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史实的“焦点”
拍好一张照片,取景很重要,而取景的关键是选准景物的中心;命好一道题目,选材很重要,而选材的关键是抓住史实的“焦点”。有史实依托,这是命制历史试题的基本原则(纯粹考方法的试题除外)。所以,解答试题需要准确把握史实的“焦点”。下面看几道例题:
例1,(2009年高考广东历史卷·9)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
A 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 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 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 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例2,(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平型关战役
例3,(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多,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例4,(2010年高考文综湖南卷·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武汉战役
以上高考试题都是考查抗日战争的,其史实的“焦点”在哪里呢?课程标准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源头。关于抗日战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显然,“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是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首先,“全民族抗战”是确定史实范围的尺度。“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构成因果关系。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团结”表明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其次,“全民族团结抗战”也是分析抗战胜利原因的根本依据,显示了因民族觉醒、民族团结而迸发出的伟大力量。因此,命题围绕“全民族团结抗战”选择史实在情理之中。最后,“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而国共合作的形式是多样的。
国共合作最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合作,即中国共产党承认国民政府是世界上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政府,并接受其领导(例1);军事上的合作倒在其次。尽管红军改编是国共合作的一个关键步骤,但是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按战斗序列听从“蒋委员长”的指挥,具体行动中则是“配合”国民党军作战。也就是说,蒋介石实际上并不能直接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尤其是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国共两党形成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支撑。由于教材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着墨不多,台儿庄战役成为焦点(例2)。一方面它体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民党軍内部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合作。百团大战,是在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开展的敌后反击作战,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在战争的艰难时期为维护国共合作局面、振奋全国抗战精神所做的积极努力。将这一经典战例作为史实焦点,恰如其分(例3、例4)。
“焦点”的确定颇费心思,试题选择的视角也意味深长。例1客观描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试题选择了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提供了真实的历史情景,却是广大师生几乎不可能涉猎的。令人耳目一新。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国共合作的形式与领域。例2的视角是共产党看国民党,例3的视角是国统区看共产党。此类题最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学生往往会认为,《新华日报》是共产党的报刊,当然是报道共产党的战绩;《大公报》是国统区的报纸,当然报道国民党的战况。避免类似错误的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例4的视角是日本人看中国共产党。解题的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国共合作——合而不同”。
可见,高考命题不仅要慎重选择史实的“焦点”,还要用心创设情景、设计切入角度。看来,除准确把握史实的“焦点”外,跳出教材的窠臼、摆脱思维定势,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二、考点的“光晕”
一盏灯光,最亮处是焰心,迷人的却是其光晕。高考命题紧扣考点,有时却在其边缘处做文章。因此,复习备考不可只盯着亮点,关注考点的“光晕”可能会别有洞天。再看两道例题:
例5,(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_行中书省
例6,(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 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 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 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 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科仍然是自主单独命题,历史单科试卷更容易反映试题与考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查《考试说明》,这两道试题对应的考点如下:
例5——必考内容/古代部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的行省制度;例6——必考内容/近代部分以/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化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研读《考试说明》,对元朝政治制度的考查要求只有一点,即行省制度。看来关键是要理解行省制度,知道宣政院与行省制度的关系。必修1教材(人民版)第14页明确写道“元代除在地方设十大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和宣政院”。第15页还专设一条“知识链接”:
宣政院
是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管辖着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国师”(“帝师”)。
根据上述材料不难选出答案。问题是很多考生头脑中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复习时只关注了对行省的介绍,忽略了中书省和宣政院,并且对“知识链接”没当回事,使之成为“盲点”。这是典型的看不到考点的“光晕”——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
例6考查的知识点是甲午中日战争。为便于分析,我把整条要求都罗列出来,无关部分用楷体显示。据模拟统计,这道题的正答率仅为37%,学生选C居多,约占53%。显然大部分学生将图看成了黄海海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正确的地理与空间概念,不识图;二是将甲午中日战争与黄海海战“捆绑”到了一起。后者反映出对考点理解和史实记忆的单线思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当然,造成这一思维结果和教材的编写也有一定关系。必修1教材(人民版)此部分的条目是“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围绕“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这一主题,用392字写黄海海战,外加一幅地图(《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一幅人物肖像画(邓世昌)、一个统计表(《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介绍了战况、突出了邓世昌等英雄人物。黄海海战以外的内容只有两句话:“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从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只有最后一句介绍了威海卫之战。
教材是为学习而编写,命题则依托考点而设计。因此,答不好题不能埋怨教材,那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重新审视我们对于史实与考点的理解,反思我们对于教材的运用是否到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三、“焦点”与“光晕”
史实是考点之源,考点承载着史实。因学习而关注史实,因考试而研究考点。对于考生备考来说,史实由考点而确定,考点因史实而具体,其共同之处才有价值。
“焦点”与“光晕”亦是相辅而成,不可分割的,区别只在于观察者的注意点。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映象。
再打个比方,命题与备考也类似矛与盾的关系。首先,两者是对立的。矛是点,盾是面。命题是进攻一方,总是主动的,可以自由选择出击的方向与角度;备考则是防守一方,总要提防着可能的进攻方向与角度。其次,两者又是统一的。仅就范围而言,双方都得遵守规则,即不能超“纲”。这样,盾的范围就是有限的,可以确定其大小;比较困难的是如何保证它的质量——均匀打造。如不能保证质量,盾必然厚重且难以灵活运用,可行的办法是,突出“焦点”,同时不忽视“光晕”。
拍好一张照片,取景很重要,而取景的关键是选准景物的中心;命好一道题目,选材很重要,而选材的关键是抓住史实的“焦点”。有史实依托,这是命制历史试题的基本原则(纯粹考方法的试题除外)。所以,解答试题需要准确把握史实的“焦点”。下面看几道例题:
例1,(2009年高考广东历史卷·9)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
A 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 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 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 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例2,(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平型关战役
例3,(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多,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例4,(2010年高考文综湖南卷·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武汉战役
以上高考试题都是考查抗日战争的,其史实的“焦点”在哪里呢?课程标准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源头。关于抗日战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显然,“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是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首先,“全民族抗战”是确定史实范围的尺度。“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构成因果关系。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团结”表明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其次,“全民族团结抗战”也是分析抗战胜利原因的根本依据,显示了因民族觉醒、民族团结而迸发出的伟大力量。因此,命题围绕“全民族团结抗战”选择史实在情理之中。最后,“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而国共合作的形式是多样的。
国共合作最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合作,即中国共产党承认国民政府是世界上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政府,并接受其领导(例1);军事上的合作倒在其次。尽管红军改编是国共合作的一个关键步骤,但是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按战斗序列听从“蒋委员长”的指挥,具体行动中则是“配合”国民党军作战。也就是说,蒋介石实际上并不能直接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作战。尤其是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国共两党形成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支撑。由于教材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着墨不多,台儿庄战役成为焦点(例2)。一方面它体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民党軍内部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合作。百团大战,是在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开展的敌后反击作战,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在战争的艰难时期为维护国共合作局面、振奋全国抗战精神所做的积极努力。将这一经典战例作为史实焦点,恰如其分(例3、例4)。
“焦点”的确定颇费心思,试题选择的视角也意味深长。例1客观描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试题选择了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提供了真实的历史情景,却是广大师生几乎不可能涉猎的。令人耳目一新。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国共合作的形式与领域。例2的视角是共产党看国民党,例3的视角是国统区看共产党。此类题最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学生往往会认为,《新华日报》是共产党的报刊,当然是报道共产党的战绩;《大公报》是国统区的报纸,当然报道国民党的战况。避免类似错误的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例4的视角是日本人看中国共产党。解题的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国共合作——合而不同”。
可见,高考命题不仅要慎重选择史实的“焦点”,还要用心创设情景、设计切入角度。看来,除准确把握史实的“焦点”外,跳出教材的窠臼、摆脱思维定势,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二、考点的“光晕”
一盏灯光,最亮处是焰心,迷人的却是其光晕。高考命题紧扣考点,有时却在其边缘处做文章。因此,复习备考不可只盯着亮点,关注考点的“光晕”可能会别有洞天。再看两道例题:
例5,(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_行中书省
例6,(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 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 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 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 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201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科仍然是自主单独命题,历史单科试卷更容易反映试题与考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查《考试说明》,这两道试题对应的考点如下:
例5——必考内容/古代部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的行省制度;例6——必考内容/近代部分以/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化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研读《考试说明》,对元朝政治制度的考查要求只有一点,即行省制度。看来关键是要理解行省制度,知道宣政院与行省制度的关系。必修1教材(人民版)第14页明确写道“元代除在地方设十大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和宣政院”。第15页还专设一条“知识链接”:
宣政院
是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管辖着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国师”(“帝师”)。
根据上述材料不难选出答案。问题是很多考生头脑中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复习时只关注了对行省的介绍,忽略了中书省和宣政院,并且对“知识链接”没当回事,使之成为“盲点”。这是典型的看不到考点的“光晕”——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
例6考查的知识点是甲午中日战争。为便于分析,我把整条要求都罗列出来,无关部分用楷体显示。据模拟统计,这道题的正答率仅为37%,学生选C居多,约占53%。显然大部分学生将图看成了黄海海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正确的地理与空间概念,不识图;二是将甲午中日战争与黄海海战“捆绑”到了一起。后者反映出对考点理解和史实记忆的单线思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当然,造成这一思维结果和教材的编写也有一定关系。必修1教材(人民版)此部分的条目是“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围绕“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这一主题,用392字写黄海海战,外加一幅地图(《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一幅人物肖像画(邓世昌)、一个统计表(《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介绍了战况、突出了邓世昌等英雄人物。黄海海战以外的内容只有两句话:“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从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只有最后一句介绍了威海卫之战。
教材是为学习而编写,命题则依托考点而设计。因此,答不好题不能埋怨教材,那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重新审视我们对于史实与考点的理解,反思我们对于教材的运用是否到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三、“焦点”与“光晕”
史实是考点之源,考点承载着史实。因学习而关注史实,因考试而研究考点。对于考生备考来说,史实由考点而确定,考点因史实而具体,其共同之处才有价值。
“焦点”与“光晕”亦是相辅而成,不可分割的,区别只在于观察者的注意点。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映象。
再打个比方,命题与备考也类似矛与盾的关系。首先,两者是对立的。矛是点,盾是面。命题是进攻一方,总是主动的,可以自由选择出击的方向与角度;备考则是防守一方,总要提防着可能的进攻方向与角度。其次,两者又是统一的。仅就范围而言,双方都得遵守规则,即不能超“纲”。这样,盾的范围就是有限的,可以确定其大小;比较困难的是如何保证它的质量——均匀打造。如不能保证质量,盾必然厚重且难以灵活运用,可行的办法是,突出“焦点”,同时不忽视“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