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五年制高职电子专业开设《电路数学》的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五年制高职电子专业数学教学中,《电路数学》这一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能力为本,体现了“模块化”的教学特色,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为教学原则。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电子专业 高等数学教育 电路数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可能性在不断地扩大,数学的地位日益提高。数学已经不仅仅是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科技问题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数学教育改革并发展,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实际的需要[1]。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高等数学对培养和提高學生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及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本科院校不同,五年制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从事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五年制高职学校的高等数学教育是“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更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用现代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所以我校在五年制高职电子专业的数学教材的选取上,精挑细选,几经斟酌,最终选定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电路数学》。《电路数学》作为模块式技能实训系列教材之一,与以往常用的五年制高职数学教材在整体编排、具体教授过程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笔者通过一年来的教学经历,有如下体会。
  
  一、《电路数学》的教学指导思想
  
  传统的五年制高职数学教材采用的是知识本位式的课程模式,第一册为《初等数学》,内容与高中数学相当;第二册为《应用高等数学》(上),教材编排内容与大学工科《高等数学》相当;第三册为《应用高等数学》(下),内容为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以及级数、微分方程,等等。教学内容体系上面面俱到,理论上追求严谨[3],这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之间形成矛盾,从而使得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疲于赶教学进度,对一些重点内容和应当精讲细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展开,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单一的课程模式,不仅不能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要求,而且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下降。
  《电路数学》以能力为本位。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打破学科体系,采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实现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图做到:让素质教育贯穿于全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线,同时根据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电路数学》以应用为目的。针对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淡化理论推导、强化实际应用、立足能力培养”的原则,突出数学知识在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学习中的工具作用,根据专业需要精选内容,以保证“必需、够用”与合理衔接。
  
  二、《电路数学》的“模块化”教学特色
  
  《电路数学》教材结构体现了“模块化”的特点,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微积分学及其应用与应用数学三个模块,与传统的高职数学教材相比,《电路数学》的数学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角函数与复数在电学中的应用;微积分内容进行了削枝强干、优化整合,极限概念用描述性的形式给出,删除了中值定理、洛比达法则、函数作图等与实际应用无关紧要的内容,增加了导数、定积分在电学中应用的范例;应用数学主要选取微分方程、傅里叶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等,这些内容都是电类专业必需的数学知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事实证明,模块化课程结构以其良好的弹性和便于综合的特点适应了职业教育市场化的多种需求。
  
  三、《电路数学》的教法特点
  
  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把培养学生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放在首位。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诸个环节必须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2.“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制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和《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电路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正是强调了“基本”二字,定理主要掌握结论,计算着重于方法和规律的介绍,叙述简练、清晰准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力图使学生获得职业技术所需的最基本、最实用的数学知识,以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实践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实用型高质量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爱霞.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763-765.
  [2]罗成林.关于编写《电路数学》的总结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3]占德胜.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2).
其他文献
摘要: 开放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其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与传统教育相比有其独到之处。江苏电大自1999年参与开展“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以来,逐步形成了具有江苏电大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学—导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怎样引导学生做好“学”与“导”的互动、市县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开展等常规工作往往被忽略。单方面强调教师的“导”存在一定的片面
摘要: 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充斥耳畔的今天,学业不良学生的数量仍占相当的比重。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师绝不能忽视和放弃学业不良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本文从教师期待效应的由来和作用模式谈起,着重分析了教师期待效应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影响和对教师的启示。  关键词: 教师期待效应 学业不良学生 潜能    1.教师期待效应及其由来    教师期待效应是指教师的期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