的企业规模到不足50人的初创企业,疯狂的点位扩张成为一场竞速游戏,跑到精疲力竭也得继续下去,唯有如此才能给资方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先入资本也才有机会把棒交给下一位。
或许无人货架领域哪一家先拿到30万左右点位数量就真的会占据绝对优势,但疯狂扩张下有多少点位是盲目的、无效的?在资本的裹挟和对资本的期盼下,很多时候明明知道是错的,也只能错下去。
果小美
2017年6月成立
2018年4月被曝融资失败、连夜裁员,4月27日果小美发布声明称网传不实 便利购
2017年年中成立
2018年4月28日被曝正在經历一轮大裁员,其中运营、销售、市场是重灾区
猩便利
2017年6月成立
2018年2月被曝大范围大裁员,除北京等重要城市留下一些运维人员外,其他城市就地解散
便利蜂
2016年12月成立
2018年3月被曝大规模撤站
祸起萧墙之内
零售本身涉及产品品类较多,属于需要精细化运营的行业,但无人货架创业企业却一直努力用互联网轻运营的思维去管理整个商业模式,商业上的供需错位令整个无人货架领域内部存在不少问题。
资本压力下,急速扩张的无人货架很快就面临管理、维护人员缺失的问题,日常货物的上架已属不易,更别提根据不同企业员工偏好调整产品类别了,这些精细化运营上的缺失为日后无人货架的崩溃埋下了隐患,而且来自公司内部的盗损令不少无人货架企业措手不及,不少无人货架企业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货架盗损可能是补货人员在路上“吃”掉的。除经济上的损失外,盗损的发生往往还会伴随着无人货架企业同设点企业的矛盾,冤枉与被冤枉的过程中,双方企业、消费者、员工在情感上的伤害恐怕是最大的。
而最严重的是随着业务加速,连找这样的众包运力都跟不上了。因为各种运营环节掉了链子,导致各家货架公司出现补货补不上,有些企业冒险上了生鲜、代餐、水果,更是大大加剧了复杂性。成本高到离谱,只好用钱来买时间,希望吆喝声音大了,后面能够有资金进来续命,进而提高基础服务能力。
毫无规则的江湖
不患贫而患不公——无人货架市场在公平性方面却令不少创业者心焦,在点位争夺战中,进驻一家50-100人的公司会_以每台货架300元提成给销售,进驻100人以上的公司则为每台货架500元,而一般100人以上的公司需放置3台以上货架,这意味着BD人员进驻一家100人以上的公司至少能拿到1500元提成,除了BD会拿走大笔资金外,学聪明了的企业在众多无人货架企业的追捧下也学会了待价而沽,进场费、销售提成等也在无形中抬高了无人货架运营费用。
在无人货架巅峰时期,统一企业同一时间被多家无人货架企业设点是非常普遍的事儿,可随着点位竞争进入白热化,同行偷盗事件开始出现,一些竞争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破坏对方冰柜、货架的恶劣事件。
为追求点位不择手段令整个无人货架市场变得毫无规则,混乱的市场想要生存已经不易,又谈何成长。
不赚钱必死的商业逻辑
随着无人货架市场热潮的褪去,不赚钱必死成为不少人对无人货架倒下的认知,然而,在资本疯狂涌入无人货架领域以前,部分团队实际上是盈利的。一家早期的无人货架创始人给媒体算了自己2017年上半年的账:30%左右的毛利,12%的配送成本、6%的货损、10%的综合运营成本,运营好的话还是有几个点的净利润,后续还可以增加高毛利品类。
这笔账能成立需要两个条件:足够的订单密度(而非网点密度)、跟企业签销售兜底合同。前者用来保证配送成本能压低,后者用来保证货损率的可控。
实际上,精细化运营是能让无人货架企业实现盈利的,这样的盈利模型也是后期资本疯狂涌入的重要原因,不过在疯狂的扩张过程中,KPI、数据的重要性渐渐压倒了成本风控。在市场整体向好,空闲资本较多的时候,数据和故事的确能让不赚钱却看上去很有未来的商业模式运行下去,可一旦市场收紧,“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资本显然会快速抛弃这类只赚数据不赚钱的投资项目,从而在悬崖边再推无人货架一把。
捞一把就走的投机者
资本在无人货架的兴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逐利和贪婪本就是资本的天性,被裹挟着前进的无人货架创业者难道就真的是善良、弱势的—方吗?
巅峰时期近百家无人货架创业企业中,不少创业者从一开始的商业模式设计和企业运营就冲着数据去的,赚资本市场的钱显然比赚终端市场的钱来得快,将企业盘子做大、数据做漂亮_以后打包卖掉是这类投资者最实惠的赚钱模式。
这类从一开始就存心赚资本市场钱的创业者,为追求漂亮的数据和报告,往往会铺设大量无效点位,在整体运营过程中也不会真的精耕细作,大量耗费整个无人货架领域资源的同时,资本和消费者都会受到不小的伤害。
刚需决定存在价值
“爬得越高,摔得越痛”——在资本的”捧杀”中,无人货架市场快速坍塌,倒闭,虽然兴衰转折快得令人惊愕,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整个无人货架领域的存在价值。
在一线二线城市中,快节奏的工作的确会令不少白领人群对无人货架的便捷产生刚需,节省上下楼等待电梯的时间,体现着无人货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力价值。
终端消费市场的刚需注定无人货架存在必要性,而且无人货架在京东、苏宁甚至顺丰一类巨头的生态布局中,同样扮演者终端闭合的角色。这样的大趋势下,即使当下无人货架产业洗牌残酷一但长远来看,其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规范化推动行业发展
快速透支潜力让无人货架产业快速进入洗牌期,虽然其发展趋势存在必然性,但不断倒下的创业企业还是暴露出不少行业本身的问题。
除内部运营从物流、盗损到数据采集分析等环节需要下沉后静下心改良外,与无人货架的兴起同步,食品安全防护已经引发监管关注。以上海为例,为适应上海市各类无人新业态的业务发展,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专门组织专家评审会,对多种现制现售类自助售货机展开风险评估,同时正加速制定《自动售卖即食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苏州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则建设了全国首套无人零售(自动售货机部分)信息化监管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
规范化的市场不仅能为消费者健康提供保障,更能为整个无人货架产业设定门槛,从而避开投机者和盲从者对整个行业潜力的伤害。
黑科技加身的无人零售
无人货架仅仅是新零售的尝试,科技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始终该落实到技术上,融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后,无人货架的货架本身可拥有人脸识别、重力感应、智能库存管理和智能广告牌等多种“黑科技”,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强化科技与无人货架应用的融合。
而更进一步,以Amazon Go、阿里巴巴淘咖啡为代表的无人零售超市不仅可以看做是无人货架的“进化版”,更是黑科技的聚集地,从物联网到大数据,先进科技加持下,无人货架才能真正实现精耕细作。
写在最后:数据决定存亡
零售原本就是需要重度运营的行业,无论是销售产品从进货到物流、库存的管理,还是采集、分析终端市场消费者偏好,科技企业的进入的确能从大数据上为零售这一传统商业领域提供帮助,从规模、资本的比拼到数据技术的对决,无人货架未来想要再次成长,必然从竞速的赛道转移到技术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