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盛开在温婉的五月(外一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yy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过了三月的杜鹃花,错过了夭夭桃花,错过了白满老树的梨花,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好在我又遇见了五月的杜鹃花。
  五月的杜鹃花,迟缓地绽放在僻静的会泽大海乡二荒箐三千四百米海拔之峰。它相信自己是一棵开花的树,春天,百花绚烂过后,它不紧不慢地在少为人知的角落中开放。它洁白清丽,不媚俗,比庭院花开得有气场。它就这样盛大地开满山坡。
  五月的天空,湛蓝如洗。迎着太阳的笑靥,我们驶向了离县城约八十公里的二荒箐。
  山路崎岖,艰险难行。走进二荒箐,低矮的石头房子,紧锁的木门,羸弱的老人,无言地诉说着这个村庄的寂寞。我常常听说“空巢老人”,在我看来快要成“空巢”了。他们没有集市,微型车商贩隔三岔五把日常生活用品送到村子里。唯有这个时候小村才有了老人和幼子的出现,闹腾一阵后又恢复到它的安静。
  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紧紧揪住了我的衣角朝我“妈妈,妈妈”地叫着,让我为之心痛!他是怎样失去母亲的?我不想揭开附着在小男孩身上的伤疤。在这稚嫩地呼唤中,我也只给得起他几颗水果糖。
  方圆十多平方公里,住着的二十四户人家,他们开门就见山,见山就见花,可是那一片洁白无瑕的杜鹃花,他们是否认真地欣赏过?是啊,当这些羸弱的身体,连生命都快要抓不住时,他们也就不在意眼前的花开了。
  走进村庄,我揣着村民给我煮的一个鸡蛋朝那一片杜鹃花走去。我原以为我孱弱的身子也是不可能爬上山坡去的,可是那一片洁白的杜鹃花吸引着我。我落在同行的后面,身不由己地慢行着。
  慢,便会静观一切。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河一水,都会跨进我静谧的内心。
  身着虎皮豹纹的石头霸居山头,它容许了柔弱小花的生存,给了山野燕儿的居巢,依托着这个村庄的人间烟火,我看它又是一朵莲花。它宽厚,村庄敬仰它,花儿供奉它。我终于明白在这个村庄里,“石头称斤卖”不是一件行怪之事,而是对这些山石存在价值的衡量。
  我终于爬上了开满杜鹃花的山坡!
  这一坡洁白的杜鹃花开成了牡丹的样子,把我美得泪光灼灼!每日身居与纸醉金迷的水泥森林,孱弱的身体似乎未老先衰。此刻我沐浴在杜鹃花海中,看牛羊在山野里悠闲地吃草,赏杜鹃花丛在风中尽情地摇曳,听燕子洞中鸟儿的呢喃。我不由自主地感叹,感叹生命对我的馈赠!
  平复着心绪,调整着呼吸,我光着十个脚趾,缓缓跨立在厚实的山坡上,伸开双臂,微闭双目,瞬息一股大气的能量从我的脚心慢慢地升腾,流过我微跨的双腿、心肺、我伸展的双臂、甚至流过我的指尖补给着我的身体。我的双臂正有力地向着蓝天伸展着、伸展着……这股能量,在我左,在我右,在我下,在我上,这生命的气息,在我体内,升腾着、浮游着,弥漫着……


  我微阖双目,放飞思想。我想象着远古时代,皇天厚土的相依相惜。他们在宇宙中化育生养,皇天播种,厚土载之。“栽者培之,倾者覆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高洁的白色杜鹃花就是皇天厚土優美的物种啊!
  我渐缓渐慢地睁开双目,眼前也逐次逐序地变亮,当我完全睁开双目时,前方景物明晰,云白得温柔,花白得清丽,山厚重得刚毅,这完全是“绿遍山原白满川”的大场景。整个大地一派生机!我浑身充满力量,眼前一片明亮。这一亮,亮了整个村庄!
  白花花的线团团
  妈诉斥我们以后不能再叫她名字了,说等开了年,就要结婚了。我问妈,不是说要打发了,怎么又要结婚了。妈说,结婚就是打发姑娘,打发姑娘就是出嫁。我突然脸发烫,向凤翻了一个白眼。
  我家兄弟姊妹背着父母,都叫姐姐的名字凤,好像我们不叫她凤她就不是我亲亲的姐姐。我隔着村庄大声叫姐姐,她总以为是别人家的妹妹在叫姐姐,很难一下分辨出是在呼唤她,任凭我哑脖哑嗓,她就没有回音,我责怪她耳朵背气,她说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有多余的力气去浪费。但我们叫她的名字:“凤——嗡嗡嗡——吃——饭——了——”虽然有着山音的嗡嗡声,但她是明白我们在呼唤她,她立即就回应:“回来了——哦——”我只要扯开我的大嗓门,远山就阻隔不了我的呼唤,这恰恰让我们感到无比习惯,亲近。
  年近了,凤说织件毛衣给我过年,算是她在妈家最后一次对我脚勤手快的奖赏。
  秋天开始,有人常常笑我,我的脸冻的像山地里的一个紫蔓菁,小手上的裂口大得快要吃人了。那是霜露坠落在我手上的痕迹。天不亮地不明就在汪汪的狗叫声中出发。家与学校之间,总有爬不完的破,过不完的梁子。放学回来,还得去几里路的大云盘割猪草。凤也心疼我,也心疼我总是穿她变小的衣服,这回扬言要完完全全给我一件新衣服。最后决定凑鸡蛋卖钱给我织一件毛衣。不知是凑了多少个鸡蛋,买回了这几团白花花的纱线。
  时光视而不见,空自流转,凤忘确了我的残忍,依然在二十年后又为我织了一件水貂毛领的毛衣,看着这水貂毛领,我更加想起那白花花的线团团,那份亲情永远都在这长长的线团中,牵着过去,连着现在从未被剪断过。可是就算凤忘却了我的无情,然而我怎么也不能原谅曾经鬼迷心窍的我。
  我有我不能原谅自己的原由。我拆了凤织给我的毛衣,把剩下的半截藏在床板下。以为天衣无缝,那防我的一泡夜尿湿了整个床,揭开了天大的秘密。从此就红火辣太阳也难以晒干这一床的伤心,它汪洋成我的罪恶,凤的伤害。
  七岁那年,正月初一,大大的晒场上团聚着打抛团的男女老少,他们就像一颗颗黑豆在晒场这个大簸箕中翻滚着。我沉浸在过年的快乐中,全然没有预感到将有一场我今生都逃不出的情伤!
  晒场上,人们傻傻地赞赏着如痴如醉,拍打着抛团的我,说我翻身拍打抛团的小身影,配上短发,一飘一落,是旋风中盛开的杨菊花。她们欣赏我,又笑我是换气的鱼儿,嘴巴一张一合数着阿拉伯数字。要是橡胶皮抛团,我一次可以翻身拍打四五十个。每次我拍打得天空旋转,大地倾斜。这种突破的喜悦常常让我荣耀地一头栽倒在晒场上。我吃力的拍打着这个白花花的线团团,勉强数到十三的时候,我的头终于晕了。这个纱线扣制的抛团,弹跳根本赶不上小皮球,也就是橡皮抛团。我只能拍打十来个抛团就死了。谁的抛团先死谁就是输家。输家被惩罚捡回赢家使劲踢远的抛团,这时赢家故意猛的一脚把抛团踢高踢远滾到山坡林子里。想想捡抛团多难,谁都想赢。这种娱乐使我们着了魔,不管是线抛团,还是羊毛抛团,还是皮抛团只要有抛团打就行了。   当年我们过年的娱乐方式是打抛团。乡村里每家都有抛团。抛团,顾名思义,圆圆的,小的如苹果般小,大的如中碗口大,当然再大也大不过篮球,再小也小不过乒乓球。经济好的人家卖的是橡皮抛团,经济拮据的就用乱头发扣起来。有的撕一团乱羊毛,用麻线紧紧的扣起来。也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和太松抛团都会失去弹力。
  我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这一天的快乐,凤的伤心割断在裂缝的土屋里,我用七岁到四十多岁的光阴尽力刨出,期待她在岁月中接受我的愚痴,拥抱我成长中的累累劣迹。
  记得,年近了。我迟迟不见爸爸妈妈给我买橡皮抛团。我没有抵制诱惑的能力。面对渐渐走过来的年味,我的心长满了虱子把我咬的慌乱。
  我得找一些乱头发来扣制抛团。可是,外婆平时交代不能浪费乱头发,乱头发要凑起来和着稀泥浆抿刷墙壁。她说,墙壁有了乱头发的牵附,石灰就不易脱落,这样墙壁就会显得光洁。我一听那敢轻举妄动。
  我想用提篮里的猪毛来扣制抛团。可是,哥哥藏起了这个猪身上的宝,他把它理得青葱般整齐,准备拿到街上买了凑学费。还说猪毛很贵,人家收购后加工成刷子。用处大着呢。我那能抢夺得过他呀。
  村子里到是有绵羊毛。可是,还在绵羊身上,我看着绵羊满身挂满了黑色的小滚球,看着弯弯的羊角我就打个冷禁!常听说羊角把小孩的肠子挑出来的事故!就算我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去羊身上剪羊毛啊。
  年近了!我可怎么办?我没有抛团!睡梦中我飘在高空抓着一个皮抛团,可是它滑溜溜的从我掌上溜走,我看着它一圈一圈的彩色条纹魔幻成彩虹,夺目耀眼,继而渐渐消失。极度失望落了一枕。
  美梦醒来,手里抓住的是我枕边的白花花的线团团。这是凤为我织衣服用的纱线团。
  年近了,我迫切地只想要一个抛团!我开始打着凤线团团的主意。可是线团少了这很容易被凤发现。最终觉得这办法行不通。
  我一心就只想要个抛团。一个充盈着我童心的抛团。
  我看着凤在煤油灯下为我挑灯夜织。她是从脚边往上织,到了分袖口的时候,难度变得大了,左数右数着针脚,错了又拆,拆了又织。可是快到领口下方时,凤为我用朱砂红的纱线叉进一团团舒展的图案。凤说这是祥云,漂亮。可我咋看都像一颗还未卷成的大白卷心菜。
  我们没事时就斗嘴取乐,好像这样才是妈妈的儿。不斗嘴不怄气那天,连天空都是阴沉沉的,担心妈妈病弱的身体,千万千万不要有事。
  有时我跟凤怄气,说她织的那团祥云的图案像一个秃尾巴蛆,我还说过像一坨落地的牛屎,把她惹毛了,她就追着我打。我人矮,又瘦小,机灵,从房楼下追到房楼上,像两只乱窜的猴子。木板楼上溅起的包谷子子到处飞。她跑不过我,开始给我取绰号--小铁脑壳,小铁球,以此来报复我。可是妈妈装着生气的样子开心地问“你们到底哪天会知事?”我们就这样每天闹着从岁月中过来了。
  凤给我织的衣服难度越来越大了,晚上我躺在凤的脚头起,死死的盯着凤织的毛衣。暗暗地估量着她一天辛苦的长度。我总是闹心她把毛衣织错。拆了又拆,挑了又挑。她有时恼火的一丢,吹灭煤油灯瞌睡了。
  也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毛衣终于完工了。我穿着凤织的毛衣跑遍整个村庄。我在伙伴们面前赛实她们,让她们羡慕嫉妒恨。大人们夸凤手巧,有本事,一定能找个好婆家,嫁个好男人。
  真感谢他们的吉言,凤嫁了比她小三岁的中学老师。从外貌和学历上看,中学老师都比凤强,但是凤仍然认认真真地吸引着年轻帅气的中学老师,给他做鞋垫,用钩针给他钩白领子,给他裁缝一种叫劳动布的夹克服。中学老师每天过来帮着凤做农活,上山下地,挑水洗菜,我们看傻了眼……后来中学老师跟凤大办喜事了,凤骑在毛驴背上,压礼的人背着她的嫁妆翻过了丫口,中学老师把我们家的凤带走了。如今他们已经是儿孙满堂了。有趣的是,凤唱着“一条大火波浪宽,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中学老师拉着破旧的手风琴,一边纠正着凤的方言,不是一条大“火”是一条大“河”,还一边洋洋自得取笑凤的吐字不清。他们的乐趣好像永远都在没有受制的取闹中。岁月情长,如今凤也快步入花甲,我对凤好,因为凤对妈好。
  听着村里人夸赞着凤,我开心的不得了。我为凤是我的姐姐而自豪。
  可是年近了,凤的嫁妆东添一件,西添一件,大红厨柜,大木箱子,大红绸子被面,一件件置办齐了。妈说,一定要风风光光把姑娘嫁出去,不然对不住凤。谁都不肯给我买一个橡皮抛团。妈说,那个又不能当饭吃,钱要节省着上学用。
  我总不能过年时靠边站着。于是我又想起白花花的纱线团团。要是用它来做个抛团,简直乐翻天了。于是,一个阴谋开始了。
  那天我悄悄把凤织好的衣服抱到山墙边的草堆里。我拿着剪刀,却不知道要从哪头下手。到底是从脚边下手还是从领口下手。我想起凤是从脚边起的头。就从脚边吧。不对,凤织错的时候是从上往下拆的。我又准备从领口上拆了。
  我拿着剪刀对着崭新的毛衣颤抖着,我闻着毛衣散发着香樟丸的“臭蛋”味,看着毛衣上的祥云,却怎么也下不了手。我又把毛衣塞在草堆里回到屋子。我幻想着老鼠把毛衣宰的大洞小眼,毛衣能在凤的惊叫声中合理的变成抛团。
  我每天都去看一眼。除了剪子上斑斑的锈点,毛衣完好不变。
  年近了,我不等了。我拿着生锈的剪刀,横着一条心,一剪子下去,铁锈沾在毛衣上,我给毛衣剪开了一道血口子。同时也在凤的心上剪开一道血口子。为了我的抛团,我豁出去了。也做了一生中不敢请求任何人原谅的事情。
  那夜我被妈打了屁股。身上青胖紫罩,疼痛钻进骨髓里。妈解了恨。之后,凤掀开我的衣服骂道:“你这个憨包,你这个小黑良心,打了也不晓得跑,疼死也不会跑。妈打你,你跑,你要跑嘛,你跑了就没事了嘛。”我在心里说:“黑洞洞的天,我往哪里跑,我能跑哪里。”这个时候我突然抓住凤的把柄,我抽噎着指着凤说:“你也不要忘恩负义,那次就是你带着我们用树枝从爸爸的玻璃酒瓶里把刚泡了三天的拐枣钩出来吃了,还不是你把罪恶往我身上推,我二話没说替你顶罪,你现在还好意思说我黑良心,这些你就不记得了。”我稀释着自己的罪行,希望这一次打完就清算了。
  我接受皮肉之痛,却难以接受凤的咒骂。她左一声右一声骂我“小黑良心”,她骂碎了我的心,我也骂她:“你只会骂我黑良心,我放学后到大云盘山脚下帮你找猪草,还不是因为担心你,要不然你也得苦死累死。月亮升在山顶,我还在半山腰,你就记不得了。你去山上砍柴,担心你被大风吹在山沟里,为你送去手电筒,你也不记得了。”我虽然犯了错误,但是受不了她骂我是黑良心。我宁愿给她打一顿,我也不愿听到她骂我黑良心。所以我和凤对骂。
  凤边哭边骂:“你这小黑良心,这一生你都不要妄想我会再给你织一件毛衣。我不会再为你织一件毛衣了。”
  她呜呜地哭。我也呜呜地哭。那一夜,我和凤在土屋的房间里呜呜哭泣,我们哭落了星星,哭落了月亮。最后我们终于哭散了夜幕。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开车走在弯弯曲曲的五东公路上,左侧是挺拨的山骨,右侧是深厚的翠绿,前边蜿蜒的山路环着山、绕着岭、依着荆棘、傍着茂林,满眼风景,让人不知疲倦,所以去忻州我尤其喜欢走这条路。行至万年冰洞路口,看一眼支锅石,拍一张照。这样的照片在手机中已存数十张,但每次经过都要照一张,乐此不倦,且不忍删除一张,因为一次一种感受,一张一类情怀,妙不可言。慢慢地行进,看一幕幕瀑布逐级流泻,听淙淙之水声忽近忽远,转弯处一片蓝
期刊
由于参加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个学术会议的缘分,得以让地图上一个陌生的小小标志变成一个梦绕之地。从返回内地的那一天起,祁连山腹地的那片高山草原就化为心中的一层乡愁,就像是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有我的一个故乡。不由找来裕固族作家、学者的著作阅读,以期在钟进文先生的《中国裕固族民间文学资料汇编》、铁穆尔的《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星光下的乌拉金》和达隆东智的《悠悠牧草地》《雪落腾格里》等著述中再次感知那片草原。
期刊
内心所向往的地方,都是诗意的远方。而我的的诗和远方,都漂浮在天池塘。那里不仅有绚丽斑斓的花海,有动人心魄的美丽传说,还是一方静谧的净土,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我心中的天池塘林区,地处云南会泽县待补镇南面,海拔3000米。  一、一片馥郁的花海  天池塘林区的杜杜鹃花,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信步花间,令人沉醉。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
期刊
谁都知道,要用钩才能将鱼钓上来,除非是姜太公用直“钩”意在“钓”王侯而心不在鱼。然而,我地的三种民间钓法,却是真正的不用钩能把鱼钓上来。一种是无钩钓虾,另两种是无钩钓大刺鳅和塘鲺鱼。  以前,广东山区十分贫穷,一日三餐都吃粥,清寡得能照见人影,有时断粮还吃野菜。平时能抽上一支烟(商店出售的廉价卷烟),就是莫大的“享受”了,要是能吃上鱼,那简直是过“富人”的日子了。人人都想过这样的“富人”的日子,于
期刊
马镇人的记忆是在槐树道生根发芽的。那棵占地一亩经历了五百多年沧桑的老槐树,用一年一度的繁花记录了焦杨二姓子民百代的兴衰传承,并如黄河水一样滋养着每个游子的思乡梦,在某个不经意的夜晚就会撩拨了那根敏感的心弦……  马镇村的居民依山傍水而建筑呈“丁”字形居住,槐树道就位于“丁”的横竖衔接的咽喉要道,在沿黄公路的毛胚路还没有开通前,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要地。东西走向的横依着高高的有猪形石的
期刊
一、老家那弯弯的湖柳  我的老家在干旱少雨的内蒙乌海市,年降水才一百多毫米,下场雨像是给干渴的大地点眼药水。降水少,植被就少,早些年,老家到处是裸露的荒山秃岭和随风尘扬的沙地。  几年前,老家人在流经市区的黄河干流拦腰建起了拦河坝,把汹涌的黄河水拦截了,老家人给老家添了一盆水──“乌海湖”。  母亲在世时,我年年都从我客居地南方归心似箭回老家与母亲过春节。又是一年没见老家人,大年节探亲访友,我乘车
期刊
正值盛夏,苗苗穿着那双白色高跟鞋,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了陕北。一下火车,骄阳凶猛地炙烤着大地!在南方,在苗苗的家乡,夏天即便是热,但湿度也是有的。然而在陕北,苗苗感觉太阳直直地晒在头皮上,像是快要被烤焦了一样。苗苗的白色高跟鞋也跟着煎熬。  苗苗是南方人,在西安上的大学。她的个子不是很高,所以总喜欢穿高跟鞋。苗苗最爱的,是那双白色的高跟鞋,穿上显得朝气蓬勃,极富青春活力!苗苗上大学的那几年,正值陕北
期刊
说起来,自因王宽余《乡梓情缘》付印前,杨天举为该书写《跋》谦让我予以修改而知其名,到2016年9月23日参加泽州县纪念赵树理诞辰座谈会与其人相识,至今快五年了,虽交往次数屈指可数,但他为人心性活络、心志坦然、心怀博爱、心胸宽广之品性,早已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深的友情之根。庚子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有了更多读书的时间。在这样的时候,读《乡梓情缘》而品其味,纳《乡愁悠悠》而思其情,拥《亲情烙印》而怀其深,步《
期刊
山青水秀,林木葱茏,坐落在其中的村子,如诗如画。潇水,在村前俏丽地跳了一个“之”字形舞,悠缓地淌过。村子名曰潇江湾,面朝潇水,背倚后龙山。  潇江湾村位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最北端的沱江镇,与道县毗邻。距离县城只有十八公里,离207国道、洛湛铁路、道贺高速只有六七公里远。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潇江湾,乡土俗名——潇湾。顾名思义,潇水在这里拐了个弯。历史上,潇江湾村除了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八八
期刊
南无阿弥陀佛!我在跨出的那一瞬间,似乎遁入了佛门,脑海里,有的只是一泓湖水般的岑静……  十年前,那群曾作为我嫁妆的健壮的羊群,被我残忍地卖掉。我曾经的男人,他拽着弟弟,给一个化工厂入股,随后成了堂堂正正的正式工。而我,却呆在穷苦的家里,有苦又累地守候着一亩三分地。卖蔬菜、跑零活,为了这个风雨飘扬的家,厮守着生活的煎熬。如是这样,却换不来他的理解。  后来,他嫌工资不够高,上班不自由,一气之下离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