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资二楼的咖啡简餐——非饭点大学”的伟大旗帜,是个典型男女N发现‘咦,忘了放妹子了’”时代的
儿收留我的“小灶”比1的理工怪蜀黍口味院校,遇到文尾巴,从大一入学体检时就不断遭 艺妹子的概率比“同学,这块砖头遇:“同学,你们班怎么那么多妹我对大学食堂的记忆,一开始是你掉的么”的搭讪成功率还低。子?哦哦是英文系的啊,那留个
就不是“ 5角钱鸡蛋泪流满面”的革所以有段时间,物资二层的咖联系方式?咱能联谊么?”于是,本
一食(第一食堂的简称)、二食、三食、四食、五食、六食、七食、奥运餐厅、清真餐厅、中蓝公寓食堂,毕业四年,我借这篇稿子数着记忆中的大学食堂。那个跟你喝壹元五角一杯食堂咖啡的小伙儿,那个跟你分二角五分一两米饭的姑娘,还好么?笑着想着,深夜满眼泪花。原来,我怀念的,自始至终,都不是饭。
命群众路线,而是非常气人的——私厨小灶。
对私厨小灶有感情,大概因为在男生多的理工类院校,英文系姑娘普遍不差钱。别想歪了,不差钱是因为本宫学习好(哈哈,自黑脸)。七八年前的北京,一个普通学生每个月家里给的生活费也就 500元左右,而我从大二起,每月周末做几天兼职翻译就能有 2000多元(这还是被翻译公司压榨之后),另外每月给杂志写稿还有几百元稿费,还经常得奖学金,加上我没有“月度性换包、季度性换手机、年度性换男友”的不良嗜好,生活水平绝对是穷学生里的小资。
但我绝不是什么攒钱的料,经常等我屁颠儿屁颠儿一个中午开完四个社团例会(现在想起来巨幼稚无比,捂脸)想起来要吃饭时,才发现食堂大众伙食的饭点儿早过了,唯一能收留我的就是“小灶”,物资大厅二层的咖啡简餐,就是一个。
这里是怪蜀黍口味理工学校的一个例外,装修风格很像现在的漫咖啡——足够把人陷进去的柔软沙发、昏黄的台灯、木桌子、轻音乐、书架、 WiFi信号满格,基本上愿意在这里花30元钱要个咖啡简餐,发发呆思考一下人生的人,不是文艺妹子就是文艺男青。而当年的北工大还没高举起“建设综合性啡简餐,基本成了我孤独的小灶 自习室。如果下午或晚上没课,就顺手抱着笔记本借着 Wi-Fi,把英文作业、采访稿、社团策划案都写完了才回寝室。
现在想起来,其实那儿的美式咖啡挺难喝的。我怀念的,自始至终,可能是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校园,有过一个人的刻苦、孤独和安静。
天天咖啡屋——咖啡配辣条,谁没当过心机小师妹
在第三食堂和第四食堂之间,有个红牌子的“天天咖啡屋”。咖啡1元5角一杯,零食种类不多(不排除有辣条)。环境永远闹哄哄的,高峰期间永远没座儿,暖黄的灯光,红色的金属小圆凳,白色小圆桌,不隔音,不隔风,冬天屋里绝对脱不下羽绒服。
就这么一个又难吃又难喝的破地儿,却是当年北工大各类社团碰头会的聚点。一是地段儿好,中轴路旁边,无论从学校东南西北门过来都差不多距离;二是咖啡便宜,社长们每周例会请十来杯咖啡也不至于破产。
最早去天天咖啡屋,是因为我在院学生会的文艺部混过一段日子。我赶上了“上帝创造北工大时,院学生会文艺部,应该是当时北工大最忙又最闲的一个文艺部。说忙,因为光是理工学院们轮番合( lian)作(yi)就足够期末交厚厚一沓“成功举办的活动”列表;说闲,是因为我就没看见过本院文艺部干啥事儿(自黑脸),至少是我当部长的那段日子。
天天咖啡屋是我社团生涯的起点。第一次在天天咖啡屋开会好像是和电控学院合作的一次活动。电控学院的文艺部长(男生)带着几个大一的部员(都是男生),大家圆桌围坐,学姐负责跟他们交流,我负责记录。最后我的会议记录是这样的:策划案,不用管;场地,不用管;经费预算,不用管;设计海报,不用管我悄悄问学姐:“姐,那咱管什么呀?”
学姐呷了一口1元5角一杯的咖啡,紧了一下她的毛呢外套,瞪着她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咱们管把妹子带过去啊。”
以上是故作轻松的调侃,但对于我,天天咖啡屋承载的更多是翻过江、倒过海的青涩记忆。那时候我做过一份叫《就业资讯》的校园杂志,其中半本杂志的记忆都在天天咖啡屋。
大一不想写稿子,大冬天的夜里,我短信当时的执行主编S(一位学土木工程的大三学长)说有心事。学长回:“天天咖啡屋等我吧!”聊什么我都忘了,基本上就是一个心机小学妹约学长聊聊天。只记得当时他讲的一个并不好笑的段子,说问老外:“Do you have a MP3?(3的读音:三)”
我忘了还有没有 S学长的联系方式。写这篇文章时,还特意查了一下微信一千多个的好友,居然没有一个叫S的学长。一直很想跟那个大冬天的夜里陪小师妹在天天咖啡屋喝着1元5角速溶咖啡的S学长说声:“谢谢你!”
同样是这个天天咖啡屋,在 1元 5角一杯的速溶咖啡里,再一任执行主编浩浩学长曾经感慨地跟我说,“小茶啊,朕年纪大了要退了,你们得把《就业资讯》办下去啊。 ”——那是我喝过的最贵最咸的咖啡。
后来,我也成了别人的学姐。依然是在天天咖啡屋对学妹说:“姑娘,本宫年纪大了要退了,你得把《就业资讯》办下去啊。”
再然后,我回过一次学校,整个中轴路像个大工地一样都在翻修。天天咖啡屋好像被拆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怀念的,自始至终,不是1元5角的速溶咖啡,而是当时和我喝咖啡的人。
第一食堂——散伙饭,总是特别咸
基本上工大毕业的孩子,一定得在第一食堂吃一顿散伙饭,同学们喝醉了抱头哭一次,才算是毕业了。在六七月份毕业的日子,一食的包间里经常传出一群平日里“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大男生们,借毕业酒哭得嗷嗷叫的声音。
一食的散伙饭,印象中总是特别咸——大概是眼泪的味道。水煮鱼是眼泪的咸,宫保鸡丁是眼泪的咸,连一个甜品的粤式茄盒都是眼泪的咸。等到我也从看别人毕业,到自己毕业,那天的一食包间,整个班的妹子都是异常“开心”的表情。大家都在拼命用“开心”来掩饰伤感——来,吃了这顿饭,咱们就得各奔东西了:出国的,回老家的,去外省的,窝北京的,大家各有地方;国内外接着读研的、工作的、间隔年的,大家各有出路。
那么拼命地“开心”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大概是我们班最后一次聚齐了。
毕业后,我只再去过一次一食,和还没毕业的学弟吃了个便饭。学弟抢着买了单,我这个当学姐的还挺不好意思。结果学弟第一次没喊我学姐,而是认真喊了我的名字。跟我说:“你是女生嘛。我是男人。”
我一愣,竟然红了脸。这才发现,对面这个大男孩已经悄悄长大了。
喂,本宫虽然毕业了,你也要尊老爱幼一下好不好?叫姐!不许喊我名字!
第四食堂——我讲个段子,你可别哭啊
四食是大众伙食,挺难吃的 (至少七八年前是这样 )。老楼,一切旧旧的,灯泡永远不太亮,桌子椅子像是永远擦不干净,色系非常符合理工怪蜀黍院校审美——大红大绿。
我在四食吃的第一顿饭,就接到了那个重要电话:“同学,我是校报的H,过来面试吗?”以至于四食那顿饭的味道我完全忘了——菜是学长声音的味道,饭是学长声音的味道,汤是学长声音的味道。 我就从四食屁颠儿屁颠儿去面试,H学长一开始就对我用“您”,叫得我如坐针毡。后来他说,他看简历照片误以为我是研一(本宫有那么显老吗?) 然后我就被“收买”了四年。
我依然是脸盲症。很长一段日子,我记住了 H学长的名字和声音,但记不住他的脸。有一次,我叮当佩响地穿过四食(绕不过去的四食)去旧图书馆中间的路上,一个穿着红外套,笑得很好看的人挡在路中间。
“小茶。”
“哎(我脑子里顿了一下,终于记起了他脸的模样)
这张脸不好记,于是也不好忘。你看我距离大一那个18岁走路叮当佩响如音乐般的小姑娘已经八年了,还没忘四食路口遇到H学长的那个画面。
再后来,各自毕业,各走天涯。微信依然在,可再没怎么说过话。似乎生活已经离得太远又变得太快,再找不到太多共同交集。(微信里有多少人都变成了这样?)
责任编辑:朴添勤
毕业后的四年里,走过大半个中国,到一个地方吃一个地方的特色菜,习惯的,不习惯的;喜欢的,不喜欢的。可再也不是那十个食堂的味道。而我也不过是借一篇回忆大学食堂的稿子,
数着那十个食堂的名字,数着自己在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青春里一起吃饭的人。原来我怀念的,自始至终,都不是饭。
儿收留我的“小灶”比1的理工怪蜀黍口味院校,遇到文尾巴,从大一入学体检时就不断遭 艺妹子的概率比“同学,这块砖头遇:“同学,你们班怎么那么多妹我对大学食堂的记忆,一开始是你掉的么”的搭讪成功率还低。子?哦哦是英文系的啊,那留个
就不是“ 5角钱鸡蛋泪流满面”的革所以有段时间,物资二层的咖联系方式?咱能联谊么?”于是,本
一食(第一食堂的简称)、二食、三食、四食、五食、六食、七食、奥运餐厅、清真餐厅、中蓝公寓食堂,毕业四年,我借这篇稿子数着记忆中的大学食堂。那个跟你喝壹元五角一杯食堂咖啡的小伙儿,那个跟你分二角五分一两米饭的姑娘,还好么?笑着想着,深夜满眼泪花。原来,我怀念的,自始至终,都不是饭。
命群众路线,而是非常气人的——私厨小灶。
对私厨小灶有感情,大概因为在男生多的理工类院校,英文系姑娘普遍不差钱。别想歪了,不差钱是因为本宫学习好(哈哈,自黑脸)。七八年前的北京,一个普通学生每个月家里给的生活费也就 500元左右,而我从大二起,每月周末做几天兼职翻译就能有 2000多元(这还是被翻译公司压榨之后),另外每月给杂志写稿还有几百元稿费,还经常得奖学金,加上我没有“月度性换包、季度性换手机、年度性换男友”的不良嗜好,生活水平绝对是穷学生里的小资。
但我绝不是什么攒钱的料,经常等我屁颠儿屁颠儿一个中午开完四个社团例会(现在想起来巨幼稚无比,捂脸)想起来要吃饭时,才发现食堂大众伙食的饭点儿早过了,唯一能收留我的就是“小灶”,物资大厅二层的咖啡简餐,就是一个。
这里是怪蜀黍口味理工学校的一个例外,装修风格很像现在的漫咖啡——足够把人陷进去的柔软沙发、昏黄的台灯、木桌子、轻音乐、书架、 WiFi信号满格,基本上愿意在这里花30元钱要个咖啡简餐,发发呆思考一下人生的人,不是文艺妹子就是文艺男青。而当年的北工大还没高举起“建设综合性啡简餐,基本成了我孤独的小灶 自习室。如果下午或晚上没课,就顺手抱着笔记本借着 Wi-Fi,把英文作业、采访稿、社团策划案都写完了才回寝室。
现在想起来,其实那儿的美式咖啡挺难喝的。我怀念的,自始至终,可能是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校园,有过一个人的刻苦、孤独和安静。
天天咖啡屋——咖啡配辣条,谁没当过心机小师妹
在第三食堂和第四食堂之间,有个红牌子的“天天咖啡屋”。咖啡1元5角一杯,零食种类不多(不排除有辣条)。环境永远闹哄哄的,高峰期间永远没座儿,暖黄的灯光,红色的金属小圆凳,白色小圆桌,不隔音,不隔风,冬天屋里绝对脱不下羽绒服。
就这么一个又难吃又难喝的破地儿,却是当年北工大各类社团碰头会的聚点。一是地段儿好,中轴路旁边,无论从学校东南西北门过来都差不多距离;二是咖啡便宜,社长们每周例会请十来杯咖啡也不至于破产。
最早去天天咖啡屋,是因为我在院学生会的文艺部混过一段日子。我赶上了“上帝创造北工大时,院学生会文艺部,应该是当时北工大最忙又最闲的一个文艺部。说忙,因为光是理工学院们轮番合( lian)作(yi)就足够期末交厚厚一沓“成功举办的活动”列表;说闲,是因为我就没看见过本院文艺部干啥事儿(自黑脸),至少是我当部长的那段日子。
天天咖啡屋是我社团生涯的起点。第一次在天天咖啡屋开会好像是和电控学院合作的一次活动。电控学院的文艺部长(男生)带着几个大一的部员(都是男生),大家圆桌围坐,学姐负责跟他们交流,我负责记录。最后我的会议记录是这样的:策划案,不用管;场地,不用管;经费预算,不用管;设计海报,不用管我悄悄问学姐:“姐,那咱管什么呀?”
学姐呷了一口1元5角一杯的咖啡,紧了一下她的毛呢外套,瞪着她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咱们管把妹子带过去啊。”
以上是故作轻松的调侃,但对于我,天天咖啡屋承载的更多是翻过江、倒过海的青涩记忆。那时候我做过一份叫《就业资讯》的校园杂志,其中半本杂志的记忆都在天天咖啡屋。
大一不想写稿子,大冬天的夜里,我短信当时的执行主编S(一位学土木工程的大三学长)说有心事。学长回:“天天咖啡屋等我吧!”聊什么我都忘了,基本上就是一个心机小学妹约学长聊聊天。只记得当时他讲的一个并不好笑的段子,说问老外:“Do you have a MP3?(3的读音:三)”
我忘了还有没有 S学长的联系方式。写这篇文章时,还特意查了一下微信一千多个的好友,居然没有一个叫S的学长。一直很想跟那个大冬天的夜里陪小师妹在天天咖啡屋喝着1元5角速溶咖啡的S学长说声:“谢谢你!”
同样是这个天天咖啡屋,在 1元 5角一杯的速溶咖啡里,再一任执行主编浩浩学长曾经感慨地跟我说,“小茶啊,朕年纪大了要退了,你们得把《就业资讯》办下去啊。 ”——那是我喝过的最贵最咸的咖啡。
后来,我也成了别人的学姐。依然是在天天咖啡屋对学妹说:“姑娘,本宫年纪大了要退了,你得把《就业资讯》办下去啊。”
再然后,我回过一次学校,整个中轴路像个大工地一样都在翻修。天天咖啡屋好像被拆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怀念的,自始至终,不是1元5角的速溶咖啡,而是当时和我喝咖啡的人。
第一食堂——散伙饭,总是特别咸
基本上工大毕业的孩子,一定得在第一食堂吃一顿散伙饭,同学们喝醉了抱头哭一次,才算是毕业了。在六七月份毕业的日子,一食的包间里经常传出一群平日里“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大男生们,借毕业酒哭得嗷嗷叫的声音。
一食的散伙饭,印象中总是特别咸——大概是眼泪的味道。水煮鱼是眼泪的咸,宫保鸡丁是眼泪的咸,连一个甜品的粤式茄盒都是眼泪的咸。等到我也从看别人毕业,到自己毕业,那天的一食包间,整个班的妹子都是异常“开心”的表情。大家都在拼命用“开心”来掩饰伤感——来,吃了这顿饭,咱们就得各奔东西了:出国的,回老家的,去外省的,窝北京的,大家各有地方;国内外接着读研的、工作的、间隔年的,大家各有出路。
那么拼命地“开心”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大概是我们班最后一次聚齐了。
毕业后,我只再去过一次一食,和还没毕业的学弟吃了个便饭。学弟抢着买了单,我这个当学姐的还挺不好意思。结果学弟第一次没喊我学姐,而是认真喊了我的名字。跟我说:“你是女生嘛。我是男人。”
我一愣,竟然红了脸。这才发现,对面这个大男孩已经悄悄长大了。
喂,本宫虽然毕业了,你也要尊老爱幼一下好不好?叫姐!不许喊我名字!
第四食堂——我讲个段子,你可别哭啊
四食是大众伙食,挺难吃的 (至少七八年前是这样 )。老楼,一切旧旧的,灯泡永远不太亮,桌子椅子像是永远擦不干净,色系非常符合理工怪蜀黍院校审美——大红大绿。
我在四食吃的第一顿饭,就接到了那个重要电话:“同学,我是校报的H,过来面试吗?”以至于四食那顿饭的味道我完全忘了——菜是学长声音的味道,饭是学长声音的味道,汤是学长声音的味道。 我就从四食屁颠儿屁颠儿去面试,H学长一开始就对我用“您”,叫得我如坐针毡。后来他说,他看简历照片误以为我是研一(本宫有那么显老吗?) 然后我就被“收买”了四年。
我依然是脸盲症。很长一段日子,我记住了 H学长的名字和声音,但记不住他的脸。有一次,我叮当佩响地穿过四食(绕不过去的四食)去旧图书馆中间的路上,一个穿着红外套,笑得很好看的人挡在路中间。
“小茶。”
“哎(我脑子里顿了一下,终于记起了他脸的模样)
这张脸不好记,于是也不好忘。你看我距离大一那个18岁走路叮当佩响如音乐般的小姑娘已经八年了,还没忘四食路口遇到H学长的那个画面。
再后来,各自毕业,各走天涯。微信依然在,可再没怎么说过话。似乎生活已经离得太远又变得太快,再找不到太多共同交集。(微信里有多少人都变成了这样?)
责任编辑:朴添勤
毕业后的四年里,走过大半个中国,到一个地方吃一个地方的特色菜,习惯的,不习惯的;喜欢的,不喜欢的。可再也不是那十个食堂的味道。而我也不过是借一篇回忆大学食堂的稿子,
数着那十个食堂的名字,数着自己在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青春里一起吃饭的人。原来我怀念的,自始至终,都不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