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文化复苏的基石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符码是古文化核心密码(代码)的奇妙结晶,简洁地描述自然场景、生活方式和事物逻辑,传递了古代文明的基本资讯,俨然是日常生活的生动镜像,例如“閒”字表达休息时开门赏月的诗化意境,而“愁”字则暗示农民在秋季为即将过冬而愁苦的心情。人们至今仍能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由此产生跨越时空的愉悦。汉字就此维系了中国文明的自我延续性。


  汉字同时也是解码古文明的密匙。例如,“蜀”字里早已蕴藏“纵目族”的造型密码,但该密码直到三星堆青铜器出土才被确认。此外,正是借助汉字我们才获知,“堯”是大地(土)之神,而“秦”是集体事禾的农人,“越”是执钺奔行的战士,如此等等。汉字谱系,就是反观中国历史的最精确的橱窗。
  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象征)和会意(指事),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这种思维形态被熔铸在汉字里,令其成为种族灵魂的载体,以及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资源之一,应被视为中国人的第一发明,其价值远在“四大发明”之上,却不仅被李约瑟所忽略,还因文字改革而遭到严重毁损。
  百年以来,汉字始终面对着被消灭的危机。陆费逵、钱玄同首倡“拉丁化”,瞿秋白怒斥“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还有人高调痛批“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和“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绝大多数苏联乃至西方汉学家,都视汉字为落后的象形文字。本土激进知识分子的“汉字拉丁化”倡议,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响应。
  这场文化喧嚣终于在1956年成为现实。从1月份起,仅两个月时间,《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和《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就倾巢而出,其中拼音方案的目标,是推动扫盲识字运动,待时机成熟后再废汉字以代之,而简化字则是汉字被取代前的过渡形态。但这种简体字方案,正是急功近利年代的畸形产物。就在简体字方案出台后不久,经济大跃进便盛行于中国,跟文化冒进浪潮呼应,俨然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
  简体字推行者声称,简化字减少繁体字笔画,加快书写速度,减少繁体字数量,降低认读难度,由此为扫盲开辟了意义深远的道路。但历史事实恰恰相反,尽管简体字扫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盲,但中国大陆的文盲比例,却仍远高于繁体字的港澳台,这个有力的“实验证据”,令“简化字扫盲论”成为一纸笑话。
  部分中国文字确有过于繁复之弊,如“龜”字多达17画,不利于学习书写,需要作适度简化,而1956年的方案,也提供了部分简化成功的案例,如“礼”“尘”“从”“众”和“垒”等字。但就整个方案而言,简化的数量和程度都已越出合理边界,以致传统汉字及其文化密码都遭受重创。
  以中国之“国”为例,繁体“國”字包含着明确的国土定义:将一个区域用围墙圈定起来,便是国家。其字形以会意兼形声方式构成,包含着最简洁明快的文化密码,简化为“国”之后,以围墙包裹一“玉”,空间体量发生急缩,可以解释为盒子,而跟民族国家之“国”失去语义关联。“中华”之“華”,是枝繁叶茂之象,要是简化成“花十”,仍有花繁树茂之意,符合传统的会意原则,但简化方案却将其弄成“化十”,丢失了会意的智慧与神韵,令原有语义荡然无存。“漢”字描述水泽草木丰茂之象,被“又”旁取代后,也变得毫无意义(“又”形滥用,正是简体字的一大弊病)。这种文字乱象,从国名开始,一直扩散到民族记忆的深处,成为引发文化衰败的符号种籽。
  在古文明信息、东方感性逻辑及其本土精神结构的解构上,简体字无疑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它制造古代典籍的阅读障碍,并阻止了自然有效的文化传承。但另一方面,简体字也意外地暴露出某种社会预言的特异功能。“陸”的叠土形被改为“击”而成“陆”,恰好象征着多年来人们互相攻击的阶级斗争怪象;“愛”字惨遭剜“心”之痛,成了社会日益“爱而无心”的深刻谶语。这种状况在消费时代并未获得改善,反而变本加厉起来。简体汉字犹如精密的寓言,预见了社会道德状态的剧变。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文化复苏(有人称为“文艺复兴”)已经成为中国公众的急切愿望。而要推进这一修复运动,必须首先纠正简体字方案遗留的弊端。在我看来,应当举行公共投票以决定是否恢复繁体字,而在此之前,采取下列过渡性举措,乃是古文字拯救的当务之急:1、倡导繁简共存的原则,字典和公共空间的文字标识,应采用繁简双书加汉语拼音的形式,电脑输入法应当提供繁简字输入的自由转换功能;2、要求从小学生开始就“书简认繁”,大学中文、历史等相关专业学生则必须学会繁简两书;3、以审慎的态度重审简体字方案,对错误的简化进行局部修正和复原。惟其如此,繁体汉字才不至于沦为惨遭遗弃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转载自新浪河北文化艺术频道)
其他文献
翻开日历,一年又到岁尾,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古往今来依旧是别无二致的永恒。  花道艺术与中国的绘画艺术渊源密切,对花道艺术的品鉴从开始便渗透着哲学和文学的意识。所以,在花道艺术中,无论任何形式的插花都遵循着美术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除了对意境的把握以外,同样也遵循美术批评中关于格调高下的衡量。或者说在花道艺术的品鉴标准里,格调的高下甚至会超越意境的有无。  格调在花道艺术里的重要性,是直接缘于花道使用的
期刊
每逢年节,在外面打拼多年的“老肖”都会回到老家——闽中地区的大丘脊村,进入村落,第一件事是到村里的神庙跪拜“田公元帅”,禀告远游在外的人今日回乡,然后才回家见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团聚。待到离家的时候,依然要到神庙去拜别田公元帅,祈求带着神的护佑在外行走,诸事顺意,逢凶化吉。  田公元帅是福建一带民间的信仰神,传说是昊天帝子,世世代代僻居深山,与世隔绝的大丘脊村民,对这位守护神深信不疑,他们相信,是神
期刊
佛家用香乃是中华香事一大类别,自古僧侣中也不乏对香爱好精通者。  《香乘·饮食香》中记有五香饮,“隋炀帝时期,筹禅师,常在内供养,造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檀香饮,次泽兰香饮,次丁香饮,次甘松香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香方也有“供佛印香”“供佛湿香”“五真香”等等,但以“禅”字命名,却仅仅一味,可见禅悦地位。  禅悦香方如下:  檀香(二两制) 柏子(未开者酒煮阴干,三两) 乳香(一两)  右为末
期刊
老庄思想一脉相承,谈庄子一定离不开老子。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其终极诉求仍然是“有为”,仍然是“向外求”,庄子则提倡更朴实的“无为”,“无为”本身即是终点,是在“向内求”。  庄子是在做“减法”,它没有以“内圣”求“外王”的治世目标,如果借用儒家“为己之学”的说法,可以把庄子思想总结为“为己之道”,他只是在单纯追求作为社会个体的超然和清静。  至于如何才能达到超世的境界,庄子给自己
期刊
心包万相,心藏万法。发心即发愿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而凡人的起心动念即妄心,妄念是一切贪婪痛苦的源。任何人都有发心,绝非只有宗教徒有。而发心的起点和根本,决定了每一时每一刻的人生。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生万物,万象更新。春是元,是始,是生发。冬天的收藏和沉积,让春回大地的人,多了许多希冀和盼望,但秋收时节到底能收获什么,全部取决此刻的发心,此时的愿力。如果发心在功名利禄,发心在荣华富贵上,也许收获的将
期刊
“羊”在中国古代文字中与“祥”相通。上博的羊文物主要集中在青铜器、玉器和陶瓷三大类。不同时期的古人,根据材质和对文化理解的不同,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与羊有关的器物饰品。  文博专家透露,古人最初在青铜器所做羊纹饰,可能并无后来所谓的“吉祥”概念,而与权力、等级等含义更为相关。在西周的列鼎制度中,天子宴飨时用九鼎,第一鼎为牛肉,以下为羊、猪、鱼等;诸侯用七鼎,第一鼎为羊肉,以下为猪、鱼等;大夫用五鼎,
期刊
重庆太平门遗址近日经过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宋至清代遗迹13处。重庆古城曾有的17座城门,目前仅留存3座。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太平门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街道,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清理出宋至清代遗迹13处,包括城门1座、城墙1段、道路2条、蓄水池1座、井1口、排水沟6条及护坡墙1段。城门保存状况较好,为条石砌筑,拱形门洞,内高5.1米、宽4.4米。城墙呈东北-西南走
期刊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一部著作,又称《吕览》。  《吕氏春秋》一书是吕不韦在秦王政六年(前239),也就是秦王政亲政前两年,召集门客共同编纂的。全书分为纪、览、论三个部分:“纪”按春夏秋冬十二个月分为十二纪,如春分三纪:孟春、仲春、季春。每纪包括5篇文章,共60篇。  《汉书·艺文志》将《吕氏春秋》列为“杂家”,此后相沿不改,均将其视为“杂家”的代表著作。班固对“杂家”
期刊
2月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古代典籍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联合组建的中国古代文化国际研究院在美国正式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古代典籍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学者许建平教授,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旅美作家冰凌担任中美双方院长。  中国古代文化国际研究院的成立,旨在促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国际化,加强中美两国在文化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掘中国古代文化的民族属性与人类学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发
期刊
按理说,经过最残酷考验的东西,应该具备更强韧绵长的生命力。然而,强秦二世而亡的结局,颠覆了这个常识。春秋战国五百年千锤百炼出来的大秦居然如此脆弱,之前灭亡所有的诸侯国都要哭晕了。秦亡于暴政,暴政源于法家学派的“霸道”。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法家=暴秦=罪恶,这个不严谨的等式从汉朝开始一直被沿用至今。秦亡之后,法家跟着沦落,儒家和道家、佛家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但是,史学家们都认为中国几千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